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肥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传,宥淑妃下毒害明雪宫两位主子,自己好从中取利,不想却被宇文綦戳破此事。于是,宇文綦与宥淑妃才会失和,而此时明雪宫又传来两位主子身体病情加重的消息,宇文綦这才会深夜离开芒秋宫赶至明雪宫探望。 
  目前看来,此种说法似乎最为合理。     
  亦有人传,近来陆囿国屡犯边境,实则是有人暗中做内应。 
  要知道,陆囿国乃边境小国,所谓军事势力根本不值得一提,如今却为何蠢蠢欲动,想必是宫中有奸细与之互通军情。而宇文綦最为宠爱的妃子便是身为陆囿国子民的宥淑妃,宥淑妃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最有可能谋得消息之人。 
  而宥淑妃历来体弱多病,想来也是想对自己的身份加以掩饰而已,试问谁又会想到这样的妃子会是奸细呢?所以有了这层掩护,宥淑妃探听情报来更是方便很多。 
  而宇文綦至今都未有处置宥淑妃,想来是暂无真凭实据罢。     
  此时,闻人宰相一派的主战派力挺捍卫皇权,刚回府的闻人烽昀近两天在陆囿国四处游历、打探消息。如今闻人家对宇文王朝迎战陆囿国一事更是如虎添翼。就算是有奸细已然深入宫闱,宇文王朝却已掌握了足够的军事情报,势要将陆囿国此等宵小之国一举拿下。     
  所以,宇文綦当夜先是面对可能是奸细的宥淑妃心生烦躁,后来又想起身为闻人家末女的墨充媛。试问两相比较之下,一位是敌国异族女子,一位是忠臣良将之后,究竟如何取舍、何去何从,相信连三岁孩童都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有毒的兰花出自陆囿国,之前已经说过了,宥淑妃的身份暂时揭开一部分,请大家随便联想吧嘎嘎……33邪恶的飘走…… 
话说,按照宇文王朝的律例,凡是霸王者只有充军发配陆囿国……所以请各位大小霸王考虑后果,嘿嘿嘿!!! 
                  三四、圣旨改局 
  不管是何种传闻,单只说从下毒的传闻来看,猜测宥淑妃乃奸细的确实稍嫌大胆了些,甚至后者更有犯上作乱、杀头之危险。但是在这两种传闻之下,众人心中又会作何感想呢?怕是表面赞同前者居多,实则内心却都暗自揣测后者罢?     
  人啊,都是不由自主的就会把事情往最坏的一面想去,这种思路根本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所以墨今亦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人的劣根性,才会搞出今日的“明论暗讽”的把戏。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于是乎,小传闻瞬间演变的沸沸扬扬,就差直接传进宇文綦的耳朵里了。     
  有时候,流言的杀伤力是很大的,影响亦是可能演变的广泛,难以估计。不论你是不是做过一些事,只要你背负了臭名,那么身败名裂就是迟早的事了。     
  但是,所谓“命运难抗”的道理也只是孤立的看法。有些人对此亦有其他见解。 
  说到底,想事的是人,做事的亦是人,命运就算是不可测亦是各种人为因素加乘之后的趋势罢了,没有人为何来结果,何来宿命之说?所以说掌握命运的追根究底还是人。 
  因为人太复杂,人心亦是最深沉的难以猜测,有些人相处一辈子也未必见得就敢说了解对方,更何况是面对处处戴有面具的后宫众人?     
  诚然,这个道理可以正面理解,亦可以换个角度分析。 
  好比说,有些人会拼命地想驾驭命运,改写自己的人生,到头来却是因小失大。而有些人却懂得顺势浮沉,顺着命运的轨迹迈开脚步,一步一步都称得上是出人意表,而在不知不觉间却反而将自己困难的处境改写,甚至是发挥到意想不到的成效……而这种人在墨今身边,亦是大有人在。     
  这宥淑妃就算第二种人:善于被动的采取进攻,善于走一步看三步的预测最坏的下场,再根据对手的作风、性格、行事酌情分析,再行见招拆招。 
  在雎鸠宥的观念中,先发却未必制人,后发反而更有把握。 
  而墨今,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亦是有些悔悟之前低估了此人。对此,墨今有些感慨,看来做不到知己知彼,过分试探亦只会暴露自己啊。     
  先前的传闻散播开来不过才三日光景,便有新的传闻出现: 
  宥淑妃心中郁结难耐,一直趋于稳定的病情终于再度发作,先是休克再来便是昏迷,命悬一线。幸亏太医墨夷炘早有准备,而皇宫中亦是有千年老蔘一类的名贵药材得以续命,这才算是救回了宥淑妃的性命。 
  虽然,宥淑妃的命算是救回来了,却始终处于时好时坏的阶段。宇文綦更是焦急万分。待究其原因,才发现是宥淑妃病情恶化乃是某种传闻所致。     
  此时,宥淑妃初醒便以嫔妃上表的方式正式向宇文綦请罪,表书中写道: 
  【臣妾入宫两年有余,从不敢妄自是妇德、容德兼备之女,更加谈不上有益于皇室。不仅未曾为皇家开枝散叶,为皇上生育龙裔,愧对皇家;还一直病卧在床辜负了皇上的怜惜之情,实在是有负皇恩!     
  论说臣妾对后宫的贡献更是不堪一提。两年以来,臣妾自持一妃主位却无任何堪与之相匹配的德行,对于分属淑妃之位理应相助管理后宫之能,则更是毫无建树。 
  臣妾并未为皇上分忧担愁,更谈不上帮扶另外两宫维持后宫秩序。反而一直以来,臣妾都是那个制造麻烦的元凶,为皇上徒增了很多烦忧。     
  此次,臣妾更是有歪妇德、有歪本分,深知有罪。 
  且不论传闻是否成真,臣妾都是这个传闻的源头,脱不了干系。臣妾虽然幽居养病,却不想造成后宫的动荡不安,传了出去怕是更会影响朝野时局、民心所向,不但损了皇家的威名,更是薄了皇上的体面! 
  既然是非不容妾身,既然时不与臣妾,臣妾亦自当明白该如何自处。     
  如今,臣妾实想为皇上分忧解难。 
  臣妾虽非宇文王朝子民,但是在这两年间的耳濡目染之下,却亦使臣妾明白了所谓的两相利益之下,当取重者的道理。 
  如今,臣妾很想为皇上做一点有益的事。 
  既然,臣妾乃是这罪恶的源头,为了皇上,就让这传言随这源头的逝去而消散吧。 
  相信臣妾这番决议与考虑,都是对宇文王朝、对皇上、对后宫众人的一种平复安定……】     
  表书末尾还以小字注明着:【时不与我,何不归去……】的字样。     
  据闻,宇文綦反复阅览了“淑妃表”数次,当夜的尚书房更是整夜未熄烛火,从殿外亦可看到皇上来回踱步被烛火映出来的影子。 
  自宇文綦登基以来,这是他第一次不为朝政彻夜未眠,而是为了后宫之事苦恼。依照宇文綦果断的行事态度来看,此次必是心绪烦躁的。     
  天方微亮,宇文綦终于走到龙椅上坐下,微闭的眼眸难以分辨各中想法,但是他的心中已有了决定。 
  “文权,进来。”宇文綦疲惫的声音传进了文权的耳朵。文权一个激灵连忙躬身走了进去,诚惶诚恐:“皇上。” 
  这几日的传闻弄得众人都如热锅上的蚂蚁,怔忪不安,尤其是面对一位深沉的皇帝,更觉天威难测!所以,文权的心中亦是如几个拨浪鼓同时摇晃一般。 
  宇文綦彻夜烦躁,身处门外的文权当然明白,心里打了十二万分的警惕,等的就是宇文綦得出个结果来,这样事情也许才会平息吧?所以文权被叫了进去,才会如此忐忑,心里预感到某件大事就要发生了。     
  宇文綦一字一句的道来,疲惫的面容透露着一丝决心,不容犹豫的语气缓缓回荡在书房中:“传朕旨意:宥淑妃容贤兼备,更是恪守淑妃之德,勤修本分,谦顺有功。并以德言容功,有助后宫,深、慰、朕、心。”最后四个字,宇文綦说的格外的慢,一字一字的轻轻吐出,字字落在文权掉的老高的心尖。 
  没由来的,文权抖落了一身的寒意。随着“深慰朕心:四个字的落地,他也才松了口气。 
  “是,奴才令旨!”文权心里一惊。     
  宇文綦淡淡的看向一旁的“雨后春笋瓶”,凤眼微眯似是在考虑着什么,一时难以下决定。 
  过了很久,文权依然恭顺的跪等,本来平息的心头却因为宇文綦迟迟不肯宣“平身”而再度攀高,这……莫非皇上还有其他旨意?难道是……文权心中一惊,连忙收起内心的猜测,循规蹈矩的跪伏,等待着…… 
  就在文权以为宇文綦并再无其他吩咐的时候,又听到上首更显清冷的声音甩了下来:“传朕口谕,闻人墨今聪慧贤德,才能堪许,能心系于后宫,并为朕分忧解劳,深得朕意。现特赐修媛之位,以示皇恩。” 
  低头的文权眼睛猛地睁大……     
  翌日,此两道圣谕公布之后,后宫的传闻终于算是得以平息了……     
  可是,平静的海面,往往只有海鸥四处飞扬徜徉于天际与水面之间,兀自悠闲自在吧。而处于深海的波涛汹涌与暗流,滋味如何恐怕亦只有水里的鱼虾才可以体会得到了。     
  既然皇上金口一开,那么宥淑妃就算是陆囿国人,现在看来亦是有心归顺于宇文王朝了,如此识时务、识大体的女子堪为后宫众人的榜样。 
  后宫众嫔妃理应尽力效法,以报皇恩。 
  一时间,此说法遍布后宫乃至朝野,什么宥淑妃“委曲求全”、“忍辱负重”、“舍己为皇”等,真是只有众人争相夸奖的,却没有嫌夸奖不够的。     
  虽然众人已经不在议论宥淑妃的身份,但是亦有多数人在猜测,宇文綦可以这么快便为了芒秋宫平反,想来必是有她人在从中为宥淑妃说好话罢。 
  而此人,最有可能者当是属墨修媛了。 
  更有甚者,亦有将“为朕分忧解劳,深得朕意。”拿出来大做文章的。 
  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