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遇罗克遗作--出身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出身,在于思想改造。 
  “革干子弟不想复辟,不会革老子的命。”家庭观念极重的人这样说。往往,复辟是在不自觉中进行的。运动中揭出来的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凡是近几年提拔的,出身一般都很好,他们保险吗?后来形“左”实右的工作队或明文规定、或暗中推行歧视出身不好的青年的政策,那时,选入革委会的大都是出身好的,结果大多当了工作队的反动路线的推销员,他们保险了吗?北京市中学红卫兵某负责人,他竟有男女秘书各二人、司机一人,此外还有小汽车、摩托车、手表、照相机、录音机等等,×××同志还称之为假红卫兵。可见,只依靠出身好的人同样不能取消复辟的危险。古代有个女皇名叫武则天,她把大臣上官仪杀了,却把上官仪的女儿留做贴身秘书。有人为她担心。她说:“只要政治修明,自然使人心悦诚服,这有什么关系?”看看那些反动路线的执行者,他们惧怕毛XX思想,不贯彻党的政策,又怎么能相信革(和)命的青年?可笑!他们连封建帝王的这点远见也没有,还自称为“无产阶级战士”呢!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是绝不会在接班人的条件中写上出身这一条的,因为他的政策最正确,路线最鲜明,在他领导下,青年也就最保险。否则,纵然如革(和)命胜利后驱逐剥削阶级的苏联,所有青年出身都不错,也是不保险的。 
  提倡保险论的人并不少,像样的理由却没有。难道这就是“阶级观点”吗?不像!这是“阶级偏见”,它和无产阶级无缘,和小资产阶级倒挺亲近。这些人头脑里没有树立公字,私有意识浓厚,所以度己度人,没有不变样走形的,依照他们的观点,老子反动,儿子就混蛋,一代一代混蛋下去,人类永远不能解放,共(和)产主义就永远不能成功,所以他们不是共(和)产主义者。依照他们的观点,父亲怎样,儿子就怎样,不晓得人的思想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所以他们不是唯物主义者。依照他们的观点,一个人只要爸爸妈妈好,这个人的思想就一定好,不用进行艰苦的思想改造思想斗争,所以他们不是革(和)命者。他们自己不革(和)命,也不准出身不好的人革(和)命。他们称自己是“自来红”,殊不知,“自来红”是一种馅子糟透了的月饼而已。“自来红 
  “是北京的一种月饼的名称。 
  我们必须相信毛XX思想哺育下的广大青年,应该首先相信那些表现好的青年。不能用遗传学说来贬低一部分人抬高一部分人。那样做,无非是一种拙劣的政治手段,绝没有任何道理。我们不允许用资产阶级的阶级偏见代替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当然,任何一个有出息的青年都应该下定决心改造自己。这样即使影响不好,也能变坏事为好事,变阻力为鞭策。如果没有这种决心,那也就无所谓有好的政治表现,也就不堪设想了。 

  三、受害问题 

  有一位首长在1961年讲过:“出身不同的青年之间,不应该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应该存在,可是偏偏存在着,这是怎么造成的? 
  记得运动初期,受害问题首先由一些时髦人物提出来了。随着大家都说自己受了修正主义集团的迫(和)害。修正主义集团那么反动,要是自己不但没受迫(和)害,反而得到宠爱,那还算是革(和)命吗?于是谭力夫也说他受害了。经济上受害吗?困难时期他大吃荷兰炼乳;政治上受害吗?思想上那么反动还入了党,哪一点像受过委屈的公子哥儿?新改组《北京日报》也大登红五类出身青年的诉苦文章,说他们是前市委修正主义路线的受害者。应该说,所有的青年都是受害者,为什么单是出身好的青年是受害者呢?我们看看他们受了哪些害。 
  一、“我们被拒于大学之外,大学为剥削阶级子女大开方便之门”; 
  二、“大学里出身好的青年功课不好,大受教授白眼”; 
  三、“有的出身不好的青年竟被提升做干部”; 
  四、“……”。假使这就算迫(和)害,那么受害的正是出身不好的青年。堂堂首都一份大报竟然这样颠倒黑白,那也无怪乎它寿终正寝了。还是让事实说话吧! 
  回想修正主义集团当政之时,每年大学招收完毕,前高教部总发表公告:“本年优先录取了大批工农子弟、革干子弟。”不少大学几乎完全不招收黑五类子女。大学中的重要科系就更不用提了。学校则以设立“工农革干班”为荣。难道这就是“为剥削阶级子女大开方便之门”了吗?上了大学的,也是出身好的受优待。不少大学设立“贫协”一类组织,与团组织并列。这次运动开展以来,有禁止黑五类子女串联的,有用出身攻击敢于写大字报的同学的,有不许出身不好的青年参加各种战斗组织的,有借出身挑动群众斗群众的……,这些大家都不感到怎样意外。可见出身不好的青年受迫(和)害历来就是常事。至于说红五类出身的青年学不好功课,那纯粹是对出身好的青年的诬蔑。何以见得出身和学习一定成反比呢?中学也如此。根据北京市教育局印发的调查乱班的材料,其中有“捣乱”学生出身调查一项(注意:这里的“捣乱”和造反没关系,材料中指的是大搞男女关系,有偷盗行为的),大都出身很好。有在乱班中别人都闹他不闹的,出身反而挺糟。问其原因,答曰:“我出身不好,别人闹没事,我一闹就有事了。”这话不假,不用说中学,连小学也是如此。有位校长对青年教师说:“有两个孩子同时说一句反动的话,出身好的是影响问题,出身不好的是本质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前团市委的指示,有一度某些学校所有出身不好的少先队干部全改选了。近几年中学的团干部、班干部也都是从出身这个角度考虑的。一般教师也许是为舆论左右,也许是发自肺腑,没有不对出身好的青年(特别是革干子弟)另眼看待的。相反的情况纯然是例外,否则早扣你个“没有阶级观点”的大帽子了。 
  工厂这种现象也很普遍。凡是近三、四年提升的行政干部,几乎无一例外是出身好的。就连先进工作者候选名单上也有出身这一栏。有的工厂还规定,出身不好的师傅不许带徒工,不许操作精密机床。运动初期还有规定:“出身不好的工人有选举权但没有被选举权”的。在总结各厂当权派罪状的时候,所谓招降纳叛(即曾经提拔过某个出身不好的人做了技术干部),是十分要紧的一条。可想而知,以后的当权派要再敢这么办才怪呢!工厂里也组织了红卫兵,出身限制很严。翻遍中央文件,只有依靠工人一说,并未见只依靠出身好的工人一说。是谁把工人也分成两派了呢? 
  农村中这样的例子更多。修正主义代表人物搞过“四清”的地方,把地富子女划分了一下成份。表现不好的,出身就是成份;表现一般的,是农业劳动者;表现好的,是中农。为什么表现好的就是中农呢?不能算贫下中农呢?那么,贫下中农子弟出现坏的是不是也要划成地主、富农呢?表现是出身的结果呢,还是出身是表现的结果呢?出身不好,便不能做行政、财会、保管等各种工作,也不能外调。没有普及中学教育的农村,能够上初中的,要教师、贫协、大队长三结合进行推荐。当然,他们谁肯为出身不好的少年背黑锅呢?大队长介绍说:“这个娃出身好,又听话,肯干活,就是他吧!”这样的,就上初中。 
  农村中有的地区曾规定:小学升初中时,出身占六十分,表现占二十分,学习成绩占五分,其他占十五分。 
  社会上的其他部分也如此。北京街道近两年改选居民委员会,出身是一个首要条件;连街道办事处印制的无职青年求业登记表上也有出身这一项。求业表上主要就有两项,除去出身,还有一项是本人简历。自己填写简历,又都是青年,自然情况差不多。用工单位来挑人,没有不挑出身好的。要不,放着出身好的不挑,单挑出身坏的,是什么思想?所以,不被学校录取而在街道求职的青年,大多是出身不好的。只有在大批分配工作的时候,他们才有被分配的把握。我们建议有志于研究这个问题的同志做一下社会调查。可以在本单位调查一下出身好的青年多少人?出身不好的青年多少人?担任行政职务的比例是多少?党团员的比例是多少?有没有因为出身不好而限制他们参加政治活动的?此外,还可以翻阅一下1964年以来《中国青年》等刊物。同志们可以看一看,在这样的被修正主义集团控制的刊物上发表的有关阶级路线的修正主义观点的文章,和我们今天某些人的观点是何等相似。 
  “出身压死人”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类似的例子,只要是个克服了“阶级偏见”的人,都能被我们举得更多、更典型。那么,谁是受害者呢?像这样发展下去,与美国的黑人、印度的首陀罗、日本的贱民等种姓制度有什么区别呢? 
  “这正是对他们的考验啊!”收起你的考验吧!你把人家估计得和他们的家长差不多,想复辟、不保险、太落后,反过来又这样高地要求人家,以为他能经受得住这种超人的考验。看其估计,审其要求,是何等矛盾!忘记了马克思的话吗?“要求不幸者是完美无缺的”,那是多么不道德! 
  “他们的爸爸压迫我们的爸爸,所以我们现在对他们不客气!”何等狭隘的血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父亲破了产,儿子只要宣布放弃继承权,就可以脱离关系。想不到今天父子关系竟密切到这个地步,“左”得多么可爱啊! 
  算了!我们不再浪费笔墨驳斥这种毫无见地的议论了。让我们研究一下产生这种新的种姓制度的根源吧! 
  这正是修正主义份子一手造成的;那么,资产阶级份子为什么要压迫资产阶级出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