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突出重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月蓉说:“你不怕我怕。我不能害你,决不能。我实在觉得配不上你。我想了想,你还是娶了方怡比较合适。”
  朱海鹏警觉地问道:“方怡对你做了什么?”
  江月蓉说:“她对我很好,什么都帮我考虑了。我,我很庆幸你能交上她这个朋友。”
  朱海鹏说:“可我爱的是你呀!这一年多,我们接触了多少次,你难道还看不出我是哪种人?如果真的需要承受什么,我会无怨无悔地承受。你走出这一步,也不容易,我很能理解。你并不想以这种态度对待我。肯定是出了什么事,你说说呀。”
  江月蓉彻底冷静了下来,站起来说:“你爱我,我不是不知道。你是什么人,我早就判断出来了。是我这个人有毛病,我有点神经质,不像你总是一诺千金。”停顿了一会又说:“既然你知道我迈出这一步不容易,那就应该以你的宽容允许我再任性一次吧。婚姻大事,又是二次婚姻,总该慎重一些吧。我们应该分开一段,认认真真考虑考虑。我认为这很有必要。”
  朱海鹏默默地站了起来,疑惑地看着江月蓉,严肃地问:“演习你也不参加了?”
  江月蓉说:“你回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事情太多太乱,得好好想想。”
  朱海鹏怒气冲冲地拉开门走了。
  江月蓉独自坐着,泪水无声地滚落下来。突然,她发疯一样冲上阳台,看着朱海鹏穿过一团灯光进入黑暗里,咬着手指呜咽起来。
  朱海鹏饿着肚子回到银河宾馆三号楼,方怡已经在常少乐的房间里等他多时了。
  常少乐和方怡跟着进了朱海鹏的房间。常少乐先开口说道:“是价格问题呀还是质量问题没有谈成?”
  朱海鹏生气地说:“反复无常,简直不可理喻,真搞不懂。”
  方怡笑道:“这些小公司,交道难打。以后你们有什么项目,还是和我们合作吧。”
  朱海鹏看看方怡手中的鸽笼,问道:“还是带到那里放飞?”
  方怡说:“你可要多操点心,这四羽鸽子是丫丫和龙龙准备参加香港飞回活动的,下个月六号运到香港。”打开小皮包,拿出一条红绸带,“这是你妈给你做的避邪腰带。”
  朱海鹏接过腰带说:“我是坐火车,也没忘带鸽子的事,准备明早顺路去取。”
  方怡又把鸽子笼拎起来,“明天正好是星期天,我带两个孩子去送你。注意事项让你女儿亲自给你交待。”
  朱海鹏说:“你放这儿吧,不就是放鸽子吗?你这段很忙,还是多考虑考虑公司的事。就别送了。”
  方怡说:“这可不是小事。丫丫说,要是她和龙龙的鸽子都能从香港飞回来,那香港就会顺利回归。我走了,你早点休息吧。”
  常少乐看方怡走了,又从自己的房间闪到朱海鹏的房间,“怎么回事?像是出师不利。”
  朱海鹏说:“连口水都没喝上,说是婚姻大事,不可草率。走,陪我去夜市吃碗面。”
  常少乐咂咂嘴,“风云突变,这情场竟也如战场。”
  朱海鹏说:“比战场还复杂。看来,那个试飞员确实有过人之处,一张照片,就把我打得无力还手。”
  常少乐问道:“是准备撤下来,还是继续冲上去?”
  朱海鹏叹道:“人这个东西,真说不清,这翻来覆去,反倒觉得更有味道了。”
  第二天上午,方怡带着两个孩子,和程东明的妻子一起,把朱海鹏和程东明送上火车。少妇的肚子微微隆起,看样子没出什么事,从车窗内外小两口的亲昵来看,这些日子两人也没闲着。
  方怡催促道:“别等了。”
  丫丫说:“爸爸,车要开了。”
  龙龙喊:“叔叔,叔叔,要关车门了。”
  朱海鹏说:“方怡,你快点再去候车室看一眼。”
  方怡笑道:“上天桥也要三分钟,这张车票,你还是留着做个纪念吧。”
  车开动了,江月蓉没有出现。朱海鹏把车票撕成碎片,朝窗外扔去。
  风很冷很冷,已经是冬天了。

 ·14·


 
 柳建伟 著


第十四章
  黄兴安意识到自己已经踏进职业军人生涯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地段,一不留神,大半生心血就会付之东流。承认这一点,对黄兴安来说非常痛苦。从战士迈上团长这一台阶,黄兴安都是靠扎实功夫结结实实走过的。他的将军梦开始于当团长当得游刃有余的时候。二十世纪的中国,县和团才真正算得上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摇篮,只有站在这样一个宽大的平台上,人才能凝神静气考虑发展的大事,县团以下的阶段,只能解决人生的生存和温饱这些十分形而下的问题。拿破仑号召全体士兵都瞄着元帅的位置奋斗,只能理解为法兰西皇帝的一种激发民众斗志的策略。一个随时都可能复员的士兵,一个为家属随军问题终日小心翼翼、处心积虑的连长、指导员,甚至包括刚刚完成家庭由村镇向军营迁徙的营长和教导员,便是在梦里当了一回将军,清晨醒来,多半都会摇摇头,说一声“扯淡”。是的,在条令里,班长和团长都可以喊:全班、全团注意了。但同样的喊,内涵却有云泥之隔。一个团长在大操场上,一嗓子喊出“全团注意了”,听这声号令的不仅仅有三个营和几个直属队的官兵,而且也有司政后三大机关的同僚和战士。同时,他的谋略也只能在团长的位置上才可以运用到实际操作中。黄兴安的第一个谋略,就是在常少乐尚在国防大学学习时,让陈皓若和方英达确信他更适合做A师的参谋长。那一次,他成功了。
  然而,关于这次演习的谋略,黄兴安一开始就出现了方向性的失误。离将军只有一步之遥了,却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常少乐年龄过了线,关于演习的绝妙谋略,足以把常少乐推到将官的平台上。在第二阶段演习的准备阶段,黄兴安是这样认识自己面临的现实的:错误已经犯下,必须以行动消除错误的不利影响。因此,师党委开会研究演习准备工作时,黄兴安主动要求在演习区域负责指导各团的工事修建工作,把抛头露面的机会让给刘东旭、范英明。
  这一天中午,赵中荣奉陈皓若之命,来到红军防区察看准备情况。此时,赵中荣已经得知军区不准范英明辞职的决定。这个决定大大出乎赵中荣的预料。拿到范英明措辞恳切、像用小手术刀割自己肉一样的辞呈,赵中荣大喜过望。他很快就作出这样一个判断:这个愚蠢的举动,用不了很久就会动摇范英明已经获得的A师参谋长的位置。一个萝卜松动了,它就不再生长,被拔掉的事情迟早会发生。然而,军区却做出了不准范英明辞职的选择。赵中荣收获的落寞和空寂实在太多,多得也需要向人倾诉了。黄兴安的表现,也出乎赵中荣的意外。已经在A师师长的位置上稳坐了三年零四个半月,养尊处优、颐指气使惯了的黄兴安,竟出现在寒风瑟瑟的山半腰,赤脚挽袖子和战士们一起干着修工事的粗活。
  赵中荣一脚深一脚浅跟着一个少尉爬上半山坡,用手扶扶眼镜脚,说道:“黄师长亲自督战参战,A师胜利己是指日可待了。”
  焦守志放下铁锹,忙迎上来说道:“你让通信员通知一声就行,你看把鞋子槁的。”
  赵中荣抬起一只脚,笑道:“军长命令我一定要察看仔细。我下午回去,一定把你们上下一齐修工事的事告诉军长,争取请他来再给你们鼓鼓劲儿。”
  唐龙在不远处的战壕里,眼风淡淡地朝这边一瞟一瞟,背靠在湿漉漉的红土上,点支烟嘬了一口。
  黄兴安穿好解放鞋,吩咐说:“小焦,保持这种弧度,战时可以减少伤亡。我下去给赵处长汇报,让炊事班把各连的饭都送上山。中午气温高,出活儿。凉气上来就收工吧。”
  黄兴安和赵中荣一起下了山。
  焦守志感叹道:“黄师长还真是个内行。他在一团当团长时,我在三营当副营长,接触他少些,没学到多少东西。”
  唐龙冷丁地评价说:“他是一个八十年代很称职的步兵团团长,也只能做好一个团长。”
  焦守志看见不远处都挤着成堆的战士,大声说:“都过去干活吧,中午送饭上来。”跳到战壕里说:“唐龙呀唐龙,你吃这张嘴的亏吃少了?不该说的事情就不要议论。”
  唐龙说:“我说错了吗?这是事实。一个人该在哪个位置只能在哪个位置。事实已经证明他带不了一个师。九十年代的团长他能不能当好,也难说。”
  焦守志说:“你少说两句。你心情不好,就太尖刻。军人这一行,尖刻了不好。干活吧。”
  唐龙抡起大镐用力挖了一下,“又不是实弹演习,硬逼着挖一米五,太教条了。”
  起风了。黄兴安从通信员手中接过大衣披上,和赵中荣肩并肩沿着小路朝河边走着。
  赵中荣说:“取消了你们的指导委员会,实际上是彻底剥夺了你对演习的指导权。看来,上边对你前一段的工作已经有个说法了。”
  黄兴安很干脆地回答:“这个结果也算符合实际。范英明以退为进,压对了,就该他赢。他搞一次辞职,支持者也多了。再说,A师这种状况,也必须万众一心。”
  赵中荣马上换了一种口气说:“上上下下都希望A师能尽早走出低谷。早上军长还在担心下一段你和范英明的配合问题。表面上看,你必须退到二线上去。”
  黄兴安道:“我想了好几天,想通了。哪里跌倒,还得在哪里爬起来。赵老弟,我很清楚,如果我在下一段演习中没有作为,我这一页很快就要被翻过去了。”盯着碧绿的河水看看,叹道:“形势逼人呀。”
  赵中荣不太明白黄兴安说的是什么,从铝烟盒里取出一支烟,静静地候着。
  黄兴安叹一句:“我辜负了军长的厚爱,再不干出点成绩,以后真无脸见他了。那天他骂人,还是给我黄兴安留够了面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