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竹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月二十四日,按习俗是要送灶王爷上天了,厨房买了灶马,在灶前焚化,又准备了胶牙饧、糯花米糖、豆粉团和小糖饼,供奉灶王爷。林远之也当了回大家长,招集一家罗拜灶王爷前,并言道:“辛甘臭辣,灶君莫言。”

崔氏则领着下人换桃符、门神、春贴、钟馗、福禄、虎头、和合诸图,贴在房壁。直到看着这崔氏眼中窄小老旧的宅子焕然一新,有了过年气象,才满意的停下了。

唯一要林致远出面费神的便是送回京城的年礼了,崔氏也领着下人过来,先把器皿装好了盒,用上好的棉花把盒子里的空隙细细的塞住,再用大红的绸缎包袱包好盒子。然后又叫善于打结的翠微用粗粗的红丝线缚住银锞子,打出福字结来,一盒装十二个,装了三盒小元宝、两盒青州特产的瓜果蔬菜,再装了六大盒银元宝。所有盒子全部装好,连同先前准备好包好的精细布料,再加上二十只熏鸡和两大坛酒,满满装了三大车。崔氏因上次的事深恨老宅,却又不得不细心准备上好的礼物送回去,心里无比憋屈,哪里还容许那些年礼摆在自家惹自己生气,一装好车就让李贯和刘妈妈两人,带着林远之早就写好的的几封平安信,赶着往京里去了。

到了除夕当日,崔氏一大早起来,带着雨竹包饺子。林远之无所事事,又不愿一个人留在书房里,便不管崔氏的娇嗔跑到厨房里来,看着妻女不大熟练的擀皮儿、调馅料,居然也津津有味的过了一个上午。崔氏暗暗纳罕,君子远庖厨,老爷以前倒是满嘴酸文的,今儿怎么转性了,跑厨房里不算,还瞅空递个碗什么的,伸头看了看外头,太阳居然还是从东方升起来的。

天刚一擦黑,整个宅子都点起灯来,前院的杆子挂着红灯笼,是不许熄灭的,崔氏特地交待了人时刻留心续蜡烛。远处隐隐约约的传来钟鼓的喧闹声,给院子凭添了几分热闹。

前院早就摆好了供桌,只等到了时辰,就要拜祭祖宗。

一家三个人成三足鼎立之势围着桌子坐下,吃些过节的点心。

吃过饭食,林远之笑眯眯的带着妻子女儿在坑上坐着说笑。不一会儿,习惯了早睡的雨竹就觉得有些撑不住,林远之的发现女儿头一点一点地打着磕睡,笑了:“这丫头这就困了,快带他到院子里走走,今儿可不兴睡这么早。”崔氏到底心疼女儿,劝道:“晚上还要守夜,还是让竹丫儿先去睡一觉吧,小孩子家家的正是嗜睡的时候。”林远之瞧着女儿那惹人怜爱的困倦憨样,只觉得可爱的紧,心里软软的,哪里还有不同意的,便让翠微扶了蔫蔫的雨竹回房了,崔氏又跟上去看了看,见翠微已经给她盖上一床小被,粉粉如菡萏一样的小脸窝在被褥里睡得正香甜又给她腋了腋被角,这才放心的走了。

雨竹迷迷糊糊地,也不知睡了多久,忽然听见外头“轰”、“啪”的声音大起,接着便是“噼呖啪啦”的鞭炮声,顿时被活活吓醒,翻身爬了起来。

原来是已经到子时了,府衙里点燃了报时烟花,全城得了信,都燃起了烟花爆竹。崔氏见雨竹已经醒了,忙上前帮她整整衣服头发,完了笑着摸了摸她刚睡醒还红彤彤的脸颊,触手温暖这才满意的带了她到前院拜祖宗。先是林远之拜,接着崔氏带了雨竹跟着拜。等规矩都结束了,崔氏才带着雨竹去厨房下饺子。

一家人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崔氏絮絮叨叨的说着可怜延哥儿和季哥儿不在啊,不知道有没有吃好,林远之低头微笑着吃饺子,和乐融融的气氛让雨竹也心中欢喜。

要是能永远这样该有多好!

第31章琐事

一大早的雨竹才刚刚把鸡蛋清擦去,正在用暖玉按摩着帮助吸收,翠微就捧着一碗鱼冻送到雨竹面前,笑道:“小姐,这是厨房刚刚送来的鱼冻,夫人说一定要赶紧吃了,可不能化了。”

这个鱼冻雨竹可是听说过,在现代就是极好的滋养品。所谓鱼冻可不是现代鱼汤所凝,它是鱼鳞、鱼头熬制,鱼鳞和鱼头多胶质,即使没有鱼肉熬出的鱼冻也是细腻光滑,绵柔又有弹力。崔氏说鱼冻润肤,以后天天都会命人做了送来,让雨竹不要怕腥,每天都要吃。

雨竹看那磁碟中,琥珀色的鱼冻晶莹剔透,颤颤巍巍,状若玉盘琼脂,在窗户射进的光下泛着一层润泽的微芒,吃起来有些腥气,口感像是果冻,倒是不错,软滑鲜美、入口即化,顺喉滑下。想了想便命加入青州特有的一种蚕豆酱,此酱以提味,又酸又辣,完美的压下腥味又与鲜味相互融合,令人回味无穷。

吃鱼冻便是吃鱼之精华,那鱼在水形如穿梭,快似闪电,银光闪耀,大火小火大煮慢炖,将精华都溶于奶白色的汤汁中,再趁着天气寒冷才可冻就这美容又美味的汤凝之玉,因天寒时鱼最肥美且才能凝冻,所以鱼冻一年只有寒冬才能吃上,崔氏从来不曾见过这种吃法,最近是因为刘妈妈回京送年礼了,厨房上新招了个青州的厨娘,原来帮厨的主家在时疫中没逃过去,她也就没了差事,这次听得救命恩人林大人府上要招厨娘,便急急赶来了,听招工的小李管家(李兴华)说是林大人府上只有三个主子,所以只招一个厨娘,她也是凭着多年的经验和清白的身家才艰难击败众人,为着心中的感激和急于给主家立功的心思,便献上了这道鱼冻,倒是摸透了女人的心思,对能美容的饮食无不热爱,即使味道差些也是不妨的。

崔氏自己也是每天都吃的,毕竟这东西也算是时令菜品,过了这最冷的几天就吃不上了,虽然在这偏僻的地界过年让崔氏不大高兴,但也不可否认,偏僻也有偏僻的好处,没有京城那么多的应酬,大冬天的可以舒舒服服的窝在家里喝茶赏雪,试试厨娘新作的菜品,合适的就添进平常的菜单子里头,偶尔去女儿院子里坐坐,边打着毛线边看女儿练习这汴绣里的各式针法,青州的官员在时疫和民乱中折了不少,补齐的也是林远之的下属,官眷们上门也是巴结,只要不失了礼数崔氏便可以随意打发,腊月比在京城的时候到处送礼请安的日子惬意多了。

青州的气氛倒是好,起码这个年比以往好过了些,不仅仅是有着劫后余生,从阎王爷那里逃得一命,还是因为有了菩萨的显灵保护。就算是路上行走的穷人脸色也好看了些,不少人趁着过年,穿着崭新整齐的衣裳出来逛街。自从时疫肆虐以来,青州的好多铺子都倒闭了,街上一片萧条凄凉,现在街上已经渐渐恢复了生机,街面上多了不少叫卖小吃的摊子,有卖冬丸的,有卖荷包饭的,有卖干饼的,有卖粉果的,许多人都会专门上街买来吃,甚至连穷人,也会花上一两个钱,买点糖块给自家孩子止个馋。

刺绣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教用不了多长时间,怎样练熟和协调使用就要看徒弟的的用功程度了,王阿婆已经硬撑着把能教的都教给了雨竹,现在卧病在床,雨竹只得自己练习。崔氏担心女儿年纪太小,心定不下来,每日都要去“视察”一番查看进展,却惊喜的发现十一岁的小女儿居然极其耐心,把每日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女红、厨艺时间各占一半,怕伤了眼睛还命翠微隔一个时辰打断一次,自己让眼睛盯着系在绳子上规律晃动的玉玦看。

如此自律刻苦的模样反倒叫崔氏心疼了起来,一个劲的让厨房变着花样给雨竹煲滋补的汤水,还时时劝着雨竹莫要太过辛苦,倒是让卯着劲儿练好女红的雨竹哭笑不得。

日子就这么平平平顺顺的过着,到了腊月二十八,李贯和刘妈妈回来了。

崔氏很不客气的先拿过儿子们的书信看了起来,看的林远之颇为无奈,只悄悄的将伸出的手转了个弯儿拿过大哥林珩之的信,慢斯条理的看起信来。

看完后,夫妻俩抬头对视一眼——崔氏满面笑容,林远之面无表情,额角的青筋都在隐隐跳动。崔氏见了马上知道信里写的不知什么好事,赶紧上前劝道:“老爷不要生气,气坏了自己不值当,还是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正经。”

林远之颓然坐在椅子上,嘟囔了一句:“大哥怎么会变成这样。”

“延哥儿说了,老太太很照顾他们,叫我们放心。”崔氏虽然知道上次林远之成为弃子少不了那个高高在上老太太的默认,此刻为了安慰丈夫也只得这么说。

林远之苦笑着摇了摇头,接过崔氏手中的信,转身进了内室。

崔氏独自站在原地,不知道是该高兴丈夫终于和自己一条心还是该难过家人给丈夫的打击。

雨竹是不知道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的,即使知道她也不会在乎,古时的家族太大了,而且父母不死兄弟们是不能分家的,谁耐烦面对那么一家子人啊,人多了就会勾心斗角,家宅不宁的人家哪家不是好几房住在一起,一堆的庶子庶女、好的坏的、聪明的蠢笨的为着各自的利益使尽手段,表面上还是保持着和乐亲密,实在是令人作呕。

王阿婆的病不论是如何请大夫和汤药不断都在恶化之中,人也烧的迷迷糊糊的,相识的时间并不长,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饶是雨竹性子清冷,也是有了感情,每日总是抽出时间在王阿婆床前坐一会儿。

“姐姐……姐姐……”像小孩子撒娇的呢语,又带着委屈和思念。

雨竹上前抓住王阿婆在空中胡乱挥舞的手,任她紧紧的攥着不放手,暗叹一声: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啊。

第32章回京前夕

当洈水河上的薄冰渐渐融化之时,林远之的所上折子的回旨终于姗姗来迟,来宣旨的居然还是上次那个老太监,不同于上次那副恶心的皮笑肉不笑的样子,这次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谄媚了,连例行的荷包都谦卑的没要,读圣旨的速度也利索了不少。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尔提刑按察使司林远之,才堪伟任,棘闱擢秀,岩邑蜚声,清宁不改,风规峻爽,德性恬夷,养深宿雾之文奋,迅凌云之翮甘,棠百里标岩邑之清芬,特今赠刑部左侍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