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作家批判书ii-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会觉得处处充满这样的暗示。而在电影里,之所以有这样的暗示,是导演充当了一个叙述者的身份。他要展示给你看,他要告诉你:下面的剧情是这样或那样发展的;刚才拍到的一个镜头中的物品,在后面将会杀死一个人;脚步声的背后,一定有阴谋……这样的导演是多么具有服务精神啊。然而观众又不乐意了,觉得这样的导演太俗。    
      我们的观众是聪明的。他们会在某些时候明显感到导演的优劣与否,尽管他们对电影艺术很可能一窍不通。    
      为什么我们能看得懂暗示,明白后面即将发生的事情?因为只要是健全的人,就有联想的能力。我们的大脑赋予了我们这些,而从出生开始便接受的文化教育,也告诉了我们事物之间是如何联系的。这取决于事物之间具有的共性。这是人类附庸风雅的习性。比如会把美好的少女比喻成花朵之类的。    
      或许你会说,这不是合理的吗?把一个事物比喻成另一个事物,不是会让人更容易理解吗?    
      前面我们一直在谈电影,因为在电影中,什么是暗喻,就更容易被理解。而现在,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来从小说的角度回答吧。    
      第一,形容词导致误读产生,是名词的敌人。    
      人们在形容词的谎言里呆得太久了。从小文学教育就告诉我们,形容词对名词有烘托和解释的作用。在作文里,孩子们往往为了能够使用一连串的形容词而感到骄傲。在某些名著中,我们还能读到一大串冗长的形容词,为此,很多人说,没有形容词,名词该怎么办啊?    
      事实上,恰恰是名词对形容词造成了伤害。对事物的叙述,最准确的方式,不是告诉别人它“像……一样”,而是说出这个事物的本身。例如对A的描述,最准确的,就是说“A”。小说中所有的解释、讨论、议论、花花绿绿的比喻,都可以被统统去掉。    
      只有名词是直抵事物本身的,形容词多了反而遮蔽事物和内质。“你不憋足一大口气是读不完一句句子的,好比一长列货车,站在它面前望不到尽头”——这绝对是令人感到沉闷的学者派作风,几乎可以抖下一层虱子雨来。    
      在北村的小说里,尤其是早期的小说,充斥着大量的比喻。比如“她的身体是一条柔软的船”、“像蚌退进蚌壳那样安全”等等,而在《周渔的叫喊》中,一开头我们便看到这样的文字:“东西搬空之后,房子就像被一只狼拖走了内脏的身体,显得空空荡荡。这就是周渔的家,在黄昏后的阳光余晖中,所有的影子都拉得很长。自从陈清死后,周渔就不停地搬家,一年下来搬了五次。好像要用迁徙的河水冲刷每一块悲伤的石头,可是石头还很多,其中有一块正卡在周渔的心中。”    
      我并不是说,作家写作就从此不要用形容词了,恰当地使用形容词某些时候是需要的,但是类似“房子就像被一只狼拖走了内脏的身体”、“悲伤的石头”就显得有些让人费解。如果一个作家必须依靠这样的比喻才可以使他显得高明,那只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他是匮乏的。开玩笑的说,他还有骗稿费的嫌疑呢。    
      然而有时阅读者可能会喜欢这样的句子。但这样的句子往往使他感到的并不是小说本身,而是作者对形容词的运用能力。他会想,这个作家使用的形容词真高明啊,于是心里不禁暗生欣赏之意。人类的智力崇拜是与生俱来的,想象力也是与生俱来的,而它们在某些时候,恰恰会对写作本身造成伤害,可惜并不是有很多作家能有勇气将它们从自己的写作中驱逐出去。    
      最后我想列举马克·吐温在1880年的一封信(虽然马克·吐温已被很多人摒弃了,也包括我,但这段话却说得十分好):    
      “用平易的、简单的英语,短字和短句。这是现代的写法,最好的写法。坚持这么写,不要浮华花哨,不要赘言冗长。你一想起一个形容词,就消灭它。不,我不是说形容词一个也不用,而是说大多数不要用,这样留下来的就有分量了。形容词挤在一块儿,文章没力,离远一点就有力。一个人一旦养成好用形容词的习惯,或者写的冗长、花哨,就好比染上其他恶习一样,很难改掉。”    
    


第四章批判北村 (4)

    第二,真正成功的小说里,叙述者不应存在。    
      这里所说的叙述者,不是指小说主角的叙述,而是作者本人暗藏在小说里的那一股势力。正像我前面所提到的,电影里,导演会在情节发展的同时,在各个角落为你准备好一些圈套,让你上他的当,为他的叙事铺路。在某些情节上,导演会刻意安排一些场景或物品,告诉你他现在正在表达一个什么情绪。比如枯萎的花啊、暴风雨啊等等。假设失去了观众的联想,他们的电影是无法进行下去的。这样的电影,我们看到的,是导演在讲故事,而不是电影在讲故事,应是被归入三流的电影。    
      这样的小说,也应是被归入三流的小说。在北村的小说中,出现了很多起到暗示作用的“符号”。比如《鸟》,康生的第二次自杀前,张敏在回家的路上就感到“莫名其妙地难受起来”,“黑暗中似乎有无数奇形怪状的声音在耳边叫”,看到这里,读者就知道,康生要自杀了;在《伤逝》里,超尘和张九模的婚礼上,同学们用采来的花瓣缀成一个大大的“囍”字,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墙上‘囍’字的花瓣渐渐枯萎,张九模的德行也慢慢显露出来”,这里又是一个类似拙劣电影的暗示;在《周渔的叫喊》里,陈清死去的那个晚上,是风雨交加的,周渔在窗户上看见了一个白色衣服的女人,没多久陈清就死了;在《孙权的故事》里,当孙权在监狱中皈依基督之后,天就放晴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被用于背景烘托的利用物。比如黑夜、“凄厉的风”、“空旷的大街”、“秋天的夜晚”、黑影……诸如此类,而且几乎在北村的每一部小说里,都可以找到这样的暗示。似乎不利用这样的一些符号,北村就传达不了他的意思。    
      但其实,这样类似一个三流导演所采用的三流电影语言,北村的这些“符号”,用得不仅不高明,而且也只能使它的小说显得更加匮乏——如果他不是以一个“心灵写作”的姿态出现的话,那就更糟糕了。然而北村似乎还蛮喜欢这样做,久而久之,还养成了习惯。    
      这样的习惯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只看到小说的背后,站着一个北村,而小说却是死的,任他摆布的。作家本人一旦在小说中超越了一切,他所导演的这场戏,也就完了。他在用小说进行思考和表达,而并不是在写小说。不从暗喻的幻象中解脱出来,小说便不成其为小说,而是出自作者内心的感受,其价值等同于“内心独白”。    
      确实,读者是有联想能力的。但作家不能利用读者的联想。那只会使他的初衷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    
      第三,暗喻是一场文学的灾难。    
      这个标题看上去有点危言耸听。我甚至都为此感到浑身发冷起来。然而这却并不是一句吓人的话。如果每个作家都以暗喻为习惯,去进行创作的话,小说就可以不必存在了。你的思想,你的表达,为何要用小说来遮遮掩掩呢?直接去写哲学论文或者散文就可以了嘛。连最需要留下线索的侦探小说,如果这样写,也只能是一部并不高明的侦探小说。    
      暗喻包含了比喻和暗示这两部分。比喻与形容词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语文学的历史上,形容词过多是19世纪末以亨利·詹姆斯为代表的小说家带给英语文学的一大灾难。比如詹姆斯的代表作《贵妇人的画像》充斥了长句子和多重修饰,“你不憋足一大口气,是读不完一句的,好比一长列货车,站在它面前望不到尽头”。中国文学也许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那么严重。然而动不动就使用暗喻的手法,对文学的伤害程度上,却与之不相上下。什么叫“悲伤的石头”、“房子就像被一只狼拖走了内脏的身体”呢?    
      这不得不归功于中国的“文学记忆”。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可以找到大量这样的“记忆”,而且几乎占去了半壁江山。乐于暗示、比喻、教化、抒情,是从古至今中国文人最爱做的事情,直到现在,你也依然能从部分作家身上找到这样的“人文关怀”,读者身上、评论者身上,也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存在着。难怪在摇滚乐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具有破坏精神的新青年们,会对文人们保持一致的嗤之以鼻了。    
      真正的小说写作,在形式上,如果都落到研究如何使用形容词、如何给读者暗示上面去,那不是灾难又是什么?真难以想象,有一天,我们的文学青年会因巧妙使用暗示手法而沾沾自喜,他们动不动就写到:“生活真像一块淋了色拉油的木头”……这个时候,我想我只能晕倒了。    
      这样的句子,并不少见,是不是?我们常能看到的。这危险也是时常存在的。对于阅读者来说,就更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或者说,小说,更需要优秀的阅读者。这阅读者里,包括作家,也包括普通读者。阅读时,被巧妙的句子迷惑的情况,虽然会时有发生,但你必须明白,巧妙是并不值得推崇的。    
      有人分析说,暗喻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作家无法用简单的语言去形容的时候,就产生了暗喻。我却认为并非如此。世界尽管越来越复杂,却依然是一个语义的世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说出来而又是我们理解范围之外的。也就是说,只要事物是理解范围内的,它就可以被描述。事物就是事物本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