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物理学的进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或许会用下面的理由来反对我们的图示法:把一个时间单位用一段线来代表,把它机械地和由两个一维连续区构成的一个二维连续区的空间联系起来,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假如你要反对这个办法,那么你便要同样有力地反对许多图示,例如表示去年夏季纽约城的温度变化的图,表示近几年来生活费用变化的图,因为这些例子中所用的都是同一种方法。在温度图中,一维的温度连续区与一维的时间连续区结合成一个二维的温度-时间连续区。 
    让我们再回到从80米高塔上落下来的粒子问题上。我们把运动画成图是一种很有用的办法,因为它表征着在任何时刻粒子的位置。知道了粒子是怎样运动的,我们就能再一次把它的运动画出图来。我们可以画成两种不同的方式。 
    我们记得一种是粒子在一维空间中随时间而变化的图,我们把运动画成在一维连续区中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我们不曾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我们所用的是动图,在这个图中位置随时间而变化。 
    但是我们可以把同样的运动用不同的方式加以描画,我们可以把运动考虑为二维时-空连续区中的曲线而构成一幅静图。现在运动已经看成由某种东西来代表,它是存在于二维时-空连续区中的某种东西,而不是在一维空间连续区中变化的某种东西了。 
    这两个图是完全等效的,爱用这一种或那一种只不过是随人们的习惯与兴趣而已。 
    以上关于运动的这两种图示法所说的一切都没有对相对论说明什么问题。两种图示法都可以随便使用,不过经典物理学比较喜欢用动图,因为动图把运动描写成为空间中所发生的事件,而不是作为存在于时-空中的某种东西。但是相对论改变了这个观点,它明确地赞成静图,它发现把运动表示为存在于时-空中的某种东西的这种图示法,是一幅描画实在的更方便、客观的图。我们还要解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两个图从经典物理学的观点看来是等效的,而从相对论的观点看来,却不是等效的呢? 
    要明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再讨论相互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坐标系。 
    根据经典物理学,在两个相互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中的观察者对于同一个事件,将选用各自不同的空间坐标,但只用同一个时间坐标。所以在上述例子中,石子和地面接触是用我们所选定的坐标系中的时间坐标“4”和空间坐标“0”来表征的。根据经典力学,相对于我们选定的坐标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一个观察者也会认为石子在4秒之后碰到地面。但是这个观察者却会把距离与他自己的坐标系相联系,而且一般说来,会把不同的空间坐标和石子碰地的事件连结起来,不过他所用的时间坐标跟所有相互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其他观察者所用的都是相同的。经典物理学只知道对所有的观察者都是同样流逝的“绝对的”时间。对于每一个坐标系,二维连续区都可以分解为两个一维连续区:时间与空间。由于时间的“绝对的”性质,在经典物理学中把运动的图从“静图”过渡到“动图”便具有一种客观的意义了。 
    但是我们已经确信经典转换不能普遍地应用于物理学中。从实用的观点看来,它还可以适用于小的速度,但是决不适用于解决根本的物理问题。 
    根据相对论,石子跟他面相碰的时间在所有的观察者看来不会是一样的。在两个不同的坐标系中,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都是不相同的,并且如果两个坐标系的相对速度接近光速,则时间坐标的变化将十分明显。二维连续区不能像在经典物理学中那样分解为两个一维连续区。在决定另一个坐标系中的时-空坐标时,我们不能把空间和时间分开来考察。从相对论的观点看来,把二维连续区分解为两个一维连续区,似乎是一种没有客观意义的武断的方法。 
    刚才我们所讲的一切都不难把它们推广到非直线运动的情况中。事实上,要描述自然界中的现象必须用4个数而不是用2个数。用物体及其运动来表述的我们的外在空间具有3个维度,物体的位置是由3个数来表征的。一个事件的时刻是第四个数。4个确定的数对应于每一个事件,每个确定的事件都有4个数跟它相对应。因此,大量的事件构成一个四维连续区。这一点也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上面这句话无论对经典物理学或相对论来说都是同样正确的。但是当我们考察两个相互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时就又会发现差异。倘若一个房间在运动,房间内、外的观察者要测定同一个事件的时-空坐标。经典物理学家们又会把这个四维连续区分解为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连续区。老派物理学家只考虑空间的转换,因为对他们来说,时间是绝对的。他们觉得把四维世界连续区分解为空间和时间是自然而方便的。但是从相对论的观点看来,时间和空间从一个坐标系过渡到另一个坐标系时都是要改变的,而洛伦兹转换就是考察事件的四维世界的四维时-空连续区的转换性质的。 
    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描画成随时间变化而且投射在三维空间背景上的动图,但是也可以直接描画成投射在四维时-空连续区背景上的静图。从经典物理学的观点看来,这两个图,一个动的,一个静的,都是等效的。但是从相对论的观点看来,静图比较方便,而且更符合客观实际。 
    如果我们喜爱,甚至在相对论中,我们还是可以用动图的。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样把时间和空间分开来,是没有客观意义的,因为时间不再是“绝对”的了。我们以后还是要用“动”的语言而不用“静”的语言,不过我们得时常记住它的局限性。 
广义相对论 
    现在还有一个论点等待我们去澄清。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尚未解决:是不是存在着一个惯性系呢?我们对于自然界的定律,对于它们对洛伦兹转换的不变性,以及对于它们在所有互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中的有效性都已略有所知。我们有了定律,但是我们还不知道它们所参照的是哪一个框架。 
    为了使我们更加明白这个问题的困难,我们且访问一位经典物理学家,与他讨论几个简单的问题: 
    “惯性系是什么?” 
    “它是力学定律在其中行之有效的一个坐标系。在这样的一个坐标系中,一个没有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总是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这种性质使我们能把惯性坐标系和其他任何坐标系区别开来。” 
    “但是所谓没有力作用于物体上,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这只是说物体在惯性坐标系中作匀速直线运动。” 
    于是我们又可以再问一次:“惯性坐标系是什么?”但是由于很少有希望得到一个与上不同的答案,我们不如把问题改变一下,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具体的知识。 
    “一个严密地与地球相结合的坐标系是一个惯性坐标系吗?” 
    “不是,因为由于地球的转动,力学定律在地球上不是严格地有效的。在许多问题上,我们可以把严密地结合于太阳的坐标系看作是一个惯性系,但是我们有时也说到太阳的转动,可见严密地结合于太阳的坐标系,严格地说也不是一个惯性坐标系。” 
    “那末,具体地说,什么才是你说的惯性坐标系呢?而且怎样选择它的运动状态呢?” 
    “这只是一个有用的虚构,我也想不到怎样去实现它。只要我能够远离一切物体,而且使我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我的坐标系就会是惯性的。” 
    “但是你所谓免除所有的外界影响的坐标系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意思是说那个坐标系是惯性的。”于是我们又回到原来的那个问题上来了。 
    我们的交谈显示出经典物理学中一个严重的困难。我们有定律,但是不知它们归属于哪一个框架,因此整个物理学都好像是筑在沙堆上一样。 
    我们可以从另一种不同的观点来研究这个困难。设想在全宇宙中只有一个物体,它构成了我们的坐标系。这个物体开始转动。根据经典力学,转动的物体的物理定律跟不转动的物体的物理定律是不同的。假使惯性原理在一种情况中是可用的,那么在另一种情况中便是不能用的了。但是这些话听起来很令人怀疑。假使整个宇宙中只有一个物体,我们难道能够考察它的运动吗?所谓一个物体在运动,总是说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因此,说成独一无二的物体的运动是与常识不符的。经典物理学在这一点上是和常识很矛盾的。牛顿的说法是:假使惯性定律是有效的,那末这个坐标系或者是静止,或者是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惯性定律无效,那末物体的运动是非匀速运动。这样一来,我们对运动或静止的判断,便要依靠所有的物理定律能否在既定的一个坐标系里面应用来决定了。 
    取定两个物体,例如太阳和地球。我们所观察到的运动也是相对的,既可以用关联于地球的坐标系也可以用关联于太阳的坐标系来描述它。根据这个观点看来,哥白尼的伟大成就在于把坐标系从地球转换到太阳上去。但是因为运动是相对的,任何参考系都可以用,似乎没有什么理由认为一个坐标系会比另外一个好些。 
    物理学再一次干涉和改变我们的常识。关联于太阳的坐标系比关联于地球的坐标系更像一个惯性系,物理定律在哥白尼的坐标系中用起来比在托勒密的坐标系中要好得多。只有在物理学的观点上才能对哥白尼发现的伟大意义有所体会,它说明了用严密地连结于太阳的坐标系来描写行星的运动有很大的好处。 
    在经典物理学中,不存在绝对的直线匀速运动。如果两个坐标系相互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说“这个坐标系是静止的,而另一个是运动的”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两个坐标系相互作非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