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缁岬幕久埽珼是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6A17A18A19B20B21B22B23B    
    二、选择题Ⅱ    
    1ABCD【解析】本题还是考查学生对《论十大关系》主要内容和观点的掌握。四个选项全是。    
    2A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观点和思想的掌握。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对国内或党内经验的总结。    
    3AD【解析】此题要求学生掌握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战略。这是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的。    
    4AB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如何对待斯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关系问题。此问题的提出是由于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作了全盘否定,对此中共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选项D不属于这一内容。    
    5ABC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当时阶级斗争形势的认识和判断。选项ABCD都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里提出的。    
    6ABCD【解析】这个是毛泽东在《1957年夏季的形势》中作为中国共产党整风运动的目标和方向而提出的。    
    7ABCD    
    8BCD【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A虽然是在中共八大前后提出的,但却不是毛泽东提出的,而是刘少奇、周恩来等提出的,毛泽东本人对此并未首肯。正确的答案是B、C、D。    
    9ABCD10ABCD11ABD    
    12ABCD【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提出的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的是非的六条标准。    
    13ABCD14ABCD15ABCD16BCD17ABCD18ABC19BC20AD21BCD22ABCD23ABCD    
    三、分析题    
    1【答案要点】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的认识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毛泽东在此问题上的独创性贡献在于:“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与“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思想,为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历史的线索,它使我们认识到:第一,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人为地跨越这个阶段,妄想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只会陷入“左”的空想的泥潭。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第三,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2【答案要点】(1)革命本身不是目的。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道路。毛泽东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非常重视革命对生产力的解放作用,并明确地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规定为革命的目的,把革命最终归结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现代化运动。    
    (2)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工业化,工业化的发展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毛泽东对实现中国工业化问题高度重视,在《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中,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思想。这个思想是以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为主要特征的。    
    (3)建国前后,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进行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毛泽东开始把工业化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有了坚强的政治基础。中国社会现代化也逐渐成为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中心内容。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多次提出要把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和技术革命方面来,以便逐步实现我国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4)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第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3【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应该处理的矛盾问题,不仅为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其主要内容是:    
    ①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它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依据这一方针,党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辉煌成就。今天,党继续贯彻这一方针,建立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从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揭示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十种关系。十种关系涉及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回答,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其现实意义在于:    
    ①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根据这一学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加以解决,这就要通过社会主义改革,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②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答案要点】(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在农、轻、重的关系上,适当加大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以更好地促进重工业的发展,以避免苏联过于片面发展重工业所带来的弊端;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重视沿海工业的已有基础,充分利用和发展;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通过发展经济带动国防建设;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上,三方都要兼顾,特别是注意不能像苏联那样让农民太苦;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注意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适当扩大地方的权力。另外,毛泽东还提出了在政治方面,我们不搞苏联那样的一党制,而是实行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    
    (3)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在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它表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思想和许多方针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同以往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相比,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即不具有对抗性,不需要改变社会制度。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改革得到不断的解决,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是敌我矛盾,一是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必须用专政的方法加以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必须用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是主要的、大量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报告中提出的上述新思想、新方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答案要点】(1)材料1说明,在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的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这主要是指1956年八大一次会议前后一年多的探索、1959年庐山会议以前八九个月的探索和1960年冬天以后五年调整的探索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这些都为毛泽东思想的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起步阶段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材料2说明,这时党的指导思想有另一个发展趋向即错误的趋向,这就是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这些错误的东西,由于它们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实际,自然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3)材料3说明,在这个十年中,尽管有过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