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我去化妆品柜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A的监管,FDA曾经尝试对于特殊术语的使用,例如“天然”等等,做出明确的官方定义,但是这样的做法却在法庭上被驳回了,因此化妆品公司可以任意使用这些术语,这些术语具有非常高的营销价值,但是在医学上没有任何意义。 
    很多化妆品公司根本不管产品中非天然成分占大多数的事实,竟然还标榜自己的产品是纯天然的。此外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研究可以证实“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成分更有益皮肤,实际上许多天然成分都具有毒性(出处:Toxicology In Vitro,2006年6月,480…489页)、致癌性或刺激性,结果让皮肤饱受蹂躏(出处: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04年8月,144…148页)。还有,当植物提取物添加入化妆品之后,经过防腐、稳定处理,再与其他成分相混合,就基本上失去它的“天然性”了(出处:FDA Consumer杂志,1998年5…6月;1998年5月和2000年8月修订)。 
    有机化妆品:自2002年10月,美国农业部(USDA)开始着手规范冠以“有机”字样食品(包括国产的和进口的)的标准。美国农业部在官方网站上表示,“有机食品是由注重利用可再生资源、保护水土以提高后代环境质量的农业体系生产出来的。有机肉类、家禽、蛋和动物奶制品不得使用抗生素或生长激素。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过杀虫剂、由人工合成成分或污水污泥制成的肥料,也没有采用过生物工程技术或致电离辐射。食品是否具备贴上有机食品标签的资格,需经美国农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认证。加工和处理有机食品以供应超市和餐馆的企业也必须获得认证。” 
    很明显“有机”跟化妆品丝毫扯不上关系,但许多消费者却被化妆品的“天然性”吸引住了,根本不理会这些说法是不是事实。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化妆品公司开始给产品贴上“有机”的标签。但是Consumer Reports(2003年8月,61页)指出,“没有证据表明美国农业部打算把有机产品的认定标准延伸到化妆品行业,但市面上一些洗发水和润肤乳却标榜是70%的有机产品,因为主要成分是……浸泡过有机薰衣草叶的水。” 
    只要稍稍看一眼成分表,你就会发现大多数成分与植物无关,更不用说是所谓的“有机”植物了。自称是“纯天然”、“有机”的化妆品,许多成分都是人工合成的,但很多女性对好产品的渴求让她们失去了判断力。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在超市里大多数“天然”化妆品是和有机产品或有机食品放在一起的,后者的“有机”标签经过了严格的认定,因此消费者会想当然地以为旁边的有机化妆品也是有保证的,哪里想得到这根本就是两码事呢。 
有关美国农业部对有机产品的认定标准,请登陆网站ams。usda。gov/nop或致电美国国家有机计划机构(National Organic Program)的电话(202)720…3252。 
低过敏性或适合敏感性皮肤: 
    这两个术语暗示消费者产品不会造成过敏,但这种说法没有意义,其实不存在测试产品以判断会不会造成皮肤过敏方面的监管标准,任何化妆品公司都可以随意使用这两个术语。此外,“经皮肤科医生测试”、“经敏感性测试”、“经过敏试验”、“无刺激性”之类用科学术语包装过的宣传也同样是烟雾弹。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化妆品公司在使用这些术语时并不需要研究报告来证实(出处:fda。gov)。在本书第7版,你会发现许多标榜适合敏感性皮肤使用的产品都得到了糟糕的评价,就是因为添加了过多的刺激性或致敏性成分。 
   不含酒精:一般这是指产品不含变性酒精(denatured alcohol)、普通酒精(ethyl alcohol)、甲醇、苯甲醇(benzyl alcohol)、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或SD乙醇(sd alcohol),这些成分都类似于谷物酒精(grain alcohol),对皮肤有强烈的干燥和刺激作用(出处:Contact Dermatitis,2005年2月,82…87页;The Lancet,2002年4月,1489…1490页)。不过,很多化妆品都会添加别的“酒精”成分,如鲸蜡醇(cetyl alcohol)、硬脂醇(stearyl alcohol)、鲸蜡硬脂醇(cetearyl alcohol)、羊毛脂醇(lanolin alcohol),这些脂肪醇(fatty alcohols)成分的作用与刺激皮肤的谷物酒精完全不同。一般来说,刺激物含量越大,刺激性越明显,但谷物类酒精在成分表上列在防腐剂前后,那么比较不会刺激皮肤。 
   不含香料:原本这是用来告诉消费者产品不含香精或芳香性成分,但事实上未必如此。许多产品都会选用芳香的植物提取物,所以可能造成皮肤刺激、引发过敏反应或光毒反应(加剧阳光伤害)。不管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香料都不属于有益肌肤的成分(出处:Acta Dermato…Venereology,2007年7月,312…316页)。 
更重要的是,芳香成分(如芳香的植物油或芳香的植物提取物)有可能被添加到“不含香料”的化妆品中,来掩盖其他成分的难闻气味,因为用量较少,因此香味不会很明显。所以说,“不含香料”也可以是指产品没有明显的香味,其实却添加了芳香性成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由于“不含香料”这个术语不受FDA的监管,所以列在产品标签上没有意义,最终你还是要留意产品的成分表(出处:fda。gov)。 
   不造成粉刺和不造成青春痘(nonedogenic and nonacnegenic):这两个术语不具有任何意义,因为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定义,FDA对于这些术语的使用无法予以法律的规范,任何产品都可以做这样的宣传。事实上,研发不会造成青春痘的产品还在摸索当中。如果有产品能做到承诺的“不造成粉刺”或“不造成青春痘”当然很好,但几乎所有的化妆品成分都有可能造成某个人皮肤发炎,而且要从几百万种成分组合中找出造成皮肤问题的“罪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用了“不造成粉刺”的产品反而让皮肤发炎的经历。事实就是,这些说法不仅是虚假的,而且永远不会是真实的(出处:fda。gov)。 
   经皮肤科医生测试:不论说得多么动听,只要没有公开发表的可靠数据予以证实,“经皮肤科医生测试”只是说某一位医生自己用过或看到过别人用过某个产品,觉得还可以,但不表示这个产品有多好,也不表示这个产品比同类产品更出色。此外,“经皮肤科医生认可”也是一句空洞的营销语(出处:fda。gov)。 
   经实验室证实:实验室听起来似乎科学性更强一些,但任何一个做研究的地方都可以称作“实验室”。揭开这个术语的“科学包装”,你会发现所谓的“实验”相当不符合逻辑,而且所做的实验往往是化妆品公司预先支付经费的有偿实验。 
   专利秘密或专利成分:其实并没有所谓的“专利秘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矛盾的,要想“获得”专利,唯一的途径就是“公开”产品和用途的全部细节,而且专利也不代表效果。专利是指可以制造某些成分或配方的权利,或者将既存的成分或配方使用在某些特定场合的权利(比如抗皱、抗痘、去角质或美白),这与成分或产品的效果没有一点关系。专利也不代表产品的质量、可靠性或用途更好,也不表示既存的成分不可以被其他公司用作其他用途(出处: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uspto。gov)。 
   精油:精油并没有“精妙”之处,这个名词只是一件“皇帝的新衣”,让消费者误以为芳香性油脂具有很好的护肤功效。好几百家化妆品公司做推销时都说产品添加有精油成分,有很好的护肤作用,甚至最敏感的皮肤也可以用。如果说除了神奇的抗皱产品之外,化妆品行业还有别的弥天大谎,那就是关于精油的神话了。皮肤病学期刊上的研究报告已经证实,不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香料都会造成皮肤问题(出处:Acta Dermato…Venereology,2007年,第87卷,第4期,312…316页;Dermatology,2002年,第205卷,第1期,98…102页;Contact Dermatitis,2001年,333…340页;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2001年,172…178页)。任何化妆品公司建议使用含有挥发性精油成分的产品,比如玫瑰油、橙油、松油、麝香油,并且认为这些产品都是温和有益的或低敏感性的,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而且会造成皮肤伤害。 
药妆品(cosmeceutical) 
    目前药妆品非常热门。药妆品的“门槛”很低,只要兼有化妆品和药品的作用,任何产品都可以叫“药妆品”。许多护肤品公司都爱用这个名词,尤其是医生自己做销售或支持的产品,让消费者觉得效果比普通产品更好或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如今销售和代言药妆品的医生越来越多了,使得这类产品更加热门。比如蒂娜?阿斯特(Tina Alster)医生为兰蔻品牌的产品做代言;卡伊恩?格罗斯曼(Karyn Grossman)医生为Prescriptives品牌的产品做宣传;帕特丽夏?韦克斯勒(Patricia Wexler)医生有自己的同名品牌Patricia Wexler M。D。 Dermatology;杰弗里?多弗尔(Jeffrey Dover)医生代言Skin Effects品牌;杜克(SkinCeuticals)品牌的老板是谢尔登?皮奈尔(Sheldon Pinnell)医生,现在已经被欧莱雅收购,还有裴礼康(N。V。 Perricone)医生。这些医生的领军人物是霍华德?索贝尔(Howard Sobel)医生,他卖的护肤产品算是如今最贵的一种。 
    虽然这些产品有着深刻的医学背景,但“药妆品”一词在使用上却不受监管,完全是一种夸大宣传的营销用语,任何人都可以给产品贴上这个标签以示具有更多的“药用价值”,FDA甚至表示并不存在什么药妆品,它只是推销巧妙的化妆品。 
    那么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