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安石愠道:“你笑什么?”

石越笑道:“我是笑丞相刚才这句话。三代之事不足论,敢问丞相,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历朝历代,哪一代不是君子小人同列于朝?恕在下读书不多,却未曾听说某一朝之臣尽是君子的。况且若君子小人同列于朝,则大丈夫当激昂正气,以匡正朝纲为己任,未得闻可以袖手而去的。”

王安石冷笑道:“那也未必然。多少隐士退而独善其身,史不绝书。”

石越冷笑数声,说道:“隐士毕竟不是儒者,儒者当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不懂得回避危险的。况且当今天子是圣明之君,与丞相有知遇之恩,更不可以常理论之。”

王安石一时语塞,愤愤的哼了一声。

石越却不去理他,继续说道:“何况以在下之见,那些和丞相意见不合的人,未必便是小人;那些表面上和丞相观点一致的人,也未必就是君子。”

王安石冷笑道:“想不到石子明见识亦不过如此。但顾一己之私利,不知国家大局之重要,以私害公,沮丧朝廷法令,非小人何为?”

石越抱拳说道:“敢问丞相,司马光大人与丞相意见不合,他可曾是个小人?丞相又能保证支持新法的人中没有人是因为自己的私利而支持的?政见不同,本是常事,圣人亦说君子和而不同。以在下的见识,则只要利于国家与百姓的,就是君子,从心中的本意来说是为国家和百姓着想的,就是君子。若以为除自己之外,别人都是错误的,别人都是小人,在下不觉得这种想法是正确的。”

王安石听石越侃侃而谈,心中也不由一动。但旋即冷笑:“石子明真是能言善辩,难道新法便是不利于国家与百姓吗?难道王某心中的本意便不是为了国家与百姓着想吗?”

石越淡淡一笑,“丞相是为了国家与百姓着想,这个在下却相信的。所以在在下看来,丞相自然可以当得君子。”

王安石听到这话,面色稍微缓和。

却听石越又说道:“但是,这并不是说因为丞相是为了国家与百姓着想的,所以凡是与丞相意见不合的人便不是为了国家与百姓着想的。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下也认为司马光大人一样是个君子。”

这一点王安石也无话可说,司马光的人品,他所深知,让他来说司马光不是君子,这种话他还说不出口。

石越又道:“同样的,新法是不是利于国家与百姓,在下之见,则应当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不可以简单的下结论。纵然新法的本意是好的,在执行之中却未必不会有弊病出现,由此而面对别人的批评,在下以为正确的态度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才能让新法做到真正的有利于国家与百姓。”

这一点王安石至少暂时难以接受,冷冰冰的说了一句:“书生之见。”

石越也不生气,笑道:“不错,在下的确只是一介书生,见识不如丞相广博。但是在下敢问丞相,新法在历史上,可有过现存的例子可以学习?”

王安石警惕的看了石越一眼,显然担心这是个圈套,小心的回道:“虽然无具体的事例,但是却合乎圣人与祖宗法制的精神。”

石越听他这样回答,意味深长的一笑,知道王安石担心什么,也不说破。他看到王安石如此在乎新法的法理正义,就更加确定王安石已无去意。当下接着话说道:“既无具体的事例,丞相如何可以保证新法的每一条都是完美无缺的?”

王安石辩护道:“虽有小的不足,却无损于法令本身。何况所颁行的新法,大都是试行于一县一军一州一府,卓有成效,而又在中书经过仔细的讨论,又有提举官监督执行。整个过程相当的周详与细致,便有弊端,也可以及时发现。”

真是不可救药的鸵鸟主义,石越在心里叹道。明明新法有许多弊端,却偏偏不肯承认,或者是因为我不值得相信的缘故吧?心里感叹,嘴里却说道:“丞相,当新法在一州一府卓有成效之时,也许只是因为那一州一府的地方官非常出色的原因呢?仅仅凭一些没有多少实际政务经验的提举官,又如何可以保证天下的州府地方官都能执行得好呢?何况执行中的弊端,岂是在中书省讨论便能发现的?因此如果新法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弊端,而受到批评与指责,难道不是正常的吗?毕竟批评者是没有义务要全面的了解新法的内容,他们只需要看到了弊端就足够了。如何正确面对这些批评,难道不是丞相您的责任吗?”

王安石看起来却并非石越所能说服,他冷冷地说道:“又是盲人摸象这种老调重弹。”

石越知道再辩论下去就显得多余了,便把话收住,说道:“总之,在下说了这么多,是想告诉王丞相,批评新法的人未必就是反对新法,和王丞相政见不同的人未必就不是为国家着想,而批评者偶尔做出一些激烈的举动,执政能够有宽容的态度来接受与对待,会有一个更好的结果。如果双方都负气而为,那么石某担心总有一天朝廷会陷入唐代牛李党争那样的局面,丞相与在下,都会是大宋的千古罪人。”

王安石听到石越这番颇为诚恳的话,心里也不由的一动。他知道石越这是在暗示他,自己并不是反对新法,白水潭的学生也未必就是反对新法。只不过后面的话,却显得有点危言耸听了,王安石还是不能理解,如果纵容反对者的存在,朝廷怎么可能果断的推行新法呢?

但石越的好意他也不便拒绝,便抱了抱拳,说道:“王某受教了。”

石越用非常诚恳的语气说道:“这句话小子承受不起。在下是衷心的希望丞相能早日回中书省视事,政务乱一团,非国家之福,况且西北又在用兵。丞相如果久不视事,后果不堪设想。”

王安石显然也知道其中的利益关系,默然良久,忽然叹了口气,抬头盯着石越的眼睛问道:“石大人,王某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盼望我回中书省视事?”

石越也不回避,用他最好的演技回道:“原因很简单,在下认为丞相是个真正为国家着想的人。”

王安石看了半天,终究是不能明白石越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嘴里想说什么,终于还是吞了回去。

石越微笑着看了王安石一会,认为时机已到,忽然站起来,走到南面,高声说道:“有圣旨!”

石越志得意满的从王府走了出来,显然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一边上马一边小声哼起了在当时人听来怪声怪调的流行歌曲。他绝对不敢大声哼唱的,所谓的“音乐”这种东西,也并非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的,在他听来相当不错的旋律,当他试着唱给桑充国、桑梓儿听后,二人马上就是皱起了眉毛,问道:“哪里学来这么难听的曲子?”倒是越剧和黄梅戏的调子,他们更能接受,不过那种东西,石越所知实在有限。

名满天下的少年骑着马刚出董太师巷,就被一个人给拦住了。那个人拦路的行为显然有点孟浪,差点把石越从受惊的马背上摔下来。石越半滚着下了马,正要发脾气,看看是谁敢这么对自己这个当今有名的名人,结果才看清楚对方,顿时就没有了脾气。

这明显是个女扮男装的女孩子,虽然宋代的男人有不少长得比较秀气,而且有一些年轻人喜欢做涂点粉画点妆这样在石越看来极度恶心的事情--由此让宋代的女孩扮男人更加容易,但是对石越这样经常在电视里、生活里和女孩子打交道的现代人来说,女扮男装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是无效的。

不过看到这样小说中的情节出现在自己面前,而且自己身处宋代这样的时空里,石越不能不产生几分戏剧感。

“这位小哥有什么事吗?”石越忍住笑问道,这个女孩子谈不上漂亮,不过倒很难得的有几分豪气。

自己的身份没有被石越认出来,显然给了那个女孩极大的信心。她粗着嗓子说道:“实在是失礼,我家公子想请公子上楼一叙。”说着指了指旁边的醉仙楼。

石越不由一怔,他的身份日渐尊荣,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一般别人要想见他,还得劳动他们主动来找他的,一句话就让他巴巴的去找别人,这种事情是越来越少见了。不过看着这个女扮男装的女孩,石越不由不对她家公子产生了相当的好奇心。当时的风气,女孩子虽然不如后世压制得那么严,但是毕竟也不是可以随便抛头露面的,像桑梓儿就基本上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果偶尔出去,也是成群结队的。当下微笑着点了点头,“那就有劳小哥带路。”

那个女孩子略带几分腼腆的把石越引到醉仙楼楼上的一个雅间,只见里面早就坐了一个白袍的年青人,见石越进来,那人连忙站起来,恭身施了一礼:“冒昧邀请公子,还望恕罪。”声音清脆无比,显然也是个女子的声音。

石越肚子里暗笑,打量着对面这个女子,见她十五六岁年纪,皮肤略黑,但是五官却长得挺精致,柳眉轻画,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显着这时代难见的神彩。石越来到这时代这么久,认识的女子却不多。楚云儿在石越看来,是个温柔似水的解语花,桑梓儿调皮可爱,天真纯良,但对面这个女孩,在那略显调皮大胆的眼神之外,更有几分咄咄逼人的气势。虽然以容貌而论,在这时代她不仅比不上楚云儿、桑梓儿,甚至可能连美女都称不上,但那种神态中流露出来的自信,却远非楚云儿和桑梓儿可比。石越现在早已知道北宋女子缠脚之风不盛,但是有一些歌妓和大小姐为了赶时髦也会缠脚,不过从对面这个女孩的站姿来看,显然是一双天足,当下更平添几分好感。

那个女子见石越盯着自己上上下下打量半天,略带讥讽的笑道:“怎么,这位公子,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石越见她说话的语气带着几分讽刺之意,他哪里肯示弱,呶呶嘴笑道:“一时没见过男子长得这么秀丽的,连带着书僮都是十二分的清秀,故此走神。失礼了,敢问公子尊姓大名,请在下来有何指教?”

那个女子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