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形而上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理与原因是最可知的;明白了原理与原因,其它一切由此可得明白,若凭次级学术,这就不会搞明白的。凡能得知每一事物所必至的终极者,这些学术必然优于那些次级学术;这终极目的,个别而论就是一事物的“本善”

    ,一般而论就是全宇宙的“至善”。

    上述各项均当归于同一学术;这必是一门研究原理与原因的学术;所谓“善”

    亦即“终极”

    ,本为诸因之一。

    就从早期哲学家的历史来看,也可以明白,这类学术不是一门制造学术。

    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

    ①“智慧”

    (σψια)

    一字出于伊雄语,其要义有三:(1)

    一般聪明与谨慎,(2)

    敏H于技艺,(3)

    学问与智慧。

    其后在学术方面分别了小巧与大智,遂以此字专主大智。

    其初尝以σψ,(智人)

    尊称毕达哥拉斯。迨诡辩者滥用机巧小慧,为人所鄙薄,遂H I另以ψισψ(爱智者[哲学家])

    别于σψιση(诡辩家[智者])

    ,以ψισψια(哲学)

    I M H M H I H G别于σψσιη(诡辩术[智术])

    [参看亚历山大诠疏,见于白朗第(Brandis)

    辑诠疏H G J525以下各页]。

    ②[μια],“度量学”。中国将埃及希腊量地之法,据欧几里得拉丁本而A E H E G H译为“几何”

    ,始于明末利玛福в胄旃馄簟⒗钪迨保赜靡讶儆嗄辍1臼橐嘌卮艘朊

 8

    。

    6。形而上学

    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因此神话所编录的全是怪异,凡爱好神话的人也是爱好智慧的人)

    ①;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这个可由事实为之证明: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

    要获得这样的知识也许是超乎人类的能力;从许多方面想,人类的本性是缧絏之中②。照雪蒙尼得③的话,“自然的秘密只许神知道”

    ,人类应安分于人间的知识,不宜上窥天机。

    如诗人之语良有不谬,则神祇亦复怀妬,是故人之以此智慧(洩漏天机)

    胜者,辄遭遇不幸。然神祇未必妬(古谚有云:诗人多谎)

    ④,而且人间也没有较这一门更为光荣的学术。因为最神

    ①神话为哲学先启;亚里士多德时混用“哲学”

    与“神学”

    两词。至公元后第一世纪,柏里尼(Pliny)

    犹别称“菲洛索菲亚”

    (哲学)

    为“菲洛米茜亚”

    (神话学)。

    ②亚蒙尼(Ammonius,盛年约公元485)

    解释:人类多欲,形役于日常所需,成为自己生活的奴隶,因此不复能寻求理智。

    ③雪蒙尼得(Simonids,公元前556—468)

    启奥人。可参看希勒(Hiler)

    编“残篇”

    3。

    ④语出苏伦(Solon)

    ,见希勒编“残篇”

    26,又赖茨与希那特温合编“希腊古谚”

    (LeutschundSchneidewin,ParoemiographiGraeci)

    卷一,371。

 9

    形而上学。

    7。

    圣的学术也是最光荣的,这学术必然在两方面均属神圣。

    于神最合适的学术正应是一门神圣的学术,任何讨论神圣事物的学术也必是神圣的;而哲学确正如此:(1)

    神原被认为是万物的原因,也被认为是世间第一原理。

    (2)

    这样的一门学术或则是神所独有;或则是神能超乎人类而所知独多。所有其它学术,较之哲学确为更切实用,但任何学术均不比哲学为更佳。

    可是,在某一含义上,修习这一门学术的结果恰与我们上述探索的初意相反。

    所有的人都从对万象的惊异为开端,如傀儡自行,如冬至与夏至,如“正方形的对角线不能用边来计量”

    ①等,说是世上有一事物,即便引用最小的单位还是不能加以计量,这对于所有未明其故的人正是可惊异的。

    然而实际恰正相反,依照古谚所谓“再思为得”

    ②,人能明事物之故,而后不为事物所惑;对于一个几何学者,如果对角线成为可计量的,那才是世间怪事。

    这里已陈述了我们所探索的学术是何性质,以及全部研究所必须达到的是何标准。

    章 三显然,我们应须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在认明一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原因则可分为四项

    ①ηδιαμρασμμρα此短语直译为“直径的不可计量性”。α边之正N F E G H K E G F方形,其对角线长为2α,故云虽用最小单位也不能计量。

    ②参考“希腊古谚”

    卷一,62,234,又卷二,357。

 10

    。

    8。形而上学

    而予以列举。其一为本体亦即怎是①,(“为什么”

    既旨在求得界说最后或最初的一个“为什么”

    ,这就指明了一个原因与原理)

    〈本因〉;另一是物质②或底层〈物因〉;其三为动变③的来源〈动因〉;其四相反于动变者,为目的与本善,因为这是一切创生与动变的终极④〈极因〉。我们曾已在“物学”

    ⑤中充分地研究了这些原因,现在让我们唤起曾经攻研“真理”

    而论证“实是”

    的诸先哲,为我们学习的一助。他们也谈到某些原理与原因;懂得他们的观点,这于我们今日的探索自属有益,而由那些旧说进而求取新解,或可借以辨明我们所持的理论确当无误。

    初期哲学家大都认为万物唯一的原理就在物质本性。万物始所从来,与其终所从入者,其属性变化不已,而本体常如,他们因而称之为元素,并以元素为万物原理,所以他们认为万物成坏,实无成坏,这一类实是毕竟万古常在;譬如我们说苏格拉底美而文明,其所为美与文明者,可先有而后失,并不常

    ①σσια出于动字“是”

    ,转成“本体”

    、“财产”

    、“实物”

    、“性能”

    等义。兹译“本K体”ιηιι事物之所以成是者,兹译“怎是”。

    G H G F E K J②η原义为(1)

    树木,(2)

    多数为树林,(3)

    引伸其义为木材,(4)

    继续衍生K M之字义为制造用的材料,(5)

    最后转成一般物质。

    须注意亚氏常引用此字代表一切事手之底层(ιπιμ)

    ,较吾人习用之“物质”

    一词其义尤广。

    K J I E F H I③ησι原义为“运动”

    ,即近代“动力学”

    (Kinetics)

    一词所本。亚氏用此字J F I每包括变化之义在内,因此本译文中有时译为“动变”

    ,有时译“运动”。

    ④义为终极。

    E M H I⑤四因见“物学”

    (或“物理”)

    卷二章三章七;又见“解析后编”

    卷二章十一。

    亚氏称为ψιη的一部分论文,包括宇宙万物,涉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K M I等,较近代所称“物理学”

    为广。本译文或作“物学”

    ,或作“自然哲学”。

 11

    形而上学。

    9。

    在,然苏格拉底则常在。

    正复如此他们就说事物或生或灭而实无生灭;因为那些组成一切事物的实是——无论为一〈元素〉或为若干〈元素〉——在万物成坏中,依然如故。

    可是他们对于这些原理的性质与项目,所想并不一致。

    这类学说的创始者泰勒斯说“水为万物之原”

    (为此故,他宣称大地是安置在水上的)

    ,大概他从这些事实得其命意:如一切种籽皆滋生于润湿,一切事物皆营养于润湿,而水实为润湿之源。他也可以从这样的事实得其命意:如由湿生热,更由湿来保持热度的现象(凡所从来的事由就是万物的原理)。

    有些人①认为去今甚久的古哲,他们在编成诸神的记载中,也有类此的宇宙观念;他们以海神奥启安与德修斯为创世的父母,②而叙述诸神往往指水为誓,并假之名号曰“斯德赫”

    ③。事物最古老的最受尊敬,而凡为大家所指誓的又应当是最神圣的事物。这种关于自然的解释,究从远古何时起始,殊难论定,但我们可以确言泰勒斯曾这样的指陈了世界第一原因。

    一般都不以希波④之列入这一学派为合宜,因为希波的

    ①似指柏拉图;参看“克拉替盧”

    (Cratylus)

    402B,“色埃德托”

    (Theaetetus)

    152E,180C,D中。

    ②见荷马“伊里埃”

    (Homer,Iliad)

    卷十四,201,246。奥启安为海洋之神,德修斯海洋女神。

    ③同上,卷二,75,卷十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