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名着藏密真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试痪烤埂!

    別宗解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乃就時分久遠而言。密宗乃就三妄執而言。何謂三妄執,眾生以一念不覺之無明,而生貪瞋痴慢疑五種根本煩惱。就眾生二邊之執,將此五種煩惱,一一各分為二,則成十種。將此十種,一一又分為二,則成二十種,如是疊次分為二,以至第五次分為一百六十種,是為一百六十心。此一百六十心,皆是世界妄想執著,眾生漂流六道,造無量無邊業,受無量無邊生死,皆此種妄想執著驅之也。此種妄想執著,有粗者,有細者,有極細者,故稱世界本妄執,亦名三大阿僧祇劫。若能依法修行,超越此一百六十心之第一重粗妄執,即名第一阿僧祇劫,又超過第二重細妄執,即名第二阿僧祇劫,更超過第三種極細妄執,是名第三阿僧祇劫。若人能於一剎那間,超過此三種妄執,即一剎那成佛;一生超過,即一生成佛,乃至三大阿僧祇劫。不能超過此三種妄執,即三大阿僧祇劫不能成佛也。 

    依顯教修行,經無量阿僧祇劫,或有能到菩提,或有不能到者。密結尾簡單直截,即以真言為所乘之法,頓超直入而歸於清淨菩提心門。 

    修真言道,有六種得無畏處。但在路途之中,無論得到若何境界,當一心清淨,不生執著,不生疑怪,不起驕慢,不計超勝,方可自在達到彼岸。否則未到謂到,或稽留於化城,甚則著魔,其害不可勝言。故如來叮嚀修真言門菩薩,當修十緣生觀也。 

    世間之人,以十種惡業為因,漂流六道,無有歸趣,後以發心皈依三寶,或更受五戒,以此修十種善業之道,即在人間天上受生,免除地獄三塗重大劇苦,名為最初得蘇息處,是謂善無畏。真言行者初入三昧耶結緣灌頂之壇,投花所得本尊,即以此一尊真言供養修行,依音聲念誦,觀種子字形,其位與此善無畏齊。一切眾生,以不知我之自性故,執有我身及身外之物。今以受三皈五戒,即依佛法,循身修觀。初觀此身之始,是父母精血合成,種子不淨。次觀住母胎中住處不淨。次觀此身本體,是髮毛齒眵淚涕唾屎尿垢污皮膚血肉筋茫璺靖嗄X膜腸胃脾腎心肺生臟熟臟赤痰白痰三十六種不清淨物之所合成,本體不淨。次觀九孔常流露不淨之相,自相不淨。次觀一氣不來,模洜臭,究竟不淨。由觀此身有此五種最不清淨之相,故於此身不生貪愛,不被此身之所繫俊菫樯頍o畏。真言行者,得本尊三昧眾相現前時與此位齊。一切眾生,於五蘊中執著有我,由此我執顛倒,生起貪瞋痴三種妄執。今修行者,了解此心為我執顛倒之所蓋覆,觀察五蘊自體,尚藉緣生,無有自性,則此五蘊所集聚之中,何能更有我在。譬如因樹而有樹影,若無樹者,影以何生,因作觀故,拔無明之種子,生十二因緣,不被我之所繫俊侵^無我無畏。真言行者,於本尊所現形像,能不生愛著,不生驕慢,其位與此同。行者雖知蘊中無我,然此心尚埋洠ъ段逄N之中,今欲打破此蘊,不起執著,當觀五蘊之自性,如幻、如陽焰、如影、如響、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非有而有,有而非有,而知五蘊、六入、十八界等本來空寂,證到寂然之界,不被五蘊之所繫俊侵^法無畏。真言行者於本尊所現影像,能作無性無生觀者,與此位相齊。一切空法、有法皆不可得,經所謂空法,不緣空,不緣有,心主自在,覺自心本不生。經所謂住無緣,由離此有、空二邊之境,不被法之所繫俊侵^法無我無畏。真言行者之心,於瑜伽道中得自在之用時,即與此位相同。由法無我無畏更進一步,得極無自性大空之智,則一切業煩惱,都無所繫俊瑏K無所解脫。繫俊c解脫,自性平等;世間與涅槃,自性亦平等,乃至蘊界處能執所執我壽命等,其自性亦皆平等,無毫厘之差。不被有為無為界之所繫俊侵^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得此無畏時,即是真言行者虛空無垢之菩提心也。 

    以上所說六無畏種種心相,皆是說其外跡,以明修證之溕睢崉t此心在纏出纏,皆無相貌可見,亦無溕畈课豢梢姟H纛D超之人,能於一念之中,以自己三業同於本尊,即是第六無畏,不必更要經過善無畏身無畏等位次也。 

    所謂十緣生者,一曰幻,二曰陽焰,三曰夢,四曰影,五曰乾闥婆城,六曰響,七曰水月,八曰浮泡,九曰虛空花,十曰旋火輪。 

    此十種緣生,為修真言者最宜注意之點。若不明此十種緣生,則於行法供養時,不能除去心中虛垢也。 

    云何為幻。謂幻術師以咒力或以藥力,能飛空耄危乃富穑帜茏冏鞯厮痫L,及地水火風所造種種色像,或長或短,或青或黃,或奇聲,或奇香,或變大地為黃金,或使水變為火,使旁觀者眼目昏惑,見種種不可思議之事,從一至多,從小至大,輾轉互相生起,而又上下四方,此往彼來。此種色像,非論理學可以判斷其因由,唯此幻術者自證自知耳。持真言人,亦如幻師,依三密修行,得持誦成就時,能現一切奇特不可思議之事,自在神變,宛然不謬。此種境界,亦非世界智者所能測度,唯成就之人,自證自知耳。 

故持真言人,證到本性清淨時,無論遇何境界,俱當作幻觀。 

    日光著微塵,風吹之野草轉,名之曰陽焰(本龍樹大士說)。而愚痴人見之以為是水,但陽焰本非是水,且自性亦空。以世人妄想,互相談議,謂是水耳。一切眾生在無明陽 

焰之中,取著此是男相,此是女相,此是善相,此是惡相。然此蘊界諸法,本非男女善惡,且自性亦空,但以眾生妄想,強立假名,互相談議耳。真言人於成就時,見種種稀奇境界,乃至見諸佛海會,無盡莊嚴,應了知唯是假名,作陽焰觀。 

    夢者,人在睡夢之中,經過盡夜歲時,見種種異類形像,或異類聲音,或受地獄之苦,或受天上之樂。當其在夢中時,以為實事,不生疑惑。及乎醒覺以後,都歸烏有,而還自笑。眾生在煩惱睡夢之中,執著四季寒暑,嗔喜憂怖。若覺悟時,都無所有。持真言人於須臾間,見無異加持境界,或延一剎那為無量劫,或促無量劫為一剎那,或不動本處而遍撸еT佛國土,供養聞法,此種事業,若於眾因緣推求,都無起處,皆不出一念清淨之心。行者得此境界,當作夢觀。 

    影者,如人以面臨鏡,則鏡中現像,此像為鏡作耶?何以鏡來時而無像,而為執鏡者作耶?何以無鏡無面又無像,為自然作耶?何以待鏡待面後有像,為無因而作耶?何以此像不常有亦不常無,且除鏡與面,像不自出,是此像非鏡作,非面作,非執鏡者作,又非自然作,亦非無因緣而作也。真言行者以如來之三密為鏡,自身三密為鏡中像,由此因緣有悉地發生,能起五種神通,住壽長遠,撸еT佛國。得此神通時,當作鏡像觀。 

乾闥婆城,即蜃樓也。以日光初出,照海中之氣,而幻現莊嚴之樓閣,日光轉高,即無所見。持真言人,有三品悉地宮。上品者是密嚴淨土,超過三界之上。中品者是十萬嚴淨佛土,如西方極樂世界等。下品者謂諸天宮及修羅宮。行者真言相應,成此三品悉地宮時,當作乾闥婆城觀。 

    譬者如深山崳戎校虼蠓课葜校艹龇N種聲響,無智之人,以為彼谷中、屋中,有實在音聲,殆未解得此響非生非滅,非有非無也。持真言人若於觀想相應時,有諸佛菩薩,用種種聲音,為我說法。又自身得舌根清淨,能以一種音聲,遍滿十方世界。遇此境界時,當作響觀。 

    水月者,如月出時,照於一切江河池塘之中,凡水清者,皆有月影,現於其中。此月影不以水生,不以月生,又水亦不去,月亦不來。真言行者,以三密方便,能澄清自己心性之水,故諸佛密嚴海會之月,悉皆現於自己心中。若得此像時,應當作水月觀。 

    浮泡者,如天降雨生泡,泡雖大小無量,水性惟一味也。真言行者,以自心作佛,還蒙自己心中之佛開示悟入種種方便,輾轉入無量法門,而又以自心為曼荼羅,以此境與心二種為緣,能作種種不可思議變化之事。得此相時,當了知一切皆不離於自心,作浮泡觀。 

    虛空花者,虛空非是可見之法,中無眾生、壽命等相,亦無造作者。而小兒仰視青天,謂有實在之色。一切諸法,亦如虛空,而無所有。但愚痴眾生,以心迷亂故,棄捨諸法實相,而謂有眾生、壽命、人我、男女、房屋、城郭等種種雜物,豈知皆虛空花乎。真言行者,在修觀行之時,若遇有種種魔事,及種種業煩惱之境,當作虛空花觀。 

    旋火輪者,有人手持火燼,旋轉空中,手持方,此火燼在空中則成方相;手成圓,亦成圓相;大小長短,無不如意。然此一火,成種種相,本非實有,而愚人見之以為實。真言行者於觀想相應時隨心所轉,無不成就,乃至以一阿字門,旋轉無疑,成無量法門。當此之時,應知皆由淨菩提心善巧妙用使然,作旋火輪觀。 

    右所講演密宗教義,粗具大要,若欲進觀其詳,經典俱在,可覆按也。 

回上頁 




四、顯密不二 九乘次第 

蓮花正覺金剛上師開示   弟子蔡楚昂筆錄 

在上海印心精舍息災道場講 

    今日承壽李雨先生之約,來與諸善上人得此研究精深佛法之機會,至為榮幸。爰略為供養數語。佛法是整個,本無顯密之分。世尊當年最初說華嚴經,其中含有最高無上境界。在顯說方面,如十信、十住、十回向等等次等分析甚細,即密部之大手印,與枺芩^最高深部分,也均包容在此經內。可云一乘法已度盡一切眾生,初無顯密可判。後見眾生根器不一,領會之程度,各有溕睿褂X最高法門難以普攝群機,譬之一味藥品,不能統治萬病,於是由一法而演成種種法,開若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