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阿弥陀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大阿罗汉:阿罗汉,译作“杀贼”(杀烦恼之贼)、“应供”(以其果报大,当受人天供养)、“不生”(永断生死,不再受生)。断色界、无色界一切修惑,跳出三界,不再受生。未断尽前之位为“向”,已断尽者为“果”(此为无学果)。不生无生,诸漏已尽,无复烦恼,生尽行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应受人天的供养,是声闻乘的最高果位。大阿罗汉,按圆瑛老法师在《首楞严经讲义》中所述,应为“外现声闻迹、内秘菩萨行”之早已了断分段生死、即将断尽变易生死之大菩萨也。
  13)众所知识:“众”为天人大众。“知识”含二义:约天人大众而言,闻名仰德为“知”,见面聆教为“识”;约罗汉本身而言,“知”者,如实了知真如谛理,“识”者,博通识达唯识学之名相。
  14)长老:德腊(腊为出家之年份)俱高的美称。分为三种:德高腊久,有修持者,位居众僧之上,称“上座”,亦称耆年长老;德学俱优,智慧深广,断惑证真者,称法性长老;福大缘广,为众推崇者,为福德长老。
  15)舍利弗:又作舍利弗多,新作舍利弗多罗。舍利为母之名,古来二译:一为鸟名,译作秋鹭,以其母之眼如彼鸟故,或以其母之辩才如秋鹭故;一为“身”、“珠”,以其母之身形妙好,故名“身”,又其母之聪明在眼珠,故名“珠”。“弗”译作“子”。《法华文句》曰:“身子久成佛,号金龙陀,迹助释迦为右面智慧弟子。”《大智度论》云:“一切众生智,唯除佛世尊,欲比舍利弗,智慧及多闻,于十六分中,犹尚不及一。”
  16)摩诃:梵语,译作大。“大”有三种:即愿大(愿作佛),行大(六度万行),度众生大(度尽一切众生也)。又有三种“大”:发心大,能发菩提大心也;精进大,能勇猛精进不止也;不退大,能得不退转之果位也。
  17)目犍连:略作目连,新称摩诃没特迦罗,译作大赞颂、大莱茯根、大胡豆、大采菽等。佛十大弟子之一,称为神通第一。神通为定力所使,故配之于左方,为佛左面弟子。《智度论》云:“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初与舍利弗同为六师外道之一人,颇精通教学,各领一百弟子。后闻佛说法,各领一百弟子皆归入佛门。
  18)迦叶:具曰摩诃迦叶波,迦叶波译作龟或饮光,婆罗门种姓之一,名毕波罗,以其父母祷于毕波罗树神而生,故名。为大富长者之子,能舍大财,能修头陀之大行,为大人所识,故以大冠名,以异于十力、优楼频罗等之迦叶姓。龟之意,以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饮光者,以古仙人身光焰涌,能令余光不现。此尊者之身光亦能映物,又能行头陀之行,于世尊十大弟子中,头陀行第一。又,世尊于灵鹫山拈花示众,众皆不识其意,独迦叶破颜微笑,佛故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传于迦叶,为禅门始祖。
  19)迦旃延:佛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诃迦旃延子。迦旃延译曰剪剃、扇绳、好肩,婆罗门十姓中之一姓。辩才极好,善于文饰,能用文采修饰句子,所说之语文雅动听,令闻者欢喜。
  20)俱希罗:又作拘瑟耻罗,罗汉名,译曰膝。《玄应音义》云:“俱瑟耻罗”,旧言俱希罗,译云膝也,言膝骨大也。此即舍利弗舅,长爪梵志是也。与其姐论议不如,愤而出家,作梵志,入南天竺国,始读经书,发誓不剪指爪,尽读诸经,故名长爪梵志。后学成返国,趣佛所,欲与舍利弗辩论,为佛所折服,断其邪见而得圣果。
  21)离婆多:又云梨婆多、离曰,罗汉名,二十八宿中室宿之名,祈星而得之子。或名假和合,彼遇二鬼争尸,悟人身假和合之理而为出家得道之因缘也。佛弟子中坐禅第一、无倒乱第一。《增一阿含经》云:“坐禅入定,心不错乱,所谓离曰比丘是。”
  22)周利盘陀伽:译作继道、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长子,称曰盘特。盘特者,路之义。后又于路上生一子,名周利盘特,小路也。兄聪明,弟愚钝。其兄教其半偈(二句)尚不能成诵,愧欲自尽。世尊化为树神劝化他,教他念“扫帚”二字,终于开悟,得阿罗汉果。于佛十大弟子中,义持第一。
  23)难陀:有两个难陀,一名牧牛,译作善欢喜,亦名欣乐。因向佛问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出家获阿罗汉果。一名孙陀罗难陀,孙陀罗译曰艳,乃其妻之号,以彼有艳妻故。彼以有艳妻故,不乐出家,佛以方便化之,得阿罗汉。
  24)阿难陀:即阿难,译作欢喜、庆喜,净饭王之子,提婆达多之弟,佛之从弟。十大弟子之一,生于佛成道之夜。二十五岁出家,从侍佛二十五年,受持一切佛法,在佛弟子中多闻第一。《增一阿含经》云:“我声闻中第一比丘,知时明物,所至无疑,记忆不忘,多闻广远,堪忍奉上,所谓阿难比丘是。”《法华文句》云:“正法念经,明三阿难:阿难陀,此云欢喜,持小乘藏;阿难跋陀,此云欢喜贤,受持杂藏;阿难娑伽,此云欢喜海,持佛藏。”
  25)罗侯罗:旧作罗云,罗吼罗,新作曷罗怙罗,佛之嫡子,在胎六年,生于佛成道之夜,十五岁出家,后成阿罗汉果。佛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后于法华会上回小向大,受“蹈七宝华如来”之记别。罗侯罗,秦言复障,复障之义,一是生时适逢阿修罗王障蚀月时;一是六年为母胎所障蔽;一是往昔作国王时,令独觉在山七日不得乞食,堕于地狱后,余报七年在母腹;一是往昔塞鼠穴故,住胎六年;一是昔年为国王,有仙人犯戒,欲就王忏悔,王耽五欲,令仙人六日在外不听忏悔,故令住胎六年。
  26)乔梵波提:又作乔梵钵提,比丘名,译作牛口司、牛王、牛相等,佛十大弟子中解律第一。《法华文句》曰:“乔梵波提,此翻牛口司,《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著食后,恒事虚哨,余报未已,唼唼常嚼,时人称为牛口司。”闻释迦文佛及舍利弗、木连等皆入涅盘,亦于天上入禅定,身住虚空,放大光明,又出水火,手摩日月,现种种神变,说偈而入灭。
  27)宾头卢颇罗堕:具曰宾头卢颇罗堕誓,略作宾头卢或宾头,十六罗汉中之第一宾头卢尊者也。永住于世,现白头长眉之相。名宾头卢,翻言“不动”;姓颇罗堕,翻言捷疾、利根、重瞳等,婆罗门十八姓中之一。原为拘舍弥城优陀延王之臣,王以其精勤,使之出家,证阿罗汉果。而对于白衣,妄弄神通,为佛呵责,不得住于阎浮提,使往西牛货洲。后阎浮四众思见之,白佛,佛听还,而不准其入于涅盘,使永住于南天之摩利山,度佛灭度后之众生。此尊者福田第一。
  28)迦留陀夷:比丘名,译作起时、黑曜、黑光,婆罗门种,悉达太子在宫时之师,出家为比丘。《慈恩弥陀经疏》曰:“《增一阿含》云,迦留陀夷其身极黑,夜行乞食,时天大暗而至他家。天有闪电,彼家妇人,身正怀孕,于电光中见,谓是黑鬼,怖而堕胎。……如来知之,即敕比丘,从今以后,不得过中食。”
  29)劫宾那:又作劫譬那、劫比拿,译曰房宿,乔萨罗国人,世尊之弟子,能知星宿,众僧中第一。其父母祷房星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又言,此人在僧房中宿,如来知其根熟,乃化为老比丘,与同共宿,即于尔夜化令得道,故言房宿也。或云房星,房星现时生,故云房星。
  30)薄拘罗:又作薄矩罗、薄俱罗等,译作善容、伟形。《玄应音义》云:“薄俱罗,此云善容,持一不杀戒,得五不死者也。”《智度论》云:“如薄拘罗阿罗汉,以一诃梨勒果药布施,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受天人福乐,身常无病,末后身得阿罗汉道。”于比丘中长寿第一。《增一阿含经》云:“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寿命极长,终不中夭,所谓薄拘罗比丘是。”
  31)阿那楼驮:旧称阿那律、阿那驮,译作如意、无贫,新称阿泥律陀,译曰无灭如意。佛十大弟子中天眼第一,为佛之从弟,迦毗罗城之释氏也,乃甘露饭王之子,佛之堂弟也。出家之初贪睡眠,佛诃之为畜生之类,闻责乃七日不眠,遂失明。佛悯其失明,遂教其“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法门,可开天眼,后果得天眼通。《楞严经》云:“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视掌中庵摩罗果。”初时阿那律极贫,一日止食一饭。后遇一辟支佛求施,忍一日之饥而供圣者,感得九十一小劫常在天上人间享受福乐,不受贫穷及诸不如意事,故名无贫、如意。
  32)菩萨摩诃萨:菩萨,梵音“菩提萨缍”之简称也。“菩提”为觉,为道;“萨缍”为有情,为众生。又译作开士、高士、大士等,总名为求佛果之大乘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也。有自觉、觉他两义:于己,则上求佛道,上求菩提以自觉;于人,则下化众生,以菩提法觉、化众生也。故菩萨者,有觉悟之众生也;能觉悟众生之众生也。摩诃萨:摩诃萨缍的简称,译作大心,大众生,大有情。摩诃名大,萨名众生,即有作佛大心之众生也。“大”有三种:即愿大(愿作佛),行大(六度万行),度众生大(度尽一切众生也)。
  33)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一、《无量寿经》、《涅盘经》译作“妙德”;二、《无行经》译作“妙首”;三、《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译作“普首”;四、《阿目经》、《普超经》译作“濡首”;五、《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译作“敬首”;六、《大日经》新译作“妙吉祥”。文殊或曼殊译作妙、敬、普;师利或室利译作头、德、吉祥。此菩萨与普贤菩萨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文殊为七佛之师,三世皆为果上之如来: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