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柔福纪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公子被传进宫,上封其为御前三等近身侍卫。

御前任职,也是清贵的头衔,对八旗高官子弟来说,倒是惯常的恩宠。老爷当年也是由御前侍卫做起,一步步升到如今的地位。

自宫里回来,老爷便欢喜得眼角眉梢俱是笑意。公子却只一直神色冷淡,若有所思。

昨日皇上的那句话,我忽然懂了。我想,皇上恐怕也是存了私心的。

此后,公子便常常在宫里当值,很少能回来,有时值夜守甚至彻夜不归,直到第二日天色初曙才带着一点倦色回府。

有那么几回,我支额在桌旁守着一盏灯火,看着皓月西移,灯花百结,双眼渐沉,就这么趴在桌上睡了过去。醒来后却发现肩上多了一件大裳,而公子正安静地睡在床上。

然而总是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悄悄地浸入心间。

如此日复一日。秋月春风,云聚云散。

次年暮秋,冷风刚至,寒意初露端倪时,我陪同太太去城郊法华寺祈福,吃斋念佛十日。

山上空气清新冷冽,清晨看日照疏林,夜晚听钟敲清韵,渐觉心情平静空明了不少。

我为公子求了一签,向寺里的大师求解。面容慈蔼的大师抚了抚颔下花白的长须,悠悠道:“这位施主生平之劫数,惟在‘执念’二字。”

我心下凛然,恭敬问道:“有何解?”

“放下。”大师提笔在签上不知写着什么,“放下即是解脱。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我涩然苦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我也懂。可是要忘忧离爱,又谈何容易?若真能做到,岂非已成了圣人?”

“一切众生皆有命数,施主也不必太过强求。”说完便将那纸签文递给我,念了声佛号。

我接过一看,浑身重重一震,半晌不能说话。

但觉满殿的木鱼声响,钟磬清音,殿外的风啸山林,松涛阵阵,皆成一片苍凉。

回到府里我才知道,公子早于三日之前离家,扈驾北巡。

我先前便一直郁郁不乐,听了消息心里更是百味陈杂,隐约感到惴惴不安。

傍晚收拾房间时,突然发现砚台下压着一封信,好奇地抽出一看,顿时大为震惊——

“……三月前,兄于蒙古喀喇沁草原探听到令表妹踪讯,特告弟知。顾贞观旅次。”

夜间,我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不成眠。心里颠来倒去一直在想映雪姑娘的事,先前那份不安感愈发强烈。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心上烦乱不定。

终于,我咬了咬牙,起身来收拾了些衣物细软,背上一个包袱悄悄往马厩去。

找到公子平日里最钟爱的那匹乌云骓,轻手轻脚牵出府外。幸好昔日练的骑术尚未荒废,我蹬上马背,俯下身凑在高大骏马的耳边低语:“乌云骓,就靠你了,我们一起去找公子。”用力一夹马腹,乌云骓撒开四蹄往前疾奔。

秋末的深夜寒意袭人,风声一路在耳边呼啸而过,带着刀锋般凌厉的气势刮过面颊,冷痛交加。

然而,我无心理会这些。我一心想的只是尽快追上公子,否则,我会不安至死,

日间一路问人,加之快马兼程,第三日午间便找到了宽城东御驾休憩的驿站。

我心中欣喜万分,直想径直去找公子。忽转念一想,身上定是狼狈不堪,去看乌云骓,它也不停地喘着粗气,疲劳到了极点。

驿站旁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我便牵了乌云骓过去喝水,顺便洗把脸梳梳头发。

就着河水俯身照了照,果然满面风尘。我自嘲地笑笑,掬了一捧清水洗净脸上的尘沙。又打散零乱的发辫,坐在河边一块大石上重新编过。

忽然有石块自对岸扔了过来,落在脚下的河水里,溅起一大朵水花。我惊了一跳,举目望去,却是几个村野孩童,脸色黝黑,一脸顽皮调笑。

石块不停地扔在四周,激起的水溅湿了衣裙。我连忙大声喊:“不要扔了,别闹了!”但那些孩子扔得愈发起劲,甚至有些石子落在身上,将手臂划出长长一条血痕。

我着急想躲开,无奈我坐的大石有一半在水中,一时间无处着力。慌乱中,我整个人跌进河里,幸好靠岸之处水浅无甚大碍,但仍被河底的卵石摔得一阵钝痛。

那些孩子见我跌进水里,立时一哄而散。我晃晃悠悠站起身来,衣裙湿了大半,风吹在身上更是透心彻骨的寒。发辫散乱,手脚没有一处不疼。

乌云骓喝饱水,扬头长嘶一声,有些委屈的情绪涌上心头,我几乎流下泪来。

突然听得一个熟悉又略显惊讶的声音遥遥传来:“柔福?你怎么在这儿?”

我回头去看,皇上一身天青色锦袍便装,向这边急步走来。他身后一个白衣的身影,伴着同样熟悉而又惊诧的声音接踵而至。“柔姐姐,你怎么会来?”

我心中有块大石瞬间落地,一时激动欣慰难言,就这么踩着河底的卵石向岸上走。

刚踏上长满芦苇的湿地,我脚下一滑,几乎跌倒。却是皇上眼明手快托了我一把,将我拉上岸去。

“扭到脚没有?”皇上轻声问我。我摇了摇头,只咬着下唇看向公子。

公子也赶了过来,急忙问道:“柔姐姐,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你怎么会到这里来?”

“没有。我只是不放心公子,才追了来的。”又一阵风猛扫过来,我只冻得浑身发抖,话音发颤。

皇上脱下肩上披的一领紫貂大氅,给我搭在身上。公子轻叹了一声,过来给我细心地系好绦结:“一路上没事吧?”

我拥紧大氅裹住湿透的全身,慢慢地摇摇头。

公子把我散乱的头发拢到耳后,又道:“边地苦寒,不是你该来的地方。柔姐姐,你回家去罢……”

我心中一凛,抬眼看定他:“柔福早已经没有家。惟有心安之处,方是归所。公子,我只有跟着你,心里才安宁!”字字句句郑重有力,声如金玉,掷地清响。

公子低了头,看不清面上神情。只静静站在芦苇地里,一片白茫茫的芦花似与他身上衣袍溶为一色。

半晌,才隐约听见他一声叹息:“柔姐姐,你何苦……”

“罢了,跟着就跟着吧。”皇上拍拍我的肩,语气温和,“有你在容若身边照应着,也未尝不好。”

因着女装多有不便,皇上给我找了一套普通侍卫服。

换了一身男装,我揽镜照照,却也觉平添了几分干练和英气。

忽然瞥见地上掉了一个小小的锦囊,我怔在了原地。原先是我贴身揣的,里头放着我上次为公子求来的一纸签文,我始终没敢再打开看。

签上写的是——“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

章目出自苏轼《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背后有个故事,东坡如此写:无定国歌儿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住京师。定国南迁(因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五年乃放还)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注:①卢氏逝后,据说灵柩曾栖于双林寺院一年有余,直到道康熙十七年七月,才葬于皂荚屯纳兰家祖坟。  
 
 
 
'6楼'  作者:feelin2014发表时间:2007…10…03 12:18     
 
    
第六章 苍苍碧落,信映黄泉

一路渐行渐北,越见天高地迥,风物人情都渐渐与北京城大异其趣。

凡有水源之处,草甸丰肥,牛羊遍野,城乡富庶。除此之外,则举目尽是沙野戈壁,风沙粗砺,气候寒苛荒凉。

皇上沿途亲自骑马极少乘车,每日行猎,并会见蒙古各部王公。

〃被深宫墙院圈得太久,几乎忘了这天有多大,地有多阔,草原有多么的一望无际。〃皇上自策了一匹马行在前头,不时扬起马鞭指点周围景色。

不同于往日威严高华的气质,眼前的年轻天子眉目轩朗,意气风发,眼里装载的满是清气长天。

忽然,公子缓缓控马出列,向道旁而去。我跟上他,望见前方遥遥可见一方坟墓,乍看并无甚奇特之处。

然而周围均是塞上白草,独这小小坟墓上碧草青青。

我心中顿时闪过一个念头:青冢?

我转头问公子:〃公子,这是不是传说中昭君的青冢?〃

公子悠悠望向那一片秀丽的青草,神色微怅:〃或许。。。。。。就当它是吧。。。。。。〃

群山万壑赴荆门,长生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我思绪激荡了好一会儿,才幽幽叹了一声:〃这昭君也实在是个勇敢坚强的女子。只可笑那前汉朝廷,竟需要靠一个弱质女子来维持安定。〃

〃我却羡慕她,羡慕得紧。。。。。。〃公子忽然轻声道。

我怔了一怔,看向公子。只见他神情悠远,眼底却似空茫无一物:〃她至少有一次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必老死深宫不见天日。远嫁塞外也许并非坏事,在我看来,这远比困在高墙碧瓦中自由得多。〃

〃自由。。。。。。〃我出神地喃喃低语了一遍,〃这就是公子所希望的?〃

〃其实也只是奢望罢了。〃公子低头无声地笑了笑,又道,〃心上牵挂着太多东西,就注定一生被其束缚,逍遥不得。〃

说完便掉转马头,策马追上队列。

我一路上暗自出神,一直在回味公子的那句话。自由。。。。。。出身贵胄,圣眷恩浓如他,也会希冀这般平凡甚至廉宜的东西?

然而,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昔年李青莲虽有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汤,然而身处朝堂的他从未真正展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才是属于太白的铮铮风骨。

昔年陶潜虽身居官场,满腹经纶,但他一生的光华,却是在南山下一所小小的屋舍里才展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只有逃离樊笼,一身清风的五柳先生,才有如此令人叹绝的隐逸情怀。

昔年庄周垂钓于濮水之畔,楚国使者请他出山,许以高爵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