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梨花开又一年 作者:朱杨(晋江2012-08-23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发师动作很迅速,不到半小时就搞定了这个新发型,并且为自己的手艺感到自豪。“你看怎么样,剪得还行吧?”他得意洋洋的问道,不是他夸口,这十里八村的谁的头他没剪过,没见谁说不好的。他哪里知道,庄稼汉对发型能有什么要求,只是长了就去剃短而已。
  阿藜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瞬间石化了。齐刘海不是一条直线啊,难道她描述得还不够清楚?不过后面剪的还行,总算没有也剪成一条直线。她跟理发师借了剪刀,自己对着镜子修了修刘海,恩,这下子总算还凑合能看了。
  “妈,你看怎么样,还不错吧?”她转过身问一直担忧的看着她的妈妈。
  “嗯,还不错,一下子精神了不少。你怎么想到剪成这个样子的?”苏妈问道。
  “额,我看电视上有的女明星这样剪的啊,好看吧?”她总不能说几年后这种发型满就会流行起来了吧。
  理发师听到这句话又石化了,只是在电视上看到就敢来让他剪,这小孩以后可别后悔了来找他才是。
  “好看好看。”她的女儿怎么样都好看。
  “那我们走吧,去看看爸卖完了没。对了,把我的头发拿上。”这可是要卖钱的呢,九十块钱呢,抵爸爸卖爸爸一星期的收入了。
  “你拿她干什么,藏起来作纪念?没事的,你现在还小,头发长得快,没两年就会又这么长了。”还别说,她家老三剪这么一个短发看着一下子漂亮不少,眼睛显得活灵活现的。
  “不是,我留起来有用的,过两天你就知道了。”她要是现在说拿去卖,估计会被骂死。
  “好吧,我不管你了。对了你要不要吃碗剪粉?”以前每次赶集她们娘两都要吃一碗的,刚才看她也是很想吃的样子,这点钱她们家还是出得起的,她总不愿意亏待了自己的孩子。
  “不吃了,我们快点去看爸爸有没有卖完吧,帮着他赶紧卖了好回家,你不是说二姐今晚要回来?别让她等急了。”阿藜说着就拉着妈妈往前面走了去。她早已不是当年长不大的小孩子了,而且这么多年什么好吃的没吃过?她要自己挣钱了买给妈妈吃。
  苏妈看着自己这个女儿,觉得她真的是长大了。
  她俩来到苏爸的摊子的时候,苏爸还剩下一几斤粑粑没卖完了。因为好久没来,不敢做多了。阿藜完全没有想到收摊这么早,她记得有的时候生意不好,爸爸要晚上天都黑了才能回家的,恩,她不能再让家里人过那样的生活了。可是,该做些什么呢?
  苏爸看今天这么顺利,心里也很高兴。
  “阿藜,你和你妈去买点卤肉来吃吧,小燕今天回来,咋们家今天也吃一顿好的。”他把今天的钱递给苏妈。
  苏妈也很开心,带着阿藜又来到了卖卤肉的摊子前。
  “阿藜,你想吃什么?舌头,耳朵?还是尾巴?我记得你爸和你都比较喜欢吃猪舌头。”镇上的卤肉做得很好,都是用上好的猪头肉做的,加上一些卤水,撒上辣椒、盐等各种调味料,再将葱和香菜切得细细的撒进去拌匀了,简直就是人间美味。阿藜一家人都很喜欢吃这个,不过因为比较贵,所以只有在像今天这样收入不错的情况下才会买一些。那个时候的卤猪头肉五六块钱一斤,已经是极贵的了,而猪舌头,猪耳朵什么的则更贵,要□块钱一斤。
  “妈,就买这个猪头肉吧,这个也很好吃。”她指着最便宜的猪头肉说道。
  “那就买这个吧,师傅给我称一斤左右的,再来一斤这个凉菜。”凉菜是各种海带啊,腐竹,豆腐干,银耳之类的做成的,要便宜一些,三块钱一斤。这个也是很好吃的,阿藜前世在外面吃到的那些卤菜,感觉都没有家乡的来得地道,够味儿,所以现在她光是看着这些,就已经开始吞口水了。好久没吃到了,今天可以大饱口福了哇。
  
  阿藜和妈妈回到苏爸的摊子的时候,他的粑粑都已经卖完了,正在收摊。阿藜和苏妈帮着爸爸把摆摊用的桌椅绑在自行车上,放不了的东西她跟妈妈就用手拿着,妈妈背上背篓,帮爸爸推着自行车慢慢回家了。苏爸见到她的短发倒是没说什么,只觉得自家闺女更好看了。
  从集市回家的路程步行的话,一般是半个小时左右,其实不算太远。
  夕阳西下,爸妈在前面走着,阿藜跟在后头。周围的人家渐渐有炊烟升起,空气中飘来阵阵饭菜的香味,阿藜甚至能闻出来人家炒的是什么菜,有的辣椒放多了,阿藜走过的时候鼻子都会被呛到。她看着近处绿油油的田地种满了水稻玉米,几乎可以想象到秋天这里的丰收;远处的青山连绵不绝,那些树林里,长满了各种蘑菇,还有各种野果,药材,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就自己去山上挖一些,一般感冒头疼这类的小毛病都能治的。还有山野路旁、泥梗小道、水沟边随处可见的刺梨,现在正开满了粉色的小花,再过两个月,她就可以将它们采摘下来吃了,刺梨是蔷薇科植物,又名茨梨,是黔中大地的天然野果,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属野生小灌木,一般四至五月开粉红、红或深红色的花,夏花秋实,八至九月果实成熟。果实为黄色,果肉脆,成熟后芳香扑鼻,富含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可以生吃,可以泡酒,阿藜最喜欢的是将它们的籽去掉之后加些调料凉拌,在炎热的夏秋之交,吃起来真的非常爽口。
  还有蘑菇,她好久没吃过自己采的蘑菇了,过两天去看看去,这几天雨水多,正是蘑菇很多的季节,一天可以采好几回;她从小学开始就会采蘑菇了,后来上了高中要住校才断了。野生的蘑菇也很美味,完全不是现在超市里随处可见的那种人工养殖的可以比得上的。
  
  阿藜她们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五点多了,二姐还没回来。帮着爸爸卸了自行车上的东西,她就去淘米煮饭了。现在家里已经用上电饭锅了,是二姑家淘汰了送给她们的,苏爸拿去找人修了修,现在用的很好,虽然甑子做出来的米饭比较好吃,但是因为做饭很麻烦,要先在锅里把米煮到七八分熟的样子再滤掉米汤放到甑子里蒸熟,前前后后要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样子,所以阿藜家也就不用了。不过,如果家里客人来得多的话,甑子就要派上用场了,架不住它一次煮的多。(甑子是用厚厚的木片箍成,直径通常在半米左右,上宽下窄,下部置一竹篾片编成尖顶斗笠形的隔板,既可以使米不沾上锅里的水,又方便蒸汽进入。)
  今年家里土豆留了一些自己吃,阿藜打算做一道土豆圆子,把卤肉和凉菜拌一下,再煮个白菜汤就行了,四个人也吃不了多少,苏妈说她摘些小瓜和豇豆来煮素的。土豆圆子是她以前从网上看来的做法,自己改进试验了几回,现在已经做得不错了。
  阿藜削了几个土豆,将它们放在白水里煮着,然后去洗白菜和妈妈摘回来的小瓜豇豆。因为是当年的新土豆,熟得很快,她洗完菜回来的时候已经熟透了。她把头都捞出来放在一边,空出来的锅正好煮小瓜。煮素的小瓜和豇豆也是有讲究的,小瓜不是直接用刀切,而是用刀背拍成几块,再用手扳小就行了,这样处理过的小瓜才能保持它原本的甜味,之后放进锅里,加上适量的水煮就行了。处理好小瓜之后,她开始做土豆丸子,刚才煮熟的土豆用勺子捣成泥,加上一些面粉,切细的葱花,姜末,酱油,花椒等各种调料和匀,为了不至于太油腻,她还加了一些白菜丁进去,等油热了之后用勺子挖成丸子,下锅炸。每次她都将勺子在油里过一下,这样土豆面就不容易沾在上面了。如果按她以前的做法,还要加上胡萝卜,肉泥什么的,但是今天时间紧,就没有都弄。土豆丸子因为是煮熟了的,不一会儿就都炸熟了,阿藜看着金黄色的丸子,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二姐正好这个时候回来了,进门就看见她在炸东西,顺手就捞了一个放到嘴里。
  “哎,我刚刚捞出来,你小心烫啊。”二姐还是那么爱吃,不过她们家人好像都挺爱吃的,看来是遗传的了。眼看着二姐把一个丸子吃完之后还要捞另外一个,她连忙拦住了。
  “等一下,我撒点辣椒在上面更好吃。你帮我看看煮的小瓜熟了没有,我在煮一个白菜汤就可以叫爸妈来吃饭了。”她边将剩下的丸子起锅边说道。
  苏燕将煮熟的素菜端起来之后又顺手拿了一个丸子,出门喊苏爸吃饭去了。
  “爸去看秧田去了,你让他赶紧洗手回来吧,就说我的饭已经做好了。”阿藜朝着二姐的背影喊道。说着她开始做白菜汤,这个没啥讲究,一会儿就好了。
  不一会儿妈妈也回来了,她扳了好多玉米玉米回来,说是小燕难得回来一趟,正好明天多煮一点带回去吃。苏妈帮着阿藜将桌子搬到院坝里,刚刚将菜都摆上,远远的就看见爸爸回来了。她连忙去把碗筷取出来,再顺便把下午买的卤肉和凉菜拌来了之后端出来。
  大哥端着饭碗过来的时候,她们正吃得开心。有好吃的卤肉,还有阿藜做的奇怪的土豆丸子,表面脆脆的,里面却是嫩嫩的土豆泥,撒上细细的辣椒面,滋味很不错。吃完饭再喝一碗小瓜煮出来的甜汤,别提有多痛快了。阿藜现在也懂事了,苏爸心里想到。
  “这个丸子做的不错,三妹,你又发明新做法了?”大哥夹了一个丸子一边吃着一边问道。村里民风比较淳朴,像这种端着饭碗吃吃这家吃吃那家的的情况很常见。
  大哥苏军跟他们家关系很好,爸爸在大妈(即苏爸过世的前妻)还没有去世的时候,因为大妈没有孩子,婶婶将他送过来养了一段时间,后来妈妈嫁过来之后,婶婶就把他要回去了,从那个时候她就不太喜欢妈妈,在看到妈妈连着生了三个女儿之后,她心里更是看不起这一家。不过大哥还是很敬重爸爸,毕竟他小时候是爸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