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尤文化神秘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内讧,英国人趁机出兵,从而爆发了第一次英国—马拉塔
战争。

战争一开始,英国人和佩什瓦组成联军,但很快被马拉塔人击败。

1777 年,浦那的马拉塔政府热情地接待了一个法国冒险家,并答应将印
度西部的一个通商港口让给法国人。这件事引起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对法国人
在印度南部图谋的疑虑,决定对浦那重新开战。1778 年11 月,英国攻击部
队由600 名欧洲人和3300 名印度士兵组成,直向浦那进发。1779 年1 月9
日,英国攻击部队和庞大的马拉塔军队相遇了。浦那军队打垮了英军,并迫
使英军签订一个屈辱的条约,遭到英属印度总督黑斯廷斯的拒绝,他为了挽
回东印度公司的声誉,从孟加拉派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横跨中印度,先后
攻占了艾哈默达巴德、巴塞因等地,但是英军在浦那的进攻遭到失败,被迫
退却。黑斯廷斯派出另一支军队借云梯爬城,占领了瓜利奥尔,在锡普里的
英军也打了胜仗。这几次胜仗的结果,提高了英国人的声誉,促使了《萨尔
拜条约》的签订。

该条约规定英国人占有萨尔塞特,划分了各王的势力范围。英国人从这
个条约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并不显著,但即使如此,这个条约还是标志着英国
在印度称霸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维持了和马拉塔人20 年的和平时间,摆脱
了马拉塔的牵制,使英国集中力量向迈索尔、尼扎姆、奥德作战,并将尼扎
姆和奥德的纳瓦卜置于英国人的控制之下。黑斯廷斯的断然措施,挽救了英


国在印度的地位,从而奠定了英国人在印度政治中的支配权,为上升到最高
权力铺平了道路。

第二次英国—马拉塔战争于1803 年8 月初开始了,此时英属印度总督是
韦尔斯利。马拉塔军队除法国人训练的4 万人以外,总数为25 万人,而英国
人在印度的军队约为5。5 万人。英国军队尽管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韦尔斯
利战前对这场战争作了充分的准备。对迈索尔和苏拉特等王国采取措施;同
盖克瓦尔和奥德缔结了相应的条约;通过《巴塞因条约》为制胜那个联盟提
供了有效的手段等等,这些都给英国人的作战以有力的战争影响。英国人决
定全面攻击敌人,战争在德干、印度斯坦两个主要中心和古吉拉特、本德尔
汗德和奥里萨三个次要中心进行。战争证明法国人训练的马拉塔人战斗队不
大中用,欧籍军官大多数背离了马拉塔王国。马拉塔还犯了一个错误:抛弃
了前辈传统的骚扰战术,采取了西方的作战方法,把战争的胜利寄托在外国
人身上,结果很快就失败了。在主要作战中心之一——德干战场,英国人占
领了尼扎姆领地边界上的艾哈迈德纳加尔,发动了对马拉塔联军的进攻,取
得了“比德干历史上任何一次都更为漂亮的胜利”,继尔占领了布尔汉普尔
和阿西尔加尔两个地方。稍事休整,英军在阿尔冈又完全击败了另一支马拉
塔人的军队,接着便占领了加维尔加尔的坚固要塞。

在另一个主要作战中心——印度斯坦战场,印军占领了维里和亚格拉。
英军在德里战役中一举打败了马拉塔联邦中的辛迪亚西方军队,拉着,又在
阿尔瓦尔邦的拉斯瓦里打败了北方军队。

与此同时,三个次要作战中心的英军也相继打败了马拉塔联盟,获得了
进一步的胜利。

5 个月的战争,马拉塔联邦中的辛迪亚和邦斯莱损失惨重,不得不与英
国签订两个和约。按照1803 年12 月17 日签订的《德奥冈条约》,邦斯莱罗
阇将库塔克省割让给英国人。从此,若是他和尼扎姆或佩什瓦发生任何争执,
均应由英国人仲裁,而且,“非经英国政府准许,不得聘用任何非欧洲人、
美洲人或和英国人作战的国家的人民或任何非英国籍臣民”,并根据它的同
意,保持一位英国驻扎官在其身边。12 月30 日,英国同辛迪亚签订了《苏
尔吉——阿尔金冈条约》,条约规定把恒河和朱木拿河间它所有的领土,以
及它的位于斋浦尔、乔德普尔及戈哈德三个拉杰普特族公国以北的要塞和领
土割给战胜者;在西面,它将艾哈迈德纳加尔、布罗奇及他所有的阿旃陀丘
陵以西的领土割让给英国。它还放弃了向莫卧儿皇帝、佩什瓦、尼扎姆和英
国政府提出要求的一切权利;答应未经英国人允许,它手下不得任用敌对国
家的欧洲人及英国籍的臣民,并在它的朝廷派驻了一个驻扎官。

第二次英国—马拉塔战争的结果,英国人把在马德拉斯和孟加拉的领土
连接起来了,而且还向其他方向扩展,挂名的莫卧儿皇帝已处于他们的保护
之一,他们还同乔德普尔等贾特族王国缔结了同盟条约。由法国人训练的,
为马拉塔人服役的军队被消除了。同时,孱弱的尼扎姆和佩什瓦更加依附于
英国。英国的胜利出乎总督韦尔斯利的预料,他直言不讳地说:“我声明,
就以我最乐观的想法,我也不敢向往我的计划能一下完成得这样迅速,这样
稳妥。”

18 世纪最后25 年中,马拉塔已开始丧失了一个强国成长所需的一切要
素,所以不能从19 世纪初叶的英国中立政策中得到一点好处。马拉塔的酋长
们,甚至包括佩什瓦在内,表面上虽然对英国友好,但在内心深处却孕育着


对英国人的猜忌和敌对情绪。佩什瓦密谋重新建立一个马拉塔酋长联盟来反
对英国人,他们还试图加强军队的实力和效力。

英国人并没有忘记采取果断措施来遏制佩什瓦的图谋。英国新任总督黑
斯廷斯到任之后,彻底改变了中立政策,决心“要使英国政府实际掌握最高
权位”,并“要将其他各土邦作为实质上的藩属,即或名义上不是这样”。
英国人强迫辛迪亚、邦斯莱等土邦缔结条约。这些条约大大加强了英国人的
势力而损害了马拉塔人,条约严重打击了佩什瓦的权力和威望。但是,没有
一个马拉塔酋长真正甘心失去他们的独立,他们完全同情佩什瓦想使自己从
英国人控制下解放出来的愿望。于是,第三次英国—马拉塔战争爆发了。

佩什瓦在英国和辛迪亚签订军事援助同盟条约的那一天,劫掠与焚毁了
在浦那的英国驻扎的官邸,出动27000 人的部队袭击基尔吉的英国军队。英
国军队只有2800 人,但却打败了佩什瓦的军队。几乎与此同时,那格浦尔、
霍尔卡尔发动武装起义,奋而攻击英国人,先后都被英国人打败了。佩什瓦
在基尔吉被打败后,同英国人继续作战,并都遭到了失败,最后只得向英国
人投降。至此,即使在最坏的日子里也一直被当作马拉塔民族统一象征的佩
什瓦的职务被废除了。英国人在战争中把位于纳尔马达河北岸的一些县份并
入英国版图。在同霍尔卡尔签订的《曼达索尔条约》中,将所有纳尔马达河
以南的地区割让给英国人,答应在这块领土上供养一支英国的援军,在他的
对外关系上接受英国人的仲裁,并承认一个雇佣的军官阿米尔汉为通克的纳
瓦卜。从此,一个英国驻扎官就在印度长期住下了。

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四次英国—迈索尔战争、三次英国—马拉塔战争,
消除了印度两大心腹之患,大大扩张了领土,使英国人的权势在这片国土上
神速的扩展起来。英国在发动对迈索尔、马拉塔战争的同时,逐一剪灭了其
他王公的势力,利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征服他们的领土,迫使他
们俯首称臣。

在海德拉巴·尼扎姆对英国人怨恨异常,转而向法国人求助,随意准许
法国人在朝廷中和军队中服务。英国人决心消灭法国人在印度的势力,从而
把英国的控制权扩展到印度各土邦。英国人利用尼扎姆对法国势力的怀疑之
隙,说服尼扎姆同英国缔结了军事条约。在英国—迈索尔战争中,尼扎姆站
在英国人一边,被认为是东印度公司的忠实朋友,为此分得了迈索尔王国的
几块土地。1800 年10 月,尼扎姆和英国结成了“长久全面的防守同盟”,
外国援军人数大为增加。为了供养这支军队,尼扎姆把在迈索尔战争中作为
战利品夺得的全部领土还给英国人,还答应未经英国人许可,不与其他国家
建立政治关系和军事援助同盟,从而使海得拉巴变成了英国人的附庸。

在卡纳蒂克,尽管双重政府所强加于人民的灾难和压迫不亚于孟加拉的
双重政府,同样也为英国人不能容忍,决心割掉这个独立的“脓疮”,将卡
纳蒂克置于东印度公司的最后控制之下。英国人查获卡纳蒂克两个首领同迈
索尔苏丹图谋叛乱的秘密通信,便宣布他们因此“自陷于公敌的地位”,已
经丧失了对卡纳蒂克王位的权利。英国人不顾什么继承原则,扶持一个傀儡
为卡纳蒂克名义上的纳瓦卜,以保证给他该省收入的1/5 作为年金的条件,
将全部民政权和军政权接管过来。总督韦尔斯利宣布接管了卡纳蒂克政府,
被誉之为“也许是取得孟加拉财政管理权以来最有益的与有用的措施”。从
此,卡纳蒂克完全落入了英国的掌握之中。

在坦焦尔和苏拉特,马拉塔公国坦焦尔发生了一次继位之争,给英国人


以干涉内政的机会,英国人恩威并施,说服了它的统治者签订了一项军事援
助条约。根据条约,这个王国的民政和军政全部移交给英国东印度公司,从
而许给统治者每年领取4 万英镑年金作为报酬。苏拉特王国的防务由英国东
印度公司代表莫卧儿皇帝担负,纳瓦卜则保留民政权。但由于苏拉特的纳瓦
卜无力支付公司索取的供给驻军的全部开支,英国东印度公司用高压方式,
强迫苏拉特将领地的全部行政权交给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就这样,英国东印
度公司运用最无礼的篡夺行为,最专横的恶劣态度,迫使坦焦尔和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