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教入门 -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篇: 佛陀示现)
圣严法师 著
一、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
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中国之
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
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
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
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著的时
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
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
站在作为宗教信仰的功用上说,佛教并不反对,只是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
是如此。
    这也难怪,纵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自佛教于两汉之间,由西域传到中国以来,虽有不
少的人接受了佛教,且为佛教的弘扬和实践作了伟大的贡献。但是众所周知,所谓儒释道三
家的优劣论争,尚在其次,而以儒家或道家的立场,主张毁佛灭释的史实,也是历历可数。
他们所据的理由是「尊王攘夷」,为了维护中国的国粹,就不得不打倒或消灭来自印度的佛
教。这些知识分子,大多不先要求自己理解佛教,便竖起了灭佛的招牌,例如唐代的韩愈,
便是典型人物。有些是先有了儒胜释劣的成见,再来阅读佛书,并进而采用佛理来充实他们
的儒学思想,但仍抱著出主入奴的观念,排斥佛教,此如宋朝的朱熹,也是典型人物。此后
所谓宋明的理学家,无不走著崇儒辟佛的思想路线,他们所持的理由,总以为佛教是出世遁
世之学,儒家才是入世治世之学。道家则更有趣,排斥佛教,却又模仿佛经的形式,抄袭佛
典的内容,编造成道教的经典。实则,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仅有方士而尚无道教,毋宁说中
国的道教,是由佛教哺育而成的中国宗教;中国的儒学也由于佛教的滋润而开出了宋明理学
的新境界。所以说谁是入世治世?谁是出世遁世?根本难以分辨。如说儒者治世,中国的政
治,历代多以儒学为主,可是王朝的兴替治乱,始终都在变动之中,更可以说,近世中国之
衰弱,便是整个中国文化所造成的,难道儒教没有责任吗?反而是佛教始终以在野的立场,
尽化风易俗的义务,未尝有政治权力的野心,却从未逃避现实。假如说,佛教果真是消极避
世的话,一般人信佛之后,便会脱离世俗,那么还有谁来向世俗的大众做宣化的工作呢?假
如无人入世宣化佛的教法,佛教不唯不能传来中国,来了中国也无能深入民间而成为最普遍
化的宗教。
    当然,现代的知识分子,不会再以中国的儒家为正统而来排拒佛教;但也不是绝对没
有,只是这种思想已不合时代潮流,因为儒家本身也正遭受著各种角度的攻击,我们倒要反
过来同情儒学的处境了。比如今天的世界潮流中,虽有很多欧美及日本的学者研究儒家思
想,但其绝不会以儒家的儿孙自居,儒家所说的「道统」观念,在他们是无法承受的。至于
佛教,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研究、在信仰、在实践,虽然也有不少学者仅将佛教当作学术研
究,却有著更多的人在研究佛教,也信仰佛教。
    很久以来,最大的困难,乃是无法使得没有宗教需求的人接受佛法。不信宗教和反宗
教,有三种原因,一种是他们觉得宗教的信仰,对于自己无关紧要,不反对他人信仰,自己
则不希望信仰;像这一种人,或可能当其遭遇世事的打击、变故之时,在无可告援之际,会
想到某一宗教的信仰,对自己可能有用,也可能终其一生,不会进入宗教之门。另有一种人
对宗教抱有所谓「迷信」的成见,所以反对宗教;但当他们在求知的原则下,接触宗教的人
士或阅读宗教的书物,经过一段审察的时间之后,就很可能改变反宗教的态度,如要他选择
那一个宗教,作为终身的信仰,我可断定他们将是选择佛教,因为在所有的各宗教中,佛教
在表面上虽也不无迷信的色彩,佛教的教义,却是最不迷信的。再说第三种人,乃是属于某
种主义或思想的忠实信徒,他们对于宗教,打内心起,就存有极深的偏见,要他们不反宗
教,甚至信仰宗教的可能性,纵然是有,也很渺茫。这是世间相的相反处,也是相成处;没
有恶,显不出善,没有恶,也无需要善;宗教是为需要的人而存在,却是为了无宗教信仰的
大众而产生宗教。有了反宗教的人,始能促使宗教精神的历练与升华;有了反对佛教的人,
才能为佛教带来新生的机运,所以,在大乘佛教的立场看恶魔,恶魔乃是修持逆行的大菩萨
化现。因此,在佛教的立场,唯有尽其在我地努力弘化,绝不憎恶外来的打击者与毁谤者。
    以上所说的三种人,第一种人假如接受了宗教,那是不论什么宗教,都有可能成为他们
信仰的对象;第二种人如果接受宗教,必然是选择佛教;第三种人终身不信宗教,佛教也不
将他们视作恶魔。但是,佛教徒们自己以恶魔的身分来摧毁佛法者,历史上不曾有过;因为
若非大菩萨的化现,拥护佛教、修行佛法唯恐不及,岂敢破坏佛法!佛陀也曾再三叮咛:佛
子爱护佛法,应当比爱护他自己的身命还重要。
    不过,已如前述,中国人之信仰佛教者,占的比数很多;真正理解佛教者,占的数目则
很少了。原因是一般人所接触的通俗的佛教信仰,已经变为神佛混淆,甚至被贬为低级的或
原始宗教的鬼神信仰;加上少数的知识分子,在文字上对佛教加以歪曲的描述。所以,纯正
的佛教信仰是什么?虽已有著佛教的三藏教典,作过极多的解释工夫,然对现代的一般人而
言,读通佛教的经论,固属不易,读完三藏教典,也没有必要。因此,有许多人,希望以最
经济的时间,即能理解佛教,对佛教得到一个基本的认识,这种概要性的、通俗性的佛教著
作,以前不是没有,唯其多局于中国佛教的宗派介绍,或仅就某一个观点介绍,或仅以某一
阶层的人作为介绍的对象而著笔。那些书,当然都是值得阅读的文字,所感不足的是未作通
盘性的介绍;因为,我们要理解佛教,最好从佛教之所以发生在印度的社会及时代背景为
始,然后认识佛陀的人格、佛陀的思想、佛陀的教团,以及教团的发展和演变,历史的传流
与扩张。佛陀的教义,经过长时间的传述及注释,加上广阔面的繁衍及发扬,本质虽然未
变,形态却因时、地、人物的不同而有了各式各样的表现;在这些形态之中,确有真正的佛
教教义,不过也有不少是和真正的佛教并不相应的东西,我们应向读者承认这些事实,并指
出这些事实。
    以下,将根据近世佛教学界,所得最新的研究成果,用中学生即可看得懂的通俗笔法,
写出十万字左右的一册书来,以提出问题和解答疑问的方式,将自印度开始的佛教教主、教
理、教史、教仪等,作扼要和明确的介绍。

二、佛教为何出现在印度

    释迦牟尼

    在古代的印度,一个小小的城市国家,迦毗罗卫城,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达多,后
来出家修道,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也成了无量福德的圆满者,更成了最高人格的究竟
者,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因为他是出生于释迦族的一位圣人,故被尊称为释
迦牟尼。

    何谓佛教

    自从佛陀创始了教团之后,到目前为止,大致上分成两大系统,在世界各地传流下来。
南方的小乘系统,有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越南等;北方的大乘系统,有中国
(包括西藏)、朝鲜、日本等。它与世界性的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并称为四大宗教之
一;但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点,在于「无神」的教义。不论任何宗教,若非崇
拜多神的偶像,便是信奉一神的主宰;实际上,犹太教、基督教、回教,同出于一个根源,
同属于一神信仰的宗教。唯独佛教,别树一帜,主张因缘与因果,否定神的权威;因此,普
通人以为,不信神的主宰,便会落于唯物的思想,站在佛教的立场,既不偏向唯神论的迷
信,也不走向唯物论的极端,主张以合理的身心,促进个人以及协助他人的人格之完成。
    谁能达到这个目的,他便是成了佛陀的人。佛陀将他自己成佛的经验和方法,告诉他的
弟子们,弟子们一边照著佛陀的话来修行,同时也辗转地告诉他人,这便是以成佛的方法,
教化人类大众的佛教了。
    佛教既然不同于唯神论和唯物论的偏激,所以是平易近人的宗教,更是宽容博大的宗
教。为了理解佛教之所以出现在印度,不妨把佛陀出生以前的印度,介绍一下:

    印度的民族

    印度这个民族,自古以来,便相当神秘且复杂,在宗教信仰方面,尤其复杂而繁多,但
在西元第八世纪之初的回教徒入侵印度之前,印度尚未发生过宗教的战争,当回教徒以武力
征服之后,和平与慈悲的佛教,即首遭灭亡之祸。经过两三个世纪回教王朝的统治之下的印
度,下层社会的民众之间,也有不少人成了回教徒,起而与其原来的印度教对立,此后,印
回两个宗教之间,战祸连绵,迄今未了。第二次世界战争结束之际,印度从英国统治了三百
年的殖民政府之下,获得了独立,但却在印度领土之内,割出了一个新的回教国家巴基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