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野趣随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兔子的耳朵

兔子,这种温顺美丽的小动物,最显著的相貌特点就是耳朵很长。有
些品种的兔子耳朵几乎与身体一样长。免子的耳朵不仅长,而且很灵活,能
够直竖起来并且四面八方转动。不象矮脚狗的长耳朵一样老是软不拉塌的耷
拉着。兔子的耳朵为什么这么长?小时候我问老师,老师瞪大了眼说:因为
它调皮不听话,被人天天揪,揪长的。这当然是吓唬小孩的话。事实上兔子
耳朵长完全是自然进化结果。兔子是一种小型食草动物,既没有尖牙也没有
利爪,甚至没有牛羊那样的硬角,按说它在自然竞争中是个弱者,不管哪一
种食肉动物都可以欺侮它把它了当点心吃。令人奇怪的是亿万年演变的结
果,非但没有被吃掉,还越来越兴旺,成为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十二种家畜
之一。即使是野兔,在当今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情况下,仍然繁衍很多,猎
人拼命打也打不完。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就是靠着一付长耳朵。

到草原上观察正在食草或嬉戏的野兔,可以发现一种很有趣的现象,
每隔几分钟,它就要抬起头踮起脚,竖直了长耳朵倾听周围动静。它的听觉
非常灵敏,可以发现很远的敌人,一旦感觉可能有危险,立即拔腿飞跑。它
的后腿很长很发达,很善于奔跑。所以在人们心目中兔子是速度的象征。兔
子的皮很薄,万一被天敌抓住了,能够迅速地挣脱逃命。兔子的另一种本事
是很能生育,一只母兔一窝可以生七八甚至十几头,而且每个月都能怀胎。
这样在民间兔子又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不过我倒以为,不管兔子有多少本事,
离开了那付听觉发达的长耳朵就很难发挥作用。“守株待兔“故事绝不是杜
撰。

它跑得快了就顾不上竖耳朵听,而眼睛虽大却是近视,结果就只能撞
在树上让农夫捡个便宜。所以,兔子的长耳朵既是进化的选择,也是兔族得
以繁荣昌盛的根本。要是没有这付长耳朵,人类还会这样喜欢宠爱它吗?兔
的形象和性情使它常常与美丽的女人联系在一起,从最早的嫦娥起,到今天
香港武侠影片中的可爱姑娘,身边总有一只兔子。而前几年走俏一时的兔毛


衫,也也是女性青睐后才发展起来的。

对兔子的喜爱,不仅在中国,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不过喜爱的角度有
点不同。前几日看报纸,说到韩国人特别喜欢兔子的长耳朵,因为他们希望
在兔年里政府能够象兔子那样善于倾听老百姓的呼声。而我们中国人喜欢兔
子,更多的因为它象征爱情和生育,所以许多人都把婚期订在兔年。这令我
生出许多感慨来。本来萝莆白菜各人喜爱,谁喜欢什么都无可非议。但我由
此联想到人的耳朵。人虽然没有兔子那样灵敏的长耳朵,听觉的功能对于生
存发展也非常重要。据科学家研究,先天失聪的儿童在智力上比正常的儿童
缓慢。“聪明“的第一意义就是善于听。所以孔老夫子说人要到六十岁才“耳
顺“。唐代名相魏征在著名的谏宗十思疏中语重心长地说“兼听则明,偏听
则暗“。伟大领袖生前也多次说过要虚心倾听人民的呼声。可惜老人家到晚
年并没有照他教导别人的去做,根本听不得一点不同意见。因此犯了许多错
误,把我们国家民族带到几乎崩溃的边缘。这个教训是沉痛的。值得我们千
秋万代引以为鉴。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国家已经拨乱反正,走上了改革开放的
健康轨道,仍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地重蹈偏听偏信的复辙。不说别的就以兔子
而论。本来兔子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靠着它的长耳朵长腿以及其它绝招完全
可以自然发展的。可是因为近年来自然生态受到人为破坏,天敌豺狼虎豹等
食肉猛兽以及鹰类大批灭绝,野兔竟不可思议地大繁殖起来,极大地危害农
业。而家兔呢,有一阵子在某些人的行政干预下,不顾市场需求和老百姓的
意愿,也大养特养起来,以至后来一些地方兔毛没人要兔肉没人吃,许多养
殖专业户亏的叫苦连天。由些联想到诸如此类的事,獭狸成灾,柑桔成灾,
烤烟成灾,。。;难道不就是某些人不长耳朵,不听科学,不听群众呼声之
故吗?

所以我希望在兔年里大家都有一付兔子式的好耳朵,更加“聪明“!

金斑喙凤蝶

世界上的蝴蝶千千万,最美丽最珍稀的也许是金斑喙凤蝶。事实上它
也是我国仅有2 种一级保护的昆虫之一。

它平时深藏简出,春末夏初阳光明媚之时才会一现芳踪,时而在千米
高空乘风遨游,时而在林间花丛采蜜。快如闪电,缓如轻舞,姿态优美,魅
力无穷。

为了得到它,有人跋山涉水,不畏艰险。有人不惜以数万美金换取一
只。尽管如此,这种产于武夷山脉的大型凤蝶,至今世上只有几只标本,极
少数的人才能一睹它的真实风采。六十年代,我国准备发行一套中国蝴蝶邮
票,其中必须要有金斑喙凤蝶,国内竟找不到标本。设计者只好借助英国伦
敦皇家博物馆珍藏的世界上唯一一只标本资料,据说还有残缺。我自从迷上
收集动物标本后,最想得到的也是金斑喙凤蝶了。每年春夏之际,都要深入
武夷山,或攀登上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峰,或穿行于野花盛开的山林,或伺候
在暗香流动的溪畔草地。数年来却从来没有见到过它的靓影。今年,一位武
夷山朋友看见我这样痴迷,不无好笑地告诉我:象你这样乱撞,哪能找得到?


金斑喙凤蝶不但稀少,而且性情刚烈,绝不肯被人束翅就擒,实在逃不脱,
就撞地自毁。外人偶有捉到,也是残缺不全的肢体。我一听,心凉了半截:
照你这么说,谁还能得到它?朋友说:那倒未必。自然保护区里就有,他是
保护区管理局的昆虫专家汪先生。

抱着一睹稀世之蝶的急切心情,我到管理局大楼拜访汪先生,不巧的
是上山采标本去了,局里只有一个秘书。我很失望,问何时回来,秘书摇头:
很难说,也许要半夜,也许要几天。我试探问他是否知道金斑喙凤蝶?秘书
一听兴奋起来,告诉了我许多事情。

这才知道,象我这样来找金斑喙凤蝶的人年年都有,有的人连续十年
都扑空。而汪先生大学毕业后,离乡背井到这山沟里作研究工作,一呆就是
三十年!至今他的妻儿老小还在几百公里外的老家。三十年春夏秋冬,天天
在山林里奔走,什么逃得过他的眼睛?经过多年观察,才摸索出规律。在它
时常出没的地方,潜伏多日,一旦发现落下地面,立即用特制的喷筒将它麻
醉棗只有这样才来不及自毁。秘书将我带到汪先生的办公室,一只大玻璃柜
中赫然摆着两只心仪已久的完整金斑喙凤蝶。我一下就为它的美丽所震惊:
只见两翅展开半个手掌大小,通体油绿可鉴,前翅一条弧形金色斑带,后翅
几块金色斑块,细长的尾翅末端犹如金泊闪光。虽然是标本,依然生气勃勃,
仿佛就要腾空而去。

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许多人求之不得?只有以整个生命爱护它的人,
才有机缘得到它的青睐。

老虎蜂

闽北山野中有种在地下筑巢的毒蜂,俗称“老虎蜂”,又叫“毒必”。
个头极大,有拇指粗细,通体黑褐色的茸毛,飞行时发出令人生畏的震耳嗡
响。事实上,老虎蜂确实性情凶猛。它不采蜜,以捕捉昆虫和小型蛙、鸟为
生。人若被它螫了,不死也要丢半条命;即使大水牛,也当不住它。我在山
村时,就常听说水牛被它螫死的事情。

尽管如此,老虎蜂仍是一种很有用的东西。蜂巢是解毒祛风湿良药,
蜂仔是天然美味;而蜂毒,则是一种极好的射猎箭毒。因此有经验的山民,
时常去捕捉,其过程十分惊险有趣。

老虎蜂的巢穴一般在老树根下,十分隐秘。山民先捉一头青蛙,将其
开膛剥皮,系在小竹竿上作饵。然后在老虎蜂出没处,找一棵可以藏身的阔
叶树,人躲树后,手举饵竿。不多时,就有老虎蜂闻味而至,扑到蛙饵上大
嚼。此时,便可将饵竿轻轻收回,用小竹片压住那蜂,再用一根红线,缠在
它腰间,弄好之后放开。于是老虎蜂就带着白线飞回巢穴。只要盯着那根红
线,就能找到目的。

找到蜂巢后,一般是先做好标记,等夜晚再去捕捉。取蜂毒则要在清
晨。将一面大镜子,选好角度,平放在蜂巢前。太阳出来后,阳光通过镜子
反射到巢前,正要出动的蜂群便会被激怒,争先恐后涌出来猛攻镜子。这一
过程要持续到反光偏过才停止。于是早等在一旁的山民收回镜子,镜面上全


是星星点点的白色蜂毒。小心地集中起来,一次可得半汤匙左右。蜂毒取回
后,必须尽快制成毒箭。毒箭一般多年老毛竹削成。先在人尿中浸透,再在
箭头涂上蜂毒。这种箭毒性极猛。再凶的野兽,只要中箭就必倒。我亲眼见
过一头牛犊大小的的野猪,被竹箭射中后,大吼一声,窜出十几米,轰然倒
地。走近观察,竹箭射在肚子上,箭头刚刚没肉而已。

捉蜂的办法则简单的多。趁夜色在蜂巢的上风头,点起松明火。黑烟
薰进蜂巢,立刻哄动起来,老虎蜂一个接一个地冲出来,朝松明火猛扑。尽
管蜂们无比勇敢,怎挡得火焰熊熊。只听得卟吱吱连声响,一只只掉进火中,
瞬时烧得焦头烂额,翅毁脚断,户体铺了一地。直到最后一只蜂都牺牲了,
山民才大摇大摆地从藏身处跑出来,扒开泥土,掏出蜂巢,胜利而归。那巢
中一只只又白又胖的蜂仔,全做了当晚的点心。或煎或炒或烤或炸或煮汤,
不管怎么弄,都是难得的山珍美味;而那种经历一番冒险后终有所获的快意
和成功感,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享受!

经查证有关资料,此蜂生物学名似为“大熊蜂”,不知是否属于国家保
护动物?

路遇小麂子

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