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大之父蔡元培 作者:陈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请示范一下如何注法?还有,我听说先生尤喜女人的小脚,只要文思一枯竭就要往夫人的房间里跑。不过此事学生没有证实过。”

  辜鸿铭终于乐得用双手捧住头,笑出了眼泪。

  他倒真是拥有一妻一妾,妻名淑姑,是标准的中国女子,三寸金莲长不及掌。妾名贞子,是如花似玉的日本姑娘,可惜前几年死 正在他伤心不已时,上苍开眼,又让他遇见了碧云霞。据说那天他正在一家妓院冶游,忽听见间壁有嘤嘤的哭声,原来是一位刚买来的姑娘不愿接客,在遭鸨母怒骂。他本是怜香惜玉之人,便叫过来询问。一见之下,心就乐了,天下竟有如此温容柔貌的人儿,不禁想起了死去的贞子,便付了五百大洋的赎身费,带了回来。在那些寂寞的日子里,每当他望着这位楚楚可怜,小巧可爱的人儿,真有种含在口中怕化了,捂在手中怕飞了的感觉。

  幸好淑姑这时已年近半百,早年他娶贞子也未与他介意,现在更懒得与他计较 这倒便宜了辜鸿铭,让他落了个小鸟依人,温香在抱,以娱者怀的境地。

  辜鸿铭终于满足了嘴皮子上的瘾头,又喝饱了茶,吸足了烟,便开始盘问起来意。

  范文澜忙递上蔡元培的聘书,闲聊了那么久,他的心已隐隐不安。

  辜鸿铭接过大红聘书,翻开一看,显得很得意,他又点燃了一支烟,悠然自得地说:

  “蔡元培请我教英国文学,好!讲起来我们还是莱比锡大学的校友呢。不过论资格,我是他的师兄,现在师弟请师兄帮忙,应该赏脸。”

  范文澜见他还算爽快,又恭敬地说:“蔡校长一直很敬重先生,常说他到德国时,您已是学界名流 德国的许多大学教材里有您的文章,还有许多以您名字命名的研究会和俱乐部呢。”

  辜鸿铭的脸上溢出了快活的神情。他用一种不卑不亢的口吻关照范文澜:

  “回去告诉你们蔡校长,就算是我说的。现在的中国只有两个好人 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就是我 他刚进北大,我如不去帮他,好人不就孤掌难鸣了 我说的好人是有原则的,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 自从跟张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

  两位年轻人终于站起来向他告辞。没想到这古怪的老人却挥挥手,说:“别忙,我要送一件东西给蔡元培,可送什么好 ”

  他回转身,终于从书堆里翻出一本发黄的英文杂志,递了过来。

  “这是十年前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写给我的长信,你们也可以翻翻。”

  他说完就坐到桌前,拿起笔在砚上一蘸,挺认真地在封面下角写下一行拖三掉五,歪歪扭扭的辜氏书法。

    ——孑民方家清赏。

               学兄 辜鸿铭

  罗家伦一见他那手毛笔字,忍不住窃笑起来。他又开始了多嘴多舌,说:“辜老,听说您和严复一起,还是那末代皇帝册封的进士 ”

  没想到老人一听这话突然恼怒起来,他拍案骂道:

  “严复能和我相提并论 坐下!看我如何教训你们。”

  两人吓得面面相觑,只好老老实实地坐下听他教训起来。

  原来有一次宴会上,不知怎么让严复、林纾、辜鸿铭这三位译界前辈同坐一桌,古文学家马其昶也在座,却彼此都不相识。酒过数巡,辜鸿铭突发高论,大声说道:

  “如我操生杀大权,必杀两人以谢天下。”

  座中人问杀哪两人,他说:

  “贼人严又陵、林琴南。”

  严复充耳不闻,林纾疑惑不解,便故意面不改色地问:

  “这两人不知有何开罪足下之处,竟不顾桑梓之情,开刀问罪?”

  原来辜鸿铭与这二人同为福建人,但那天他却丝毫不买账地说:

  “严又陵以《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于是国人只知竞而不言理,以致民祸连连,民不堪其苦。林琴南译《茶花女》,诲淫诲盗,使一班青年男女不复知礼教何物。不杀此两人,天下不得太平。”

  马其昶在一旁听得发慌,暗问旁人:

  “此君是谁?”

  偏偏被辜鸿铭听到了,大声回答:

  “我就是辜鸿铭,请问足下大名?”

  马其昶回应道:

  “在下马其昶。”

  没想到辜鸿铭一听,又拍案大骂:

  “马其昶,滚!袁世凯的参政也有脸到这里来丢人现眼?滚!”

  那天的范文澜和罗家伦,也就是在一片斥骂中灰溜溜地逃出了辜府。

                  13

    中华民国教育部布告:根据北京大学等校校长呈请改定大学专门学

  制,经本部迭次开会讨论,先行改定大学修业年限,为预科二年,本科

  四年。

  民国六年的初夏,张勋率辫子军北上的消息如瘟疫传遍了京城。

  策划这幕闹剧的总后台还是那位下野的段祺瑞。他先是指使亲信倪嗣冲在蚌埠宣布独立,没几天,奉天、陕西、河南、浙江。山东、黑龙江、直隶、福建、绥远、山西等省的督军们纷纷响应。这批赳赳武夫们的举动颇似一场蓄谋已久的兵变,吓坏了手无寸铁的黎元洪。饥不择食的他终于接受了代总理李经羲的建议,电召张勋入京调解“府院之争”。张勋乘机带兵北上,但他先是安营天津,派出一部分“辫子兵”进京,驻扎在天坛附近,摆开了“勤王”的架式。然后就拉下脸咄咄逼人地向黎元洪提出“调解”的条件,直至逼迫这位菩萨总统下令解散了国会才算罢休。

  今天是6月14日,张勋的三千辫子军终于到达北京。心有疑虑的黎元洪还是为他举行了盛况空前的欢迎仪式。当头戴瓜皮小帽,身着长袍马褂,脚穿黑缎子粉底鞋,脑后还拖着一根小辫子的张大帅步入汽车时,车站上鼓乐齐鸣,欢声雷动。张勋好不得意,只见他的专车以马队为先导,正浩浩荡荡地驶过民国首都的大街。从前门车站到南河沿他的大帅公馆,沿途一律黄土铺道,军警林立,东西交通为之中断。

  就在这天上午,与大街上闹哄哄的气氛相反,在北京大学一间简陋的会议室里,正静静地围坐着一群国内一流的学者。他们是文、理、工、法各科的学长陈独秀、夏元琛、王建祖和一些教授代表。据说北大的评议会快要成立了,他们是应蔡元培之邀,前来商议有关学校的一些大事的。

  一进门,就可见教授们的脸上蒙着阴影。人们忧心重重,三三两两地议论著时局。马叙伦因路上被军警无理盘查了半天正怒气冲天,这位当年反复辟的老英雄,又向章士钊数落起那位辫帅的劣迹:

  “自民国以来,这张勋的辫子就是复辟的一面旗子。记得还在1913年,隆裕太后刚死,他就和博伟等人阴谋袭取济南宣告复辟,连告示和檄文都写好 后因联络冯国璋不成,又策动兖州镇守使田中玉‘反正’。田以共同行动为幌子,获取了全部情报。一面急电袁世凯,一面破坏了全部铁路,总算断了‘辫子军’北上的通道。是年7月,镇压‘二次革命’时,他又想拉冯国璋一齐行动,挟袁世凯实行复辟。后来被袁世凯识破了,命他去啃南京这块硬骨头。他也就把一肚子怨气全出到革命党头上,这件事仲甫最清楚不过 ”

  一讲到血洗南京,陈独秀这位当年的革命党至今仍耿耿于怀。他大口地吸着烟,怒目圆睁地说:

  “记得那是9月1日,南京刚被攻陷,这位辛亥死敌就宣布‘三天不点名’,可以随意烧杀淫掠。‘辫子军’一进这六朝金粉之地本来就花了眼,见辫帅这般放纵,眼更红 大小商号店铺和老百姓家被抢掠一空,后来连日本人开的店铺也抢了,还打伤了三个东洋人。在洋太岁头上动了土,酿成了哄动一时的‘南京交涉案’。日本人先是抗议,又把兵舰停在下关示威。英美也找他的茬,硬要逼他离开南京。这正合袁世凯的心愿,借机要张勋辞职。没想到这小子勃然大怒地说,‘这个印把子是我拼命得来的’,反过来向袁世凯讨价还价起来。结果讨了个长江巡阅使的空头衔,又向老袁报销了都督开支费六十五万元,还捞了五十万的开拔费才算走人。这回黎元洪引狼入室,还不知要闹出什么后果 ”

  章士钊可算消息灵通之士,见他眉宇间愁云满布,正压低嗓音说道:

  “据说袁世凯死后,张勋接连召开了四次‘徐州会议’,主题全是如何复辟清室,俨然以十三省大盟主自居。而最后一次会议就是在段祺瑞下野前一天开的,听说徐树铮也在场。我总觉得这次张勋进京,可能隐藏着一个大阴谋呢。”

  正在这时,满身泥浆的沈尹默叫嚷着进了门。他咋会变得这样狼狈?连眼镜架也被摔碎了,高度近视的老兄简直是一步步摸进校门的。原来他见交通中断,为了赶路硬要穿过马路,结果反被张勋的马队撞倒 不但斯文扫地,还白受了一场虚惊。

  蔡元培就在这时走进了会场,面对着骂骂咧咧的沈尹默,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脸色镇静地坐下宣布道:

  “现在开会!”

  “还开会呢,大街上遗老们已在高呼皇帝万万岁了!”

  沈尹默也许沮丧透顶了,边用衣袖擦着脸边发起了牢骚。

  蔡元培冷峻地瞥了他一眼,气度凛然地抬起头,斩钉截铁地说:

  “只要一天还没有复辟,我姓蔡的就一天不会停止办学。开会!”

  人们都被他的气势震住了,谁都知道他心头的压力,望着那张日渐消瘦的面容,会场上很快安静下来。

  蔡元培用他惯有的语气轻声柔气地说道:

  “按我整治北大的设想,首先要改革学科,延聘人才,清除积习,建立一套教授治校的制度。因为北大是全国大学的龙头,改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