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坛上的拿破仑-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税屠璩恰U庾投撕罄丛谧髌分谐莆苹笕诵牡摹叭膳钡某鞘校诠ビ胛蠢囱莩隽耸磺宓摹叭思浔簿纭保哉馕晃按笞骷业某沙て鹱拍岩怨懒康挠跋臁0投擞直凰徒税屠璧囊凰乃扪!4耸卑投巳匀徊皇且晃怀隼喟屋偷暮醚宜孀拍炅涞脑黾樱淖晕乙馐队肽谛牡目咕芰σ苍谠銮浚谑嵌运械讲凰逞鄣母改赣职阉偷搅硪桓鲅!K淙辉诖蠖际邪屠瑁欢逃谋撞∑毡榈卮嬖谧牛投嗽诿克@锒妓坪跏歉霾豢稍炀偷难U夂孟笞糁ち怂盖子泄厮歉觥胺衔铩钡幕骋伞J咚昴悄辏盖自谛胖卸运铣馐顾丈矶纪涣耍

  我简直找不出更有力的话来对你形容你给我造成的这种忧郁,你真是让我太不高兴

  了,……你的翻译课程竟降到第三十二名了!!!……前几天你又非常顽皮。因此,所有

  给我自己所期许的来日的快乐,又都给毁了。……

  本来明天八点钟我们可以见面,……而你现在的不肯用功,漫无检束,对功课的荒

  疏,逼得我只好任你去受你应得的惩罚吧。我的心现在是多么空虚啊!我的旅程看起来是

  多么遥远啊!……

  一直不为学校所认可,更得不到他渴望的来自父母的亲情与理解,巴尔扎克就这样走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时代,告别了中学校舍。1816年下半年他进入了大学。

  嗑嗑碰碰的中学时代结束了,等待巴尔扎克的将是怎样的未来呢?

  走哪条路?

  儿子进大学读什么专业?巴尔扎克的父母是很费了一番脑子的。随着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经济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杠杆作用。如同大多数资产阶级暴发户的想法一样,这对很少有一致观点的夫妇在长子向何处发展这个问题上看法却惊人地一致:当律师或做公证人,是在财产大量流动的时代最实惠也最巩固的职业。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巴尔扎克本人是没什么自主权的。照理结束寄宿中学的学业,是巴尔扎克被奴役的日子的结束,自由的曙光就在前头,他第一次有可能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去攻读自己心爱的书籍。然而父母的意志仍然强加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不但要入大学攻读法学系,而且课余时间,还得按他们的意愿,“为准备自己将来的生计”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去干活。按照父母的逻辑,巴尔扎克已置身于正途,获得学位后可在律师事务所担任助手的职务,一年一年地勤勉干下去,娶一位有地位的阔人家的女儿成婚,安居乐业,总有一天会成为社会的表率,在上层社会有一席之地。那时,他那削尖脑袋想进入上流社会的父亲会笑得更为爽朗,他那神经质而又精于钱财的母亲则会满脸光彩。儿子想些什么呢,他们不会去关心,也不屑于关心。多少年来在不止一个家庭上演过的父母戕害儿女的前程的悲剧眼见又要在巴尔扎克身上重演了。

  幸运的是,随着年轮的增长,巴尔扎克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多年来在家庭与学校一直被压抑着的反抗情绪,终于在二十岁那年总爆发了。“我的前程由我自己选定,决不为父母所左右!”他毅然决然地推开律师事务所的文牍,有生以来第一次昂起他那高傲的头,而且一生中再也没有向命运低过头。巴尔扎克以不容商量的语气告知父母,他已决定再也不做法官、律师或者其它什么机关的工作,他要写作,要当一个作家,一个名扬天下的作家!也许是遭受挤压得太久的缘故,巴尔扎克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反抗就格外强烈,格外地让家人感到惊世骇俗,难以接受。“他居然要放弃一个有保证的职业,放弃自己的前程,把一生耗在一个靠不住的手艺——写作上,太异想天开了!”巴尔扎克掷地有声的宣言如同一颗炸弹把父母搞得晕头转向,引起极大的震动。在他们看来,不仅仅因为作家的前途暗淡无光,生活将没有保障,而且自己的儿子哪里具备当一个作家的那份天赋?且不说自己的家庭没有那些世袭的奢侈的藏书供他从小浏览,也不说当父母的没有遗传丝毫的创作基因,单就他从小学到中学的表现,哪里流露出过哪怕一点点创作的才能?没有一首让人感动的诗,没有一篇象样的文章,连翻译课的成绩也只是三十二名——全班只有三十五名同学!简直太不自量力了!退一万步讲,你巴尔扎克即使有朝一日真的当成了作家,那也是一个几乎养不活自己的行当,是养尊处优的富家子弟把玩的东西,象巴尔扎克你出身的这样的家庭是不会提供(不管提供得了提供不了——这是中产阶级的原则)你任何条件的。二十出头的儿子该是闯世界、挣钱养家糊口的年岁了!

  不要以为巴尔扎克的作家梦是一夜之间产生的。早在少年时代,他除了如饥似渴地在禁闭室等地方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外,他还试图写作过,寄宿学校的孩子们还送给他“诗人”的绰号呢。在巴黎读法学时,他旁听了巴黎大学的文学课,并找一切机会大量地读书,——真不知道他哪来那么充沛的精力的,既要完成专业学习,还得到律师事务所当录事,居然挤得出时间一头扎进心爱的文学世界中去。对从未真诚地关心过巴尔扎克的父母来说,他的这一宣言似乎太轻率了,殊不知,这是他把酝酿于内心多日的决定公诸家人,也是把他的理想昭然于世。不是青年人的逆反心理的使然,也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人生目标的确定,是一次毅然决然的选择。这时的巴尔扎克也许还不能预料到自己会有怎样的前程,甚至对自我的才能也没有真正了解,但他的决心是下了:当作家,百折不回!

  来之不易的创作权

  拿到法学学士学位,并在法律事务所谋到了录事这个不错的位置,却要去当什么作家,这太让老巴尔扎克夫妇恼怒了。而且也真赶上时候——老巴尔扎克的财务正陷于尴尬的境地,年薪被减去不少,全家正处于经济上的“紧缩时期”,尽管家里仍然有不少存款,但象他们这样讲求实利的家庭,一贯是“未雨绸缪”,遵循着量入为出的原则的。本来,父母指望这个儿子不要他们负担,或许还能够在体面的行当中挣几个补贴家用。现在,猛地来了这骇人听闻的声明,意味着:这没出息的儿子还希望父母在他“游手好闲”的状况下接济他,供他“挥霍”,太令人难以接受了。

  除了巴尔扎克最喜爱的妹妹对哥哥的选择暗地里表示理解与支持外,其他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几乎嗤之以鼻,尤其是当母亲的都快抬不起头来了。儿子要当写书的或报纸上的投稿人,在这位庸俗的母亲看来几乎是耻辱。不行,不能让这个从小就不成器的蠢东西为所欲为,他得为这么多年来付出的教育费负责,那可是父母的血汗钱。他从今以后休想再得到任何接济,除非走“正道”!

  巴尔扎克的父亲,一位爱冒险、一生换了不下十个职业的好脾气者,对儿子的妄想还较为冷静,“干吗不随他去呢?”他只是轻微地埋怨了一句,恐怕在儿子身上他还带着欣赏的目光注视到了自己早年的影子。巴尔扎克太太则近乎歇斯底里了,软的硬的,啼哭与威胁,所有能施展的手段她都试了一遍。她想,这个从小到大挺老实的孩子在自己锲而不舍的阻拦下,该会屈服的。然而,她决没想到,以前屡试不爽的手法第一次失效了,而且彻底失效。巴尔扎克这次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了,他全然不顾母亲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坚决不屈服,决不改变计划。

  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争执,父母终于没能犟得过儿子。最后,父与子达成协议:巴尔扎克可以去试一试自己的创作才能,看一看是否有可能成为一个大作家;至于如何去做,那是他自己的事。家里对这件不抱多少希望的计划只能投入一笔极其有限的资金,期限为两年。如果两年中他创作不出足以使他成为伟大作家的作品来,他必须重新坐到律师事务所的位置上去,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件事的处置,再好不过地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处世哲学: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在他人头上,哪怕是自己的儿女;但也决不做没有回收可能的“生意”,对亲生孩子也一样。合同规定,两年中父亲每月提供给巴尔扎克一百二十法郎,平均每天四法郎,这在当时也是最低生活水准的数目。一个未来的伟大作家揣着有限的生活费登上艰难的征途了。他会因饥饿与寒冷而回头,因才思欠缺而放弃太宏大的理想么?这是做母亲的所期待的。他会身居陋室而不改初衷,勒紧裤带去追求诗神么?这是当儿子的誓言,一辈子再也没有反悔的誓言。

  巴尔扎克在巴黎一条非常拥挤的里弄里租下了一间五层的阁楼,它冬冷夏热、低矮而又阴暗,外加几件从家中淘汰出来的床、桌子和两张椅子。在此,巴扎克开始他人生新的旅程。他把自我强烈的创作热情投射到这些并不舒适优雅的环境时,周围竟闪闪发光,显现出无限魅力——“我记得,当我坐在窗前,一面呼吸着新鲜空气时,我是多么高兴地把面包蘸入牛

  奶碗里。我的目光漫游于一幅由那些覆以绿或淡黄苔藓的棕色、红色,浅灰色的瓦或石板

  的屋顶所造成的风景。起初,这远景投入我的眼中是如此单调,可是我马上发现那里面有

  特殊的美丽。象那为日光所照耀的黄昏,和那些不合扇的百页窗在这奇异的风景中所勾勒

  成的一个个黑色的凹洞。或是路灯暗淡的微芒,穿过雾层,在下面投散他们淡黄色的反射,而且用它们微弱的光辉,把一丛丛屋顶的起伏反映在便道上,象是一片濛濛的建筑物的

  海。……

  是啊,有什么比获得自由更可贵的呢?从今以后,巴尔扎克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安排自我人生,走自己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