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与民族市场狭小界限之间的矛盾    
    44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干预和调节的内容主要有()    
    A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的经济活动    
    B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    
    C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协调资产阶级各集团间的经济利益    
    D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45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有复杂性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不断进行局部调整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自然永恒的生产方式D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充满艰辛曲折    
    46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可以看出()    
    A可变资本是工人劳动创造的    
    B不变资本不是工人劳动创造的    
    C全部资本是工人劳动创造的    
    D工人的个人消费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供资本家剥削    
    47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决不要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资本赢利相混淆。”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剩余价值与利润无本质联系         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内容    
    C剩余价值是资本的赢利             D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48利润转换成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A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过程B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C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D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49在数量上相当于利润的剥削收入有()    
    A商业利润      B银行利润      C借贷利息      D地租    
    50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垄断价格的形式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按垄断低价买卖的行为,仍然是等价交换    
    C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D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5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    
    A垄断取代了竞争B私人垄断资本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C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52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    
    A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B概括了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C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D概括了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53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有()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异和距离市场的远近    
    B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C土地经营权的垄断D同一块土地上连续不断地投入资本    
    5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有()    
    A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B劳动力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    
    C抽象劳动形成产品的新价值D预付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殖    
    55相对剩余价值同超额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表现在()    
    A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范畴    
    B两者都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持久的    
    D超额剩余价值为少数资本家所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为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    
    三、分析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1英国有个皮尔先生购置了5万英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打算到澳大利亚的斯旺河一带去创办工厂。他还非常有远见地带去了3000名男工、女工和童工。可是,他没有料到,英国工人一到地广人稀、物产丰富极易生存的澳洲,就跑得无影无踪,结果连一个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的仆人都没有了。马克思因此打趣地写道:“不幸的皮尔先生,他什么都预见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5页    
    请问:这一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2“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必须大于他投入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171页)    
    请根据材料回答:    
    (1)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是什么?    
    (2)解决资本流通公式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3怎样理解价值增殖过程是到达并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4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落后国家的工资高出50%。从那时到现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519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1883年,美国工人平均日工作超过10小时,每天工作12至15个小时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很多工厂,白班倒夜班时,工人会连轴干24小时。    
    1884年,美国劳工联合会等组织决定,在1886年5月1日发起一个争取8小时工作日运动。这一天,美国近50万工人参加了全国性罢工。罢工工人中流行的“八小时之歌”是:“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但是罢工遭到芝加哥政府当局的暴力镇压,多人死伤。5月4日晚,3000多名工人聚集芝加哥秣市广场,悼念死难工友,又遭到武装警察的镇压。芝加哥工人的鲜血,燃起了全美工人斗争的烈火,并迅速蔓延到欧洲和世界各地。在世界进步舆论的支持下,1个月后,美国政府终于宣布实施8小时工作制。后来,就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结合材料,试析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家如何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工作日长度是如何确定的。    
    6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使用“机器人”,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因此,剩余价值不一定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7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劳动力,他和工人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8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9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与劳动一起创造价值。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0.流动资本就是处在流通领域中的资本。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1预付不变资本增加引起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变化,属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所有者取得工资,资本的所有者取得利息,自然力或土地的所有者取得地租。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3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股份公司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社会化,意味着资本主义占有关系的改变。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4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资本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事完成了。”联系这段话分析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    
    15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16试述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共同点和区别。    
    17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内容和方式,并说明这些方式和内容对于社会主义的借鉴作用。    
    18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吏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    
    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    
    ——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