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104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祁德林笑了笑,说:“张国焘说,川陕苏区是挤掉了汁的柠檬。”
  “挤掉汁的柠檬?”毛泽东笑着说,“那么再新建一个根据地,又成了挤掉了汁的柠檬 怎么办?也扔掉吗?”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主要是因为他害怕敌人。”祁德林笑着说。“我们红四方面 军粉碎了敌人的六路围攻,歼敌八万多人,确实打出威风来了,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张国焘胆 小如鼠的毛病。他一听蒋介石要调兵遣将,组织‘川陕会剿’就胆寒了。他尤其害怕胡宗 南。加上他听到中央根据地失利,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就认为革命走向低潮,难以再坚持斗 争了。这才是根本原因。后来他就提出退出川陕苏区向甘南发展,这个主张没有得到支持, 他就变了一个花招。”
  “什么花招?”
  “他乘嘉陵江战役的机会,以前方需要补充兵力为名,不断把主力和游击队向西调动, 实际上是要收摊子了。”祁德林说,强渡嘉陵江成功之后,张国焘未经任何会议讨论,就把 根据地的所有游击队集中起来,编成了两个妇女独立团,连同地方机关和乡以上的干部,都 由他带着撤离了川陕根据地,随着主力往西去了。张国焘还借口坚壁清野,沿途烧了不少房 子。等到这些部队和后方机关渡过嘉陵江的时候,在前方作战的广大指战员,才吃惊地发现 经过两年浴血奋战的这块根据地已经放弃,自己的家乡已经扔给敌人了。即使高级指挥员也 不例外。张国焘确实擅长这一手,他不声不响,就把生米做成熟饭,等到你察觉时,已经晚 了。
  毛泽东听到这里,若有所悟,长长地“噢”了一声,一面回忆着,一面喃喃自语:“确实如此!……从毛儿盖北上,兵分左右两路,就是张国焘提的,我们当时都同意 了。现在看来,这里面恐怕就有文章。”
  “什么文章?”成仿吾和祁德林不解地问。
  “你们想想嘛!”毛泽东笑着说,“这同撤离川陕不是一样吗!?他是到了阿坝才变的 卦吗?恐怕他提出兵分两路的时候,已经心中有数了。”
  成仿吾和祁德林都会意地笑起来。祁德林说:“咱们在这地区呆了三个月,谁也觉得苦不堪言,西康恐怕更苦,为什么张国焘倒对这 样的地方感兴趣呢?你看他的眼睛总是盯着西面,不是川康,就是西康,青海、新疆、西 藏,简直就是一条向西的路线。”
  “你们听说过唐朝虬髯客的故事吧?”毛泽东笑着说,“这人的思想就是这个样子。他 说,中国地面这样大,你李世民是真天子,我同你李世民争不赢,我到偏僻的地方去当皇 帝。他真的就把家产送了朋友,自己带着部队到了东南海边,一个突然袭击,杀了一个小国 的皇帝,成功了。横竖是要当皇帝,当不了大皇帝就当个小皇帝,在大地方当不了皇帝,到 角角边上也可以当皇帝嘛!”
  一句话说得两个人哈哈大笑,连连点头。
  前面又是一片欢跃声,原来红色战士们已经看到一个颇大的村庄,那就是俄界。
       黄金书屋 youth整理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地球的红飘带  (七十二)
  经过患难的朋友总是格外亲密。当一、三军团在俄界会合的时候,就象多年不见的亲 人,那股亲热劲真是难以形容。
  他们的话没完没了,一遍又一遍叙说着这段惊险的经历。
  高层领导也是这样。在九月十二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上,与会者表现了空 前的团结一致,仿佛他们之间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任何分歧和芥蒂似的。由于张国焘的干扰破 坏,使得大家从心底里亲密起来了,过去所有的不同的见解、争论、斗争和不愉快仿佛都已 微不足道,远远地退到历史的后面去了。
  俄界是白龙江畔的一个藏族村庄。村庄外有一条数十丈深的深沟,深沟上架着窄窄的独 木桥,小心翼翼地越过独木桥才能到达俄界。村庄很小,村里唯一的大房子就是一座藏族的 经堂。是日上午,群贤毕至。唯一没有到会的是周恩来,因为他的身体还相当虚弱。其他政 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博古、王稼祥、凯丰、刘少奇、邓发都到会了。此外还有彭德 怀、杨尚昆、林彪、聂荣臻、蔡树藩、叶剑英、李富春、林伯渠、李维汉、朱瑞、罗瑞卿、 袁国平、张纯青等二十一人。把个小经堂挤得满满的。开会之前,一直充满着欢声笑语。不 少人围着叶剑英询问着他那“惊险的一幕”。不知警卫员从哪里找来一把大铁壶,在走廊上 烧着开水,木柴和干树枝毕剥作响,燃着熊熊的火焰。
  当然,在这欢声笑语的背后,人们的心之深处不是没有一种难堪的苦涩。毛泽东的心中 更是这样。在先,他对北进是颇有一番宏阔壮丽的想象的。以十万雄师,北出甘南,只要一 旦离开这恼人的地区,就会象蛟龙入海,纵横飞腾,有声有色地大干一场。西北敌兵虽众, 毕竟是薄弱环节,加上敌人内部派系纷纭,足可利用。红军发挥运动战的特长,不难成军成 师地吃掉敌人,将会很快打开一个局面,然后向东发展,与热望抗日的人民群众结合起来, 前景是非常有希望的。然而曾几何时,这个壮阔的想象一下暗淡下来。由于不幸的分裂,他 虽然把一、三军团带出来了,但人数不过七、八千人。比起江西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人,只不 过是当初的零头罢了。想到这里,他心里怎么会没有一点苦涩呢!然而,让毛泽东悲观失望 那是不可能的。他曾经称赞过别人是一块铁,实则他自己是一块铁。在他心里永远不熄的就 是那团革命之火。今天,他不过依据现实条件,重新忖度一下革命的前景罢了。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他戴着软塌塌的军帽坐在毛泽东旁边。他敲了敲桌子,宣布由毛泽 东代表书记处提出报告。毛泽东黄黄的手指夹着自卷的喇叭筒纸烟开始讲话。
  他首先回顾了几个月来的痛苦经历。他说,自从一、四方面军会合之后,中央坚持北上 的方针,而张国焘却坚持机会主义的方针。起初张按兵不动,七月中旬,党中央指示红军集 中,结果由于张的阻挠而未能实现。张国焘到芦花时,中央政治局决定他任红军总政委,他 才调动红四方面军北上,但未到毛儿盖又动摇了。到了阿坝后便不再北上,而要右路军南 下。这时,中央政治局的几个同志在周恩来处开了一个非正式的会,决定给张国焘发电报, 要他北上。张国焘公然抗拒中央的方针。现在已经无法共同北进,而只能是一方面军的主力 单独北进了。在叙述这一段时,毛泽东竭力使自己的语调保持平静。
  “当然,我们背靠一个可靠的地区是对的,但是我们不应该靠前无出路,后无战略退 路、没有粮食、没有群众的地方。”毛泽东再次肯定地说,“向南最后是没有出路的。一两 月以内或者有出路,估计打到雅安、打箭炉极少可能。在那样的地区红军只能减少无法补 充,部队会大部被消灭。中央决不能带上一、三军团走这条道路。中央不能到打箭炉去,而 是要到能够指挥全国革命的地区去。”
  接着,毛泽东沉痛地说,由于一、四方面军已经分开,张国焘南下,使中国革命受到严 重的损失。但是,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又有正确的领导,是可以战胜敌人达到目的的。说到 这里,他的目光巡视了全场,神情显出无比坚毅地说:“我们即使被敌人打散,我们还可以 作白区工作,我们还可以去领导义勇军,我们最终是一定会胜利的!”他的话沉痛而又悲 壮,象鼓点一样使人们的心灵震颤。
  随后,他又讲到了团结。他说:“团结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了。”他没有多所发 挥,仅此一句,已使在座的人刻骨铭心。
  最后,他谈到了同张国焘的关系。不言而喻,张国焘在他的心目中是丑恶的,同四方面 军的干部交谈之后,这种印象更加深了。但是今天是党的会议,他作为党的领导人,必须从 党性和全局观念出发,以高度的理智来忖度当前的现实。
  因此,他的语调是缓慢和清醒的。
  “今天看来,同张国焘的斗争还是党内斗争。”他冷静地说道,“将来,他或者拥护中 央,或者是反对中央,最后的组织结论是必要的。但是,就目前说,是否马上作组织结论, 是否下哀的美敦书呢?”说到这里,他向整个会场,几乎是每个同志都轮视了一眼,然后声 音清朗地说:“不应该的!……我们还要尽可能地做工作,争取他们,用各种名义给他们打 电报,比如说用林聂、彭李、李德等等名义打电报,要他们来。
  因为我估计他们还有来的可能,自然也有不来的可能。
  ……“
  毛泽东的话使整个会场活跃起来,可以看到人们的脸色由激动转入深深的思考。有的低 下头去,有的仰起脸望着经堂微微摆动的飘带。显然,他们的内心都在进行着激烈的冲突。 感情与理智的冲突,报复的愿望与党性的冲突,意气的冲动与明智的现实态度的冲突……
  随后是彭德怀作关于军队组织的报告。他历述了现在部队的严重减员,战斗员已经相当 少了。他提议取消营和师两级组织,仅保留团的组织。
  他的报告刚完,一向负责保卫工作的政治局委员邓发,已经忍不住起立发言。他是一个 工人出身的党员,细高个子,两眼乌黑有神,经常披一件大衣,挎着手枪,姿态相当英武。 他的声音高昂而且充满着激动。
  “张国焘企图用枪杆来威胁党,这是党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他激愤地说道。“张国焘 伸手要的地位没有定的时候,他按兵不动;任命为总政委后,他还在下面挑拨煽动;沙窝会 议他要根本改变中央的成份,政治局委员一共八个,他要增加四方面军的九人!党史上有这 样的例子吗!?”接着,他语气十分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