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方迪姆虎--来自华盛顿的报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热津斯基语气平淡地回答:“不,是卡特总统提议的。中方表示理解和赞同。当然,总统这样做可能同昨天多勃雷宁大使的抗议有关。这只东方“迪姆虎”的来访已经在美国掀起一股强大的反苏浪潮,这使克里姆林宫非常愤怒和不安。《每日新闻》的那篇文章你看了吗?” 
  “看过了。” 
  “你觉得怎么样。” 
  泰伯森稍一思忖,直言道:“我认为这个‘詹姆斯’太过于自信了,其实,这件事真正的赢家不是美国,也不是卡特,而是中国,是东方“迪姆虎”。” 
  布热津斯基竟然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你说的很对。看来我们是有些过于自信了,同中国人打交道要比苏联人更难,更令人头疼。卡特总统不愿为这事同克里姆林宫搞得太僵,他想给美国人刮起的这场‘中国热’降降温。” 
  泰伯森椰偷地说:“总统是不是也给警察总署那帮老爷们降降温,别让他们再干发昏的事了。”接着他便将“自由中国委员会”要在国会大厦前举行示威的事讲了一遍。 
  布热津斯基听后却笑着宽慰道:“放心,总统对此事已经做了‘降温’处理,十分钟前,周以德参议员特意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宣布今天的示威取消了。” 
  泰伯森颇感意外:“哦,这是为什么?” 
  布热津斯基停顿片刻,压低音量说:“昨天夜里,卡特总统紧急召见了蒋经国的特别代表杨西昆,交给他一份五角大楼制定的《第九号联合指示》副本。同时告诉他,中国高级领导人今天将在国会发表讲话阐述中共对台的新政策。”国家安全顾问显得很振奋,言语间流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这只好斗的‘迪姆虎’已向卡特总统承诺并将公开发表声明,中共今后将不再使用‘解放台湾’的提法,放弃对台湾的一切武力威胁,保证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 
  泰伯森这才明白“自由中国委员会”为何会放弃示威行动,这显然是卡特和中国领导人对蒋经国安抚的结果。他想向国家安全顾问探听一下那个《第九号联合指示》是些什么内容,话到嘴边又觉不妥,便闭住了嘴巴。管他什么八号九号“指示”,只要平安无事就感谢上帝。 
  可没想到数天后的一个早晨,泰伯森躺在家中的床上竟在《纽约时报》上看到了这份被布热津斯基称为“绝密文件”的《第九号联合指示》。这是一位叫詹姆斯·西布利的记者撰写的一篇报道——又是一个“詹姆斯”,这位神通广大的记者在文章中引用五角大楼高级官员提供的消息说:早在中、美建交公报达成协议之前,根据卡特总统的指示,五角大楼就指定国防部副部长拉塞尔·默里组建了一个秘密班子,并起草了一份称为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九号联合指示》的绝密文件。文件长达六十多页,除呈报总统外,还成为国防部长布朗审查军事预算和向各军种发出长期指示的依据。《第九号联合指示》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就是“坚决主张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美国必须继续同台湾保持军事联系,以便使那个岛屿上的军队不致分崩离析。”文件在对台湾的军事需要作了详尽的估计后,明确提出美国继续向台湾供应防空装备,武器零件和其他物资;只要美国继续保持武器出售关系和提供一定的空中支援,台湾就能够进行自卫,和北京当局分庭抗礼。这篇报道还列举了《第九号联合指示》经卡特总统批准向台湾提供的武器清单,其中包括44架F—15型战斗机;50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50枚小牛式地对空导弹;50枚鹰式防空导弹;500枚激光制导炸弹;500枚深水热敏制导炸弹;30个激光目标指示器,还有坦克、大炮和轻型火器,总价值约16亿5500万美元。…… 
  当泰伯森看到这份被公布的属于国家级绝密的《第九号联合指示》时,中国代表团已结束了在美国的访问,带着十多份签定的协议和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安全返回北京。泰伯森领导的安全特别执行小组也已解散。他对这类军火交易已不感兴趣,将报道草草测览一遍就扔到一旁。倒是妻子有些震惊。 
  “这怎么可能?”帕蒂拍打着报纸满脸疑惑地说:“堂堂的美国总统怎么会一面同中国领导人含笑举杯,大谈友谊,一面竟毫无顾忌地向对方的敌人运送大批军火呢?这还有什么信誉和友谊可言呢?” 
  泰伯森习以为常地笑笑:“这有什么奇怪的,政治家就像街头的妓女,不论脸上的微笑还是嘴里的诺言,全他妈是骗人的幌子。” 
  当然,这是十多天以后的事了。 
    
3

  此刻——1月30日早晨。泰伯森站在指挥中心可没有把政治家和妓女提同并论的雅兴。他眼睛盯的,脑子里想的全是怎样应付那些不可知的杀手和不可知的突发事件,一句话,怎样保护中国高级领导人的安全。他明白,在华盛顿迎接这只“迪姆虎”的可不仅仅是鲜花和微笑。 
  接到布热津斯基的电话,他紧张的心情略感轻松了一些。不管怎么样,台湾方面停止报复行动毕竟是件令人高兴的好消息。这等于给他除去了一个潜在的威胁和对手,而且是一个极难应付的对手。据他掌握的情报,台湾的“军统局”和在国外的亲台势力,至少选派了三名职业杀手潜入美国,伺机刺杀“迪姆虎”;还有那个“蒋总统的特别代表”杨西昆和参议员周以德,更是利用合法身份四下活动,不惜耗费巨资雇人进行抗议示威,蓄意制造事端,令他这个总统任命的安全小组组长既恼火又无奈。 
  泰伯森放下话筒,便将这一消息告诉了丹尼尔。 
  局长帮办听罢也轻松地吁了口气:“这下好了,只要台湾人不插手,我们就可以集中全力对付俄国人了。” 
  泰伯森却提醒道:“现在还不能说台湾人就不插手了。只是他们的精力暂时转移到收买国会了而已。” 
  丹尼尔做出一副轻松的笑容:“上帝会保佑我们的。不过,你可别忘了自己的承诺,干完这件事就在我的辞职报告上签字。” 
  “好吧,到时候咱俩一块退休,一块到西部草原买个牧扬,过几年消遥自在的日子。” 
  “你可不能退休,你要走了谁来当局长,谁来保护总统?” 
  泰伯森听出他话中有刺,笑笑没再吭声。 
  丹尼尔今年五十岁,比泰伯森大四岁,也比泰伯森早来联邦安全局四年,因而同泰伯森讲话便有些倚老卖老,比较随便。半年前,当卡特总统任命泰伯森升任联邦安全局副局长不久,丹尼尔便呈交了一份辞职报告,要求提前退休。理由是年纪已大,身体欠佳,不能再胜任目前的工作。明眼人一看就清楚,他就是因为没当上副局长而耿耿于怀,发泄不满。但这并未影响他同泰伯森的关系。俩人一同共事二十多年,出生入死,逢凶化吉,其情其义,如兄如弟。二十多年间,丹尼尔一直是泰伯森的上司,没想到快退休了,俩人的位置却颠倒过来——泰伯森福星高照,时来运转,一下子跃上了副局长的宝座。这使丹尼尔难免产生一丝妒意,至少心理上有些不平衡。可他对泰伯森仍很尊重,工作上也很支持,虽然私下里有时挖苦几句,但干起事来决不含糊。对这一点泰伯森即很理解,又很信任。 
  15年前,丹尼尔任安全局三处副处长,泰伯森在他手下当特工组组长。那天——1963年11月22日,泰伯森被指定在达拉斯大街上执勤。本来他应该在车队到达之前再带领特工组检查一遍马路拐角的那栋楼房。可那天他不知为什么在早餐时喝了一杯斯普利策酒——他记得很清楚,是一小杯微微带点苦味的斯普利策酒。结果,他竟然喝醉了,不,是有些头晕。检查楼房的事也就忘了。两小时后,肯尼迪就被打死了。而杀手正是躲在马路拐角那栋楼房内向总统开的枪。事后,泰伯森在述职报告中战战兢兢承认了自己因喝酒而造成的失职。但丹尼尔却毫不客气地给他撕掉了。 
  “笨蛋!”他生气地斥责道:“你喝的玩意叫奥瓦尔丁,那是饮料,懂吗?热饮料,不是酒。你说的那栋楼房特工组搜查了三遍。大家都这样说,你他妈怎么就忘了。” 
  他当时整个脑袋乱得就像一团搅拌的冰激凌,他也记不清自己喝的是斯普利策,还是奥瓦尔丁,更记不清那栋楼房是搜查了三遍还是两遍。但有一点他是清楚的,那就是保持沉默,一切以丹尼尔说的为准。 
  后来,许多人因肯尼迪被杀事件对簿公堂,丢官弃职,连中央情报局局长小弗兰克·G·威斯纳也饮弹自杀。但泰伯森却始终安然无恙,没人问津。他明白,这完全得利于丹尼尔的庇护。可多少年来,他从未向丹尼尔露出丝毫感激之意,丹尼尔也从未同他再提及述职报告的事,就好像这事从未发生过。特别是泰伯森任安全局的首脑后,丹尼尔开始有意回避他,俩人很少有相聚交谈的机会,过去的事便真的渐渐淡忘了。在泰伯森的印象中,丹尼尔只主动找过他两次:一次是递辞职报告,请他帮忙获得批准;第二次便是这回要求参加保卫中国领导人——迪姆虎的安全特别执行小组。对第一项要求,泰伯森不置可否,久久没有表态,对第二个要求他未加思索当即就答应了。他理解丹尼尔的心情:作为一名干了几十年的老特工,他不愿意在行将退休前失去一次令自己终生荣耀的行动机会;再则,他也深知这次行动的艰难与风险,他是真心实意想帮自己一把。其实,即使丹尼尔不提出这个请求,泰伯森也会指名点将邀请他参加。第一次指挥如此重大的行动,他非常需要有经验、有胆略的老牌特工给自己充当助手,而丹尼尔是他认为最理想、最合适的助手。现在,丹尼尔毫不顾及个人得失主动请缨参战,这不能不使泰伯森深为感动。 
  此刻,泰伯森望着丹尼尔由于熬夜而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