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贤行愿品讲记+济群法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普贤行愿品》处处告诉我们,作为我们修学佛法的人来讲,要以普贤十大
行愿作为修持的法门。因为这个法门太殊胜了!这个法门确实非常的殊胜!  

学文殊普贤大智大愿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这里一共有六个颂,是对前面的内容以及修行的方法做一次总结。佛教里普
贤代表行愿,文殊代表智慧。在佛法的修学过程中,除了行愿,还要有智慧,用
智慧去指导行为,行愿和智慧,二者相辅相成。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为什么把普贤菩萨称为如来的长子
呢?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社会里,最大的儿子,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最重要。“皇
帝爱长子”,因为他要传王位了,传给谁呀?传给大儿子。在一个家庭里,父亲
家业的继承人,也要交给大儿子。普贤菩萨可以称为如来的长子,为什么呢?因
为普贤菩萨最有资格继承如来的家业。  

  一切诸佛,都有道德高尚、修行功夫很圆满的长子。这一位长子,他的名号
叫普贤。“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我现在所修的善业,希望这些
功德,使得我的未来我的智慧、愿行,完全跟普贤菩萨相同。“愿身口意恒清净,
诸行刹土亦复然,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我愿意身口意三业永远
清净,没有一丝染污;保持清净的三业,同时也祝愿十方一切世界,清净庄严;
我愿意同普贤菩萨一样,永远去做恒顺众生的事业。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愿把普贤菩萨所修的种种功德、行愿,以及文殊菩萨诸大愿,学习得完全同他
们一样,一点都不会比他们差。我要以这两位菩萨为我学习的榜样,并且要一直
学习到未来的时劫,没有一点点厌倦的心。那么我也能够圆满他们所成就众生的
事业。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修行普贤十大行愿的人,他所获得的功德是没有限量的。成就这些功德干什么用
呢?要把得到的无量功德,用在修学佛法,普度众生,弘扬佛法的事业中去。我
能了达所有一切的神通力,我能够明白神通是怎么一回事,然后运用神通的力量,
去弘扬佛法、教化众生。神通用来利乐众生,不是拿去炫耀自己的本事,或者去
干坏事。大家要明白这一点。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普贤行愿品》这个修行法门,非常殊胜,我们在修学佛法中按普贤的十大行愿
去修行,那我们所获得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我们要以文殊师利菩萨勇猛
的智慧、普贤菩萨的大愿,作为我们修行的典范,作为修行的指南和方向,同时
我愿智慧和行愿跟他们一样。我现在要把我所修的一切功德善根,回向到修行中,
我愿永远跟随他们,修学他们所修学的一切。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如果有人按普贤的十大行愿去修行,三世诸佛都高兴了,三世诸佛都会称赞这个
人。三世诸佛为什么高兴,因为“如是最胜诸大愿”。


第十六章 本经的殊胜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导归净土回入娑婆

  《普贤行愿品》是净土宗的重要经典之一。我们学习普贤行愿的功德,最后
要把修行的一切功德,都回归到西方净土中去。但是这种回向,不同于一般的往
生净土。为什么呢?我们到西方净土中去,不是为了到极乐世界中去享福,而是
把它作为我们到那里去进修的地方,在那里去上提高班,接受诸佛、菩萨的教化、
开示、净化,接受佛法的洗礼、熏陶以后,提高我们的修学水平,完成我们所修
的善业,蒙佛授记,也就是说,佛给了我们一个文凭。拿到这张文凭,是为了更
好地去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修学《普贤行愿品》的人,当他走到寿命尽头,临死的时候,一切障碍的事
情完全消除。面见阿弥陀佛亲自来迎接自己,即刻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
了极乐世界,还是继续依普贤行愿修学,善业修成了,功德圆满了。我愿一切众
生,也像自己一样,得到佛法的利益和安乐。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样子呢?

  1。身心净化:尽管到那里去的众生,由于品位高低不同,有的人带业往生,
烦恼习气还未彻底断除,但他的烦恼已经不起作用了。为什么呢?就像麦种、豆
种在锅里煮过以后,它不会发芽,不会再开花结果,一切痛苦都不存在了。那些
长得丑陋,其貌不扬,十分矮小难看的人,到了那里不用为自己难看的模样发愁。
西方极乐世界上的人,个个长得色相庄严,清一色的美男子!个个样子长得全像
阿弥陀佛,相貌跟阿弥陀佛没有差别。身相平等,相貌平等。有的同修也许会说,
法师啊!西方极乐世界上的人,相貌都跟阿弥陀佛长得一模一样,万一我有事要
找张三,把李四当作张三,或是把阿弥陀佛认做王五怎么办呀?这种担心是多余
的,请你们放心好了,不会出现这种笑话。为什么呢?到了那里的人,神通具足,
心想事成,你想见张三,张三就出现在你面前,李四不会跑到你这里来的,更不
会认错人的。

  到了西方净土的人,相貌庄严,而且还具备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我们赞叹阿
弥陀佛:“相好光明无等伦”。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人都是身金色,这不
可思议!大家的相貌、个子的高矮、体形的肥瘦、皮肤的颜色,都跟阿弥陀佛通
通一样。生到那里人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是怎样的相好,生到那里的人
跟佛相同。都不是凭空说的,《无量寿经》中都有记载。希望大家按普贤的十大
行愿去修学,功德圆满之后,临命终时,亲眼见到阿弥陀佛来迎接你去,那时你
才会说:啊!原来西方极乐世界果然这样美妙!

  2。生活净化:到西方极乐世界中,生活在那里的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吃
穿不愁。《无量寿经》第三十七愿,即“衣食自至愿”中,阿弥陀佛说:“生我
国者所需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圆满。”这个愿告诉我们到了
西方净土,我们所需要的所有的一切物质生活上的用品统统具足。“随意即至”!
你想什么,马上就能得到什么。只需动一下念头,你所需要的东西,立即出现,
真是随心所欲,心想事成。这是助道之缘殊胜,没有欠缺,“无不圆满”。你想
穿衣,精致、柔软、漂亮的天衣,从天空中缓缓向你飘来,不用自己动手,眨眼
功夫,衣服自然就穿在自己身上了。你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心里动一个念头,饭
菜就摆在面前了。不像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还要提着篮子上街买菜、洗菜、做
饭;饭菜到了你的面前,不用你张口,你想吃的东西,自然就吃饱了。不用你亲
自一口一口吃下去,你对某种食品欲望,很快产生一种享受和满足感。如果真的
把它吃下去,等一会儿上洗手间,西方净土就不清净了。其实当你所需的食品,
摆在你面前时,你心里想,噢,现在我已经饱了,不用吃东西了,这个念头一动,
这些东西很快就消失了,不用收拾就没有了,很省事。所以西方净土的人,跟我
们这个娑婆世界上的人大不一样。到那里的人,一切美好的愿望都能得以满足,
都能够实现!一切烦恼的事都没有,所以称为“极乐”。生活在那里的人,没有
任何痛苦,一天到晚无比的开心,极其快乐。

  3。人际关系净化:在西方极乐世界里边,找不到一个恶人,那里的人都是诸
上善人集会之处,素质太差的人,进不了那里的大门。那么,想一想我们自己日
常生活是如何修行的?我们的起心动念,像不像那里的人啊?在念佛的时候,我
们想没想过自己的行为道德像不像“阿弥陀佛”啊?我们对一切人是常怀慈爱悲
心,还是一天到晚勾心斗角,相互猜疑,互相暗算,相互利用,面和心不和;见
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面一大套,背后一套,口是心非,相互嫉妒,相互攻
击,相互伤害?这哪里像学佛人的样子呢?人家说你、诽谤你、侮辱你几句,心
里就想报复人家。这样的习气不改,将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想打架,那还得了
嘛?太不像话了。西方极乐世界的门对你就会永远关闭!不让你进去!你说:噢!
我一天念十万声佛号,还进不去?不行啊,没你的份儿,你念得再好也不行啊。
要你的道德行为,你的心,你的愿跟那边的人相一致,相同才行啊!

  西方净土里的人,人际关系是个六和合的团体,人际关系非常清净,那里的
人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