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庆祝《独立宣言》发表50周年的时候,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的人们分别向杰弗逊和亚当斯发出了邀请,可是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根本无法出席任何公众活动了。就在7月3日的傍晚,托马斯?杰弗逊突然昏迷,最后一句话是问身边的医生和家人:“今天是四号吗?”他在昏迷中坚持着,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第二天,托马斯?杰弗逊就停止了呼吸。五十年前的这一刻,美国的一代开国者正开始在他起草的《独立宣言》上签字。几乎就在杰弗逊死去的同一时刻,远在北方的昆西小镇,当时坐在椅子上的约翰?亚当斯突然中风,失去了知觉。当天下午,约翰?亚当斯也去世了。五十年前的这一刻,美利坚合众国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的独立!
独立宣言的两位催生者——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五十周年的同一天离开这个世界,相隔还不到五小时。没想到多年前他们的好友拉什的一个梦,今天竟然成了现实。




肯尼迪与林肯的百年遥望(1)

人们常常将亚伯拉罕?林肯和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这两位美国著名的总统进行比较,因为他们彼此有着太多的相似或相关的地方。这两位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巧合,许多惊人的巧合。
亚伯拉罕?林肯第一次当选国会议员是在1846年,而约翰?肯尼迪则正好是在100年后当选为国会议员的。1860年11月6日,林肯当选为美国的第16任总统,而肯尼迪则是在100年后的1960年11月8日当选为第35任总统的。这两个时间不多不少刚好都相差100年。这两位总统相隔百年,却发生了许多相似的事情。
其实,他们的巧合更多的是关于他们遇刺事件的。刺杀林肯的凶手叫约翰?威尔克斯?布思,生于1838年;而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德,则是出生于1938年。两个杀手都是南方人,也都是在抓捕和审判之前被击毙的。布思是在剧院刺杀了林肯之后,逃入了一座谷仓;而奥斯瓦德则是在一座仓库的窗口对准肯尼迪扣动扳机,然后逃进了一家剧院。
巧合的事情还不止于此,两位总统似乎对于自己的死亡都有着某种奇特的预感。就在遇刺的当天,林肯还对他的卫兵威廉?H?克鲁克说道:“我相信有人要谋杀我……我毫不怀疑他们会动手……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也是无法阻止的。我没有任何办法。”而肯尼迪在遇刺前,也曾毫不怀疑地对妻子以及他的私人顾问肯?奥唐纳尔说:“如果有谁想从窗口用步枪向我射击,谁也无法防止,因此又何必多操心呢?”肯尼迪说这话的时候是在1963年11月22日,就在讲了这话几个小时后肯尼迪就不幸遇刺身亡了。
除了上边提到的这些,两位总统之间的巧合还有很多。林肯和肯尼迪两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民权运动人物,两人都在星期五被枪杀,并且都是头的后部中弹,遇刺时两人的妻子也都在场。林肯是在福特大戏院遇刺的,而肯尼迪虽是在汽车上被刺的,但汽车却是福特汽车公司出品的,而且还是林肯牌的。他们死后,接替他们总统职位的都是南方人,并且都叫约翰逊。接替林肯总统职位的安特鲁?约翰逊生于1808年,而接替肯尼迪总统职位的林肯?约翰逊生于1908年,两人相差也是100年。另外,肯尼迪还曾经有一个名叫伊夫林?林肯的秘书。据有关报道,这位秘书还曾经劝告肯尼迪不要去达拉斯。
凑巧的事情如果仅仅是一件两件地发生也就算了,我们大不了就称之为巧合。但是如果巧合多到了像林肯和肯尼迪之间的这个样子,再解释说这仅仅是巧合还会有人相信吗?难道冥冥之中,在这两个人之间确实暗藏着什么玄机?
百年遗信救后人
1798年4月14日拿破仑写给在埃及同土耳其人作战的部下老马什尔上尉的一封信,在100多年后竟然拯救了同样率军在埃及同土耳其作战并且已经陷入绝境的老马什尔的曾孙小马什尔上尉的性命。这是一个巧合,也是一个奇迹。
1914年的8月,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的4月,一支法国军队和数倍于己的土耳其军队在埃及战场的西奈半岛展开了激战。法军一直坚持到4月14日的傍晚,最终只剩下了30多人,并且弹尽粮绝。此时他们已经被土耳其军队包围。马什尔上尉眼望着派出去寻求救援的信使一个接一个被土耳其军队击毙,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曾祖父。他的曾祖老马什尔上尉也是在西奈半岛一个荒凉的地方牺牲的。难道小马什尔上尉也要步自己曾祖父的后尘,死在西奈半岛吗?




肯尼迪与林肯的百年遥望(2)

就在这个时候,中尉领着一位身披斗篷的*老人来到了马什尔上尉面前。这位老人难掩激动,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已经发黄了的旧报纸袋,颤抖着递给马什尔上尉。马什尔上尉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接过纸袋后看见上面字迹模糊地写着“马什尔上尉”五个字。小马什尔上尉打开纸袋,发现里面有一封信,早已经发黄了。借助火光,马什尔仔细地辨读着信的内容。由于字迹很潦草,马什尔费了很大的劲才断断续续地看完。信中的内容大致是:“亲爱的马什尔:接到此命令,请立即……这封信由一位年轻的*人转交给你……看完信后,立即寻找埋在堡垒和地下的食物、军需……拿出你们最需要的,然后把剩下的物品毁掉……你们从埃及前线撤离……有三条路,但不可以走滨海那条…… 从中间那条路可以一直穿过沙漠……要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附在信内的地图,并根据地图找到……废墟后面有一泉眼,最后能……胜利。”再看信上的署名和日期,“1798年4月14日,波拿巴?拿破仑”。马什尔上尉看完这封信非常吃惊,同时也感到疑惑。
这时,那位老人说出了故事的原委。1799年,拿破仑率领一支法国劲旅远征埃及。当年4月份,部下老马什尔上尉率领的一支军队在西奈半岛陷入了土耳其军队的重重包围。拿破仑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写信给老马什尔。信的大意是指导如何突破重围。拿破仑把这封信交给了一位熟悉当地地形的*年轻军人马洛卡。马洛卡在接受任务后,就立刻昼夜兼程地赶往交信地点,但是他还是没有找到老马什尔上尉及其部队。原来,老马什尔上尉率军在经过一番激战后,已经突破了土耳其人的包围,但是由于不熟悉当地地形,最后被无情的沙漠所吞噬。
当时,马洛卡不知道马什尔上尉已经带领部队走上了绝境,心里很内疚,一直自责没能完成任务。所以,当老马洛卡快要去世的时候,就把信交给了他的儿子小马洛卡,并再三嘱咐一定要找到马什尔上尉并亲手把信交给他。小马洛卡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整整寻找了40年,这时候他已经89岁了。机缘巧合,小马洛卡终于把这封历时一个多世纪的信件,在同一个地点亲手交给了收信人“马什尔上尉”——老马什尔上尉的曾孙。
马什尔上尉听完事情的原委之后,异常激动。之后,在老人的指点下,马什尔上尉等人在要塞的后边找到了废墟,也找到了他们最急需的弹药和食粮。不过这些食物和弹药可不是拿破仑留给他们的,而是在大战刚开始时,德国人和土耳其人储藏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的。马什尔上尉在获取了弹药和食物以后,又按照地图上的路线终于走出了重围。




中西历史上的若干巧合

世界的东方和西方曾经是两个联系并不紧密的人类文明区域,在这两个不同的地方却出现了许多相似的人物、事件和现象。对东西方的相似和差异进行观察和梳理,有助于我们对东西方和世界整体的文明有一个更好的认识。然而在观察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非常巧合的事情,这也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
清王朝的康熙皇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君主,开创了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局面。而几乎同时在俄国也有一位贤明君主,那就是彼得大帝。他与康熙几乎是同时即位,也为俄罗斯帝国的辉煌奠定了基础。这两位皇帝连死几乎都是一块,康熙皇帝死于1722年,而彼得则死于1725年。
被誉为“西方戏剧之父”的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37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与别人合作完成的。此外,他还写有154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被誉为“中国戏剧之祖”的汤显祖,在戏曲方面的代表作有《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和《紫钗记》等。这四部作品被合称为“玉茗堂四梦”,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学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超出了文学的边界而广泛影响到各个艺术门类。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不仅是同时代的人,而且还都在公元1616年去世。这又是一个巧合。
公元617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晋阳起兵。之后,李渊称帝,定国号“唐”,统一全国,建立了当时的大唐帝国。而与此同时的西方,穆罕默德统一了*半岛,创建了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形成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两大帝国分别雄踞东西,同样强大、繁荣,疆域也都非常辽阔。
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创了延续3000余年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而生于同时代的释迦牟尼则创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和释迦牟尼两人的年龄只相差14岁,都创立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学说。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鼎盛时期,而此时也正值中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东西方都处在学术上异常繁荣的时代。这一时期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而中国则有孔子、墨子、老子和庄子等。这一时期也是军事天才辈出的的时代,西方有波斯居鲁王、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等,而中国则有孙武、吴起、孙膑等人。
产生于公元前9至前8世纪的《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