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岛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裹了。

李对付士兵思乡情绪的办法是加大训练量,而且,每天布置各种各样的战场问题,鼓励士兵们在回答中竞争。

逢有大的空闲,李就把常务交给他的老乡、查尔斯顿人彼得,一个声音嘶哑、长相丑陋、脸上方很深刀疤的上尉。他自己随着交通艇去夸贾林岛。李脾气暴躁、性格阴仰,物以类聚,他也有几个这样的好朋友。其中一个约瑟夫·安克罗伊少校,在J—4工作。J-4是太平洋舰队后勤处的代号,麦克罗伊负责编制预算一类文职工作。另一个朋友是海军军官麦克米伦上尉,他在洛克伍德中将的潜艇部队服役。自从攻占夸贾林后,洛克伍德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前进基地,可以大大缩短潜艇往返夏威夷的漫长航程,增加西太平洋的战斗巡逻天数。每逢出击归来,麦克米伦的“剑鱼”号潜艇就停在夸贾林小码头上。李在珍珠港就同麦克米伦混得挺熟,两人在夸贸林见面,更是他乡遇故知,无话不说。

六月底的一天,李乘交通艇来到夸贾林岛。经过四个月的修建,夸贾林早已经面目全非了。雷德曼少将遵照尼米兹上将的命令,已经把它建成了一个巨大的后勤基地。礁湖中停着各种各样的船舶,柴油发电机隆隆响,弧光灯支在高高的钢架上。浅水的中央码头和深水的海军基地码头上各竖着七八台起重机。它们配合胜利轮上的桅式起重机把货舱中的东西吊出来,放到栈桥上。栈桥已经加宽加固,汽车可以直接开到桥头。铲车司机把货物铲上卡车,卡车司机把货堆垛到枝残茎折的椰林空地上,后勤兵盖上绿苫布。到处是活动房子和帐篷,乱槽糟的。原来日本人为他们陆攻二式轰炸机惨的跑道也不够长,“海蜂”们用推土机拔起树桩,铲平外号叫“乌其顿”的大火力点,把珊瑚跑道一直延伸到海边。同时,他们又修了一条新的战斗机跑道。娇贵的雷达也从船上卸下来,安装在步兵七师曾经登陆过的绿滩上。它们庞大古怪的天线使李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在复杂的技术战争中,教授们起着将军的作用。他恼恨那些穿夜礼服打硬领结的家伙们,他们闯入了军人世袭的荣誉领地,并且把军人的价值人大贬低

李穿过忙忙碌碌的人群和杂乱无章的堆栈,终于找到了挂 “J—4”牌子的一座活动房子。麦克罗伊少校正忙着,房子里的人进进出出,一些军需官大声地讨价还价,另一些军需官坐在钢折叠椅上抽烟,想利用私人关系“走后门”捞点儿紧俏的军需品,比如好酒好烟和熏火腿罐头之类。

艾伦·李皱皱眉头,不知该留还是该走。金黄头发蓝眼睛的麦克罗伊向他打招呼,让他坐下来,从抽屉里拿出一大探花花绿绿的杂志和报纸,对他说:“艾伦,请先等一下,我这里有利维少将的几个急件要处理,马上就完,你先看看这些东西,刚从国内空运到,是最新的,其中,噢,就是这本,还有你的一幅照片,是你在华盛顿福特剧院时照的。真漂亮,旁边那个女郎是谁?艾伦,你总是走桃花运。”

利维少将是J—4的头头。他头脑清楚,办事利落,出名地能干。利维的上司是尼米兹手下的一个后勤副司令。另外,美国西部海疆区司令也负责太平洋战区的后勤,第六海上勤务大队的比尔里海军少将负责用船把物资从西海岸运到前线,有时候,比尔里的船要在大洋上进行机动后勤补给。

李只好坐下来,翻看杂志。他离开美国已经有四个月了,国内的各种消息倒也挺有趣。麦克罗伊象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发疯似地处理他的业务。他使用几架电话机,还有几部专用电台,可以直接同夏威夷、旧金山甚至首都联系。他调度咖啡、蛋粉、红肠和熏鱼。他问号称“太平洋油王”的格雷海军准将联系,让他运来航空汽油、登陆艇的柴油、军舰的重油、润滑油脂,甚至连专门给轰炸机驾驶仪上的陀螺仪用的一种硅油也没忘掉。他身上仿佛有几个脑袋在同时思考,一个在战区,另一个在美军部队,第三个在美国的工厂和销售网,他的作用就是把它们联系起来。

啊!李扪心自问,麦克罗伊确实也算个英雄。

他打量了J-4的这间活动装配房子,大约长三十英尺,宽十七英尺,除了门窗和桌椅外,四壁全是保险柜。有些保险柜开着,里面堆满了各种卷宗、表格和卡片盒,猛看象是图书档案馆的资料分类捡索室。人坐在里面很挤,加上军人说话都是大嗓门,房子里乱哄哄的。

正当麦克罗伊在电话中大叫雷达配件、各种奇怪型号的电子管、电容器、无线电近炸引信和收发报机,的时候,李的耐心到了极限。他站起来,准备告辞,麦克罗伊向他摆摆手。后勤少校一下于就把事办完了,仿佛如果艾伦不走他还会没完没了地干下去似的。

麦克罗伊从一只保险柜里拿出一瓶威士忌,交待给他的下级军官几句话,对那些等他的人做了个鬼脸,一把将艾伦拉出房“李,幸亏你来了,救了我的驾,否则我要让那些后勤军官们缠死。他们并不关心打仗的事,对酒和罐头最热心。听说下面还有黑市,不少人发了财。”

“那你早发大财了。”艾伦直到这时候才说了第一句话。

“我这人你也知道,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咱们南方佬,心眼儿实,光想着早点儿打完了这场倒霉的战争回家种地去。另一方面,说实在的,利维少将这家伙的话儿太多,真他妈干不过来,谁还有心思去倒腾那些玩艺儿。李,谁跟利维算是倒了霉。鬼知道我当初怎么选了后勤军需这个职业的。”

李笑笑:“你是怕死呀。”

他们俩沿着一条珊瑚小径走着,李跟着麦克罗伊,也不问去哪儿、反正他是来消磨时光的,而麦克罗伊总有层出不穷的新闻。他谁都认识,什么事儿全知道。

他俩正走着,李的眼尖,突然拉了麦克罗伊一把,“约瑟夫,你看,那不是麦克米伦吗?他同那位将军在散步,指指划划,还挺神气。你认识那位将军吗?”

麦克罗伊大声笑出来:“嘿,那是查尔斯。安德鲁斯·洛克伍德中将,我们的潜艇司令官。”

洛克伍德中将穿着军便服,样子挺随和。他多肉质的脸圆滚滚的,象个面包师,或者那种大街拐角处的杂货店老板,一点儿也不显得威风凛凛。美国不象欧洲大陆国家,计较军人的仪容和门第,谁打了胜仗谁就是英雄。

洛克伍德无疑是大战中最优秀的海军将领,他在世界潜艇战史上的地位不亚于德国的卡尔·邓尼茨海军上将。可他几乎比斯普鲁恩斯还默默无闻。战争是一种奇怪的事物:一座城市、一座桥梁、一个碉堡,可以使一名将军、一名连长,甚至一名下士成为新闻人物,吹吹打打,全球尽知,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一位打了几十次胜仗的将军,一个消灭了几十万敌军的战役,反而会被其他新闻坦没,事过境迁,无人知晓。刚过完五十四岁生日的洛克伍德在各种军舰上干过,踏踏实实,勤勉努力,在战争最黑暗的日子里,指挥了美军51潜艇部队的水下战争,实施“吨位战,”给日本运输船队以沉重打击,却没有出风头。

洛克伍德的声音飘过来:“麦克米伦上尉,你的‘剑鱼’号干得不错。不过,请小心,日本海军鉴于船舶损失严重,已经任命了及川古志郎海军大将作为海上护卫总司令,他们要同我们认真打一仗啦。”

“是,将军。”麦克米伦操着南方腔自信地说:“俺一定注意。不过,日本人那点儿玩艺儿俺清楚,他们这帮穷鬼没有象样的雷达和声纳,更没有机载雷达和‘李光’探照灯,他们的军舰连护航都不够,更甭说追着‘剑鱼’号猛打了。谢谢将军的提醒。”

将军和上尉分手后,潜艇上尉转过来:“艾伦,约瑟夫,俺早瞧见你们啦。没办法,跟头头讲话总得客气点儿。哎,约瑟夫,你拿着什么,威士忌。太好了,俺这回出海整整两个月了,什么都不想,只想女人和好酒。喷,跟俺来,俺给你们找个地方好好喝两杯。呸!‘剑鱼’号上的食品糟糕透了!”

他们来到一排帐篷边,巴奈特·麦克米伦指着其中一顶说:“这就是给我们准备的休息室,就这破玩艺儿。光想叫我们在海 上多泡几天,省点儿油。听说邓尼茨给他的艇长们在巴黎找最好的旅馆和最漂亮的妓女。”

李笑笑接下去说:“然后把他们一个个送入蓝色的坟墓。”

“给罗斯福当艇长毕竟比给希特勒当艇长要安全些。”麦克罗伊也说。

帐篷里有几把钢折叠椅和几张行军床。还有一张象是从轮船餐厅里拆下的那种铝架塑料面桌。桌上杯盘狼藉,堆着空酒瓶和鸡骨头。麦克罗伊利索地把桌子收拾干净,变戏法似地从兜儿里拿出一个猪舌头罐头和—罐鱼子酱。然后砰地一声打开酒:“没杯了,拿瓶子喝吧。”

“艾伦,约瑟夫,俺这次可碰上了新鲜事儿了。真是大新闻,俺打算找个老牌记者,同他签个合同,卖给他一条独家新闻,谁能发大财。看在上帝份儿上,仗打了三年了,俺们怎么不知道竟有这号子事儿!我敢打赌,‘剑鱼’号的发现能震惊全世界。”麦克米伦扯开喉咙大声喊叫。

“五十天前,洛克伍德中将在珍珠港的潜艇司令部给俺们布置了战斗巡逻任务。”麦克米伦是一个五宫清晰的海军军官。他的眼窝很深,感情外露,说话喜欢打手势,人也有点儿神经质。

“洛丸伍德派出十艘潜艇封锁住特鲁克。随着特鲁克环礁被斯普鲁恩斯的舰队炸瘫,日本人就放弃了它。古贺峰一海军大将从帛硫飞往菲律宾途中失事以后,日本联合舰队一直东躲西躲,深藏不露。俺们这些小艇长们就是瞪红了眼睛也找不到大型的敌人水面舰艇了。浴克伍德中将告诉俺们,日本人想保存兵力,好打一次决定性的海战,以往他们总是一点儿一点儿地使用兵力。而俺们的任务就是找到他们,盯住他们。这样,在未来的马里亚纳战役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