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广记 500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不曾被浸灭,才知道是鬼。跑着找到城门,城门已关闭,不能回家,于是逃奔到李令问屋里停留。进去以后,带火的车也到了李令问中门外,刺史的儿子虽然恐惧,仍然偷偷看外面。忽然听到屋里十多人念诵经书,穿铠甲的士兵在那里逗留了很久。有一个穿红衣服的鬼,一直连踢那个门闩,声如雷霆。读经书的声音也不停,带火的车也移上堂前的台阶,很远地看见屋中点着灯火,非常清静,还有十多个人侍候病人。穿红衣服的人,又戳坏了窗棂,那声音象刚才的一样,李令问左右的人都走散了,鬼从门那儿领着令问出来,于是把他放到带火的车中,群鬼簇拥着离去了。刺史的儿子回到屋里,陈述刚才的事。刺史第二天,派人问令问的病情,令问家里其他人没有敢站起来的,刺史使者叫喊他们才出来,说:〃昨夜被惊吓,到现在惊吓都没消除,令问尸体被鬼扔掉,在堂屋西北角停放在床下。〃家人才聚集而哭。


僧韬光
青龙寺僧和众、韬光,相与友善。韬光富平人,将归,谓和众曰:〃吾三数月不离家,师若行,必访我。〃和众许之,逾两月余。(逾两月余四字原空缺,据许本、黄本补。)和众往中都,道出富平,因寻韬光。和众日暮至,离居尚远,(离居尚远四字原空缺,据许本、黄本补。)而韬光来迎之曰:〃劳师相寻,故来迎候。〃与行里余,将到家。谓和众曰:〃北去即是吾家,师但入须我,我有少务,要至村东,少选当还。〃言已东去。和众怪之,窃言曰:〃彼来迎候,何预知也?欲到家舍吾,何无情也?〃至其家扣门,韬光父哭而出曰:〃韬光师不幸,亡来十日,殡在村东北。常言师欲来,恨不奉见。〃和众吊唁毕,父引入,于韬光常所居房舍之。和众谓韬光父曰:〃吾适至村,而韬光师自迎吾来,相与谈话里余。欲到,指示吾家而东去。云要至村东,少闲当返。吾都不知是鬼,适见父,方知之。〃韬光父母惊谓和众曰:〃彼既许来,来当执之。吾欲见也。〃于是夜久,韬光复来,入房谓和众曰:〃贫居客来,无以供给。〃和众请同坐,因执之叫呼。其父与家人并至,秉烛照之,形言皆韬光也。纳之瓮中,以盆覆之。瓮中忽哀诉曰:〃吾非韬光师,乃守墓人也。知师与韬光师善,故假为之。如不相烦,可恕造次,放吾还也。〃其家不开之,瓮中(瓮中二字原空缺,据许本、黄本补。)密祈请转苦。日出后却覆,如惊飏飞去,而和众亦还。后不复见(还后不复见五字原空缺,据许本、黄本补。)焉。(出《纪闻》)
【译文】
青龙寺僧和众、韬光,相互友好,韬光是富平人,将要回家,对和众说:〃我几个月不离开家,师傅如果去,一定去看望。〃和众答应他了。过了两个多月,和众去中都,路过富平,就去找韬光。和众日落时到了,离韬光居住的地方还很远,可韬光就亲自来迎接和众说:〃烦劳师傅找我,所以就来迎候您。〃走了一里多地,将要到家,对和众说:〃向北去就是我家,师傅只进去等我,我有一点事情,溜跶到村东,稍等候一会就当回来。〃说完已向东去,和众对此感到奇怪,自言自语道:〃他来迎候我,怎么会预先知道呢?想要到他家却扔下我,为什么这样无情?〃到了他家,敲他家门,韬光父亲哭着出来说:〃韬光师傅不幸,过世十多天,葬在村东北边,他常说您想来,遗憾不能见面。〃和众吊唁完毕,韬光父亲带他进入室内,在韬光常住的屋子里,和众对韬光父亲说:〃我刚才到村子里,可韬光师傅亲自迎接我来的,互相说着话,走一里多地,想要到您府上,他指着哪个是您家就向东去了,说要到村东,稍稍隔一会儿就当回来。我不知道是鬼,正好碰到您,才知道是鬼。〃韬光父母吃惊地对和众说:〃他既然答应回来,回来就当拦住他,我想看到他。〃于是深夜,韬光又来了,进入房内对和众说:〃我因贫困客居此地,没有什么给你们的。〃和众请求同坐,于是拉着他喊人。他的父亲和家里人一同到了,拿着蜡烛照亮,相貌、说话都是韬光。把他放到大罈子里,用盆盖上他,罈子里忽然有哀痛诉说声:〃我不是韬光师傅,是守墓的人。知道师傅您和韬光师傅很好,所以假装是韬光,如果不麻烦您,可容我鲁莽,放我回去吧。〃他家里人不打开盖子,罈子里的鬼就频繁请求诉苦。日出后拿开盖子,象急风吹走一样,可是和众也回去了,以后不再见到他。


僧仪光
青龙寺禅师仪光,行业至高。开元十五年,有朝士妻丧,请之至家修福。师往其家数日,居于庑前,大申供养。俗每人死谒巫,即言其杀出日,必有妨害,死家多出避之。其夜,朝士家皆出北门潜去,不告师。师但于堂明灯诵经,忽见二人侍之。夜将半,忽闻堂中人起取衣开门声,有一妇人出堂,便往厨中营食,汲水吹火。师以为家人,不之怪也。及将曙,妇人进食,捧盘来前,独带面衣,徒跣。再拜言曰:〃劳师降临,今家人总出,恐斋粥失时,弟子故起,为师造之。〃师知是亡人,乃受其献。方祝,祝未毕,闻开堂北户声。妇人惶遽曰:〃儿子来矣。〃因奔赴堂内,则闻哭。哭毕,家人谒师,问安否。见盘中粥,问师曰:〃弟子等夜来实避殃祸,不令师知,家中无人,此粥谁所造?〃师笑不答,堂内青衣惊曰:〃亡者夜来尸忽横卧,手有面汙,足又染泥。何谓也?〃师乃指所造粥以示之,其家惊异焉。(出《纪闻》)
【译文】
青龙寺禅师仪光,修持极其高深。开元十五年时,有个朝士的妻子死了,请仪光到他家修福,仪光师傅住在他家几天,住在厢房,大加供养。风俗有人死了都要拜问巫师,巫师说出死煞出现的时日,怕有妨害举动,死人家大多出去躲避。那天夜里,这家人都从北门出去了,没有告诉禅师。禅师只在正屋里点灯念经,忽然看见有两个人侍奉他。快到半夜的时候,忽然听到正屋里有人站起来,有拿衣服开门的声音,有一个妇人走出正屋,就到厨房里准备吃的,打水弄火。师傅以为是家里主人,没有对此感到奇怪。等到快要天亮,妇人吃饭,端着盘子上前来,只戴着面纱,光着脚,又拜见说:〃烦劳师傅来到,现在家人都已出去,恐怕斋粥没准了,所以弟子起来给师傅送饭。〃师傅知道这是已亡之人,就接受她的进献。才祷告,祷告没完,听到正屋北门有声响,妇人恐惶,立即说:〃儿子来了。〃于是奔跑到正屋内,就听到有哭声,哭声停止,家里人拜见师傅,问他安否。看见盘里的粥,问师傅说:〃弟子们夜晚离开这里躲避灾祸,不让师傅知道,家里没有人,这粥是谁做的呢?〃师傅笑着不回答,屋内婢女惊讶地说:〃死了的人忽然夜间尸体横卧,手上有面迹,脚上沾有泥土,是为什么呢?〃师傅就指着所做的粥来告诉他,那家人非常惊讶。


尼员智
广敬寺尼员智,尝与同侣于终南山中结夏。夏夜月明下,有哭而来者,其声雄大,甚悲。既至,乃一人,长八尺余,立于庐前。声不辍,遂至夜半,声甚呜咽,涕泪横流。尼等执心正念不惧,而哭者竟不言而去。(出《纪闻》)
【译文】
广敬寺有个尼僧叫员智,曾经和同伴,在终南山中欢度夏天归去。夏天月夜中,忽然传来一阵哭声,那声音宏大,很是悲凉。等哭声渐近到这里,竟是一个人,长八尺多,站在屋前,哭声不断。于是到了半夜,哭声很是幽咽低沉,泪流满面。尼僧等人潜心念经,毫无惧色,可哭着的人竟然不出言语就消失了。


杨元英
杨元英,则天时为太常卿,开元中,亡已二十载。其子因至冶成坊削家,识其父圹中剑。心异之,问削师:〃何得此剑?〃云:〃有贵人形状衣服,将令修理,期明日五时来取。〃子意是父授,复疑父冢为人所开。至日,与弟同往削师家室中,伺之。至时取剑,乃其父也,骑白马,衣服如生时,从者五六人。兄弟出拜道左,悲涕久之。元英取剑下马,引诸子于僻处,分处家事。末问:〃汝母在家否?〃云:〃合葬已十五年。〃元英言:〃我初不知。〃再三叹息,谓子曰:〃我有公事,不获久住。明日,汝等可再至此,当取少资,助汝辛苦。〃子如期至,元英亦至,得三百千,诫之云:〃数日须用尽。〃言讫诀去,子等随行涕泣。元英又谓子曰:〃汝等不了此事,人鬼路殊,宁有百年父子耶?〃言讫诀去。子随骋出上东门,遥望入邙山中,数十步忽隐不见。数日,市具都尽。三日后,市人皆得纸钱。(出《广异记》)
【译文】
杨元英,武则天时做太常卿,开元年间,过世已有二十年,他的儿子因为到冶成坊削家,突然发现了他父亲坟墓中的剑。心里感到奇怪,问削家。〃怎么得到这把宝剑。〃答道:〃有个穿戴高贵衣服的人,他让人修理,说等到明天中午来取。〃杨元英的儿子料想是父亲给的,又怀疑父亲的坟墓被人挖开。到了第二天,他和弟弟一同去削师家里,等候那人,到了取剑时间,竟是他的父亲,骑着白马,穿的衣服都象活时穿的一样,有五六个随从。兄弟俩在道左出来拜见父亲,悲泣了很久,元英拿剑下马,引领两个儿子到偏僻的地方,分别交代了家里的事,最后问他们的母亲在家没有。他们说:〃合葬已十五年了。〃元英说:〃我当时不知道。〃再三叹息,对儿子说:〃我有公事,不能久住。明天,你们可以再到这,应当拿走一点钱财,帮助你们过艰辛的生活。〃儿子按期来到了,元英也到了,儿子拿到三百千银两,父亲告诫他们说:〃几天内一定要用完钱。〃说完要诀别离去。儿子们就跟随哭泣,元英又对儿子说:〃你们不懂这事,人鬼道路不一样,哪里有百年父子的呢?〃说完就急忙诀别离去,儿子跟着骑上马出走到东门,遥望父亲进入邙山中,又几十步忽然隐藏不见了。过几天,买东西把钱用光了,三天后,商人所得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