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4_明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城府东北。元属雄州。洪武初属北平府。六年五月改属府。南有白沟河。西南有巨河镇巡检司。

  雄府东北。元雄州。洪武二年七月省州治归信县入焉。七年四月降为县。北有白沟河。南有瓦济河。

  容城府东北。元属雄州。洪武七年四月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旧治在拒马河南,景泰二年迁於河北。西有易水,又有濡水。

  唐府西,少南。西北有大茂山,即恒岳也,东麓有岳岭口巡检司。又唐河在西,源出恒山,流经定州曰滱水,下流合於南易水。又西北有倒马关,有巡检司,后移於县西之横河口。又有周家铺、军城镇二巡检司。

  庆都府西南,南有唐河。北有祁水。

  博野府南。旧治在今蠡县界,直隶保定路。洪武元年从今治,改属祁州。六年五月还属府。西北有博水。南有唐河,亦曰滱水。又有永安镇巡检司,有铁灯盏巡检司。

  蠡府南少东。元蠡州,属真定路。洪武二年七月来属。八年正月降为县。杨村河在南,滋、沙、唐三河之下流也,俗亦谓之唐河。

  完府西。元完州。洪武二年七月降为县。西有伊祁山,祁水出焉,其下流为方顺河。

  祁州洪武二年七月以州治蒲阴县省入。北有唐河,西南有滋河,至州东南合沙河,流入易水。北距府百二十里。领县二:

  深泽州南少西。西有滋河。

  束鹿州东南。北有故城。今治,天启二年所徙。滹沱河在南。又南有百天口巡检司。

  安州洪武二年七月以州治葛城县省入。七年降为县。十三年十一月复升为州。北有易水,府境九河之水所汇也,下流至雄县南,为瓦济河。西距府七十里。领县二:

  高阳州南。元属安州,洪武六年五月改属府。寻属蠡州。八年正月省入蠡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还属。故城在东,洪武三年圮於水,迁於今治。东有马家河,其上流为蠡县之杨村河。

  新安州东少北。元直隶保定路。洪武七年七月省入安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西有长流河,一名长沟河,其上源为鲍河。南有曹河,又有徐河,经县南,合流为温义河,又南与长流河合,又东南入於瓦济河。

  易州洪武初,以州治易县省入。西南有五回山,雷溪出焉,徐河之上源也。西北有穷独山,濡水所出。又南有易水,出州境之西山,与濡水并东流,而为白沟河,所谓北易水也。又有雹水,一名鲍河,出县西南,东南流为长流河,所谓南易水也。西有紫荆关,洪武中置守御千户所於此。又有安座岭、五回岭、金陂镇、奇峰口、塔崖口五巡检司。南距府百二十里。领县一:

  涞水州东北。东有涞水,亦曰拒马河,源出山西代郡,下流合易水。北有乾河口、西北有黄儿庄二巡检司。

  河间府元河间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十月为府,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来属。领州二,县十六。北距京师四百十里。弘治四年编户四万二千五百四十八,口三十七万八千六百五十八。万历六年,户四万五千二十四,口四十一万九千一百五十二。

  河间倚。西南有滹沱河。西有滱水。西南有景和镇巡检司。

  献府南。元献州。洪武初,省州治乐寿县入焉。八年四月降为县。有滹沱河自代郡流入境,经县南,至青县合卫河达於海。有单家桥巡检司。

  阜城府南。元属景州。洪武七年改属府。西北有胡卢河,即《禹贡》衡漳水。

  肃宁府西。中堡河在县东。

  任丘府北少西。元属莫州。洪武七年改属府。西北有瓦济河,下流为五官淀,注於滹沱河。北有莫州,元治莫亭县,属河间路。洪武七年七月,州县俱省。

  交河府东南。元属献州。洪武八年四月改属府。十年五月省入献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东有卫河,源自卫辉,流入故城境,经县东,过沧州,又东北至直沽入海,一名御河。又西北有高河,经县南,合滹沱,谓之交河,下流入卫县,以此名。又南有洚河。又东有泊头镇巡检司。

  青府东北。元清州。洪武初,以州治会川县省入。八年四月降为县,寻改清为青。滹沱河自县南流入卫,谓之岔河口。其支流经县之北者,曰独流河。

  兴济元属清州。洪武初省。十三年复置,属府。卫河在城西。

  静海府东北。元曰靖海,属清州。洪武初,更名。八年四月改属北平府。十年五月来属。县北有小直沽,卫河自西来,与白河合,入於海。又有丁字沽、碱水沽。又北有天津卫,永乐二年十一月置。

  宁津府东南。南有土河,自山东德州流入,又东入山东乐陵县界。

  景州洪武初,以州治蓚县省入。东有卫河。东北有胡卢河。又东有安陵、西北有宋门二巡检司。又东北有李晏镇。西北距府百八十五里。领县三:

  吴桥州东,少南。西有卫河。

  东光州东北。洪武七年七月省入阜城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南有卫河,又有胡卢河。

  故城州南少西。有卫河,自山东武城县流入境。又西南有索卢枯河。

  沧州洪武初,以州治清池县省入。旧治在东南。洪武二年五月徙於长芦,即今治也。东滨海。西有卫河。南有浮河。北有长芦巡检司。西距府百五十里。领县三:

  南皮州西南。卫河在县西。

  盐山州东南。东滨海,产盐。东南有盐山。

  庆云州东南。洪武六年六月析山东乐安州北地置,来属。

  真定府元真定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十月为府。属河南分省。二年正月属山东。三月来属。领州五,县二十七。东北距京师六百三十里。弘治四年编户五万九千四百三十九,口五十九万七千六百七十三。万历六年,户七万四千七百三十八,口一百九万三千五百三十一。

  真定倚。滹沱河在城南。又北有滋河,自山西灵丘县流入,经行唐县之张茂村伏流不见,至府北南孟社复出,下流合於南易水。

  井径府西南。元属广平路威州。洪武二年来属。东南有城山,又有甘淘河,亦名冶河。南与绵蔓水合。又故关在其西。

  获鹿府西南。西有抱犊山,有西屏山。又有莲花山,白鹿泉出焉,东流为西河,即洨水上源也。又有土门关在西,亦曰井径关。

  元氏府西南。西北有封龙山,汦水所出,下流入胡卢河。西南有槐水,下流曰野河。

  灵寿府西北。东北有卫水,源出恒山,《禹贡》「恒、卫既从」即此。俗名雷沟河,东北入於滹沱。北有叉头镇巡检司,后迁於慈峪镇。

  藁城府东南。北有滹沱河,又有滋河。

  栾城府南,县北有故城,今治洪武初所徙。西有洨河。

  无极府东少北。元属中山府。洪武初废。四年七月复置,属定州。七年四月改属府。南有滋河。

  平山府西少北。北有滹沱河,东北有冶河入焉。西北有房山。西有十八盘、下口村巡检司。

  阜平府西北。东北有大茂山。北有派河。西有龙泉关。

  行唐府北。元属保定路。洪武二年属定州,正统十三年十月直隶真定府。西有滋河。西北有两岭口巡检司。

  定州元中山府。洪武二年正月改曰定州。三年以州治安喜县省入。氵寇水在北,沙河在南,下流合於滱水。西北有倒马关守御千户所。景泰二年置关,与紫荆、居庸为内三关。北有清风店巡检司。西南距府百三十里。领县二:

  新乐州西南。西南有沙河。

  曲阳州西北。元属保定路。洪武二年来属。恒山在西北,恒水出焉。又沙河在南,自山西繁峙县流入。

  冀州洪武二年以州治信都县省入。西北有漳水。北有滹沱河。成化十八年,滹沱挟漳南注为州患。正德十二年,二水自宁晋县南北流,患始息。又北有洚水,一名枯洚,下流合於漳。西北距府二百八十里。领县四:

  南宫州南少西。故城在县西北,成化十六年迁於今治。漳水在北。洚水在南。东南有董家庙堡巡检司。

  新河州西少南。有清水河,成化后堙。

  枣强州东少北。西北有索卢水,乃卫河之支流也,亦曰黄卢河。

  武邑州东北。西有洚水。西北有漳水。

  晋州洪武二年以州治鼓城县省入。南有滹沱河。西距府九十里。领县三:

  安平州东北。滹沱河旧在县南,万历二十三年自束鹿县南行,始不经县境。

  饶阳州东北。北有滹沱河。西南有饶河,即滹沱河支流也。

  武强州东。漳河在县东。又南有滹沱河,旧合於漳,万历二十六年北出饶阳县境,而县之滹沱河始涸。

  赵州洪武元年以州治平棘县省入。南有洨河,下流入於胡卢河。北距府百二十里。领县六:

  柏乡州南。东北有野河,即槐水也,下流入於胡卢河。

  隆平州东南。洪武六年九月省入柏乡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东有沣水,东北与沙河合,下流入於胡卢河。沙河,亦槐水之别名也。又东北有大陆泽,亦曰广阿,漳水所汇。

  高邑州西南。北有黑水,即槐水也,流合县南之水。

  临城州西南。南有敦舆山。西南有铁山。西北有汦水,东经钓盘山下,与水合。

  赞皇州西南。西南有赞皇山,水出焉,亦曰沙水。又城北有槐水。西北有黄沙岭巡检司。

  宁晋州东少南。东南有胡卢河,其上流即漳水也,深、冀群川悉汇於此。东北有百尺口巡检司。

  深州洪武二年以州治静安县省入。南有故城,今治本吴家庄,永乐十年迁於此。滹沱河在东北。胡卢河在东南。有傅家池巡检司,后废。西距府二百五十里。领县一:

  衡水州南少东。故城在县西南,永乐十三年迁於今治。西有漳水,南有洚水。又北有滹沱河,旧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