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嫡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官就是喜欢杞人忧天,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整天嚷嚷,吵死了。

永泰帝对刘小七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对刘小七说道:“刘树,你做得很好,朕很满意。再接再厉,一定要狠狠扇文官一个巴掌。朕忍他们已经很久了,不出这口气,朕心头不甘心。”

刘小七躬身说道:“奴才遵旨。奴才一定会狠狠扇文官一个巴掌,让文官无地自容,让他们不敢得寸进尺。奴才还要同文官夺权,争夺更多的权利。到时候,陛下就能乾纲独断,一言决生死。”

刘小七给永泰帝勾画了美好的未来,永泰帝顺着刘小七的话产生联想,心里头美得冒泡。乾纲独断,连父皇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他能做到吗?

永泰帝看了一眼刘小七,突然产生了强大的信心,他一定能超越父皇,做到乾纲独断。

永泰帝只看到了启用宦官掌权的好处,却从来没有仔细想过,元康帝苦苦挣扎了十几年,为什么从来没有想过启用宦官争权?难道是元康帝没有永泰帝聪明?很显然不是的。

元康帝不启用宦官掌权,是因为元康帝是个合格的帝王,他清楚的知道宦官掌权的坏处远远大于好处,所以他不敢开这个口子,不敢给后代立下这个坏榜样。

元康帝到死也没想到,他离世不到一年,永泰帝就撕开了这个口子,立下了极坏极坏的榜样。

要是元康帝在天有灵,一定会从棺材里面跳出来将永泰掐死。

不过今天这一切,追根究底,元康帝才是最大的祸首。但凡元康帝肯给自己的儿子一点点信任,肯花一点点心思来培养自己的儿子,教会他们帝王心术,永泰帝就干不出让宦官掌权的事情。

只是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刘小七偷偷看着兴奋不已的永泰帝,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心里头感慨,永泰帝真的太好忽悠了,比起他老子元康帝,永泰帝简直蠢得不要不要的。

若是换做元康帝,刘小七一个字都不敢说,只会老老实实的做太监,伺候人。

刘小七笑了笑,暗自摇摇头。帝王家的素质,果然是一代不如一代。这质量下降得太厉害了。

元康帝再多的毛病,以帝王标准来说,他基本还是合格的。

至于永泰帝,他连帝王心术的边都没有摸到。

刘小七嘴角一翘,这样也好。永泰帝蠢一点,就能省却他许多功夫。他的计划就能更早的实施。

而且颜均也能尽早前往西北掌军。他可是答应过宋安然,一定会照顾好颜均。他不能辜负了宋姐姐。宋姐姐的目标就是他奋斗的目标。

刘小七握紧拳头,一想到宋姐姐,他浑身充满了力量,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有了宦官加入朝堂斗争,朝堂乱象频出。朝斗也越来越猛烈,双方表面上还能遵守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规矩。可是私下里,已经是剑拔弩张,斗了个你死我活。

永泰帝永远只能看到表面上的东西,私下里发生的事情,刘小七瞒得死死的,一句都没有透露给永泰帝。

永泰帝沉浸在掌权的美好生活中,完全忽视了朝斗在升级,朝堂乱象频出所引发的一些列后果。

又一次大朝会,在宦官集团的运作下,三个官员被罢官,两个官员被抄家。罢官的官员,是文官集团的人。被抄家的官员是宦官集团的人。

永泰帝大笔一挥,准了。然后兴奋的退朝,回味手握大权的滋味。

而宋子期再一次站在了定国公面前,“老匹夫,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吗?因为你的愚蠢,朝堂乱成了一锅粥。每个人都忙着斗争,没人关心老百姓的生计,没人关心灾情,没人关心天下大势。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老匹夫,你说说看最终会发生什么事情?本官告诉你,这样闹下去,总有一天会天下大乱。”

“宋子期,你欺人太甚。你三房两次辱骂老夫,究竟居心何在?”定国公怒吼着。

宋子期冷冷一笑,咬牙切齿的说道:“本官要你死。定国公,你背叛了勋贵武将,造成朝堂混乱。你这个罪魁祸首,抱着你的忠心赶紧去死吧。所有因为朝堂斗争而死去的人,全都要算在你的头上。你是侩子手,是本朝最大的祸根。”

定国公脸色煞白,怒道:“宋子期,你别忘了我可是你的小舅子。我们两家是姻亲。”

宋子期挑眉嘲讽一笑,“那又如何?本官不会因为你是姻亲,就会对你姑息纵容。本官告诉你,我们之间不死不休。老匹夫,你等着接招吧。”

宋子期说完,甩袖离去。

定国公急促的喘息,宋子期再三骂他罪魁祸首,莫非他真的做错了?难道他真的是罪人?还是千古罪人?

不,他只是忠心皇权,难道这也错了吗?

定国公失魂落魄的离开大殿,脑海中不停的回想着宋子期骂他的那些话。

你是罪人……

你将被钉在耻辱柱上……

你这个蠢货……

一句句言辞犀利的指责,让定国公夜不能寐。

定国公终于病倒了。病情来势汹汹。短短三四天的时间,已经病到水米不进的地步。

周家人吓坏了,定国公可是周家的主心骨,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怎么得了。

周家四处请医问药,太医束手无策。周家又去请霍延诊治,霍延同样说束手无策。

霍延告诉周家人,定国公这是心病。正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只有找到定国公生病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周家人满头雾水,定国公究竟有什么心病?周家人没人说得清楚。就连整日跟随在定国公身边的小厮也弄不清楚。

这就是宋子期的高明之处。

宋子期以言语为刀,势要杀了定国公。为了避免落下把柄,每一次,宋子期都是在乾清宫刺激定国公。

定国公的小厮没资格站在朝堂上,加上定国公刻意隐瞒了此事,所以定国公的小厮自始至终都不知道定国公是受了宋子期的刺激,才会病倒。

定国公眼看就要死了,朝堂跟着动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周家。

定国公病倒后的第五天,终于从昏睡中醒来。整个人很清醒,还喝了两口汤。

周家人欣喜不已,以为定国公是要好了。

霍延暗自摇摇头,定国公这模样分明是回光返照。

定国公自知自己快要死了,他没有浪费时间。他将子女叫来,交代后事。

周家人顿时放声大哭起来。

定国公不为所动,一件件的交代下去。交代完了身后事,定国公将所有人赶了出去。

定国公只留下霍延,他对霍延说道:“你告诉宋大人,就说老夫知错了。”

霍延不明所以。

定国公却已经泪流满面,神情痛苦。定国公哽咽道:“老夫错了,老夫果然是罪魁祸首,是乱政的根源。老夫自作聪明,却毁了大周的百年国运。苍天啊,老夫知错了,老夫以死谢罪,请你给大周一条活路吧。”

定国公死了,死不瞑目。死的时候还维持着呐喊的姿势和表情。

第385章 颜均

定国公过世的消息一经证实,举朝哀痛。早朝上,永泰帝当着朝臣的面,沉痛哀悼定国公。

永泰帝神情悲痛,大呼“朕痛失肱骨。”

后又以袖蒙面,不愿让朝臣看到他痛哭流涕的一面。

正所谓人死万事消。这个时候,朝臣们都放下过去的成见,回忆定国公值得称道的地方。在朝臣的嘴里,定国公俨然是一个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忠君爱国的忠臣良将。大周朝堂失去了定国公,就像是失去了主心骨。

杨首辅见大家越说越过分,都快将定国公神化了,赶紧站出来做恶人,阻止这种情况继续蔓延。

定国公为人的确不错,可也没有大家说得那么好。定国公已经死了,一切照着规矩办,哪来那么多歌功颂德。

杨首辅请永泰帝定下定国公的谥号。

永泰帝收起心中哀痛,还用袖子擦了擦眼角,这才露出一张脸面对所有朝臣。

永泰帝说道:“依照辈分,朕要称呼定国公一声舅公。朕以为定国公会一直站在朝堂上,为朕分忧解难。却没想到,短短数日,朕就失去了定国公。朕心甚痛。”

永泰帝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双目扫视朝堂臣工,然后继续说道:“对于定国公的谥号,诸位爱卿有什么建议?”

宋子期站在人群中,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话。

宋子期微微低着头,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定国公过世,宋子期早已经料到。

从元康帝死的那天开始,宋子期就立下了目标,他要定国公死。于公于私,定国公都必须死。只有定国公死去,才能让永泰帝清晰的认识到勋贵的懦弱,文臣的强大。才能让宋安然和颜宓的计划加快进行。

只是宋子期没想到定国公会如此脆弱,他本以为还要再刺激几次,定国公才会跳坑。看来是他高看了定国公。

接着宋子期冷哼一声,定国公此人果然是蠢货。这种蠢货早就该去死。

如今定国公既然已经死了,在谥号上面,宋子期不会为难周家。

宋子期突然站出来,面对永泰帝朗声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武德’二字,才不辱没定国公。”

朝臣哗然。‘武德’是一个武将死后能够得到的最高评价。就好像文臣的所能得到的最高评价是‘文正’一样。

定国公这人地位很高,但是战功很少。很多时候,帝王都是将定国公放在京城,当做定海神针使用。

一个没打过几场仗的人,谥号为‘武德’,这会不会有些过分?

永泰帝却极为满意,终于有人能够领会他的意思。永泰帝定睛一看,竟然是宋子期宋大人,更是意外之喜。

不等其他朝臣出言反对,永泰帝就率先说道:“好!就定‘武德’二字。拟旨……”

永泰帝意思明确,朝臣们捏捏鼻子,算了,何必为了一个谥号同永泰帝争论。这么点小事,干脆就便宜了定国公。

永泰帝给定国公赐了谥号,周家人心满意足,大张旗鼓地给定国公办丧事。

颜均代表晋国公府,来到定国公府吊唁已经过世的定国公。

颜均和定国公的继承者,国公府世子,高颜均一辈的周大老爷周涵见了面。

周涵见颜均年少有为,就想将自家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