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开原子的大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做到三性的统一,在编写这两本小册子时作了一些尝试。
  常说:“你要给人一杯水,就先要自己有一桶水。”在编写这两本小册子时,我刚刚为科学出版社编写完《化学发展简史》,正好掌握了一批原始资料,也就是说桶中还不算空,这算是有利条件。第一本是改写《太阳物质》,审读之后,当然构思很好,但史料上错误还是不少,有些还是较严重的,另外缺乏最近几十年的新资料。于是重新核实材料,增补新材料,重新写过一遍。增补纠正的内容在三分之一以上。
  在改写过程中,我理解到,即使对少年读者来说,只要下功夫,科学性是能够保证的。当然,对不同对象讲科学道理要考虑其基础,要就讲清楚,使读者经过思索能懂,脱离读者的基础去讲科学道理,读者不能理解的就宁可不讲。例如《太阳物质》中只讲了发射光谱,而不敢讲吸收光谱,结果使读者莫名其妙。实际上吸收光谱线还是可以讲的。所以在《太阳元素的发现》中增加了这段历史,把来龙去脉讲清楚了。但是,如果想再进一步,去讲原子结构和电子轨道能级,再讲光谱线和电子在轨道上的跃迁就会脱离读者已有的水平,就会出现“知识硬块”。
  我体会到,做到“三性”结合,采用史话体裁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史话的知识容量较大,也容易从人类认识的过程来讲,使读者由浅人深。采用史话体裁可以通过科学家的活动结合认识过程,自然地阐述科学家的品质,认识的辩证过程,以及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思想性完全融化在整个作品之中,无需穿靴戴帽。科学本身就是引人入胜的,抓住人类认识过程的关节点就可以把读者吸引住。在改写《太阳元素的发现》时,在认识论方面,在如何选定认识飞跃的关节点,以及如何把这些内容表达得清楚生动等方面,我作了一些努力,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编写史话体的科普作品时,由错综复杂的认识过程和与学科互相渗透的史料中,清理出一条清楚的线索,是创作成功的关键。在写《打开原子的大门》时,虽然有了改写《太阳元素的发现》的经验,但《太阳元素的发现》主要是修补别人现成的框架,还比较容易。等到写《打开原子的大门》时,完全由自己来立框架,就难多了。从拟纲目到完稿,经过四次推翻重来的过程,才勉强完成,今天看来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书出版了,社会效果有的是可以预料到的,也有些则是意想不到的。1984年全国化学夏令营,各省竞赛的优胜者及辅导教师来京共聚一堂。座谈中,他们提到了这两本书对他们喜爱化学起了作用,这对自己当然是一个鼓励和安慰,但他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老讲历史,应该多写一些介绍现代科学成就和进展的科普书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另外,一些读者来信和来访也是十分感人的。一位初中同学来信说他看了《太阳元素的发现》弄懂了空气液化的原理,他决心要自己设计制作空气液化机。更感人的是最近一位湖北的青年工人自费来京,通过出版社找到我家。原来他看了《打开原子的大门》后,根据第一页上高频感应线圈的文字介绍和简图,又自学了物理中的电磁学,就和几个青年朋友照此图示制作起感应线圈来。中途遇到了困难,竟风尘仆仆地来京请教,使我惶恐万分。因为这些问题本来不是那两本小册子的主要内容,而这些可爱的青少年学起来却十分认真。
  回想起这幅插图的诞生过程,还有一段小故事。当《打开原子的大门》文稿脱稿后,由画家配了插图,责任编辑杨永源同志看了那幅感应线圈的插图后,认为表现得不科学,找了我去,重新改画过,避免了科学的差错。哪曾料想到这几位青年工人正是根据这个十分简略的图,自己去试作感应线圈!看来,一篇科普作品,即使是一个细节,即使是一张插图,决不能马虎对待,否则就会贻误读者。重担在肩,敢不兢兢业业地创作吗?
我怎样改写《太阳元素的发现》 ①
   ①本文系作者1981年3月在“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发奖大会上的发言。
  1978年,刚刚苏生不久的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要我为《少年百科丛书》推荐一些选题或者编几本书。虽然自己脱离科普战线已近20年,但面对当时少年科普园地的荒芜景象,也就决心再作冯妇,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了。
  到底一本少年儿童的科普读物应该编写成什么样子呢?既然少年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校学好基础知识,那么为少年写的科普读物就应该是配合学校的学习的,但又不等于是课本的重述。打个比喻来说,如果在学校学的课本是饭的话,那么在课外看的科普读物就应该是菜,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零食,更不能是加了点香精的糖精水。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好菜,既能增加营养,又能促进食欲。一本好的少年儿童科普读物也应该是这样,既要给小读者以科学的营养,又要能促进他们主动地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这里所说的科学的营养包括的不仅是具体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应该包括科学的思维方法、实验方法、科学家的品质等在课堂上不易学到的内容。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作风也同样需要从小培养。科普读物与课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只强调营养而难吃的东西小孩是不愿吃的,当然也达不到下饭的目的,这就不能算菜而只能是一碗补药。药是要强迫才能吃下去的,靠补药补起来的孩子是虚胖的,总不如正经吃饭菜成长起来的孩子强壮有力。少年科普读物既然不是补药,就不能强迫少年去看,所以色香味也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说要语言生动,要有趣味性,要能引人人胜。一盘好菜的色香味是通过烹调由蔬菜本身发出来的,而科普作品的趣味性也应该从科学本身发掘出来。
  为了尽快地给少年儿童选一盘合适的菜,我向出版社推荐了M.勃朗什坦著、徐永才译的《太阳物质》(1956年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一书。虽然这本书出版年代较早(初版是1936年)。但因为是讲科学史的,所以现在看来也不算过时。我认为它还是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盘传统菜。
  出版社的同志们看过这本书以后,认为它不论从内容上还是从结构上看都比较理想,但是还应该再加上一些新鲜的蔬菜,回锅重炒一下,使其更适合我国少年儿童的口味。这任务又推还给我,于是在1978年的暑假中我将这本书改编成为现在的《太阳元素的发现》。
  下面简要地介绍一下自己在改编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一本书的主题确定之后,写好写坏就在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楚明确。书的结构和材料的取舍是由思路决定的,如果作者本人的思路混乱,那读者也必将被引人迷宫。原书的思路是比较清楚的,所以加工时保留了原书的基本结构,删去了一些繁琐的枝节内容,增补了若干新的内容,使得思路更清楚,延伸得更长。
  这本书是讲氦的发现历史的,同时也是讲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书对认识论问题点得不够突出,结尾只落在氦的确实被发现上。在改编时进行了提高,首先在书的开始时采用了一个哲学命题作引子,引用了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的一句话,“恒星的化学组成是人类绝对不能得到的知识”作为全书的第一个问题。而以“到现在为止,谁也不敢这样说:氦,我们已经完全认识清楚了”,作为收尾。对于书中各节的衔接处也尽量改得更为自然,以使思路不致跳跃中断。这并不是人为地制造一些“关子”,而是尽量选了一些科学发展的关节点(旧问题解决了,又出现新矛盾,提出新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读者能一环套一环地一口气把书读完,还可以使读者在认识论上有所提高。
  科普作品首先要保证科学性,讲科学史的科普作品,还要尊重基本历史事实。原书在科学性和史实上也还是有若干疏漏和错误的,改编时尽量作了纠正和补充。其中有:
  1.原书未讲方和斐黑线和基尔霍夫对光谱吸收线的研究。这也可能是怕读者接受不了而略去的。实际上,在没有弄清楚吸收光谱的道理之前,是不可能用光谱研究太阳的化学组成的。
  2.原书在介绍卡文迪许的实验过程中有重要的疏漏(其他同类的科普读物也一样),那就是不能保证最后的小气泡不是过剩的氧气。细心的读者是会提出这个疑问的。实际上卡文迪许是用“硫酐”(多硫化钾溶液)把剩余的氧除掉了。
  3.发现氩是第三位小数的胜利,在各种科普书刊上作这个文章的很多,但采用的数据却不统一。原书中两种氨的密度是1。2565克每升和1。2507克每升,而尼查叶夫《元素的故事》中又是1。2572克每升和1。2560克每升。经查对瑞利的原始实验数据才知道都不对,应为1。2572克每升和1。2508克每升。这并不是烦琐考证,因为我们一方面要教给读者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不要忽视第三位小数上的差别,一方面自己又在第三位小数上出差错,这是不应该的。
  4.原书对于拉姆赛和他的学生特莱凡斯发现空气中的各种惰性气体的过程讲得很含混,甚至有原理上的错误。改编时查阅了特莱凡斯写的《拉姆赛传》等资料,才把这个过程弄清楚。
  其他一些史实上的讹漏之处就不再列举了。
  原书是在1936年初版的,当时飞艇还在天上飞,低温物理的研究刚刚开展,太阳上的热核反应是在1938年才发现的。一些新内容当然不会包括进去。虽然1956年重版时增加了介绍液氦的题为“20年后”的附录,但也不能与全书合成为有机的整体。为此在改编时增添了惰气化合物,太阳的年龄和热核反应,飞艇的未来,低温世界等新的内容。
  就知识性来说,书中所介绍的惰性气体的性质就已经超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