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刚经过八路军百团大战的打击,转而对八路军各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其部队更形疲惫;第33、第21师团刚由华中调来,特别是第33师团在上高会战之后尚未整补即仓促投入作战。相对于日军来讲,中国军队的有利条件还是很多的。但从会战全过程来看,中国军队却处处被动挨打,毫无积极主动精神可言,有利条件荡然无存,甚至没有还手之力。这是为什么?第一战区在《会战要报》中列举了一些原因,诸如防广兵单,完全处于内线,形成被包围态势;万山崇崇,道路崎岖,交通困难,兵力机动和补给运输均感不便;无纵深兵力,也未控制机动兵团,一经接触,预备队即使用罄尽;武器装备落后,炮兵极度缺乏(日军拥有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500门,而中国军队平均每师只有1门),无力封锁山口道路,亦无力打破日军封锁。特别是日本空军威胁极大,交通线、渡河场、通信联络等均受其破坏与控制,且日军实施空降,打击中国军队纵深。作战第一天,师以上司令部多数被袭击阻击,致指挥通信时常中断。日军进攻中又大量使用毒气弹,使中国军队无法坚守,难以作长时间周旋。此外,各部队编制待遇不一律,饷糈显有丰窘,影响团结精神与作战意志者至深且大;官兵思想骄怠,警戒疏忽(晋南作战军因屡挫进犯之敌,每谓中条山有金汤之固,恃而无恐),为敌所乘,等等。〔11〕    
    


第七部分:相持阶段前期的作战中条山会战 5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一份总结中谈到中条山战役失利的原因是正面第43军不能坚韧抵抗,为日军锥形攻势突破,直趋垣曲,日军再以主力东西扫荡,将第14、第5集团军压迫于黄河北岸背水决战,使中国军队处于不利态势所致。〔12〕    
    以上所说,固然都是中条山会战招致败绩的种种原因,但还未触及更深层、更基本的原因,那就是高级军事领率机关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在政治上的衰退腐败、精神上的萎靡懈怠、指挥上的措置失当,盲目认为日军兵力不足,不会向中条山发动大规模进攻,只求侥幸苟安,消极观望,不思进取,所以在3年多的时间内不积极整军备战,不配合八路军作战,未作坚固的战场建设,没有周密的作战计划,这样当然不可能作坚韧的抵抗,更谈不上转入有计划的反攻,日军一旦发动进攻,便完全陷于被动,手足无措。此类情况不但在第一战区存在,在其他战区也普遍存在,只是中条山会战将它暴露得更为集中而已。突出的例子有二:第一,中条山区防线东西长170公里,而纵深不过50公里,背水(黄河)为阵,而对黄河各渡口毫不重视,未建立必要的桥头堡,更未修筑任何防御工事,以致战斗一开始,数日之间退路即全被切断。第二,中条山区各部队均无战备存粮。5月7日会战开始,第14集团军总司令刘茂恩于5月11日就向蒋介石致电说:“大军已绝食3日,四周皆有强敌,官兵枵腹血战,状至可悯,若不急筹办法,恐有溃散之虞。”〔13〕    
    蒋介石在谈到中条山会战的惨败时,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抗战史最大之耻辱”。〔14〕    
    附表6…10…1中条山会战日军参战部队指挥系统表(1941年4月)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    
    第1军司令官筱义男    
    第33师团樱井省三    
    第33步兵团(步兵第213、第214联队,第215联队留守江西安义)    
    搜索第33、山炮兵第33、工兵第33、辎重兵第33联队    
    第36师团井关仞    
    第36步兵团(步兵第222、第223、第224联队)    
    搜索第36、山炮兵第36、工兵第36、辎重兵第36联队    
    第37师团野佑一郎    
    第37步兵团(步兵第225、第226、第227联队)    
    搜索第37、野炮兵第37、工兵第37、辎重兵第37联队    
    第41师团清水规矩    
    第41步兵团(步兵第237、第238、第239联队)    
    骑兵第41、山炮兵第41、工兵第41、辎重兵第41联队    
    独立混成第9旅团池上贤吉    
    独立混成第36、第37、第38、第39、第40大队    
    独立混成第16旅团若松平治    
    独立混成第82、第83、第84、第85、第86大队    
    方面军直辖部队    
    第35师团原田熊吉    
    第35步兵团(步兵第219、第220、第221联队)    
    搜索第35、野炮兵第35、工兵第35、辎重兵第35联队    
    第21师团田中久一    
    第21步兵团(步兵第62、第82、第83联队)    
    搜索第21、山炮兵第51、工兵第21、辎重兵第21联队    
    骑兵第4旅团佐久间为人(配属于第35师团)    
    第3飞行集团木下敏    
    第1飞行团(侦察第83战队、轻轰炸第90战队、独立战斗第10中队、独立侦察第83中队——协同在中条山西部的第36、第37、第41师团及独立混成第9、第16旅团作战)    
    第3飞行团(轻轰炸第32战队,侦察第44战队——协同在中条山东部的第21、第33、第35师团及骑兵第4旅团作战)    
    附表6…10…2中条山会战第一战区参战部队指挥系统表(1941年4月)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    
    第5集团军总司令曾万钟    
    第3军唐淮源    
    第7师李世龙    
    第12师寸性奇    
    第34师公秉藩    
    第17军高桂滋    
    第84师高桂滋(兼)    
    新编第21师金宪章    
    第一战区游击第1纵队魏凤楼    
    第14集团军总司令刘茂恩    
    第43军赵世铃    
    第70师陈庆华    
    暂编第47师孙瑞昆    
    第15军武庭麟    
    第64师姚北辰    
    第65师邢清忠    
    第98军武士敏    
    第42师王克敬    
    第169师郭景唐    
    第93军之第10师陈牧农    
    第一战区游击第6纵队毕梅轩    
    第80军孔令恂    
    第165师王治岐    
    新编第27师王峻    
    河北民军乔明禧    
    游击第4、第8纵队    
    第9军裴昌会    
    第47师郭贴珩    
    第54师王晋    
    新编第24师张东凯    
    注释:    
    〔1〕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华北治安战》。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中译本,(上)第295页。    
    〔2〕〔日〕井本熊男:《作战日志ご缀ゐ支那事变》。日本芙蓉书房1978年版,第445页。    
    〔3〕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华书局1983年中译本,第三卷第二分册第132—133页。    
    〔4〕〔日〕臼井胜美、稻叶正夫编《现代史资料(9)日中战争》。东京1964年版,(二)第718。    
    〔5〕同〔3〕,第133—134页。    
    〔6〕转引自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抗日战史》第三册《华北地区作战》。1986年版,第342—343页。    
    〔7〕此段各引文引自何应钦主持晋南会战准备之历次会议记录。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95—1001页。    
    〔8〕同〔6〕,第343—344页。    
    〔9〕同〔3〕,第132页。    
    〔10〕同〔3〕,第135页。    
    〔11〕同〔7〕,第1024—1026页。    
    〔12〕同〔7〕,第992页。    
    〔13〕同〔7〕,第1006页。    
    〔14〕见1941年5月28日《蒋介石对于晋南作战失败之检讨》。国民政府军令部战史会档案,现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第七部分:相持阶段前期的作战第二次长沙会战 1

    一、 日军的战役企图及兵力部署    
    1941年初,世界形势继续蕴酿着巨大的变化,日本乘英、美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机,积极谋求南进,与英、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美国也希望利用中国抗战拖住和消耗日本,因而加强了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强烈感到自己在远东进行的战争实际上是以中、苏、美、英为对象的,因而处理中国问题必须和解决南方问题、北方问题综合考虑,作长期打算。基于这种背景,日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大东亚长期战争指导纲要》和《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这两个文件在1941年1月16日的大本营会议上获得批准,并在御前会议上得到天皇的裁决。    
    在《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中,日军大本营提出:“不放松现在对中国的压力,在此期间应用一切办法,特别是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 力求解决中国事变。”“作战以维持治安及占据地区肃正为主要目的,不再进行大规模进攻作战。如果需要,可以进行短时间的、以切断为目的的奇袭作战,但以不扩大占领区和返回原驻地为原则。”“准备在1941年夏秋时期,发挥综合战力,给敌人以重大的压力,力求解决事变。”〔1〕“中国派遣军”(1941年3月1日?俊六接替西尾寿造任总司令官)据此进行了积极的准备,确定在夏秋以第11军为主力实施长沙作战。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在此之前,日本为解除南进的后顾之忧,曾采取措施调整对苏邦交,于4月13日签定了《苏日中立条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