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内经》和《黄庭内景经》中,提到的有上药三品,是精气神。就是用自
己的力量,改变自己的身体,一阳来复,生气就有了。

 继续的努力,变为二阳四阴,再进步为三阳三阴,最后达到乾卦,恢复为纯
阳之体,成为原始的青春状态。

 如果已经到了坤卦的年龄,不是一切都完了吗?绝对不是,不过,我们确实
要加倍的努力,才能恢复“一阳来复”的局面。

 可笑的采阴补阳道家修身的学说,有一句是:取坎填离。

 坎中满、离中虚,坎卦中间为阳爻,离卦中间为阴爻。

 如果把离卦中间的阴爻,易之以坎卦中间的阳爻,离卦就变为三爻皆阳而为
乾。

 修道的目的是反本归原为乾卦,所以就形成了取坎填离的说法。

 岂知有些一知半解的人,以坎为阴,离为阳,就把取坎填离,解释为采阴补
阳。

 我们从《易经》的卦象,再看到道家以《易》为基础的生命之说,就不难明
了取坎填离的道理,那只是一种学说的定理,并非是修炼的方法。

 采阴补阳之说,其谬可知矣。

 大师邵康节说到《易》,说到道,我们一定要说宋代的有名大师邵康节。

 邵康节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精研《易经》道家之学。许多人都看过《推背
图》,其中包括邵氏在宋代,以《易》的原理推论世界大事。

 邵氏由道家医理,说到生命的本能,有诗如下:耳聪目明男子身(生命的奇
妙),洪钧赋予不贫贫(生命的宝贵)。

 因探月窟方知物(物质世界由动能而来),未蹑天根岂识人(宇宙生命来源
不能把握,岂能了解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天风(女后),可知生命法则),地逢雷处见天根(复卦,
见到生命之本来)。

 天根月窟间来往(如能把握到生命与宇宙的关联),三十六宫都是春(可得
真正的不死永生)。

 |下一部分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第三章魏伯阳和《参同契》自汉代以来,修神仙。炼丹道开始广为流行。那
时,上古的阴阳家、道家及杂家的各种知识学说与方法,才真正地融汇在一起。

 就连天文、地理,也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呈现了新的面目。

 东汉的魏伯阳,是历史上著名的道家,他所著的一本书,名叫《参同契》,
在中国文化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这本《参同契》,揉合《易经》、《老》、《庄》,及神仙炼丹法于一炉,
称为千古丹经之鼻祖,是中国科学原始的基本要典。中国养生生命学的道理,
也都包括在内,唯其中隐语甚多,外行人读之颇为费解。《参同契》中引用《
易。系辞传》所说:法象莫大乎天地,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前一句的意思是说,自然界里的法则,以天地为最大。下一句则是以日月为
喻,说明人体气血的循环,就像日月在宇宙间运行一般。

 两汉的医学及炼丹,皆以《易经》的阴阳与五行八卦的原理为依归。也就是
说,五行的说法在那时已经开始了。有人也认为五行之说并非上古开始,只不
过汉代的伪造而已,但是以所使用度量衡的标准来看,可能两汉以前早已存在。

 《易》是研究两性之学吗?

 “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这是从《易经。系辞传》中节录的一句。

 所谓“乾坤其易之门邪”,对医理来讲,是指后代的时候,以易为基础,对
人类生命加以计算,并研究针灸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由此而引出了十二辟卦,我们在下一段详细说明十二辟卦,现在顺便说到一
个笑话。

 有人著书立说,认为《易经》只不过是研究两性问题的学说而已,他们的理
由也是根据《系辞》中的这一段。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这不是分明说男女两性的生殖器官吗?再看《易
经》之中,到处都是阴阳,甚至阴爻阳爻也都成了性的象征。所以说,这些人
的结论就来了,《易》是研究性学的。

 可是我们要明白,“物”在当时只作“东西懈释。因为《易经》的用语,被
后人借用,后人的后人,难免又将祖父比孙子了,这也是中国文化上的麻烦事。

 十二辟卦十二辟卦是什么?

 辟是特别开辟的意思,而十二卦代表了生命乃至宇宙的消长。根据乾坤二卦
所辟的卦,就叫做十二辟卦(其中有关节气之划分,是以中国大陆中原为标准)。

 十二辟卦中,各卦经管一方,就像是诸侯各管一方一样,所以又称为诸侯之
卦或侯王之卦。

 在这十二辟卦的图中,由内向外分别是:(1 )卦名。

 (2 )卦象。

 (3 )十二地支所属之月令。

 (4 )律吕。

 (5 )二十四节气。

 在这几项之中,我们先要谈一谈律吕。

 音乐历法和律吕律吕是中国音乐的一个名词,看到音乐与历法及气象有了关
系,难免使许多人大吃一惊。

 实际上律吕是表示宇宙气机的变化,同时说明了音律及历法的关系。

 中国的历法,本是一科专门的学问,也是一部气象学。历法是从黄帝开始的,
那时用的是阴历,但以太阳的行度为基准。

 到了夏朝,就以寅月为正月(现在农历的正月)。

 商汤时代,以五月为正月,为一岁之首(现在农历的十二月)。

 周朝则以子月(现在农历的十一月)为正月。

 孔子删《诗》、《书》,订《礼》、《乐》,对于历法则仍采用夏历。

 中国一向是以历法天文学享名世界的,但是现在却落后于西方国家。以台北
之大,在校学生之多,仅有的一个圆山天文台,几乎要被改成儿童游乐园了。
怪不得台湾的孩子,在外国连北斗如何开始都不认识,其他国家的孩子为此大
感诧异,认为天文历法本是中国人的特长,想不到台湾孩子连北斗星都不认识。
可叹!这也是题外之话。

 在十二辟卦中,我们所看到的十二律吕,各代表一调。这十二个音调,与人
体的十二经脉甚有关系。

 这些音声是如何开始的呢?原来在黄帝的时候,一位乐师伶伦用昆仑山解谷
所产十二根竹管并排起来,一端整齐,一端则阶次长短不齐,在竹中置入葭灰
(即以芦苇烧成的灰)。

 将这些竹管埋入空屋中的地下,不齐的一端在下,齐的一端在地面。

 当气象变化至一阳生时,即“地雷复”卦,冬至时,第一根管子中有气冲出
灰飞,吹起了黄钟的宫音。

 这个黄钟之音,正说明了土地中的阳能,在一定的时间,向外放射。

 人体的气脉,也像地球中的气机一样,随着气象的变化而动。

 许多西方的朋友,认为中国的音乐难懂,不易引发感受。因为中国的古乐是
不平均的自然律,而西方音乐是平均律,比较适宜合奏的关系。(此节可参考
《人文世界》一卷八期及二卷一、二期《律吕浅谈》)

 下面就要分别解释十二辟卦中的每一卦了。

 诸葛亮借东风十月囗坤卦,亥月,节气立冬小雪。

 这是全阴之卦,天地间之放射能,此时已全部吸收入地,但阴极则阳生,所
以在十月立冬后,必会有小阳春,有一两天风转东南,当年诸葛亮借东风,就
是通晓《易经》气象的道理,知道十月立冬之后,西北风一定不会天天吹,根
据气象的推算,有一两日必会刮起一阵东南风,所以故作玄虚,筑坛祭风,反
正一日借不到的话,二日三日下去,早晚可以等到东风。果然被他等到,大破
曹操五十万军。

 曹操大败之后,闭门读《易》,研究到《周易》蛊卦的“先甲三日,后甲三
日”

 和立冬时,正值坤卦当令,其中有一阳来复的道理,哈哈大笑,悟出了东南
风的道理。五十万大军的损失,才读懂了《易经》,代价真不能说不大呀!

 冬令进补十一月囗复卦,子月,节气大雪冬至。

 到了十一月,一阳来复。在卦上已看到了一阳之象,现在是阳火之始,地球
所吸收的太阳之能,又开始向外放射了,这个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胃口不错,
消化能力也好起来了。冬至开始,正是人人高喊冬令进补的时候,一点也不错,
复卦早已告诉我们了。

 春快来了十二月囗临卦,丑月,节气小寒大寒。

 现在的卦象,已有二阳了,虽是在十二月,可是春已暗中来临,地球内部的
放射能已渐升高,变化遂将透出外部了。

 三阳开泰正月囗泰卦,寅月,节气立春雨水。

 这是三阴三阳的卦,天地间至此时,地球已经是全部阳能充满了。这是春的
开始,生命就要出土了。

 大地惊雷二月囗大壮,卯月,节气惊蛰春分。

 春雷动了,这一声空中的巨响,惊醒了冬眠蛰伏的动物们,现在纷纷吐出了
口中的混土,恢复了活动,这就是惊蛰的意义。卦象已呈四阳之象,阳能到达
地面上了,植物也都开始了生长。

 清明时节三月囗囗卦,辰月,节气清明谷雨。

 阳能已上升到五爻,天地间只有一点阴气残余,现在的阳气正是最充足的时
期,清明扫墓、郊游,天地间充满了新生,到处欣欣向荣。

 燥烈的纯阳四月囗乾卦,巳月,节气立夏小满。

 现在的阳气已达饱和点,物极必反,阳极则阴生,四月份太乾了,使人发问,
白天也最长。到此为止,均属阳能的活动,称为六阳的上半年。

 喝一杯雄黄酒五月囗(女后)卦,午月,节气芒种夏至。

 在纯阳的卦中,最下面生出了一阴,湿气在内部发生了,现在是一年中阴的
开始。南方的黄梅雨,常会下个不停,天地间阴的力量又在暗中滋长。端午节
吃粽子时,不要忘记喝一杯雄黄酒,驱散一下体内的潮气。

 夏日炎炎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