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举人江忠源。左宗植是湖南湘阴人,如果他本人不熟悉江忠源,
那无疑是通过曾国藩了解他的;不管怎样,对全帝国各地的最优秀
的湖南人才,首都的湖南帮看来是充分了解的。于是大学士祁寯
藻把江忠源推荐给赛尚阿,江忠源被及时地召到广西赛尚阿的幕
府中。①
7月,江忠源到达赛尚阿在桂林的指挥部,他在这里被介绍给
乌兰泰,一个能干而有献身精神的满族官员。乌兰泰把江忠源臵
于他的保护下,两个人发现彼此意气相投。乌兰泰一了解到江忠
源在新军的军事功绩,就力劝江忠源招募一支新宁人的部队为抵
抗太平军效力。江忠源写信给家乡的弟弟忠淑,于是忠淑雇佣了
500人进军至广西。忠淑很快因痢疾而不能作战,新宁的勇在江
忠源指挥下进军参战。
① 江忠源:。江忠烈公遗集。,。行状。,第4页。几个月前,江忠源已经考虑以某种
方式,可能是带着勇的部队,参加反对太平天国的战斗。但是曾国藩制止了他,不许他
在郑重的服丧期内承当这种任务。曾国藩现在认为江忠源在赛尚阿手下任职在道义
上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他把自己限制于参谋工作并坚决拒绝所有头衔和荣誉。曾国
藩:。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1,第28-29页,第36-37页。
对楚勇——他们现在的称呼——的第一次考验,是1851年末
对永安的包围。几次战斗当场消除了政府军的蔑视,政府军曾嘲
笑他们的身材矮小和衣衫褴褛的装束。但是,不久以后,江忠源发
现自己在他的朋友兼保护人乌兰泰和提督向荣之间的争吵中进退
两难。乌兰泰就像在前线十分勇敢那样,他在与人相处时非常生
硬,所以经常与向荣发生摩擦,认为向荣既怯懦又无能。当向荣建
议采用。古法。给被围困的叛乱者一条逃路,然后在半路上袭击他
们时,乌兰泰指出,鉴于叛乱者人数不足一万,而政府军几倍于此
数,一个布臵得当的围困只会以叛乱者饿死和战败而告结束。江
忠源表示赞同,但发现自己在他的两个上级之间的这一争论中无
能为力;他突然撤出自己的部队并返回新宁。太平军在1852年4
月初真的逃出了永安,这无疑得到了向荣的。古法。的帮助,他们向
北涌向省城桂林。向桂林的进军把太平军带到一个关键的分水
岭;离开流向南海岸的江河,进入长江水系。这样,永安之围回顾
起来可以看成斗争中的一个转折点;对于清廷来说,在太平军出现
于中部省份丰饶的招兵地区以前,这是把他们消灭的最后机会。①
① 江忠源:。江忠烈公遗集。,。行状。,第3-7页。
② 江忠源:。江忠烈公遗集。,。行状。,第5-6页。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
(台北,1963年),第151-179页。胡林翼:。胡文忠公遗集。(1875年)卷54,第9页。
③ 有关这次战斗的难以理解的细节见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第383-387页。
太平军在离开永安后的两周之内抵达桂林城下,并且立即围
攻该城,这场灾难向整个清朝统治体制发出了冲击波。对江忠源
来说,这是他从新宁再次脱颖而出的预兆。在没有官方催促的情
况下,他和刘长佑筹集资金雇佣1000人,并在一个月内踏上了去
桂林的道路。他在到达前听到了乌兰泰在围攻中负伤而死的消
息。②他非常感伤,发誓要报仇。各种事件证明,他第二次进入广
西是走上国家大事舞台的一次决定性行程;他和他的楚勇部队这
时投入了反对太平天国的战斗。
围攻桂林没有成功,太平军继续前进到了全州(现在的全县);
城市被攻占,它的平民被屠杀。③湘江现在展现在他们面前:一条
进入湖南,通向长沙、武昌和富庶的长江各省的交通干线。他们的
辎重和相当大的一部分部队现在装载上船,向湖南边界顺流而下。
江忠源从桂林追赶太平军到全州,发现他们控制着这里,便赶到前
面去切断他们的北进路线。江忠源在湘江西岸恰好靠近湖南边界
的一个叫作蓑衣渡的渡口设臵了一次伏击,他在隐蔽处等待着太
平军的船只出现。
6月10日,当太平军进入江忠源的防栅时,他们的陷入圈套
的船队在平射射程内遭到炮击,大部分被摧毁。太平军损失的真
实情况无法断定,但有300多只船被俘获,再加上被摧毁的,这次
失败的损失必定是惨重的。在这次大屠杀中死掉的冯云山是太平
天国运动的创始人和最勇干的政治领袖,他在全州已受了重伤。
就忠于清廷的一方说,不幸的是,湘江东岸仍然处于未设防状态,
因为清廷将领和春认为不理睬江忠源的协同行动的请求是精明之
举。大部分太平军因而能够爬上东岸,逃入湖南。尽管太平军的
行进路线被迫改变,他们北进的计划被迫延迟,但这次失败不是决
定性的,他们的部队在湖南南部大大地扩大了。①
① 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第387-389页。蓑衣渡官员的战斗报告几乎完全
是空想出来的,甚至不提江忠源和楚勇。。剿平粤匪方略。(1872年)卷13,第7页。
② 见恒慕义:。清代名人传记。中的传记;有关邓树堃的情况,见李桓编:。国朝耆
献类征初编。卷375,第50页。
楚勇从蓑衣渡行军北上去保卫长沙,并从那里进入长江流域
参加更大规模的战役;但是这些事件将在联系到曾国藩以及湘军
的建立时讨论。现在暂且不谈江忠源及其血腥的但还不能确定后
果的胜利,我们可以根据地方氏族的名流对于纯属地方的问题的
反应来回顾和追溯楚勇的发展过程。雷再浩的叛乱是一次主要发
生在新宁周围的事件,它驱使一批年轻绅士从他们自己的亲属中
招募民兵;应当把这一措施看成一种手段,既是为了加强阶级关系
已经高度分化了的氏族的内部团结,也是为了外部防御。江忠源
和邓树堃的民兵机构成为村社体制的核心,取代了在村子里招募
成员的秘密会社团体。这些机构的领导并不是按照家族谱系原则
产生,相反,是由年龄适于兵役的有功名的人组成:1847年,江忠
源35岁,邓树堃和刘长佑都是29岁,而刘坤一只有17岁。②江忠
源作为一名上层绅士,担任了整个团体的领导,而且正是他与范围
更大的官场的联系,才使得新宁民兵参与更大的事件成为可能。
李沅发的叛乱影响了不少于3个省的13个县,在新宁组建武
装的过程中它是一个极为紧要的起媒介作用的阶段。李沅发决心
在广西丘陵地带的广大农村动员支援力量,实现队伍更大的叛乱,
这就收到了把他的绅士对手拖入更大规模战斗的效果。追踪李沅
发进入广西的民兵被迫投入规模更大的战斗;他们的衣食需要他
们的头领承担更大的钱财义务。这样,在江忠源卷入太平天国叛
乱时,在新宁已有一批人员和领导骨干能够在县境以外的扩大的
战斗期间使自己从家庭和村社中分离出来。
但是,记载十分清楚,江忠源在赛尚阿的幕僚中的地位是靠他作
为有功名的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他的文职官员的经历,而不是靠他
作为部队领导的经历。他主要是以曾国藩的有成就的门生和能干
的知县而著称。他是作为得到大力推荐的参谋顾问,而不是作为
军事领导前往广西的。因此他在1852年后的经历应当看作是他
的绅士地位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方面的结果:在他自己的氏族以及
新宁名流中的领导地位,他与省里以及首都的广大名流的社会关
系。
江忠源投身于反太平天国战役的动机提供了一个有启发性的
例证,说明地方绅士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各种村社和地区的责任的。
就雷再浩叛乱说,江最初关心的是他的家庭、氏族和家乡地区的安
全,这似乎是个小问题。他的兄弟追击李沅发远至广西,这也不必
惊奇,因为他预料到,只要李沅发还逍遥法外,此人对他的家乡地
区就构成一种特殊威胁;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李沅发最后的确又回
到了新宁边界。甚至在1850年以后,当江忠源把他的部队推进到
更高的军事化阶段时,新宁的安全仍然是他关心的主要事情。他
写道:他赶在太平军之前前往蓑衣渡,目的既在于堵塞向北的水
路,也在于。堵其西窜新宁之陆路。。在他的伏击成功后,他认为
。斯时吾楚若稍有防堵,前后夹攻,何难聚而歼旃。,但是太平军随
即进入道州和湖南南部其他诸县,实际上没有受到清军将领的抵
抗,他的希望才破灭了。毫无疑问,太平军的极端的异端特征使他
们成为既可怕又可恨的对手;但江忠源考虑问题显然主要是从本
地出发,即先考虑他自己的县,再扩大到他家乡所在的省,只是在
这以后才关注整个帝国的事务。①
① 江忠源:。江忠烈公遗集。卷1,第8页。(中文译文据原件所增补——译者)
② 关于贵州中部混乱的行政史实见胡林翼的分析,。胡文忠公遗集。卷52,第7-
14页。有关胡林翼在贵州的经历的文献是这部文集卷52至卷58的内容。
第二节 胡林翼创建“亲兵”
武装活动确实是边界地区的痼疾。1847-1854年期间胡林
翼在多山的贵州担任知府,那里是一个能向帝国任何地区的官僚
机构提出某些最令人困惑的难题的边境地区。除了地形险阻和交
通不便之外,那里还存在地方性的苗汉之间的世仇;基本上属于白
莲教传统的秘密会社团体的活动网;那里也有着荒唐的行政疆界
纠纷以及随之产生的征税过程中的非法行为。②
胡林翼是湖南益阳人,1836年的进士,以翰林学士(他入翰林
院比曾国藩早两年)和国史编修官开始发迹。1841-1842年他因
父亲去世守制从北京返回家乡,隐居数年;随后,他得任知府的实
职,1847年他在贵州安顺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