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吧。”面对石长明的话,江采萍点点头,与他一道离去,在走到门槛处时,她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对韫仪低低说了一声“对不起”。
她后悔了,可是一切都晚了,她们之间,只能止于“对不起”三个字。
望着江采萍夫妇离去的身影,如意神色复杂地道:“公主,吉祥的事情就这么算了?”
韫仪叹了口气,幽幽道:“刚才看着她的时候,我脑海中一直浮现弘化郡时候的事情,如果不是我,她不会拖到二十多岁才成亲生子,如意,我……实在狠不下心,对不起!”
如意默然半晌,摇头道:“奴婢明白,就算杀了她一家,吉祥也不会活过来,吉祥最是体谅公主,相信她不会怪您的。”
韫仪默然望着门外碧蓝的天空,吉祥的音容笑貌又一次浮现在她眼前……
武德七年九月十九日,李渊正式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于显德殿即皇帝位,受百官朝拜;并自第二年起,改年号为贞观。
不论他的帝位是如何而来,也不论李渊是否当真甘心退位为太上皇,都不能改变他李世民成为新一任大唐皇帝的事实!
当双手握住雕有龙头的扶手时,李世民在心中发誓,大唐帝国一定会在他手中更加强盛,令四方来贺!
然,令李世民疑惑的是,本应该在他登基之前赶回来的赵进,却迟迟不见踪影,段志宏派去城外探察的人,也未发现任何线索;难道……赵进在突厥并不如自己所料的那般顺利,并未将萧皇后接回?可就算这样,他也应该回长安向自己禀报才是。
李世民心有不安,于晌午过后,将段志宏召入显德殿中,吩咐道:“你再派人去城外打探,看是否有赵进的踪迹,若是还没有,便派一队人马,延着去突厥的路搜寻,一定要尽快找到他。”
“是,臣这就去。”在段志宏离去之时,有内监走了进来,在吴玉耳中一阵低语,后者点一点头,朝李世民躬身道:“陛下,杜将军来了,说有要事求见。”
李世民眸中掠过一丝讶色,今日乃他登基之日,普天同庆,能有何要事,虽说觉得奇怪,但杜如晦是他心腹爱将,当即道:“传他进来。”
很快,杜如晦出现在明德殿中,不等李世民发问,他已是急切地道:“陛下,赵进回来了!”
李世民一怔,旋即道:“既是回来,何以为来见朕?”
“回陛下的话,不是赵进不来,而是他无法来。”这般说着,杜如晦将事情仔细讲述了一遍。
今日朝拜新帝之后,他便回了府,他所住的地方,离春明门颇近,远远看到一堆人围聚在那里,好奇之下,他便过去看了一眼,结果看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倒在地上,昏迷不醒,最令他吃惊的是,这个人,竟然是月前李世民派去出使突厥的赵进。
第六百六十三章 赵进
在发现是赵进后,他当即请围观的百姓帮着将赵进抬到他府中,并立刻请大夫过来医治,所幸赵进虽然流了许多血,但医治及时,得以保住性命。
在喂药的时候,赵进醒过来一次,不过他只说了一句话便又晕了过去,正是这句话令杜如晦决定立刻进宫面圣。
“突厥欲对我大唐不利!”当李世民听得这句话时,神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紧紧盯着杜如晦,“他当真这么说?”
“虽然赵进说得很清楚,但臣肯定,并没有听错。”在得到杜如晦确切的答覆后,李世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立刻起身往外行去。
吴玉知道,他这是要去杜府,赶紧让人去将李世民的御马牵来,后者一接过马绳,便立刻策马往杜府飞奔而去,常何带着数名禁军紧随其后。
到了杜府,李世民在杜如晦的带领下,见到了被安置在厢房中的赵进,只是这会儿,他仍在昏迷之中。
“可有办法将他唤醒?”杜如晦问着临行前,被他特意留在此处的大夫。
“回二位大人的话,他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伤势颇重,有什么话,还是等他醒了之后再问吧。”李世民穿的是一身常服,故而那位看过半百的大夫并不知道此刻站在他面前的是大唐帝国的新皇帝。
“那依你看,他什么时候能醒?”面对李世民的问题,大夫捻着颌下长须道:“依我所见,至少要等明日才醒。”
“不行!”杜如晦急切地道:“我们有很重要的事情问他,等不到明日,还请大夫务必想想办法。”
“这……”大夫为难地道:“倒不是没法子,可以施针刺激他大脑,将他强行唤醒,但这么一来,势必会损耗元气,令他伤势恢复更加缓慢。”
杜如晦咬一咬牙道:“情况紧急,顾不了这么多了,赶紧施针吧,赵进若是听到我们的话,也一定会同意这么做。”
见他坚持,大夫只得道:“那好吧。”
在一根又一根银针插在头皮上后,赵进眼皮颤抖了几下,旋即缓缓睁开来,大夫道:“你们有什么话快问吧,他现在极为虚弱,坚持不了多久。”
杜如晦点点头,对刚睁开眼还有些茫然的赵进道:“我将陛下请来了,你之前说突厥要对大唐不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直至这个时候,大夫方才知道李世民的身份,赶紧跪下行礼,至于赵进,在看到同样来到床边的李世民后,眼中的迷茫之色渐渐消去,取而代之的是紧张,无法言喻的紧张,语无伦次地道:“陛下,立刻集兵,立刻,二十万大军!”
李世民虽然也急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但知道眼下不宜催促,安抚道:“你别急,慢慢说!”
赵进缓了口气,道:“当日,臣奉陛下之命,带着陛下手谕出使突厥,一路顺利,很快便抵达突厥,颉利可汗亲自见了臣,在看过陛下手谕之后,说要考虑一下,让臣等人在突厥暂住,臣……臣……”
赵进不停地喘气,怎么也说不下去,脸色白的吓人,杜如晦看着不对,赶紧退得远远的大夫道:“你快看看他。”
大夫依言上前,小心翼翼地检查了一下后,道:“他毕竟才刚从死门关上回来,一口气说这么多话,已经是他的极限,让他先歇一会儿。”
杜如晦替他抚背,道:“你慢一些,别急。”
赵进说不出话来,只能以点头示意,过了一会儿,终于恢复了一些,吃力地道:“臣想着这也正常,就在突厥住下了,哪知第二天夜里,萧皇后突然来到臣帐中,让臣赶紧离开突厥回长安,告诉陛下,颉利可汗并不甘于大唐占据中原之地,已经联络了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臣服于突厥的部落,集兵二十万,进攻大唐,请陛下速做防备。”
在又是一番喘气后,他用比刚才更加微弱的声音道:“臣听闻此事后,就立刻暗中召集随行之人,连夜离开突厥,结果在快要出突厥的时候,被人发现,一路追杀,其他人都死了,只有臣一人饶幸逃到长安城外,他们知道一旦让臣进城,就难以除之,所以在城外袭杀,臣拼死抵抗,终逃入城中。”
杜如晦拧眉道:“我记起来了,在发现赵进之时,城门附近曾有几个面容与咱们略有不同的人徘徊,若是当时发现赵进,将他带回府中,那些突厥士兵,一定会趁机要赵进的性命。”
在他说话之时,赵进拼起最后一丝力气,拉住李世民的袖子,艰难地道:“陛下……还有一事,是……是……”说到一半,他无法再坚持,再次晕了过去,事关大唐安危,杜如晦急忙道:“大夫,赶紧再将他唤醒。”
大夫无奈地道:“刚才那次苏醒,已经差不多耗尽了他的元气,就算再施针,也不见得能再次将他唤醒,反而还会令他有性命之忧。”
“可是……”不等杜如晦说下去,李世民已是道:“如晦你不要再为难大夫了,知道突厥来袭已经足够了,让赵进好生养伤吧。”
见他这么说,杜如晦只得点头答应,在命大夫下去后,他道:“从突厥到长安,就算快马加鞭,也要半个月的时间,换而言之,突厥很可能在半个月之前就已经出兵了,过不了多久,就会抵达长安,得赶紧调军防守才是,只是臣有一事不明……”
李世民接过他的话,“如果颉利可汗当真率兵来袭,为何这么久以来,雁门关都没奏报传来是吗?”
“是,这太不合常理。”面对杜如晦的话,李世民徐徐道:“这种情况下,只有两个可能,第一,雁门关守将被突厥买通,任由其通过雁门关而不理会;其二……雁门关已经被他屠尽!”
他的话令杜如晦眼皮狠狠一跳,脱口道:“雁门关虽然人不多,但也有好几千,应该不至于屠戳怠尽,之前雁门关也有被人攻破的时候,但并未如此。”
第六百六十四章 异域来人
“你也说了之前,当初的可汗是始毕,据朕所知,颉利可比始毕还有处罗凶残得多,与当年的薛举差不多,屠戳雁门关——这五个字放在他身上,朕一点都不奇怪。”
在回到显德宫后,李世民立刻下谕调兵,就在长安城进入全面戒严之时,一个不速之客出现在凉州。
在一处马场中,李建成与李元吉倚着栏杆席地而坐,后者取了一个馒头递到李建成面前,“大哥吃一个吧。”虽然是流放,但到了西凉之后,除了不得离开马场之外,并无别的限制。
李建成摇头道:“我不饿,你吃就是了。”
李元吉咬了一口馒头,和水咽下后,道:“大哥可是在想长安?”
李建成望着不知名的远方,徐徐道:“今日是九月十九,李世民登基的日子,从今日起,他就真真正正成为大唐的皇帝了。”
李元吉沉沉叹了口气,“我知道大哥有所不甘,其实我又何尝甘心,只是我们已经输了一切,连长安都回不去,又如何与他斗,还是不要再想了。”
李建成沉默片刻,忽地:“真的不能再斗了吗?”
“这一点,大哥在离开长安之时,不就清楚了吗?”话音未落,李元吉突然皱了一下眉头,因为他意识到,李建成刚才那一句,并非单纯的问句,倒像是话中有话,他瞅了一眼四周,在确定最近的一个人,也离着有十来丈远后,方才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