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江文艺 2005年第09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婚妇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但也许祥林嫂是从小不进网吧的好女人。也许祥林嫂真的被拐卖妇女儿童的人口贩子卖到乡下去了。也许她性格软弱,逆来顺受接受了个贺老六式的乡下人。信息社会信息空前发达,贺老六娶了祥林嫂就进城打工去了,留下一部手机,夫妻俩常通话,说说贴心事,喋喋不休的祥林嫂也得到了幸福。也许天天打电话实在太费钱了,于是祥林嫂学会了写短信。祥林嫂满肚子的情爱说不完,于是每天的短信喋喋不休。日复一日,春去秋来,祥林嫂的短信情书出了名。她也得了个雅号:情书圣手。这雅号让手机厂老板十分看好,千里迢迢请祥林嫂当女性手机的形象代言人。广告词都拟好了:把爱情握在手中——情书圣手爱用的手机!广告一出,引起了出版社的注意。于是把祥林嫂喋喋不休的啰嗦情书短信,请来枪手润色加工打磨,弄出一本畅销的手机情书小说:感天动地祥林嫂世界首部手机情书小说——《我是你勾魂的女巫》。小说很畅销,于是祥林嫂把打工的男人找回家,替她当工头,管住几个文学青年,号称《女巫文学工作室》,对手机小说进行多方位的生产:手机侦探系列,手机夫妻互发共读系列,成人阅读儿童不宜系列……祥林嫂的喋喋不休开发得很得手,从此产业化经营。
  也许祥林嫂被拐卖后什么也没有干,照样和贺老六过日子,照样生下个儿子,儿子长到六七岁,山里没有了狼,孩子也突然失踪了。于是祥林嫂四处寻子,见人就喋喋不休地说:“我以为山里的狼没了,孩子就不会丢了,那天我让阿毛在门口剥豆子,就那么一会儿,孩子就没有了。拐卖人口的家伙比狼还要坏哪……”谁听了祥林嫂的故事谁都要落泪。走一路说一路,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寻子的故事上了电视,观众说祥林嫂比当年倪萍还要煽情,比男儿有泪天天弹的朱军还要催泪!屏幕一曝光,认母的电话不断,世上好人多,祥林嫂在一大堆候选儿子中,经过亲子鉴定,找到了儿子,大团圆的结局在电视与广大观众见面,祥林嫂立马成了当年感动中华感动明天的名人!一出了名,祥林嫂更是喋喋不休了,为啥?广告商来了,保健品给儿子吃,美容化妆品让祥林嫂用,天天在电视上喋喋不休地说:“名气是大伙给的,我给大伙介绍这个品牌,好处嘛当然是谁用谁知道!”
  喋喋不休的祥林嫂在旧社会死了。喋喋不休的现代祥林嫂如此风光。我怕有“戏说”经典的不恭。请教批评家,答曰:关键是态度嘛。喋喋不休是心里有想说的话,在今天能说出来,就像高压锅有出气阀,安定了嘛。不仅安定,而且喋喋不休还化弱点为优点,成为可开发资源,安定再加上和谐了嘛。听了批评家言,我觉得不完成此文对不起读者了,于是把这篇小文章呈现于你的面前,请你过目。
  
  都市水浒
  
  现在有另类读物,解构名作,这种东西让许多热爱经典的先生大为恼火。解读红色经典的自然被叫停。解读灰色的、黑色的或者杂色的,就不好办了。比方说《水煮三国》之类的东西,借古人说今事,说的不是政治,是经济,于是在经济为中心的今天便大行其道了。
  依我看,大行其道必有大行其道的理由。经济社会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种“排行榜”。书店有图书销售的排行榜,电影有票房的排行榜,唱片有发行的排行榜,名人的各式各样的名人榜,更闹腾得可以。正面的有十大青年俊杰、十大女杰(女警察、女法官、女艺员、女诗人……)以及“感动中国的十位新闻人物”、“当代中国的百名杰出企业家”、“环球华人百名英才”凡此种种,在每年、每月或每周都分别成为都市的新闻焦点。负面的也有,“年度十大贪官”、“十大知识侵权案”、“十大造假事件”以及“最有争议的明星”、“最出位的美女作家”……如此榜单在各种小报上成为最抢眼的卖点。
  
  我不禁想起当年领袖说的一句话:“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领袖说这话的时候,在各式媒体上的英雄还真没有今天的名人多。头年出了个雷锋,这一年的好人再多,也都是“雷锋式的好同志”。第二年出个“焦裕禄”,其余的好干部也不少,轮到上台做先进事迹报告,也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计划经济年代,英雄也有规矩。正面的讲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换个角度说,思想不解放,学先进也像穿衣服,从上到下中山装,水平高的是毛料,水平差一点的是咔叽布,再差就叫艰苦奋斗了,中山装上打几个补丁。那个时候,思想好这句评语,也有形象,劳动模范总是两个人肩并肩地一起读报纸。读报,这个形体语言就是,在听来自北京的声音,在学习雷锋事迹,在关心国家大事。
  现在难了,现在读报是需要脑筋急转弯的事情。头版是主旋律的大政方针,各家报纸差不多。当然要看,中国老百姓从来就关心国家大事,这一点在中国的媒体上得到充分体现。所有的报纸都有个相似的头版,所有的电视台都有十九点的“新闻联播”。再下面,就真是“英雄辈出”了,各式的“榜单”,推出各式的“当代英雄”。让我感到真像个城市水浒,天天排座次,处处是江湖。闹得很也累得很。读者都看得累了,争上榜的英雄们不知道累不累。答案是肯定的,但再累也前仆后继,上演着都市水浒的连续剧。
  我认为,当荣耀与荣誉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利,老百姓也能做名人梦;当财富与富有不再成为批判的目标,老百姓也能做发财梦;城市这个名利场进行着追名逐利的“奥运会”,各种排行榜也就是公之于众的金银铜牌成绩单。排行榜上的人不一定出身名门,但昨日的无名之辈今日富甲天下,这也许就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人人都应拥有机会,虽然不一定人人都最终拥有财产。排行榜上的人不一定道德高尚,但昨日的平头百姓今日名扬四方,这也许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只要你给社会创造了财富,就会得到社会的承认。
  各式各样的排行榜,越来越多的排行榜,周期越来越短的排行榜,让我感到都市经济运行的加速度。同时“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空前繁荣的时候,排行榜也在告诉我,在“都市水浒”的时代,排行榜本身也快餐化了。名人当不久,红人当不久,大牌当不久,连坏人也当不久,遗臭一周就不简单了,下一期专刊就会有新案件叫人们忘了旧坏蛋。所以,水浒都市里最盛产的就是“前名流”和“原著名人士”。不认识的人见面打招呼,掏出一张名片来,总有一大排吓人的头衔。每一个头衔都是一次曾经风光的“上榜人物”!
  见多不怪,我们都习惯了这样的遍地英雄。当然,这种时尚,也让某些蝇营狗苟之徒空前大展身手:追名逐利、唯利是图、厚颜无耻,招摇撞骗、翻云覆雨、挑拨离间……凡是曾被人不齿的下流手段,只要通达名利目标,都使唤得得心应手。因此,都市水浒排行榜的榜上榜下,或者说我们的身前背后,都看得见这类角色身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鬼都怕”。这类角色与过去的流氓地痞最明显的不同: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出类拔萃。
  鬼都怕——当代都市水浒排行榜上第一百零九位。
  
  听出味儿来
  
  开会有时是件有益的事情,尽管在我们一生中,对生命最大的浪费之一,就是开会,特别是作为知识分子或者公职人员。开会有时是件有趣的事情,尽管在我们需要尽职的事务中,我认为开会一般是应划入“应酬”或“不得不”的低质易耗的乏味项目。
  但像今天这样的会,讨论几个获奖青年诗人的作品,而我又无须主持会议,这种状态下,我力争使这次会议对我而言,有趣而且有益。要进入这样一种境地,一是超然,不要想说服谁,也不要想去教导谁;二是细心,不要完全跟着发言者的思路去想问题,而是从发言中听出一点值得回味的问题。本次会议主题:第三届华文青年诗歌奖获奖作品讨论会。
  听谢冕发言,谢冕在发言中,说了一句:“……我算个中年……。”
  谢先生今天应该七十有余了吧?他说出一句“我算个中年”:尽管有个前置的条件“和蔡其矫先生比”,我觉得这句话显出了谢先生的养生之道。作为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谢先生的学问应有定评,作为新时期文坛“三个崛起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对谢先生的褒贬之声二十多年来从没有个定评。但是,每次一看见谢先生脸上总挂着笑容,这是一定的;谢先生每次参加活动总是身轻步健,这是一定的;从背后看谢先生其身材正值中年,这也是一定的。谢先生在心理学范畴衡量,应是最优秀者,生命对他如同一只装着半瓶酒的瓶子,他一定是永远赞叹瓶子里还有酒的君子:“真好!还有半瓶!……”相反,一个悲观主义者,拥有同样一只半瓶酒的生命,他却悲叹道:“天啊,只剩半瓶了……”
  听庞俭克的发言,他说:“……人类需要诗歌,连那些该枪毙的人,心里也有柔软的地方,何况正常的人,绝对需要真情和诗意……”
  我笑了。庞先生是《诗刊》的朋友,也是漓江出版社的副老总,一个出版家。我插话:“在许多诗人眼里,最该‘枪毙’的就是出版商,因为一说到出诗集,他们就摇头,就说诗人自己能出多少钱?当然,庞俭克算是心里也有柔软之处的那一类了。”他也笑了。
  听吉狄马加发言,说道:“诗歌与心灵有关……”
  他是我们的领导,而且是政治领导,在机关里,昨天还说:“保持先进性教育第三阶段的任务……”干什么吆喝什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是老话。但我们一些诗人有个误区,忘了人是有各种角色,诗人这个角色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