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梨花开又一年 作者:朱杨(晋江2012-08-23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晨的空气很好,苏妈吃完了早餐就去看电视剧,她最迷的就是《情深深雨蒙蒙》,觉得这部剧里面依萍的妈妈跟她好像,同样不受婆家待见,不过她比较幸运,有这几个儿女,她很知足了。苏爸去鱼塘边自家的竹林子砍了几根竹子回来,然后在院子里坐下来开始削竹篾子,他看家里的簸箕都快坏了,正好今天没事,就打算做几个,明天他又要去走街串巷卖粑粑了。
  苏茨藜也搬了个小马扎坐在院子了看书,假期只剩下四天了。第一天她没缓过来,第二天去赶集剪了头发,昨天家里栽秧子,虽然她晚上都有在看,但是物理一直是她的硬伤,高考就是被物理拖累了没考上理想的学校,所以她现在一定要好好打基础,过几天开学说不定要期中考试呢,也不知道考过了没有,唉,她现在的状态要是去考试肯定让人大跌眼镜。
  苏爸对自己的这个三女儿是很自豪的,从小奖状就拿了一堆,现在初中更是经常拿全校第一,每次跟村里人呢说起这个女儿他都很自豪,他家老三将来是要上大学的,现在辛苦几年都是为了以后的好日子,到时候阿藜毕业出来找个好工作他就可以享福啦。
  院子里凉风习习,苏茨藜正为自己怎么在短期内提高自己的成绩烦恼,苏爸看着自己认真学习的女儿,不由得笑了。
  




☆、得闲2

  “阿藜,前几天你不是嚷嚷着吃粽子?我喊你去摘竹叶包粽子你也也没去,后来家里太忙了我就给忘了。你今天没事就去摘一些回来,往年总是不够吃,害得我要多包一回,这回你多摘点,咱们一次多做些。”苏妈一边做早饭(就是我们说的午饭,这里只有早饭、晚饭之分)一边说道。
  “嗯,我吃完早饭叫上苏婷一起去,她昨天就跟我说要一起去摘竹叶了,还让我去的时候叫上她。”阿藜还在院子里看书,她觉得还是外面光线比较好,屋里太暗了。
  苏茨藜一家人吃完早饭没多久,苏婷就过来串门子了。苏军觉得自己这个三妹很不错,常常跟自己女儿说,“你小姑姑学习很好,要多跟她学着点儿。”苏婷是觉得学习好也没啥特别的,不过小姑姑人很好玩,她们年纪差得也不多,所以她也愿意来找她玩。
  苏茨藜看苏婷来了,正好叫上她一起去摘竹叶。两人带上一个大大的袋子,一人拿一把镰刀就出发了。
  阿藜她们去的地方是大姐(就是阿藜婶婶钱氏的大女儿)家房子背后的一座小山包,上面全是野生的竹子,长的很茂盛。她们镇上的初中就是依着这个小山包而建的,所以苏茨藜每次从家里走到学校只要两分钟时间,因为离得近,老师干脆把班里的钥匙给了她,有的同学来得早了还会直接来家里问她拿钥匙。哦,对了,那个钥匙现在应该还是她管着,回去还得找找。
  从这个小山包还可以直接翻墙进到学校里面,很多迟到的同学就老这样干;阿藜因为好奇还悄悄自己去爬过墙。
  “小婷啊,你注意找那些比较大的竹叶,太小了就别要了。不够的咱们再摘一些枇杷叶也行的,那个就是洗起来麻烦一点。”虽然米是包在枇杷叶正面的,但是它的反面有很多毛,也要洗干净。洗枇杷叶很费时间,所以苏妈和阿藜都喜欢用竹叶,而且竹叶还有一股清香,包出来的粽子更好吃。
  “小姑,我忽然想起一个地方,那里的竹子很大根的,叶子也特别大,我们过去看看?”苏婷记得有一次她来这里捉迷藏的时候看到的。这个小山坡虽然不大,但确实孩子们的乐园之一。里面除了满山坡的竹子之外,还有很多野果,苏茨藜她们常常来捡一种豌豆大小的坚果,拿回家去翻炒了之后香味扑鼻,有点像松子的味道。
  苏茨藜她们这个小山坡上的竹子是青皮的丛生竹,不同于北方常见的散生竹,散生竹有长长的地下茎,新竹子再从这些地下茎冒出来,所以新的竹子会长在老竹子的附近,看起来一枝一枝独立生长。而丛生竹的新竹则是从老竹子的秆根茎侧芽长出来的,所以看起来都会聚在一起,一丛一丛的。不过阿藜并不知道家乡的这种竹子叫什么名字。中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目前有竹子500多种,她没有刻意的去了解过,所以并不清楚。
  每年春天的时候竹林里就会冒出很多新笋,村里人都会到这里挖上一些泡酸笋子,不过现在都五月份了,新竹都长出来了,想吃只能等到明年了。竹子长得很快的,仅仅两三个月内便可以完全发育,不过便不再长高或长粗,永远保持这种大小一直到枯死。一棵竹子的生命周期不长,数年之间而已,等到竹子老的时候,就会开花,然后枯死,而且竹子们常常一起开花枯死。村里人迷信,哪家的竹子死了,就会以为是有祸事临头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恶劣的生长环境所引起,反而误认为竹子开花是“不祥之兆”。
  阿藜小时候见过一次竹子开花的景象,白白的一片,很壮观,很美丽。不过那些开过花的竹子之后就成片地死掉了,令人触目惊心。苏妈跟她说过,竹子开花后,可以在花中找到“竹米”,竹米可以吃的,炒来吃十分美味。
  不过那家人的竹子死掉之后不久,他们家的一位老人也过世了。虽然那位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是村里人还是将两者联系到了一起,从此更加避讳。
  
  苏婷带着苏茨藜来到她说那片竹林,果然叶子都很大,应该是另一个品种的竹子。“这里的叶子果然很大,咱们多摘一点,就不用枇杷叶了。”阿藜走近看了看,确实很大,而长得很好。
  说干就干,她们开始热火朝天的摘起竹叶来。有些地方比较高够不到,她们就用竹竿绑着镰刀轻轻用力一划,竹叶就掉下来了。她跟苏婷摘了大概一个小时,弄了满满的一大袋子竹叶,阿藜临走前还弄了一些粽叶子,然后拿到水井旁边去洗。偶尔会有一些来挑水的村民经过,总是会热情的问一句“三妹你家要包粽粑了?”云云,阿藜因为心里高兴,不管人家问什么都笑脸相对。
  苏家这个小姑娘现在好像不像以前那样“出不得舌”了,以前跟他们家孩子玩的时候,一看见大人就跑走。
  “小姑,大奶奶手艺真好,我妈就不会包粽粑,去年子她跟大奶奶学了之后回去我们家也自己包了,但是还是没有你们家送来的好吃。”苏婷很欣赏大奶奶的手艺,一边洗竹叶一边夸赞道。
  竹叶其实不脏,两人一会儿就洗好了,然后将它们整整齐齐的码在一起装进袋子里,然后往家里走去。
  苏爸还在院子里编簸箕,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手艺还在,从上午到现在,已经弄好三个了。看到苏茨藜她们拿着竹叶回来,便招呼苏婷到屋里歇着去。堂屋里苏妈正在看《情深深雨蒙蒙》,每次看到依萍受苦的时候,她都要骂骂那个九姨太,真的是看多少遍都不厌。
  苏婷坐下之后便开始跟苏妈请教怎么包粽子。阿藜觉得无聊,就打算去看看自己家的桃子熟了没有,她记得每年栽秧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她们家的桃子是苏爸从别家找来嫁接的,一棵树子两种口味,每年春天的时候桃花一深一浅两种粉红交相辉映,很是漂亮。阿藜喜欢青皮的那种桃子,咬一口脆脆的,甜甜的,还可以从中间一下扳成两半,桃胡就跟果肉脱离了。苏妈喜欢另外那种,那种等到红透了之后就软软的,黏黏的,也很甜,不过她一点都不喜欢。
  “这包粽粑啊,讲起来还有点麻烦。一个是要做“稻草灰”:最好头一年收谷子的就留一点稻草,一定要糯谷的,那个才好吃。我去年留了很多,如果你家要包就来找我拿。糯谷稻草烧成灰,然后先装起来。”屋里苏妈正跟苏婷说着怎么做粽子。
  “那个黑黑的原来的是稻草灰啊,那个可以吃吗?”苏婷疑惑道,会不会不卫生啊?
  “你觉得大奶奶包的粽粑好吃吗?你吃了那么多年,没见过谁吃出问题吧?”苏妈笑着问道。
  也是哦,那个粽子虽然黑黑的,但是很香。
  “再就是怎么“炒糯米”:糯米选圆颗的,淘干净之后泡上半把个小时。然后就可以准备炒了。往锅里面多放点油,先把切成小丁的猪肉放进去加盐巴味精姜末等调料炒熟,然后把糯米,稻草灰,倒进去一起炒。糯米吵得脆脆的,香香的时候就好了,然后把它们铲出来就可以准备包了。”
  “包起来应该很简单吧?”她看妈妈做过,貌似很轻松的样子。
  “这个是最要紧的,做不好就难吃了,我慢慢给你讲啊。”苏妈很有耐心地说道。“把你们刚才摘回来的棕叶子当做包粽粑的绳子,把棕叶撕成一条一条的,在开水里一烫就很有韧性了。”
  “我就说,小姑带我去摘粽叶子干嘛!”
  “先用一片竹叶围成一个漏斗的样子,把米放进去,用筷子压紧。然后再把上面剩出来的折回来,用一根棕叶绳绑好就成尖角的粽粑了。但一定要抓紧竹叶,否则米会从地下漏出来,煮的时候水又灌进去,这样的粽粑不但没有味道,而且吃起来一点韧劲都没有。你跟我讲你妈妈做的不好吃,有可能就是包的时候没有装紧。”苏妈经验老道,一下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包好之后就可以放起来,要吃的时候放进桶里泡2小时,捞出来用慢火放锅里焖熟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吃了。”这样煮好之后就变成黝黑清亮、清香美味的黑粽子。这样做出来的粽子圆滑爽口,粘而不腻,韧劲十足。吃起来带着一股竹叶清香和一股糯米的香味。
  稻草灰有抑制真菌生长的功能,所以保鲜时间比较长,一般在阿藜家这样的地方只要粽子不泡水,可以放上一两星期的样子。而且,加稻草灰可以助消化。南方的春天湿气比较重,糯米食物比较吸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如果加了草灰,随便怎么吃都不会坏事。所以像苏婷这样的小孩子也可以一次吃上三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