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万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衣男子被噎了一下,“你猜的……”
“对,我猜的,我赌就算不是真的,那皇帝也怕天下流言。”青衫男子撇撇嘴,“那贵妃不雅之言早甚,由不得我不乱猜。”
“那你说的那些心腹呢……”
“瞎编的。”
“那,那千古绝响的《广陵散》呢……”白衣男子的脸色已经不知该怎样形容了。
“你都说是绝响了,绝响怎么会到我手上?”青衫男子扬眉一笑,似乎嫌弃那人太笨。
“那,那是……”
“那是我自己谱的曲子,名字……就叫《广陵乱》吧!”

“《广陵乱》?”白衣男子哭笑不得。
“是啊,那皇上现在一定心乱不已,乱七八糟,乱没章法了!”
“我……真是服气你了!”白衣男子叹了口气。

月华下,两骑并骑,煞是豪迈。

宣和元年腊月二十九日清晨,皇上赵佶忽然省起,那个什么戚少商与顾惜朝好像是京师里金风细雨楼的人。
“我要拿那金风细雨楼问罪!” 赵佶气的摔了茶盅。
御前太监垂着头,“皇上息怒,只是这金风细雨楼在昨个儿一早,就已诏告江湖,戚少商与顾惜朝已被金风细雨楼除名,与他们毫无干系了……”

“砰!”又一个茶盅摔到了地上。

宣和元年除夕夜晚,皇上赵佶过了人生中最不痛快的一个年。
他照着琴谱弹奏时,忽然觉得,这千古绝响《广陵散》,扰的他心神不宁,乱七八糟。
四十三 隐于山的山

时光总是倏忽而过,一转眼,已是来年的秋天。
金风细雨楼的日子似已成为一种过往了。
所谓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如今姑苏城外,正值暮秋之际,霜叶红于二月花。
   
顾惜朝在秋日的午后淡淡的望着远处的青山,感觉到一种慢条斯理的压抑正在慢慢产生。
近一年的隐居日子,戚少商会在午后与顾惜朝一起品茗,对弈,抚琴,练剑。

顾惜朝喜欢喝的,是一种名为“惜商”的茶。
当然这茶是顾惜朝自己制作出来的。
冬天的白梅花,春天的金盏花,夏天的飞燕草,秋天的蝴蝶兰,四种花里加入烘培好的茶叶,花香馥郁,茶味清奇。

至于这“惜商”之名,顾惜朝看似不经意的对戚少商说,“你千万不要以为我用你我的名字来相和,我只是觉得这两个字比较好听,念来优雅罢了。”
戚少商促狭一笑,“我知道。”
可他的眼神里却明明在说,“别骗人了。”
于是顾惜朝的眼睛就眯了起来,伸手拔剑。
九万风迎面刺去,“戚少商,我让你聪明反被聪明误!“
戚少商便只好拿起逆水寒,与自己脾气并不怎么好的情人比试剑法。

自那日拿到血玉珊瑚之后,花方好以此为药引,开了一副药方。
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惊艳剑的伤正在慢慢的好转起来,只除了伤口处在换季的时节会有微微的疼痛。
所以每当换季的时候,顾惜朝便会经常将手在暖炉上暖热之后,轻轻的按在戚少商的伤口上。
热热的手掌覆盖住戚少商的伤口,于是那一夜都好梦。

顾惜朝的内力只有七成,这段时间的他一直都将精力集中在练剑上——所以剑法更加精熟。
顾惜朝从前擅用神哭小斧,剑法比较杂,并不精专。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与戚少商一起,练习一字剑法。
两人常常双剑合壁,只觉得越来越默契,几到心意相通。

比试着比试着,忽然停了下来。
戚少商抬头望起,远山霜叶艳红,这红却烙的眼睛有些生疼。
秋深了——竟然,已过了这么久。

顾惜朝知道戚少商又想起了什么——自那血玉珊瑚吃下去之后,戚少商的心就没安定过。
他会想起那些孩子们的血,于是心中是酸楚与愧疚。
顾惜朝亦心中难受,他慢慢的对他说,“蔡京必杀。”

他们在等待一个契机。

这一年来,从京师传来的消息,赵佶让蔡京、童贯、朱勔到处搜罗奇花异石,然后用大批船只运送到京都,直把南方一带折腾的乌烟瘴气。
就在最近,朱勔在苏州城办了个“供奉局”,谁家有宝贝奇石,马上派人拉走,说是进贡给皇上的,半文钱不给。谁要是不答应,立刻就被扣上“大不敬”的罪名,轻则罚银,重则抓进天牢。
苏州百姓叫苦连天,民怨沸腾。

戚少商看在眼里,怒在心中——伤势还在慢慢的恢复中,所以他不得不暂时过这种日子。
金风细雨楼在王小石的带领下,与六分半堂和有桥集团极力周旋,保京师武林的暂时平衡。
他已无法平复郁郁心情。

顾惜朝长叹一声,放下剑,慢慢走到戚少商身后,与他背靠背的相倚而立。
头部轻轻后仰,自己的,便与他的相偎在一起——这是一个在共同对敌之时才会有的姿势。
将自己的背后空门交给另一个人,便是将性命交付于他。
背靠背,有时比肩并肩还要用情至深。

两个人这般战立着,各望着远处的山与山外的山,秋日的苏州城,有萧瑟的寒意。

人因无奈而落寞,江湖因人而无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即便如今小隐隐于山,终是一入江湖岁月摧了。

一朝入江湖,一世江湖人。
几多无奈,几番情何以堪?

戚少商终于说话了。
“宋江义军已将朝廷连连败退,最近的花石纲又使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们纷纷起义——我怎么有种感觉,大厦将倾。惜朝……”

戚少商是谁?是个大侠。
戚大侠即便隐于山,隐于市,却依然还是个大侠。

顾惜朝知道,戚少商已不能再呆的下去。
顾惜朝其实有些矛盾。
一方面,隐居的日子实在太过美好,另一方面,现在,却真的还不是隐居的时机。
戚少商自背后握住他的手,“惜朝,我的伤已经好了,不碍事了。”

戚少商知道,顾惜朝一直迟迟不肯同意再出江湖,不过是担心他的伤——“惜朝,血玉珊瑚的事大抵已经风平浪静,如今伤势已好的差不多,我……真的再呆不下去。”

生怕被天下人耻笑了去的皇帝,果然没有派人来追杀他们。
于是日子便在这种情况下静静的过了近一年,于是如今的戚少商真的已不能再等,也等不下去。
“血性男儿皆已拿起手中剑……”戚少商长长叹息,沉默不语。
顾惜朝亦一叹,“我知道,若是就此能放下一切,那也绝不会是我认识的戚少商。”

不问世事乐逍遥——但是真的能做得到么?

四十四 及时雨的语

转回身来,面对着他。,顾惜朝淡淡皱眉,于是戚少商觉得江南秋色就这般被他点染的淋漓尽致。
他抬起手臂,微微覆上顾惜朝的眉间,温热的感觉顺着眉间,慢慢的传到了心里。

“你为我付出这般,我着实心里有愧。”戚少商慢慢放下手臂,拉近顾惜朝,与他额头相抵。
顾惜朝带点恶意的撞了撞戚少商的鼻子,“我志亦不在山野间——其实那时对小石头说的话,并不都是真的。”
顿了顿,他又说,“至少,现在,我的志向还不在山野间。我说过,当初杀了多少人,如今就来救多少人。罪,还未赎完。”

戚少商心头暖热,狠狠的抱住他,胸口紧贴着胸口,感觉到顾惜朝也在拼命的抱着自己。
两个人竟同时有了一种微微的脱力感。

顾惜朝忽然说,“你只管下决定,无论是何处,一同前去就好。”
戚少商望着顾惜朝坚定的眸子,紧了紧相握的手。

此时,山东一带的宋江率众起义,在水泊梁山扯起了“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大旗,转战于河北、京东,淮南一带数郡。杀贪官,除恶霸,起义正如火如荼,而现在的首领宋江,更是被人称为“及时雨”,足见其受拥戴的程度。

戚少商慢慢的说,“前几日,金风细雨楼的飞鸽传书,朝廷派出的人马已前往水泊梁山——这是明里之事。但其实,暗地里,金风细雨楼的暗线打探到,七绝神剑与六合青龙皆突然消失于京师。所以金风细雨楼怀疑,他们亦同往山东而去,在暗处——对义军不利。”

顾惜朝忽然问,“你是怎么看待这个宋江的?”
戚少商不无赞赏的说,“宋江为人豪迈,讲义气,是难得的一条真汉子。他曾说过,“男儿既生于天地之间,就当建功名,树基业,有一番大丈夫所为”,我敬佩他,如何去想,便如何去做。是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

顾惜朝点点头,“我也听说,江湖中许多豪杰亦对此人敬仰不已。”
戚少商的眼睛里有激动的光彩,“大宋若能有这般的人物多几个,也许这般的人物也不必去反了。”
顾惜朝微微叹气,“人的想法总是会变的,想当年我希冀封侯拜相,看不起江湖草莽,觉得你们是土匪,所以才接下来杀你的任务,可是这么多年过去后,我竟然对草莽江湖产生了欣羡。如今这些义士,原本也许被我称为“反贼”。所以这世事,着实让人觉得摸不到头脑。”
戚少商摇摇头,“不是摸不到头脑,而是逐渐有了自己的认知,是非,曲直。”
顾惜朝瞪了他一眼,“你的意思是,我以前毫无认知之能,颠倒是非黑白,心中没有曲直?”

戚少商咳嗽了下,“惜朝……我不是这个意思……”
顾惜朝拂袖走开,回到房里,却听见戚少商的声音传进来,“你若毫无认知,岂会回头是岸?你若颠倒是非,岂会救人赎罪?你若心中没有曲直,又怎么会后悔?”
一字一句的,说的铿锵作响,戚少商的声音让顾惜朝慢慢展颜。
可是他还是没有理他——大概是故意找茬。

戚少商不知道他在生什么气,“喂,顾大公子,你生完气没有?别跟个媳妇儿似的,一生气就撂挑子躲屋子……”
“砰!”
戚少商只觉得一个坚硬的物事扑面而来,他赶紧闪身躲开,堪堪避过。
转头一看,发现那是一块砚台。

戚少商吓出一身冷汗,“惜朝,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别摔砚台啊!”
顾惜朝冷冷一哼,“若不是我的神哭小斧还在息红泪手里,你早就血溅五步了!”

说到这里,顾惜朝又不痛快了。
其实,隐于苏州城外这近一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