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大之父蔡元培 作者:陈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大钊首先响应,一改平日沉稳的语调说:

  “我打算在下一期《每周评论》发表一篇《新旧思潮之激战》,再将《荆生》加按语作为导读。痛斥旧派心怀鬼祟,不敢光明磊落站出来较量的恶劣行径。哼!旧派就是旧,连与人论争都找不出新办法。文的只有隐在背后没妇骂街,武的也只有捧出伟丈夫,想用暴力镇压新思潮。可是今日之中国已不完全是他们天下了,相信社会自有公论。”

  刘半农怒气冲冲地将一张《神州日报》塞给钱玄同,说:

  “这以记者通信名义造谣的张鸰子,不就是那位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中国旧剧观》的张厚载?记得我们多次劝过适之,现在好了,你为他担保,执意要发他的文章。然而人家并不感恩图报,照样给林琴南做内应,照样骂你‘狄莫’,甚至还骂得更刻薄呢。这难道就是你与旧势力妥协周旋的报应 ”

  钱玄同本来一肚子怨气没处发,这下也干脆先往胡适头上泼来。见他站起身子教训道:

  “这张厚载的造谣文章本来不足以污我《新青年》,但我要奉劝老兄一句话:老兄对于中国旧戏,很可以拿他和林琴南的文章、南社的诗一样看待。老兄的思想,我原是很佩服的。然而今天我却有点不以为然 你对于千年积腐的旧社会,未免太同他们周旋 我再正告一句,你如再和他们周旋,我声明退出《新青年》!也声明与你从此绝交!”

  胡适真正地尴尬了,他惊愕地瞪大了求援的眼睛。怎么回事呀,自己已被人骂成可怜的“狄莫”,内部又开起声讨会来 不过他内心已隐隐不安,甚至有些胆怯。就在前几天,他还将张厚载的《生活独立》一文,硬塞进了《新潮》。文章一出来,他的处境可想而知

  沈尹默的脸色已有些紧张,他因害怕陈独秀,只是小声地提醒高一涵:

  “看来我们一反击,他们就会请出徐树铮搞‘文字狱’,后果不堪设想呐!”

  周作人嘲讽地反问了一句,虽然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害怕 还没骂到你呢!”

  会议决定各自准备声讨文章,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同时发表。周作人也为他的兄长认领了一篇杂文,他知道这位师爷气十足的兄长,对这类围剿国粹派的活儿是从不拒绝的。

  钱玄同住在琉璃厂西北园的北京高师教职员宿舍里。他当时也同时在这两所大学教点书,故有不少轶闻。他的太太徐夫人,长年生病,当然是旧礼教下成立的婚姻。但他尽力医治,每天在外上完课,必须先赶回家省视后再出门。故老友中间便流传起“无事三十里”的成语,言其在北京城内来回路途之辛劳。他向来不在外拈花惹草,有人劝他纳妾,他却一口拒绝道:

  “《新青年技张一夫一妻,岂有自己打自己嘴巴之理?”

  就在前天下午吧,他和刘半农又去了补树书屋。一去就生了根,聊到周氏兄弟请客去广和居吃炸肉丸子,还喝得酩酊大醉方才罢休。

  那天夜里,钱玄同就大谈了一通自己的婚姻观,弄得周豫才也触景生情,好生感叹,心里酸酸的。他是这样解释“三纲”的:

  “‘三纲’者,三条麻绳也,缠在我们的头上,祖缠父,父缠子,子缠孙,一直缠了二千年。新文化运动大呼解放,就是要解放这头上的三条麻绳!可是我们自己头上的麻绳千万不要解下来,至少新文化运动者不要解下来,再至少我自己就永远不会解下来。为什么 我不想让反对派找到口实,如果凭借提倡新文化来自私自利,新文化运动还有何信用告白于天下?所以我自己拼着牺牲,也只救青年,只救孩子!”

  他们边喝酒边谈天,谈到林琴南的小说,谈到《国故》月刊,谈到刘师培和黄侃正在加紧筹备的《国粹学报》。豫才见他和仲甫还有蔡先生,对刘师培的国学颇有好感,甚为恼火。他不呼其名,而称之为“侦心探龙”,还说这是当年他做端方探子时就取好的尊称。还借着酒兴宣称,要全方位进击,打倒国粹派。可不,今天他刚进家门,还未和三位公子亲热一番,就收到了老兄来信。听说他又写小说了,《孔乙己》已快写完,又打算写一篇《药》。可信中的火药味却比小说要浓多了,令钱玄同看得目瞪口呆。

    中国国粹、虽然等于放屁、而一群坏种、要编丛刊、却也毫不足怪。

  该坏种等、不过还想吃人、而竟奉卖过人肉的侦心探龙做祭酒、大有自觉

  之意。即此一层、已足令敝人刮目相看、而猗欤羞哉、尚在其次也。敝人

  当袁朝时、曾戴了冕帽出无名氏语录、献爵于至圣先师的老太爷之前、阅

  历已多、无论如何复古、如何国粹、都已不怕。但该坏种等之创刊庇志、

  系专对《新青年》而发、则略以为异、初不料《新青年》之于他们、竟如

  此其难过也。然既将刊之、则听其刊之、且看其刊之、看其如何国法、如

  何粹法、如何发昏、”如何放屁、如何做梦、如何探龙、亦一大快事也。

    国粹丛编万岁!老小昏虫万岁!!

  豫才怎么啦?这是尖刻、刻薄还是阴毒?反正刘师培从没遭受过如此毁灭性的攻击。如让他的羸弱之躯读到这段文字,恐怕早已七魂出窍,一命呜呼 钱玄同又一次感受到这位没落的世家子弟的厉害。从他的笔下,总是能隐隐感觉到古越人那种耿耿于怀的复仇意识。

  看来对付林琴南,也得有这种犀利的战斗锋芒。

                  6

  林琴南已有些招架不住

  他做梦也没料到,一篇游戏之作会遭到天南海北如此强大的反击。他的案前铺满了张厚载收集来的各种报刊,《每周评论》还连续两期开辟《对于新旧思潮的舆论》专栏各四版,转载各地报刊的文章。他被多数报刊指斥为“学术界之大敌,思想界之蟊贼”。最令他万箭穿心的还是两篇亦庄亦谐的嘲讽之作,真看得他血压增高手冰凉,差点背过气去。

  先是一篇署名二古的中学教师写的《评林畏庐最近所撰〈荆生〉短篇小说》。这该死的穷书生,像批改中学生作文那样对《荆生》作了逐段逐句的评点。胡说这篇文章结构平直、文法舛谬、字句欠妥。评语是:

    此篇小说其文之恶劣可谓极矣。批不胜批,改不胜改。设吾校诸生作

  文尽属如此,则吾虽日食补脑汁一瓶,亦不足济吾脑力,以供改文之用。

  然吾读林先生所译之《茶花女遗事》及他种小说,尚不如是,岂年衰才尽,

  抑为他赝作耶?

  后是海上名家苏曼殊的文章,这位陈仲甫的死党,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通胡话,尽揭他的老底。说是看到二古先生批改《荆生》的自白,不禁哑然失笑。二古先生真是诲人不倦呀,在此春光明媚之时,不去栽花弄草,却来改此奥文,也太有点好为人师吧!并说他可以解二古先生谓林好前后文字不同的道理,因为林好作《茶花女遗事》时,正好死了老婆,心中悲伤,于是朋友劝他试译《茶花女》移情。此时林纾心境正与小说环境相似,故有神来之笔。但小说印出后,风行南北,林氏大悟,知道译小说原来可以致富。所以此后的译著,虽汗牛充栋,但心境毕竟不同了,正如林老夫子自道:“吾性但欲得金耳”,所以从此江郎才尽,再也作不好文章啰。

  林琴南毕竟年事已高,遭此打击,已手足无措,神情也渐渐呆滞起来。他靠在椅背上沉思良久,仍无对策。还是张厚载机灵,又在旁使劲地为他打气:

  “琴师!一不做二不休,再来一篇。干脆把事情闹大了,徐将军才好出面说话呀!”

  林琴南想想也是,但心里又有点胆怯。新派的势力也非同小可呀!他老眼泻出了一丝关切,不无担忧地说:

  “擒贼先擒王,再写就直指蔡元培 可这样一来,你在北大的日子就不好过 为师真有点与心不忍呵!”

  张厚载又想起了去年的那则“双簧戏”,摆出了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说:

  “琴师!古人有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之说。又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古训。弟子为捍卫师道尊严和纲常礼教,已决意豁出去了!”

  林琴南老脸怆然地拉住他的手,无声地饮泣起来。

  林琴南自然不像时人所说的那般江郎才尽。师生俩用完午餐,由这位弟子扶他上床小憩了片刻,他就情切切地扑进书房,伏案一挥而就。

  张厚载捧读时大声叫好,这篇文言小说题为《妖梦》,说的是一位叫郑思康的陕西人(即思念东汉大经学家郑康成之意),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大胡子请他同游阴曹,说阴曹里发生了大灾难,一伙不法之徒生而作恶,死亦不改,把个阴曹地府闹得天翻地覆。说话间,他们来到一所“白话学堂”,门外大书一联云:

    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

    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校中有三个“鬼中之豪杰”,校长叫元绪(元绪为龟的别名,《论语》注中有“蔡,大龟也”之语,自然指蔡元培),教务长叫田恒(影射陈独秀),副教务长为秦二世(胡适也)。这位郑思康跟着大胡子进得学堂,至第二门,匾上大书“毙孔堂”,也有一联:

    禽兽真自由,要这伦常何用;

    仁义太坏事,须从根本打消。

  郑思康观后大怒,对大胡子说:“人们都说阴曹有阎罗,阎罗又在哪里?”

  大胡子说:“阳间没有政府,阴间哪来的阎罗 ”

  不一会儿,田恒和秦二世一左一右陪着元绪出来接见。田秦二人满口诋毁伦常,赞扬白话文,元绪却点头称赞不已。郑思康气得不行,赶忙辞出。突然一个能吞食月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