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飞机制造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作战飞机主要依赖进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抗战持消极态度,日海军又封锁了中国的海岸,进口困难重重,作战损失难以及时补充,损失1架即少1架,越战越少,和日本无法相比。另外,在整个攻势作战期间,中国空军的主要作战目标是轰炸日舰与消灭日军飞机,与陆军的协同很不密切,各自为战,对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更缺乏有力、有效的支援。日本航空兵则是在第3舰队司令官——战场指挥官直接指挥下进行作战的,所以与地面部队的作战协同密切,支援有力。淞沪战场中国军队的伤亡,有近半数是在毫无空防能力的情况下被日军飞机轰炸造成的。日军飞机的轰炸,使中国军队行动困难,补给、机动均不能迅速及时,从而严重影响了作战。因而淞沪战场各军、师指挥官都一再要求空军支援。8月下旬,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曾致电统帅部,反映前线部队的强烈要求。军政部将张治中的电报转交空军前敌指挥部。周至柔于28日以公函形式通过军政部向部队说明:“连日以来,空军屡以驱逐机企图制压敌之轰炸机,然每次均与敌驱逐机遭遇,互有损伤。以我仅有之飞机长此以拼,日日消耗,将成无机之势。故决计施行夜间轰炸,虽有成效,亦不无损伤。此飞机数量之少,为我最大之隐忧。现拟每日乘良机出动,以助军威,主要企图,仍于夜间行之。”〔56〕实际上是开始避免空战,于是淞沪战场的制空权也就落于日军航空兵手中。    
    


第五部分:华东战局航空作战概况 3

    (三)  守 势 作 战    
    9月12日至11月4日,中国军队基本上处于守势作战地位。根据战况的发展,这一时期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9月12日至9月30日为第1阶段。此时日增援部队主力尚未到达,战斗主要在第15集团军作战地境内的罗店以南地区进行。双方均无显著进展,形成阵地对峙的胶着状态。10月1日至27日为第2阶段,也是淞沪会战中战斗最为激烈的阶段。此时日军增援的3个师团全部到达上海,开始发起猛烈进攻、战斗主要在蕴藻浜南岸阵地,第三战区曾组织大规模的反突击,但未能成功,大场镇为日军占领。10月28日至11月4日为第3阶段。此时日军连续猛烈攻击,中国军队节节抵抗,退至苏州河南岸防守。    
    1  罗店以南地区的战斗    
    松井石根于9月10日得知参谋本部即将派第9、第13、第101等3个师团增援上海,加入“上海派遣军”战斗序列后,立即制订了新的作战计划。方针是“以第3、第11及先行到达的第101师团等3个师团,攻击在南翔、大场镇一带的敌人”,预定将重藤支队配属第11师团,加强其攻击力量,在第101师团登陆之前,迅速击败当面罗店地区的中国军队,尔后移兵南下,经刘行,与由吴淞方向及从虹口西进及北上的第3、第101师团合击大场镇及南翔地区的中国军队。9月12日,由华北方面增援来的10个后备大队及炮兵等到达上海,松井石根立即令其担任后方警备任务,而将原负责掩护登陆场及保障各师团结合部的部队归还原建制,以加强第一线兵力。    
    9月14日,重藤支队从台湾来到上海,加入第11师团战斗序列。同日,占领月浦地区的天谷支队及浅间支队亦归还第11师团建制。第11师团兵力增强后,即按松井石根的命令向罗店以西、以南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但此时中国方面第1军等部队已经加入第15集团军战斗序列,兵力亦有所增强,日军第11师团无法突破第15集团军的阵地,使松井石根合击大场镇、南翔的企图破灭。松井石根被迫改变作战计划,令第11师团及第3师团各向当面之敌进攻,尽可能夺占罗店以南地区。    
    激战至15日晚,中国军队第9集团军仍防守北站、江湾、庙行、蕴藻浜南岸一线;第15集团军则正在蕴藻浜北岸顾十房、杨宅、顾宅、陆福桥、顾家角、淑里桥、五斗泾至浏河口一线与日军激战。9月16日,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因所属部队增多,为便于指挥,重新区分了部队及作战地境,将全集团军分为3个作战军,自右向左分别为:“第1区作战军指挥官胡宗南,副指挥官王东原,辖第1师、第78师、第16师一部、第15师、第32师、野炮兵第16团第3营。第2区作战军指挥官罗卓英,副指挥官霍揆彰,辖第11师、第14师、第67师、第98师、迫击炮第1营。第3区作战军指挥官刘和鼎,副指挥官俞济时,辖第51师、第58师、第56师、迫击炮第2营、战车防御炮1连(欠2门)。直属部队为:  炮兵第16团(欠第3营)、高射炮兵第2连、第10连。作战地境:  第1作战军与第2作战军之间为马陆镇、唐家宅、陆福桥、贾家桥、浦央桥之线,线上属左,第2作战军与第3作战军之间为唐宅、胡家湾、小徐宅、汤家宅、孟宅之线,线上属左。”〔57〕    
    日军第11师团及第3师团因受到第15集团军的坚强抵抗,至9月21日,第11师团未能从罗店前进一步,第3师团亦被阻于顾家宅以东约2公里附近。但第15集团军第1作战区之胡宗南第1军(第1师、第78师)伤亡惨重,旅以下军官减员80%左右,因此撤到昆山附近整补,由第8师接替防务。中日双方仍艰苦地进行着阵地战。    
    鉴于日军大量增兵上海,而中国军队亦正源源不断地调入淞沪地区,中国统帅部于是在9月21日对第三战区的部队进行了调整。蒋介石的命令为:“(1)  司令长官由本委员长兼,副司令长官顾祝同。(2)  左翼军总司令陈诚,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3)左翼军以第9集团军、第19集团军、第15集团军组成之。(4)  右翼军以第8集团军、第10集团军组成之。(5)  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副总司令黄琪翔;第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副总司令吴奇伟;第10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命令刚刚下达,因张治中辞职报告被批准,调任大本营管理部部长当日又追发一道电令,改变部署:“(1)  第三战区黄浦江以西蕴藻浜以南地区划为中央军,朱绍良为总司令,以第18师及第9集团编成之。(2)  第9集团军总司令,由中央军总司令朱绍良兼。(3)  左翼军以第19、第15集团军编成之,右翼军仍以第8、第10集团编成之。”一日之内,既在指挥系统上增加了一个层次,又两次改变部署。有些资历较深的军官,即因此而晋职。如第87师师长王敬久升为第71军军长,第88师师长孙元良升为第72军军长,第36师师长宋希濂升为第78军军长等,其所编部队并未增加。    
    


第五部分:华东战局航空作战概况 4

    日本参谋本部决定将3个师团增援上海后,重新拟制了对华作战计划。8月20日,参谋总长晋见天皇,报告了兵力部署情况及作战计划:“现在在华使用的兵力,华北8个师团,上海5个师团,中央直辖1个师团,国内控制有预备对华作战的3个师团……现在对华已派出的陆军兵力,华北约37万,上海约19万。”对华作战计划的主要内容为:“作战方针:  (1)  大致以10月上旬为期,在华北与上海两方面发动攻击,务必给予重大打击,造成使敌人屈服的形势。(2)  以上作战不能达到目的时,即使当时的形势有所变化,也要停止陆上兵力的积极作战,以各种其他办法挫伤敌人的持久作战意志,同时节约直接对华作战的兵力,将必要的部队调到满洲及华北待机,整顿对俄作战的准备,以备战争长期化。上述积极作战与持久作战,预定以10月底为界限。兵力区分、使用及任务:  (1)  对华决战时机:  华北方面以华北方面军(3个师团基干)击败河北省中部之敌,依情况方面军的兵力可为9个师团;上海方面以上海派遣军(5个师团为基干)击败上海周围之敌。(2)  对华持久作战时机:  华北以1个军(大概以4个师团为基干)确保平津地方及察哈尔省东部,并谋求其安定;上海方面以1个军(大概以3个师团为基干)确保上海周围的重要战线,切断上海、南京间的联系,并谋求占领地区的安定。”〔58〕    
    9月22日,第101师团先遣队到达上海,又开始向左翼作战军的右翼发起猛烈的攻击。激战至9月24日,中国军队又有9个师(第8、第13、第57、第60、第77、第59、第90、第159及第160师)调至淞沪战场,全部加入战斗最为激烈的左翼作战军战斗序列。第98师及第14师在宝山、月浦、罗店地区作战时损失甚重。以第98师为例,全师官兵伤亡达4960人,阵亡团长1人,伤团长1人,阵亡营、连、排长200余人。共补充三四次,所补官兵都是从后方部队中抽调而来,随时补入连队,发给武器,立即参加战斗。有的刚上去即负伤,送入医院还不知自己所在部队的番号。再如第14师的第42旅,原有8000多人,仅剩下2000余人,而且多是伤员和后勤人员;全旅38挺重机枪,只有4挺能用,其余均被日军平射炮击毁。因而,已先后转移至太仓、嘉定地区整补。由于第11师、第87师、第59师等部队的阵地多被日军陆空火力摧毁,9月25日20时,陈诚再次调整部署:“以江家宅、窦家弄、万桥、长浜站、蒋家宅亘罗店南端,经施相公庙、曹王庙至浏河为主阵地;以江家宅沿蕴藻浜至陈家行,沿杨泾河、广福、孙家宅至施相公庙为第2线阵地;以主阵地前方各部队原守阵地为有力之前进阵地。”〔59〕26日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