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晓庆422天的痕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曾几何时,她不仅自诩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发出了“无敌最寂寞”的喟叹,而且自诩是“颇具规模的企业领导者、决策者”,发出了“‘人’要一撇一捺才成其为人。拍电影是一撇,做生意是一捺,……一撇一捺才是完整的人生”的感慨。    
      从不服输的她终于坦然承认:太“张扬”“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问题和障碍”,“这些都是造成我失败的原因”。    
      而曾几何时,她竟然公开宣称:“假如我不嚣张”,“不霸道”,“就不是刘晓庆”。    
      从不服输的她终于翻然悟及:“船一定要在大海里才能航行,有大海就会有浪花”,船若翻了,“你能怪大海吗?”“没有什么是可以责备的。”    
      而曾几何时,她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永远充斥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怨天尤人:怨穷,怨累,怨“活着没意思”,怨电影“残酷冷漠”;怨媒体,怨公众,怨合作者背信弃义,怨生活伴侣不近人情……惟独不怨她自己。    
      观其今忆其昔,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今天的她会说:“我要特别感谢这个事件”;为什么今天的她要说:“这段日子就像铁制的版画,色彩比较单调,但是很深刻。就像小溪秘密地流淌,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这是因为,这个事件还给了我们一个真正开始成熟起来的刘晓庆。    
      我之所以说“真正”,是因为20年前,她曾经自以为“成熟”过一次,那是在《我的路》经受了铺天盖地的批判浪潮之后。《我的自白录》记录了她那石破天惊的自白:    
      “藏起真诚与纯洁,用谎言和虚伪做先导。我再也不瞻前顾后唯唯诺诺了。”    
      “三把两把揪下自己身上要做乖孩子的遮羞布,我变成了一个我行我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成熟女人。”    
      “经过这次《我的路》炼狱的磨难,我由生铁变成了钢。”    
      这里,痛感自己的真诚受到了亵渎和伤害的她,由义愤而激烈,由激烈而扭曲,于是为自己,也为世人树起了一种全新的价值观:    
      真挚 + 纯洁 + 乖孩子 + 遮羞布 = 生铁 + 不成熟;    
      谎言 + 虚伪 + 我行我素 = 钢 + 成熟。    
      历史老人容忍了20年。    
      2002~2003年间,一个名副其实的“炼狱”把当年她一气之下揪下的“真诚”和“纯洁”这两块“遮羞布”又重新还给了她,把“我行我素”的任性孩子又重新教育成“乖孩子”,把海市蜃楼式中的“钢”又重新回炼成货真价实的“生铁”。正如她自己所言:“现在是负数,还没有站到起跑线上,正朝起跑线走过去。”“过去我没有站在地上,现在是塌塌实实地站在地上了。”    
      经过横跨两个世纪的一个轮回,她就像是杂技演员手中的飞去来器,绕场一周之后又回到了起点。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成熟”?什么是“百炼成钢”?什么是科学意义上的“反思”?她终于悟出了一点什么,她终于脚踏实地地站在大地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朝起跑线走去。    
      她又一次充当了人们的一面“镜子”。何止是镜子,没准儿还有可能成为世纪之交国人的一部人生教科书呢。    
      这也许就是“铁制版画”和“秘密小溪”的“深刻”之处吧?


第十章采访手记

    申小雨:60年代末生人。坐过机关,也干过外企;涉足过房地产、进出口,也做过翻译、记者;曾不甘心给别人打工自己开了公司,却承受不了经营之苦又重新塌塌实实地去挣工资。本来想找个只用小脑不用大脑的“助理”的工作,没成想老板要写书,而曾在新华社工作过的经历让我在这个需要大量采访的任务中无可选择。    
      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新闻的第一要素是客观真实”的概念,让我在写这个娱乐圈里是非最多的人物时倍感艰辛。本来是个只爱读书,从未想过要写书的人,一动笔竟触动了一个名人和一个名人圈。累、难、苦,由衷同情那些在娱乐圈里笔耕不辍的文字工作者们。    
      大概是12岁那年我拍过一张侧面照,取相片的时候,照相馆的阿姨拿着照片跟我对照了好半天,几个人频频点头说:“还真挺像刘晓庆的”,“瞧那眼神也挺媚的”。当时也搞不清“媚”是不是个好词,但说我像刘晓庆着实让我美了好一阵子,不管谁到我家都会让人家看看我这张照片,还附加一句“人家都说我像刘晓庆”,好像自己跟这个大明星也有了某种联系。从此便不管能不能看懂,只知道凡是有刘晓庆的电影就要去看。也许,那便是我懵懂之时开始对刘晓庆的关注。当然,关注她的人不只是我这样的“小毛丫头”,80年代初在大众公认的不多的明星中刘晓庆是很容易被大家记住的一个。至今我不仅仍能记住那个跪着抬担架的“真小花”,还有那个《瞧这一家子》里“把他打蒙”的售货员。    
      时光荏苒,20多年过后,有机会跟刘晓庆真的面对面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早已学会了克制,虽然内心充满了探究的渴望,却也能安静地坐在一旁冷眼观察。此时的刘晓庆已由一位风光无限的大明星,变成了一个刚从秦城 “取保候审”出来的身无分文的“亿万富姐”。那是我到华百年公司上班的第一天。虽然一天里一连见了公司的若干个老总,陈老师(华百年总经理)向我介绍了公司正在运作的若干个项目,但我只记住了其中一个可能会很有前景的项目——跟刘晓庆合拍一部名叫《281封信》的电视剧。当天晚上,我就随公司的几位老总一起在重庆饭店见到了我们这本书的主角,也是大名鼎鼎、是非不断、刚刚度过“牢狱之日”的大明星—刘晓庆。    
      这是不用介绍一眼就能认出来的那张脸,那天凤凰卫视吴小莉对她的采访刚刚在报纸上转载。我们一起在饭店的一层咖啡厅吃自助餐,席间大家谈论着报纸上的转载文章,以及《281封信》合作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搞喜剧理论出身的陈老师在注意分寸地跟她开着一些玩笑,于是我便能够抽空专心地在一旁观察。见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真显年轻”。我坐在她身旁,具有最佳的观察角度。用女人看女人的那种严格审视的目光,我努力搜寻着她是否做过整容、是否满头白发被染成了黑色的蛛丝马迹。她可能早已习惯了应对各种审视的眼光,依旧谈笑风生地跟大家开着玩笑,有意识地调节着餐桌气氛,使每个人都不致太过拘谨而显得尴尬。    
      我近乎不礼貌盯视的结果居然是没能找出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像是一个30多岁的美丽女人。不禁感慨明星毕竟是明星,不管岁月如何磨砺,竟然还能光彩依旧。也想上帝还是公平的,既然给了你如此姣好的容颜和无限的风光,现实生活中当然也要给你制造一些挫折,有大起又有大落,人才能脚踏实地地生活。    
      陈老师拿出了上次他们在一起时的合影,晓庆看到照片后说:“陈老师,真不好意思,居然两次跟您见面穿的是同一件衣服。”我插了一句,“是忽略了这个细节”,她侧过脸来诚恳地跟我说:“实在是没有几件衣服可换的,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都觉得秦城的生活可能是她一个巨大的阴影,话题都在有意回避着这段经历。可晓庆好像并不忌讳,在介绍妹妹时就来了一句:“这是我的同案嫌疑犯刘晓红。”大家都不由得一怔。当时我还没有看到凤凰卫视对她的采访,不知道对这段经历她已经有了很好的反思,但她的话不禁让我瞪大了眼睛,意识到面前的这个刘晓庆可能有很多层面我们还不够了解,但肯定不是我印象里的那个表面张狂的刘晓庆。也许从媒体中认识的那个刘晓庆是真实的?也许是这场磨难使她有了很大变化?究竟真实的刘晓庆是什么样子呢?正是这次见面后陈老师便产生了出一本关于刘晓庆的书的计划,我也欣然受命,自然而然地成了这个计划的实施者。    
      如何才能反映一个真实的刘晓庆使我们大伤脑筋。20年前,她便写了一本自传体《我的路》,使她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后来她又出了好几本书 ,其中也包括那本把她标注上“亿万富姐”头衔的《我的自白录》。而别人写她的不是打官司的对手,就是闹离婚的丈夫,再就是一些根本没见过她本人却拿着道听途说得来的素材七拼八凑的人,这许多人笔下的刘晓庆有着太多的面孔,如何找到描写这个众说纷纭的人物的最适宜角度?于是我们想到了她的朋友们,想到了那些近距离接触过她的、了解褪去了明星光环的刘晓庆的人,他们眼中的她可能更接近真实。采访刘晓庆的朋友的工作便由此展开。    
      对朋友的采访是从韩兰芳开始的,正是这次成功的采访促成了我们对本书体例和角度的确立,也让我对继续接触刘晓庆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朋友充满了期待。收录到书里的每个人都充满了鲜明的个性,每个人的经历都丰富得可以独立成书。有趣的是,直到完成采访后我才发现,这几位朋友中的“故交”竟是清一色的女性,而我在多次参加晓庆跟这些老友的聚会中,也着实领教了其玩笑和揶揄之中闪现的智慧和亲昵。    
      这里必须提到晓庆的一位老友,她是我们与刘晓庆合作过程中的线索式人物,是这本书中很多朋友的引见者,同时也是晓庆生命中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者。在对她的采访完成后,她坚决要求在书中隐去她的名字,于是我们采用了晓庆本人也是我们大家对她惯用的称呼“大姐”作为她那篇文章的署名。但就在书稿即将交稿之时,我们这位可敬可爱的大姐又一次坚决要求我们把她的文章拿掉,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