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一卡耐基其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不得已收些房客搭伙,他自己则整天钓鱼,拉提琴,朗诵诗篇。大多数 镇民都认为杰克是个失败者。可是林肯却喜欢他,和他过从甚密,而且深受 
他的影响。未认识基尔梭之前,莎士比亚和伯恩斯对林肯而言,只是一个人 名罢了,没有什么意义。可是,现在林肯坐着听杰克·基尔梭读“哈姆雷特”, 
背“马克白”,第一次体会出英国语文的美妙、丰富。它可以变化出多么华 丽的文采!多么深远的智慧和澎湃的情感!
莎士比亚令林肯感到敬畏,罗勃·伯恩斯却得到林肯的热爱与共鸣。他 甚至觉得自己跟伯恩斯可能有血缘关系。伯恩斯曾像林肯一样贫穷,他出生 
在一栋木屋里,环境也跟亚伯拉罕·林肯差不多。伯恩斯也曾是庄稼汉;伯 恩斯犁田时,铲起一个田鼠窝,也大为不忍,要为这出小悲剧写一篇诗。在 
伯恩斯和莎士比亚的诗篇中,林肯找到了一个有意义、有感情、可爱的全新 世界。
最令他觉得吃惊的是:莎士比亚和伯恩斯居然都没上过大学,他们所受 过的正规教育居然不比林肯多多少。
这使得林肯才敢梦想:也许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他——文盲汤姆·林肯 的儿子,也可以做较高尚的工作,而不必一辈子卖杂货或者当铁匠。
此后伯恩斯和莎士比亚成了他心爱的作家。他花在阅读莎翁作品的时 间,比花在其他作家的时间总和还要多,这对他日后的文风颇有影响。后来 
他入主白宫,为美国内战忧心,脸上皱纹满布,他依旧留下不少时间来阅读 莎翁的作品。尽管他很忙,仍要跟莎士比亚专家讨论剧本,为文中某些段落 
写信向人请教。就在他被枪杀的那一星期,还曾对着一群朋友们朗诵“马克 白”。
因此,我们不妨说:纽沙勒的无名小卒——渔夫杰克·基尔梭的影响力 深达白宫??。
纽沙勒的创立者兼酒店老板詹姆士·鲁勒吉是个南方人,他有个非常迷 人的女儿——安妮。她 19 岁那年,蓝眼珠,褐发,长得非常美丽,而且已经 
跟镇上最富有的商人订婚,而林肯却爱上了她。
安妮答应嫁给约翰·麦克奈尔,可是要等她读完两年专校后再结婚。
不久,怪事发生了。麦克奈尔卖掉商店,去纽约州接父母和家人到伊利 诺州来。
他挥别安妮,保证会常常写信,保持联络。 当时林肯担任该村的邮务员。邮件是每星期以公共马车送来两次,邮资
则依距离远近,由 6。25 分到 25 分钱不等,并不便宜,所以邮件也不多。林 肯就把邮件放在帽子里四处行走。碰到别人打听有没有邮件时,他就脱下帽 
子翻翻检检。
安妮每周都向他探询两次信件。三个月过后,才收到第一封信,麦克奈 尔在信里解释,他横越俄亥俄州的时候生病发烧,昏迷不醒地卧床三星期, 
所以他未能早一点写信。
下一封信又过了三个月才抵达,内容冷冷淡淡,语焉不详。只说父亲生 病,他被债主们纠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接下来有好几个月,安妮都没有再收到信件,她忍不住要怀疑,他是否 真的爱过她?
林肯看到她伤心的样子,自愿帮她去找麦克奈尔。但是安妮说:“不, 他知道我在这里等。如果连信都不肯写给我,我也不愿去找他。”
接着,安妮说出麦克奈尔临行前的自白。麦克奈尔坦承他的真姓不是人 人皆知的“麦克奈尔”,而是“麦克纳玛”,他是以化名匿居此间的。
他说,由于他父亲在纽约州经商失败,负债累累。于是身为长子的他, 只身到西部来赚钱。他隐瞒真名,以免家人知道他的下落,会追踪而至,届 
时,养家的重担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现在他发了财,要带父母来伊利诺州 享福。
这些话在村子里传开后,造成很大的轰动。大家说那些都是天杀的骗子 说出的谎言,天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也许他已经结过婚;也许他有 
两三个妻子。也许他抢过银行,也许他杀过人,也许,也许??总之,他遗 弃了安妮·鲁勒吉,这可真是谢天谢地。
这是当地人的看法。林肯没说什么,但是却心念电转。 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最后一片叶子 他走路的样子,简直像忧郁就要从他身上淌下来似的。 鲁勒吉酒店是一栋饱经风霜的粗糙房子,与林立在边疆的千栋木屋没有
什么区别。一般人根本不会多看它一眼;林肯却整天盯着它瞧,心思也围绕 着它。对他而言,那栋房子屹立地面,耸入青天,每次他跨过门槛,心跳总 
不免要加快几分。
他向杰克·基尔梭借了一本莎士比亚名剧,躺在店铺的柜台上,反复读 下列几行:
柔柔的!是什么光从那边的窗子透进来? 那是东方,朱丽叶便是太阳。 他合上书,呆呆地躺着,回想安妮昨夜说过的每一句话。 
当时很流行缝被服的聚会,安妮每次都应邀赴会,纤纤玉指做起针线活
儿来,又快又精巧。早上林肯常骑马送她到缝被服的地方,傍晚再去接她。
有一次,他大胆地走进屋内——男人是很少走进那些场合的——坐在她身 边。他心跳得好历害,安妮的脸上浮出红晕,手中的针开始不稳定。那件棉 
被在多年之后,仍显示出当年安妮所缝的乱针。
仲夏夜,林肯和安妮在山嘉蒙河岸并肩散步,树上怪鸱连声鸣叫,萤火 虫在夜空中编织出一道道金色的线条。
深秋时分,橡树红艳如火,胡桃啪哒啪哒掉落地面,他们在树林里闲逛。 冬日里,雪霁天晴朗,他俩携手穿过一片银白色的森林,此时——
一株株橡树、胡桃木 都披上伯爵也穿不起的貂皮大衣 榆树上最穷的枝桠 也缀满了晶润闪亮的珍珠
在这对恋人的眼中,世界温柔、美丽,人生也充满了神圣的新意义。每 当林肯的目光凝视安妮的蓝眸子,她的芳心就如一只快乐的鸟儿般宛转歌 
唱;而每当安妮的一双柔荑轻触林肯,他就兴奋得几乎窒息,仿佛见到了世 间最大的幸福。
林肯和一个酒鬼——牧师之子贝利——不久以前合伙做生意。他们在小 小的纽沙勒村买下 3 家残破的木屋杂货店,重新整理,合并成一间店铺。
一天,有一位驾着篷车要迁往爱奥华州的过路人在“林肯和贝利店铺” 前面停了下来,路面稀软难行,马又疲困不堪,为了要减轻负担,他打算把 
一桶子零碎家私卖给林肯,那些破铜烂铁对林肯毫无用处,但是,林肯对疲 累的马儿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他付了 50 分钱,看也不看就收下了桶子,任它 
滚到店铺后面。
两星期之后,林肯想知道自己究竟买了些什么,他把桶里的东西全倒在 地板上,在一堆废物底下,林肯看到一部布莱克史东所著的《足本法律评注》。 
当时正是农忙时候,店里的客人少,林肯就利用空档读起那本书来,并且愈 读愈感兴趣,一口气把 4 册书全都读完。
这部书使得林肯立定志向,他要做一名律师,他要让安妮以他为荣,安 妮十分赞成他的计划,并且预定当他读完法律课程,正式执业时,两人立刻 结为眷属。
读完了布莱克史东的巨著,林肯穿过草原,到 20 英里外的春田镇,向一 位律师借阅其他法律书籍。林肯在回家的路上,捧着书边走边读。遇到困难 
的段落,就放慢脚步,甚至停下来专心研究,直到完全懂了为止。就这样, 又看了二三十页,直到天黑了??星星升起,他的肚子也饿了,这才加快步 伐赶路回家。
林肯不断钻研书本,心无旁骛。白天,他仰卧在小店旁的榆树下看书, 一双光着的脚板翘在树干上。晚上,他在制桶店里读书,利用堆置在四周的 
废料点灯。他时而大声朗读,时而合上书本,默写、改正、重写,直到文句 通畅明白,连小孩子都看得懂为止。
沿着河边散步啦,在林间徘徊啦,到田野工作啦——无论何时何地林肯 总是在腋下夹一本契蒂或布莱克史东的作品。有一天下午,雇他砍柴的农夫 
在谷仓的角落里,发现林肯正赤足坐在柴堆上研读法律。
曼塔·葛拉罕对林肯说:“若想在政界和法律界发迹,非懂文法不可。” 林肯于是问他:“哪里可以借到文法书呢?”
葛拉罕告诉他,6 英里外的乡间,农夫约翰·凡斯有一本《科克罕文法》。
林肯立刻站起来,戴上帽子,去借书。 他很快地就读通了整本科克罕的文法规则,快得使葛拉罕大吃一惊。30
年后,葛拉罕说,他曾教过 5000 多个学生,而林肯是他所见过的人当中,“追 求知识和研究学问最勤奋、最用功、最爽快的小伙子。”他又说,“我知道 
他曾花好几个钟头的时间,反复推敲三种表达意见方法中最好的一种。”
熟读科克罕的文法之后,林肯接着读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洛林 的《古史》,一册美国军人传,杰佛逊、克雷和威伯斯特的传记,以及汤姆·伯 
恩的《理性的时代》。
这位与众不同的年轻人,身穿“蓝棉布外套、粗重的皮鞋和一件浅蓝色 的斜纹布马裤——全身的衣着都不搭调,而且裤脚空悬在外套下 3 英寸左 
右,却离袜子还有一两英寸远。”他在纽沙勒村里逛来逛去,看书、苦读、 作梦、说故事,人缘非常好,“所到之处必结交一群朋友。”
已故的亚伯特·毕佛瑞吉是著名的林肯研究家,在他所写的传记中,他 说:
“林肯不仅是以机智、善心和学问吸引人,他那古怪的装束和少见的笨 拙姿态也成了他的注册商标,尽管裤子短得惹人发噱,没有多久,‘亚伯·林 
肯’就成了大家常挂在口头的名字了。”
“林肯和贝利店铺”终于破产了。林肯一心啃书,贝利喝得烂醉,破产 是难免的。林肯没钱付餐费和住宿费,只得找些粗活来做:他替人砍灌木, 
耙干草,筑围墙,剥玉米谷,到锯木厂做工,一度还当过铁匠。
后来,他在曼塔·葛拉罕的协助下,埋头学习三角和对数,想要当测量 员,他赊帐买了一匹马和一副罗盘,又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