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钱四梁这个人,是比较喜欢留底牌的,他现在手上最好的一张牌当然是吴笛,其次自然是谷扬帆,而真正的底牌则是一位谁都没想到的作家,此人在《最独唱》上用了一个马甲——穷摇。
在钱四梁气势汹汹卷土重来之时,《文学周刊》的记者采访了即将面临很大压力的《时光碎片》主编黄千易,怎么看待直接竞争对手《最独唱》。
黄千易只是淡淡一笑,底气十足地说道:“我们《时光碎片》底蕴深厚,还有姚琼这样真正的实力作家坐镇,所以绝对不畏惧任何挑战,而且,我们《时光碎片》迎来了一位非常具有商业号召力的作家——杨晓明,他刚刚完成了电影《幽寂》小说的改编,现在正好有了空闲,在我的邀请下,他决定在我们《时光碎片》这本最畅销的半月刊青春文学杂志上进行新连载。”
竟然是杨晓明!这位记者暗暗震惊。(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四十四章 文学批评家'
杨晓明是何许人物?那可是从青春文学圈成功进入传统文坛并站住脚跟的作家,虽然比不上袁龙川、花泉镜这样的顶尖作家,毕竟他从来没有获得过什么具有分量的奖项,主要便是因为他的小说十分商业化,缺乏深度,不为评委所欣赏。
杨晓明作品在商业价值上很高,尤其是他写的那些传统文学作品,很受一些影视公司的青睐,他的作品非常适合改编成好看的警匪片、谍战片之类。
而他本人的文风也很受电影人欢迎,不少电影人为了扩大自己电影的影响力,都会找他将电影改编成小说,就比如之前他刚刚完成的《幽寂》。
杨晓明今年已经三十五岁了,可他当年出道时的污点,依然让不少人提起,就是因为抄袭,若是借鉴了一个创意倒也罢了,这种只要不深究,也没人会来追责,毕竟还是用自己的文笔写的,可他当初却直接盗了友人的稿子,附上了自己的名字……
因为这本书质量不错,很畅销,当年二十岁的杨晓明被各种吹捧,之后他又凭借这本书的名气再次出书,这次倒是用自己文笔写的,但抄了创意,然而他的名气却越抄越大。
而后来事情败露之后,“杨抄抄”却还死不承认出道成名的书是抄袭的,他理所当然地被告上了法庭,然后败诉了,最终赔偿了事。
就是这件事,杨晓明被打上了一个人品低劣的标签,可他的那些脑残粉却依然表示“明哥抄你是给你面子”“明哥这么努力,你们也好意思黑”。
杨晓明凭借抄袭出道,之后在文坛上的发展倒是越来越顺了,他也算是是个有实力肯努力的作家,可努力却不用在正道上,而他当年直接盗用人家的稿子,实在是太伤人品了。
早在杨晓明发现自己的文章实在写不出深度的时候,颇有野心的他为了进一步得到文坛的认同,摇身一变,成了一位文学批评家,他认为通过批评别人的作品,便能踩着别人上位,以提高自己的深度。
杨晓明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从来不选择那些硬茬子,而是喜欢挑软柿子尤其是名气大的新人作家去捏,也难怪他能够与黄千易一拍即合了,因为他们显然是同类人,欺软怕硬。
当年杨晓明与姚琼一次惊天笔战,可谓吸引了整个文坛的注意力,他原以为青涩的姚琼是一个容易捏的软柿子,却没想到姚琼的战斗力那么强,竟然连他都有些招架不住的感觉,之后这场笔战也最终没个结果,姚琼在杨晓明的批评之中反而越来越出色了。
杨晓明在不断地文学批评中,终于通过这种剑走偏锋的方式,使他在文坛上有了特殊的地位,怎么说文学批评家比商业文作家拿出去要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
可严格意义上来说,杨晓明的文学批评是很不合格的,作为一名文学批评家,首先评书的态度就是要客观,但是这位自称文学批评家的杨晓明,几乎能算是文学挑刺家了。
有一些新人作家,对这位专找后辈挑刺的杨晓明,极为痛恨,心理素质不强的他们往往被杨晓明伤得体无完肤,于是杨晓明还获得了一个“新人作家试金石”称号,对此,他欣然接受,毫不介意有人喷他“打压后辈”。
毫无疑问,这位杨晓明,就是黄千易请来对付吴笛的撒手锏,吴笛名气虽大,但也不过就是一个文坛新人,杨晓明作为文坛前辈,完全有资格评价吴笛的作品!
杨晓明来到《时光碎片》既可以用他在商业作品上的实力将销量拉上一层楼,又可以让他对吴笛之前的作品批评、挑刺,打击对方的写作信心,甚至影响对方的写作状态,吴笛作为一个新人,怎么可能不受杨晓明的影响,毕竟杨晓明在文坛还是颇具名气的!
在杨晓明引发第一波对吴笛作品漏洞的批评时,黄千易准备再请动水军,大范围地攻击吴笛的作品,吴笛的背景再大,反正只要不攻击她的个人就行了,只针对她的作品!
再著名的作家,也不可能写出一部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作品,要挑刺的话总能挑到,一般经验丰富的作家,都知道这种事,被吐槽吐得习惯了,那也就淡定了,保持自己的风格总归会有读者喜欢的。
比如说姚琼这位在争议中成名的个姓作家,当初不知道有多少人骂他的言情小说,但是最终他却创造了一个流派,至今有无数言情小说模仿他的风格,他在成功之后,反而没多少人敢去惹他了,他本人倒是欢迎别人来惹他……
然而新人作家自然不可能都像姚琼那样心理素质过硬,往往被文坛前辈一批评,被小部分读者一影响,就急急忙忙地修改文章,修改之后反而更加不堪,因为他丢掉了那些沉默的大部分读者。
在黄千易看来,吴笛这种过于一帆风顺的作者,抗打击能力肯定很弱,而杨晓明这样挑刺能力极强的人,就是吴笛最大的克星!
只要吴笛失去了方向,那什么《最独唱》也成了纸老虎,为了不让人看出杨晓明是刻意针对吴笛的,他还花了一大笔钱,让杨晓明再去打击另外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青春祭》的潜力新人作家梁凉。
杨晓明对黄千易付出的价格非常满意,他的商业作品写得好,就是因为他一切以钱看齐,那些希望将《电影》改编成小说的电影人,为何都喜欢与他合作?就是因为杨晓明总是按照他们的要求来改,杨晓明本质上就没有任何文人的傲骨,虽然表明上装得很好,客观的文学批评家嘛。
而这也是他写不出内涵作品的原因,他早就在一切以钱看齐的商业化创作中,失去了自己的思想。
这个时候,他将自己的姚琼流言情小说的连载提纲交给了他的御用枪手团体之后,开始翻吴笛的作品,准备他的挑刺,不,是文学批评之旅。(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四十五章 挑刺'
杨晓明作为一名已经批评批出名气的作家,他自然能够在一些文学报纸上发表自己的文学批评,他这次直接拿《秒速五厘米》与《梁祝》开刀。
他在比较喜欢以争议来博取眼球的《文学周刊》上这样写道:“《秒速五厘米》作为两项具有分量的新人文学奖的获得者,在我看来却是名不副实的,这篇文的情节,显得十分俗套,分明就是很言情小说的一般套路,只是作者的文笔将它写出了不一般而已,它最大的硬伤便在于男主……”
洋洋洒洒三千余字,挑出了《秒速五厘米》种种不合理之处,然后再结合吴笛本身的年龄,得出结论——这就是二流言情小说作者的无病呻吟,某些描写过于啰嗦,句子看似华美,实际上却可以更加简洁……
总之,杨晓明对《秒速五厘米》的批评,让一般读者看了之后,绝对会觉得秒五这本书写得非常烂,因为他对这部书的优点一带而过,反而着重抓住一些缺点大做文章,不愧是专业的挑刺者。
而《梁祝》更是被杨晓明骂了个狗血淋头,他首先仗着自己是文坛前辈,批判吴笛的自不量力,小小年纪就想写历史小说,绝对不可能写好,而《梁祝》的那个垃圾结尾也证明了,天净沙根本不适合写历史,大概也只能写架空古代的言情小说而已,连神仙都出来了,那还算什么历史?
天净沙绝对写不出真正的严肃向历史小说!杨晓明用一种笃定的语气在《文学周刊》上这样写道。
杨晓明确实挺聪明,在知道吴笛本人不能惹之后,对书不对人,抓住书的一些不合理之处使劲地喷,这还能让别人觉得他很客观。
有不少人都喜欢看杨晓明的文学批评,就是因为他喷得特别有意思,不像一般文学批评那样严肃,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在喷完天净沙的两部可以算是代表作的小说中,他理所当然盯上了天净沙的最新小说《灌篮高手》……
在《灌篮高手》尚未出现在读者视野中时,他就很自信地臆测道:“《灌篮高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披着篮球小说皮的言情小说,这是天净沙的一贯风格,女作者就是这样,什么题材的小说到了她们手上,就会成为言情小说,至于新创刊的《最独唱》,哪怕有天净沙的连载小说作为卖点,我看销量也不会超过花季,估计也就六七十万册吧……”
反正杨晓明就是唱衰《最独唱》的销量,这也是那位新主编黄千易的意思,他要狠狠地打压这本极具潜力的新杂志,这足见黄千易本人心里有多虚。
杨晓明其实更在意的,就是通过贬低吴笛来让自己那文学批评家的名声更响,他倒是很期待和吴笛来一场笔战,一般女作家的笔战实力,都非常差。
而后,杨晓明又顺势把梁凉这位《青春祭》的潜力新人作家批评了一下,这次他就更狠了,因为知道梁凉根本没背景,所以他直接冲着梁凉的品质就去了,本来梁凉就是写各种反体制的愤青文的,这样“不爱国”的行为,被杨晓明揪住了狠狠地批判了。
而梁凉通过“文学之星”出道的事情,也被杨晓明拿来做文章了。
总结起来的观点就是,选秀出身的梁凉这种反体制的叛逆学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