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道教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其后又令添选汉人子弟习蒙古语言和骑射。当时京城残破,国子学即设于长春宫内。太宗曾为此事颁发过两通〃宣谕〃圣旨,后立碑于国子学内,称《宣谕夺罗等圣旨碑》《通谕夏学子弟员等圣旨碑》,④文中除具列蒙、汉学员名(蒙人十九,汉人二十八)外,即列有:宣授蒙必阇赤(意为书生)四牌子总教冯志亨,宣授金牌提举国子学事中书杨维中,御前宣议国子学事仙孔八合识(意为师傅)李志常。
  说明蒙古贵族入主中原,亟须学习〃汉法〃以治汉地,全真道首领适逢其会,成为蒙古族学习〃汉法〃之师。这无疑是全真道获得统治者支持而取得很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志常也因此受到太宗的殊遇。
  元太宗十年(1238)春,尹志平以年老荐李志常继任掌教,同年三月,奉朝命加封为〃玄门正派嗣法演教真常真人〃。四月赴阙,奏请扩建其祖师王重阳修真之所终南山灵虚观,得旨赐重阳宫号,命大为营建。海迷失后二年(1250),李志常及随邱处机赴西域的其余十七人,皆奉旨封大师。宪宗元年(1251),奉命遍祭岳渎。三年,受命作金箓大斋,并随路给散道士、女冠普度戒牒。五年,宪宗数次召见,咨以治国保民之术。问曰:〃朕欲天下百姓安生乐业,然与我同此心者,未见其人,何如?〃志常答称:〃自古圣君有爱民之心,则才德之士必应诚而至。因历举勋贤并用,可成国泰民安之效。〃⑤宪宗称是。
  李志常掌教期间,不少士大夫因金亡之后流离失所,或沦为贱隶,或冻饿街头。李志常则〃委曲招延,饭于斋堂,日数十人。或者厌其烦,公(指李志常引者注)不恤也〃。⑥其中不少人因此去儒为道。此举深得士大夫们的称赞,王恽说:〃全真教倡于重阳王尊师,道行于邱仙翁(指邱处机
  引者注),逮真常李公,体含妙用,动应玄机,通明中正,价重一时,可谓成全光大矣!〃⑦李志常掌教十八年,全真道仍方兴未艾。但到晚年,因佛道矛盾激化,宪宗五年爆发了关于《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之争,全真道在辩论中失败,被勒令焚毁道经,全真道遭到严重打击,其鼎盛局面从此结束;李志常在感到屈辱与愤懑中,于次年六月将教事付张志敬后去世。中统二年(1261),追赠〃真常上德宣教真人〃。至大三年(1310),加封〃真常妙应显文弘济大真人〃。
  著作有《又玄集》二十卷,已佚。《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现存于《正统道藏》中。该书对研究我国西北和西亚史地以及中外交通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注:
  ①②③⑤⑥皆见《道藏》第19册745~74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畿辅通志》卷一百三十九:《金石二》
  ⑦《秋涧集》卷三十九:《真常观记》


白玉蟾

  白玉蟾(1194~?)为南宋道士。本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史。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少年即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幼举童子科,因〃任侠杀人,亡命之武夷〃。及长,游方外,师事陈楠,学内丹,并相从浪游各地。陈楠死后,又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天台诸山。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①嘉定十年(1217),收彭耜与留元长为弟子。次年宁宗降御香,建醮于洪州玉隆宫,玉蟾〃为国升座〃,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嘉定十五年四月,赴临安(今浙江杭州)伏阙上书,〃沮不得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此后隐居著述。其著作甚多,生前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行世。后由彭耜纂辑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又有谢显道等编《海琼白真人语录》、彭耜编《海琼问道集》等。另据俞琰《席上腐谈》称,张紫阳《金丹四百字》、石泰《还源篇》、薛式《复命篇》、陈楠《翠虚篇》等,皆为白玉蟾托名之作。
  白玉蟾为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是内丹理论家。其内丹学说的中心为〃精、气、神〃说。据称:〃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三者未尝相返离,结为一块大无边。〃②他主张性命双修,先命后性。其理论多融佛家与理学思想。他在《无极图说》中谓:〃道也,性与命而已。性无生也,命有生也。无物万物之始也,有者万物之母也。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不穷之谓易。易即道也。〃
  此即纳儒家《易》学以阐丹法。又称〃圣即仙之道〃,〃心即佛之道〃,前者指道教修命之术,后者指佛教养神之方,欲将佛教的养神之术纳入内丹修炼中。故人称其〃心通三教,学贯九流,多览佛书,研究禅学。〃③白玉蟾师承陈楠,兼行神霄雷法,人称〃能呼召雷雨,馘摄精魔〃。④他主张以内炼为基础,实行雷法与内丹术相结合。
  认为雷法符咒的灵验与否,主要以行法者之内炼工夫高下而定,而内炼工夫,全赖心之作用。他称〃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非法之灵验,盖汝心所以。〃⑤且认为符咒召役的神灵实为行法者的精气所化。
  注:
  ①③《道藏辑要》娄集《海琼白真人全集》卷六:《跋修仙辩惑论·序》
  ②⑤《道藏》第4册783页,第33册135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逍遥山万寿宫志》卷五:《玉隆正书白真人传》


雷时中

  雷时中(1221~1295)为元代天心派的重要传人。字可权,号默庵。其先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后家于湖广(今湖北)之武昌金牛镇,所居溪水,回环东西二桥,故又号双桥老人。幼习词赋,后通诗、经,三领乡荐,精心道学,专务性理。后绝念功名,专注道法。于金牛镇置坛祀事。据道教传说,在咸淳六年(1270)三月三日玄帝(玄武神)诞辰之日,他正具表焚香,朗诵《度人经》之际,忽有相貌异常之道人,自外而入,口称〃贫道有一阶道法,特来授汝。〃乃出袖中书一卷授之。道人去后,焚香启视,乃〃混元六天如意道法〃。随后,辛天君来告:〃前日授卿之文者,乃祖师路真君也。〃又称:〃吾奉昊天敕命,付卿开阐雷霆之教,普济众生〃。〃卿名在仙籍,七世为儒,三世行法,并无纤过,当大兴吾教〃。据称所谓路祖师乃晋时亲遇太上老君授此法之路大安,而非宋人路时中。教内传说之神话故事,意在借以宣扬雷时中之道法来自神仙所授,以扩大其影响。同时也反映出雷时中所传的天心道法,已与宋代不同:第一,不再祖述宋人饶洞天,而是以晋人路大安为祖师;第二,不称所传之法为〃天心正法〃,而称〃混元六天如意道法〃,且要〃开阐雷霆之教〃;第三,专以《度人经》为主。可见雷时中编造上述神话,是意欲独树一帜,别开门户。
  果然,此举影响甚大,〃四方闻其道行卓异,及其门者日众〃。他亦遵行以《度人经》为主之宗旨,〃每化导世人及开度弟子,皆先令其精心诵经,各获果报。且尝论《度人经》旨,以开后学〃。并且博采儒释二家,〃贯彻混融归于一致〃。据称,经此努力后,传有〃弟子数千人,分东南、西蜀二派。首度卢、李二宗师及南康查泰宇。由是卢、李之道行乎四蜀,泰宇之道行乎东南,混元之教,大行于世〃。可见雷时中是宋末元初天心派的重要传人。著有《心法序要》《道法直指》《原道歌》等。
  注:
  本篇引文均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雷默庵传》


黄舜申

  黄舜申(1224~?)为宋末元初清微派主要传人。俗名应炎,字晦伯,舜申为其法名。福建建宁人。出身闽中世家,少通经史百家之学。年十六,侍父于广西幕府,遇官于广西的清微派一代宗师南毕道,授以清微雷法。南宋宝皊(1253~1258)中出任检阅,以清微雷法名世。理宗召见,御书〃雷渊真人〃四字赐之。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应诏赴阙,奏对明敏。未几,乞请还山,制授〃雷渊广福普化真人〃。弟子甚众。分南、北两支传播清微雷法。一支以福建建宁为中心,由其弟子熊道辉传彭汝励,再传曾贵宽,再传赵宜真,传行于南。一支以湖北武当山为中心,传行于北,由其弟子张道贵、叶云莱、刘道明传张守清,再传张悌、彭通微等。这一支实为全真道士兼行清微法者。
  黄舜申既是宋末元初清微雷法的主要传人,又是清微雷法之集大成者和理论大师。陈采《清微仙谱》序云:黄舜申〃覃思著述,阐扬宗旨,而其书始大备。〃张宇初《道门十规》也说:〃清微自魏(华存)、祖(舒)二师而下,则有朱(洞元)、李(少微)、南(毕道)、黄(舜申)诸师,传衍犹盛,凡符章经道斋法雷法之文,率多黄师(舜申)所衍。〃
  《正统道藏》中所存的清微雷法著作,如《清微天降大法》《清微神烈秘法》《清微斋法》《清微丹法》《清微玄枢奏告仪》等,盖皆出于黄舜申及其门人之手。其基本理论是主张天人合一,内炼与外法相结合,而以内炼为主。认为诚于中,方能感于天;修于内,方能发于外。只有精于内炼,才能此感彼应,才能呼召风雷,役使神明。故主张修习法术以修炼精、气、神为基础,《清微丹法》即是专谈内炼之书。


莫月鼎

  莫月鼎为元代神霄派主要传人。关于他之名、字、籍贯和生卒年,诸书记载不一。盖名起炎、月鼎为其字或号。其籍贯,或谓吴兴,或谓归安,或谓苕溪,或谓霅溪,霅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