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田园生活 作者:周四四(晋江vip2013.03.21完结,宅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以她的心性,她并不觉得自己有受到委屈。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资历较浅的人都是要比前辈干得多。只要这个“多”没有超过她认为的标准,她就可以忍耐下去。去争论、争取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所花费的成本将高于她把活默默做完的成本。
  她可以吵嚷嚷,要求自己去帮忙收货,家务让大嫂一个人做完。这样,她又把丈夫的感受置于何地了呢?对他来说,这是他的家,家人分工不同,但努力的利益是一致的。她看不出,在自己对活儿游刃有余的情况下,去挑起家庭矛盾有什么意义。
  只要最基本的生存资料的分配标准不超过她的底限,她就可以继续按兵不动。
  周南生对她的心思一无所知。他觉得她单纯,热情,脾气好。就连走着路,他都恨不得把她揣在怀里
  两个年轻人快步走,从周家村赶到镇上,也就花了一个时辰不到。
  镇上果然如周南生所说的那般热闹。
  不但商铺里摆满货品,就是街边空地上,也划了一个个地块,给老老少少占了卖吃的用的。
  年节将近,腊肉茨菰等吃的买得好,年画摊子也红火,还有鞭炮香烛,人们也是一次买许多。
  说起来,本地极重风俗节令,一年二十四个气节,家家户户拜神仙拜祖宗,鞭炮纸钱一年四季都用得很多。
  
    61

  周南生把媳妇带到自家铺子。
  说是铺子,其实也就一个十平米左右的临街铺面。铺里墙上及架子上挂满各式腊肉,低处的柜台上一格格放了各式干果。如今年关将近,小小的铺子挤满了采买货品的人。靠里的墙边则支了一张柜台,一个50来岁的男人正忙着结账。这就是周家聘来的宋掌柜了,如今忙起来,他既是掌柜,又充作小二,忙乱之余还眼观八方,一眼望见周南生夫妇俩,扬声同周南生打了招呼。
  周南生应一声,也顾不得同媳妇交代,就赶紧招待顾客,一通忙乱过后,铺里人潮暂时消退,他才空了下来给媳妇做介绍。
  “小荷,这是咱铺子的掌柜宋叔。”
  唐荷叫了人,宋叔笑眯眯应了,又听南生介绍唐荷的身份,就打趣道:“方才你们肩并肩立在铺子外头,我一眼瞅见了,心里就想:这肯定就是南生新娶的媳妇了,你们男俊女俏,不是月下老人定下的好姻缘还能是啥。”
  做生意的人生来一张嘴会说话,因此唐荷对宋叔的一通夸赞也只是含笑相对,不过周南生一听旁人夸自己媳妇,忍不住喜形于色。
  只是生意忙碌,周南生跟宋叔很快又要招呼客人,,周南生本意是带她出来玩,因此只歉意地让她再等待,唐荷见他实在抽不出手,自己没有卖过东西能帮的忙也不多,因此打了声招呼,自己就出去随意逛逛了。
  街上很热闹。
  唐荷在人群里挤了一会,除了感受到劳动人民在一年的劳碌之后趁着年关置办年货犒劳全家的热情和拥挤之外,并没有看到自己想买的东西。刚想回到铺子里,不想穿过一条巷口的时候,居然看见自己娘和弟弟。
  “娘。”唐荷上前招呼。李氏正好给买茨菰的人饶一把葱,抬头看到她,高兴坏了。一边坐在小凳子上剥茨菰衣的唐小山也快活地站起来扑到她跟前,“姐姐!”
  “小荷,你咋会在这里?”李氏把手往身上衣服擦一擦,招呼女儿站到摊位里边去,忍不住摸摸她的脸,“娘都许久没见到咱小荷了,好像养胖了点。”
  “……”唐荷只好选择性接话,“周南生带我出来的,他正在铺子里忙,我就自己闲逛一会。”
  李氏有点担心,“年关近了你婆家不是很忙?你出来跟婆婆交代了么?”
  唐荷点头。
  “姐,我也知道姐夫家的铺子。我也见着姐夫在里面卖腊肉。”说到肉,唐小山下意识吞咽了一下口水。
  周南生却没跟她提起过她家人的事,“那你跟姐夫打招呼了吗?”
  “没,娘说姐夫忙着做生意,不好去搅他。”
  李氏看闺女看过来,搓着两手笑道:“如今年关忙,我是怕招呼了影响他们家做生意。”
  唐荷明白她娘是怕周家人误会他们故意上门蹭东西,因此过门不入。又看到自己娘和弟弟在这么冷的天买菜,手泡在水里,通通冻得红通通的,心里顿时难受起来,“这么大冷天,你们要吃点东西暖暖身子不?”
  “不用,”李氏连忙挥挥手,“镇上吃食卖得贵,今天我特意煎了糍粑来,小山跟我都吃饱了。”
  唐小山在一旁乖乖地“嗯”了一声。
  这时又有三两大娘媳妇前来问莲藕茨菰的价钱。李氏赶忙给人秤了,唐小山见剥了衣的茨菰卖完了,自己也乖乖地坐下继续干活。
  唐荷也蹲□帮忙,青菜葱蒜和莲藕茨菰都是沾了水的,一碰到就让她下意识瑟缩了一下。她突然感觉很难过。她的婆婆在家里烤火,她的小叔在学堂里读书。她的弟弟和娘却在集市上顶着寒风卖菜。虽然婆家也是经历过原始积累阶段的,可是她作为亲人,这个对比仍然让她在情感上分外难过。
  李氏收了菜钱,却兴高采烈得很,“早上你哥把货拉到集市上,还发愁说太多了怕卖不完,被我骂了一通,一大早发市哪能说丧气话,看看这生意红火得很,跟你说,就年前这半个月还有正月,咱家挣的能有平时三四个月的那么多咧。”
  唐小山也呵呵笑,比划给唐荷看,“姐,我跟娘卖了好几天了,回家一数好多钱!”
  唐荷又高兴又心酸,“咱家菜种得好,买的人当然多。”
  李氏笑着点头,“这话对头。今年霜下得少,菜的长势好,你瞅瞅这油菜花和生菜,多青绿水嫩啊,今儿五更天我跟你爹起来摘的,新鲜着呢,两大筐呢,卖得只剩几斤了。别的也卖得好,今儿这摊估计收得早。这会你爹和你哥嫂在田里挖茨菰呢,正好回去我也能再干一会。”
  唐荷皱眉,“干活这么拼命,身体怎么受得了。”
  李氏摆摆手,“没事,一年一次大年,就指着这段日子挣钱了。”
  “娘说挣了钱就给我扯一身新棉衣。”唐小山高兴地插话,“还说给我买一套文房四宝。”
  李氏好笑地看着小儿子,“这傻儿子,念叨了许久呢。”
  唐荷难过,埋头跟弟弟一起给茨菰剥衣。后来剥得差不多,她便寻了个理由离开,赶去布店按着家人的尺寸各买了一套棉衣,又去书铺里买了文房四宝,沿路看到有合适的年货,也给买了几包。
  等她回来,李氏母子俩已经收摊把东西往板车上装了。李氏看到她买了那么多东西,瞪大了眼,“你乱花钱干啥?爹娘自己有钱!何况我们也用不着买新衣服……”
  唐荷不想多说话,直接把东西包好了放在板车上。
  李氏看她脸板板的,嘴张了张,还是没有继续说下去,“你这犟脾气……”
  唐小山又开心又担心,看看娘又看看姐姐,“姐,娘给你留了几斤莲藕和茨菰,让你拿回去吃。”
  唐荷不要,“周南生家也有种,您留着卖钱。”
  “这哪能一样呢……”
  正说着话,周南生见唐荷许久没回,以为她找不到地方了,在集市上找了几圈,正好找到这个巷口,才终于看到他们。
  “岳母,”他有些吃惊,打量他们板车上的行头,“您这是来卖菜。”
  李氏笑眯眯地看着女婿,“是啊。”
  唐小山看见他很高兴,“姐夫,我们这几天都在这里卖菜,我有经过你家铺子看见你呢!”
  周南生意外,询问般的看向李氏,见她点头承认,便问道,“您怎么没叫我呢。”
  “看你忙,就不搅你了。”李氏看着女儿女婿站在一块,越看越高兴,“你们俩看着好,这就行了,我回去跟孩子爹说,让他也高兴高兴。”
  因为想着回去还要下地干活,说了两家,李氏就打算走了。周南生让她再等等,打算去铺子里拿几挂腊肉让她捎回去,李氏连连推辞。
  周南生让她千万等着,自己就跑开去了。
  李氏也不打算等,招呼小儿子就要赶路。唐荷拦住了她,“您等着把肉捎上。”
  “这不合适,”李氏着急了,“一点肉还是小事,给你婆家说话不好。”
  “有什么不好的,我在他们家也有做事,我付出的劳动比几挂腊肉值钱多了。”
  “闺女,你这情绪不对头哇。”李氏细细打量女儿的脸色,“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你嫁到他们家,就是他们家的人了,为自己家做再多都是应当的。以后这种话不要说,啊?”
  唐荷不说话。
  李氏叹气,“娘知道你想着娘家,可是女人就是这样,出嫁从夫。你大嫂在咱家不也镇日做活?一家人都是往一处使劲要把日子过好来的。你婆家都是厚道人,你好好过日子知道不。”
  唐荷不想她娘担心,低低应了一声嗯。
  终于李氏还是等到女婿拿了腊山鸡腊猪肉。周南生又问了接下来他们还是来摆摊,就说明白了以后饭时来找他们一起吃饭,他们在铺子里备有一个小灶,平时蹲着热水,饭点到了还能热饭,冷天里吃热食也暖一点。
  李氏答应了,拉车赶路回家。
  周南生在回程路上见媳妇一直沉默,给她说了几个笑话也没逗出她的笑脸,不由担心地摸摸她的头,“咋了?是今天被冻到了?”
  “没有。”唐荷淡淡地道,“只是想到我娘还要拉车赶一个时辰的路,我担心她腰受不了。”
  周南生“唔”了一声,一时不懂该接什么话,只好安慰两句让她安心。两人又沉默了一阵,周南生没话找话,“小山告诉我你给他买了新棉衣。”
  “嗯,一给我爹娘他们都买了一身。”
  也许是她的语气太过平板,周南生笑了笑,继续在好话题,“没想着给你公公婆婆买呀?”
  唐荷看他一眼,“你爹娘有好几套棉衣。”
  “……”
  剩下的路途就在两人的沉默中走完。
  晚上洗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