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子行三十七颂+葱诚罗珠堪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减少,所以对亲友;施主的家不要有贪心,这是佛子行,这里主要是对出家人讲的。

粗语伤害他之心,失误佛子之行仪,
故于他人所不悦,断恶言是佛子行。

如果口出粗语伤害他人的心,他人当然不高兴,这样就失去了佛子的行为,因为菩萨的行为不是害他,而是利他,所以,让其他人不高兴的恶语要断除,这是佛子行。

烦恼串习则难治,念知士持对治剑,
贪等烦恼初生时,铲除其是佛子行。

串习就是习惯,烦恼习惯了以后,对治就很难,变得很难控制,很难断除,该做不该做的这些分别智慧叫作正知正念是常常要观察自己的身、口、意的作业,如果在做恶业,当下就要断除,如果没有做恶业,做的是善业,就应该继续作,这叫作正知正念,正知就好象是军队或者是兵一样,正念好象是宝剑一样,正知正念的人手里持着宝剑,贪等烦恼刚刚萌生时,就要当下铲除,这是佛子行。

最后是归纳。

总之何处行何事,当察自心何行相,
恒以正知及正念,修利他是佛子行。

总而言之,无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都应当观察自己的发心、有没有利他心,有没有贪心,有没有瞋心,恒常以正知正念,作利他的事,前面所讲的一切菩萨的行为,都可以归纳到这一条。

如是勤修所生善,为除无边众生苦,
以净三轮之智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为断除无边众生的痛苦,将前面修行所生起的这些善根,以三轮清净的智慧,回向给一切众生,善根无论大小,修完了以后,必须要有回向,否则会因瞋恨心等而在途中空耗、浪费,而不一定能够成熟善根的异熟果如果回向众生及菩提,他的善根就永远也不会穷尽,以前讲过,无论是行大的善事,行小的善事,必须要具备三生,三生是什么呢?初期行善之前要发菩提心,中期行善之时心不散乱,一心一意做善业,后期就是回向,那么怎么回向呢?最殊胜的,也是佛亲口宣说的回向文是《普贤行愿品》,更简单的,可以观想往昔的佛和菩萨怎样回向功德,我也如是回向。另外龙树菩萨说过一切回向中最殊胜的回向,即是生生世世中信法、宏法,因为其它的回向已包括在这两个回向里面,在造善根之前,也可以这样发愿。

比如我们每次听经之前,要发菩提心,上师法王仁波切说,最好是一出房门就发菩提心:我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要成佛,所以今天要去听法。或者一听到讲法前吹海螺声音的时候发愿,最上等的修法者是这样的。其次我们开始听法的时候,再发愿也不迟。

在讲法期间我们一心一意听法,听完了以后以念诵《普贤行愿品》回向,这样我们每天都造了很好的善业,每天都得到不可思议的福报。《普贤行愿品》最后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我们每天的听课一方面成为成佛之因,一方面也成为往生极乐世界之因。

以上是全论的正义,下面是终义。

为利欲学佛子道,显续论典所言义,
跟随圣贤之口决,著述佛子行卅七。

为了利益想学佛子道的这些众生,根据显续的菩萨们所造的论典里面所讲的意义,以及以前的这些圣贤的口诀来著述了佛子行。

吾浅智慧少学故,虽无智者所喜诗,
然依经典教言故,佛子行颂应无误。

我智慧很浅,所学很少,所以就没有智者们喜欢的诗,(著论典的规律,包括在声明内)但是从内容方面来讲,这不是随便写出来的,是依靠很多经典的教言,所以所讲的菩萨行为应该没有错误。

然诸广阔佛子行,愚钝如我难测故,
违理无关等过失,祈请诸圣贤宽恕。

但是菩萨的行为非常深广,再说我本人根基也很愚钝,我一样的钝根的人要去测菩萨的行为,有很大的困难,所以论典里面也许有不合理的地方,还有上下无关的地方,不通顺的地方等这些过失,祈请一切圣贤者宽恕,而在这里忏悔。

最后回向善根。

以此善业诸有情,依胜二谛菩提心,
无住有寂之边际,愿成怙主观世音。

依靠我著佛子行的善业,祈愿一切众生的心里生起二谛菩提心,即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这两种菩提心生起了以后,就无住有寂,有就是轮回,寂就是涅槃。如果有胜义菩提心不会堕轮回,如果有世俗菩提心不会堕涅槃边际,以两谛菩提心不让众生堕二际,一切众生得到观世音的果位,这是回向善根。

此文为利自他,讲教理之土美尊者于恩曲仁钦铺造也。讲教理是讲说释迦牟尼佛的教义、教理,指教证和理证。

三宝弟子愿以此法布施

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