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亿万到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津这话实际上是讲给丈夫听的。好些天,良平萎靡不振,神思恍愧,仿佛失去了灵魂。这情形,就像《阿信》电视剧中阿信的丈夫龙三在自杀前一样,但他们的结局却是两样的。加津在这些日子总是派良平做这做那,把良平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忙碌的人不会胡思乱想,又因为事情忙碌,自己会感到自身的责任重大。

  祖父老和田的情形要好些,他能吃能睡,只是无心参与八佰伴的经营,整天泡在茶室,大骂日本指挥官无用,缴械投降,有辱大和民族。

  这年和田一夫已有16岁,他知道母亲的内心也是十分的沉重。战争虽然结束了,但灾难还在延续。数百万军人遣送回国,昔日的英雄,如今军服褴褛,恍恍然如丧家之犬。整个国民经济崩溃,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一个产业工人的月薪只够勉强应付一周的最低生活费。黑市泛滥,黑市粮价比配给的粮价贵几十倍,一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成了奢侈品。市景萧条,八佰伴也必然生意黯淡。

  母亲加津总是带着微笑接待顾客,总是强打欢颜向家人发布喜讯。比如八佰伴今天来了多少顾客,营业额多少,盈利多少;说顾客惠子的丈夫原来传闻在塞班岛被美军打死了,现在居然从美军的战俘营活着回来;高桥之诚的儿子虽瘸了一条腿,但他一回来,就鼎助年迈的父亲开办木屐作坊。

  母亲营造了愉悦和睦的家庭气氛,父亲慢慢从不祥的阴影中走出来。

  1946年,和田一夫高中毕业。

  在中学时代,一夫就立下要做外交官的宏愿。尽管当时亚洲烽火连天,有三个弟弟的一夫一到应征年龄,就有可能应征入伍,而一夫做外交官的愿望从未熄灭。

  一夫出生于低微的小商户家庭,也许是一种逆反心理,他对读商科毫无兴趣。他渴望踏上外交官的仕途,令那些富家子弟再也不敢小觑他。他在心中无数次描绘做上外交官的情形,西装革履,穿梭于欧美等国,频频与各国元首和政要会晤。外交官踏上异国的国土,就是代表日本政府与日本国民,外交官就是日本的形象!

  和田一夫早就瞄准了一所名校——东京外事专门学校英语科,即今日的东京外语大学。该校一直是专门培养外交官的最佳大学,迄今有14位日本外相毕业于这所大学,出任大使的外交官不计其数。

  和田一夫性格内向,他把这一宏愿埋藏在心,把英语当作中学时代主要课目来攻读。尽管后来一夫没有实现外交官的梦想,但他扎实的英语功夫,令他在日后的跨国投资、环球经营中大受裨益,和田一夫由此而成为世界流通领域的“国际公民”。

  到最后一个学期,和田一夫才把做外交官的宏愿向父母和爷爷道出,提出要报考东京外事专门学校。

  母亲加津说一夫不再是小孩了,他想读什么学校由他自己决断。

  父亲良平双手赞成,夸奖一夫有出息,是和田家的骄傲。良平对日本外交官在外国人面前唯唯诺诺大为不满,认为丢尽日本人的脸。良平说:“和田家的一夫可不会是这样的,一夫是来栖三郎。”(作者注:来栖三郎为前驻德大使,日本偷袭珍珠港前曾受东条英机委派作为外交特使赴美“谈判”。)

  爷爷竭力反对一夫报考东京外事专门学校。

  “日本亡了国,还有什么外交?现在一个美国大兵放个屁,吉田茂首相都不敢吭一声。日本在国内都没有说话权,到外国更没有地位,人家不把你当战争罪人啐你一脸的痰算好。哼,外交官?连外相都没一点用!”

  老和田的话正是当时日本现状的真实写照。1945年8月26日,麦克阿瑟将军率领15万美军进驻日本,以“同盟国占领军”的名义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盟军司令部成了高踞日本内阁之上的“太上政府”,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成了日本的“太上皇”。盟军对日本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进行全面控制,日本内阁成了傀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麦克阿瑟就换了东久迩稔彦、毕原喜重郎、吉田茂三届内阁。在其后的3年,一年换一届内阁。

  现在的日本当然不是这样。从7O年代起,日本凭藉强大的经济实力,频频对世界头号强国美国说“不”,变得越来越强硬。老和田认为从事外交没有希望,也许可认为他目光短浅,可当时情景,连政治家也看不到一线希望的曙光。

  日本是个尊老社会,长辈为大,因此,老祖父的意志不可转移。

  于是,父亲母亲一道来奉劝一夫打消做外交官的念头。

  一夫内心带着深深的遗憾,表示完全听从爷爷的教诲。多年之后,和田一夫回忆这段往事说:“就是这一句话,我失去了做外交官的机会!”

  对和田一夫来讲,是祸,还是福呢?

  1946年秋,和田一夫考入日本大学的预科,准备次年进入经济系就读。日本大学是日本的三大名牌私立大学之一(另两所是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商科尤其有名。

  和田一夫读商科,并非打算毕业后接手家庭小店,他当时有些被动,完全是按照长辈的愿望进入日本大学。就父母来说,他们赞成一夫将来读商科,但不限定一大非得继承家庭事业,而是希望一夫进取可干大事,做大企业的高级职员,进而做社长;退一步则可鼎助父母打理八佰伴,一夫受过高等教育,总会比父母更能干。

  和田一夫对读商科不感兴趣,因为预科转入本科要淘汰一批学生,和田一夫对功课抓得还算紧。一旦考入本科,他的学业马上松弛下来,热衷于校园的社交活动。

  在美军占领时期,麦克阿瑟试行在日本推行美国式的民主自由制度。在战时,日本军政府禁止结社及党派活动,取缔工会,限制集会。麦克阿瑟“当权”后,打破一切禁令,连日本共产党的非暴力活动都可大行其道,而不会遭致当局的干涉。

  各种主义和思潮在日本的文化界、知识界、教育界泛滥。大学生社会阅历浅,求知欲望强烈,思想活跃,大学校园历来是文化观念的敏感区,是培植各种思潮、流派的沃土。校园的周末和夜晚,礼堂和大教室总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形形色色的导师们在这里高谈阔论,吸引了大批校园忠实信徒。

  一天晚上,大教室里青年学子济济一堂,和田一夫也坐在其中。一个自称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的激进主义演说家,高擎着俄文原版的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发表了一场极富煽动性的演说。

  和田一夫产生了强烈共鸣。

  他千方百计找来马克思的著作,如饥似渴阅读。他茅塞顿开,每次都有新的感悟。

  过去,和田一夫为他的杂货商家庭出身而感到耻辱,因为太微贱了。现在他仍然为他的出身感到耻辱,只是如今他却认为他的出身“高贵”了。他羡慕出身于产业工人和佃农之类无产阶级家庭的同学。实际上,像这样的名牌私立大学,是不会有真正的无产阶级家庭的弟子,个别标榜父亲是产业工人的同学,他们的父亲要么是工厂里的高级技师,要么是能暗中领到资方津贴的工会干部。

  和田一夫在日记里写道:父亲母亲的商业行为,是不公正的,低价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加价后再卖出去,赚取可耻的剩余价值,是在残酷剥削农民!

  和田一夫痛恨日本军国主义,亦对美军占领日本深表失望。他羡慕东欧各国,由于苏联的解放,而走上美好的社会主义道路。他在日记中阐述自己的观点:日本是没有希望的,只有通过暴力来推翻这个罪恶制度,建立完美的共产主义制度,实现日本的繁荣和平等。

  数十年后,成为大富豪的和田一夫反省他大学期间的思想行为,认为他把苏联的社会主义看得那么美好,是一种思想“幼稚病”。

  作者在此无意评价和田一夫的思想,作者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很“开放”的社会,激进思想走向极端,也会为社会和当局所不容。如果他“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话,和田一夫的历史就会改写。

  和田一夫被校方开除了!

  事缘在大学本科二年级,和田一夫背着父母参加了校园的激进派左翼组织。他违背了父母的教诲。假期回家,父母对一夫的观点感到吃惊和担忧,劝一夫不要介入政治。沉迷其中,崇拜自称“革命导师”的左翼领袖为再生父母的和田一夫,哪里会把父母的话当圭臬。

  这不是仅仅停留在研讨辩论阶段的校园社团活动,而是有许多激烈的、富有攻击性的实际行动。他们猛烈抨击原先积极宣扬过军国主义思想的教员;他们在东京街头游行集会,鼓动反美情绪;他们深入工厂,号召工人行动起来向资方斗争;他们甚至在夜晚攻击财阀富豪以及战犯家属的住宅。

  日本大学是私立大学,对学生来讲,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最大的不同,是收费昂贵。当时通货膨胀,校方也跟着提高学费。收取学费只是私立大学经费的一个来源,主要的来源还是靠民间财团以及财团支持的慈善机构,不足部分才向政府申请拨款。有一次,校董会召开会议,研究经费问题。某个左翼组织号召学生包围校董会会议室,宣读反对学费加价宣言,高呼反校董会的口号。

  和田一夫是其中的活跃分子之一。

  这次行动,令校方大为恼怒。学校是靠财团和慈善机构的慷慨资助而生存的,这些学生“恩将仇报”,竟反对起校董会!校方开除了参加这次行动的激进分子,和田一夫正在其列。

  受到勒令退学的处罚,和田一夫一点也不觉得难过,他恨透了这所“依赖大资产阶级施舍”的学校。和田一夫也不打算回家,他计划与其他被开除的同学一道,走向社会,去实现他们的激进主张。

  退学通知书寄送到一夫父母手中,不啻晴天霹雳!他们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