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氏下葬之后第二天,是王爷休沐的日子,杭家。意外地接来了圣旨。

当时风荷与杭四都在太妃院里,不只他们俩,还有王爷王妃夫妻、三爷和两个孩子、王爷夫妻、二房、三夫人、四房、五房,一家子预备吃一顿团圆的午饭,此事就当彻底过去了。往后谁是谁非,都不准再提,列者为大啊。

谁知巳时整的时候,宫里来了传旨的太监,而且是皇上身边头一等的总管太监。平儿皇上下旨一般有专门的内侍出来传旨,如果用到皇上跟前的总管太监,就是对这个圣旨相当重视了。杭家半点不敢耽搁,王爷先匆匆接了出去,太妃忙命人摆香案,大开中门,一家子都到了正院,既紧张又不解得等待着。

只有王妃脸色变得难看起来,那次的事后来王爷虽不曾说过什么,但她也能猜到几分,每日都担心着。今儿这圣旨来得突然,细算起来杭家最近应该没什么事值得皇上亲自下旨,除非是立世子一事了。倘若定是小五,王爷至少会在她面前露点口风,现在保守这般严密,多半是要失望了。

太皇太后病了的消息她自然得知,越发焦虑,这对他们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尤其这个结果眼下来了圣旨,前景堪忧啊。

其中,只有太妃心下有数,微笑着看了杭天曜夫妻一眼。这头一仗,他们很快就要打赢了,往后的事便好办多了,至少名正言顺,说起话来也有底气。不是太妃不疼爱杭天睿,而是有些东西,注定得不到,得到了也不会有好结果。以这个孙子的性子,做个富贵闲人最好了,而且她相信,风荷与杭天曜都不是那等赶尽杀绝的人。



第一百一十六章风起云涌(上)

总管太监得了厚厚的封赏,满意地去了,杭家出手还是很大方的。

天边推开淡淡的日光,早间的阴沉一扫而去,明媚的暖阳照在地上,风小了下去,看起来会是个晴好的日子。枝上的落叶都落尽了,剩下光秃秃的枝杈,分外明朗,却不失妩媚。

正院里,聚集着杭家所有人,都默不作声站着。

据王爷所请,立四少爷杭天曜为世子,正妻杭董氏为世子妃。

就是这个简单的旨意,却在杭家惊奇了滔天的巨浪,有震惊的、有欢喜的、有恼恨的,不一而足。相信,半个时辰之后,整个京城都会传扬开这件大事。昔日的纨绔子弟,浪子回头金不换,还有这么荣耀风光的一日,这是许多人想不到的。

太妃多年来的担心、烦闷一扫而去,不管屋中众人的反应,高声笑道:“所有人赏两月月银,明日起,摆三日酒,好生庆祝一番。”

她的声音迫使大家回过神来,勉强将目光移到太妃身上,想要暂时忘却方才发生的一切。

杭天曜与风荷两人仍如往常一般,没有表现出特别惊喜或者得意的神情。倒是五老爷第一个反应过来,笑着给二人恭喜:“好,好,咱们终于等到这一日了。”他又转而对太妃王爷说道:“从今往后,母妃与大哥的心事就能放下一半了。”剩下的那一半自然是王妃魏氏了。

王爷一如既往的平静,眼角的余光扫过杭四,见他神情稳重,心下安心好些。他这个决定可以说是有几分仓促的,只是一瞬之间觉得小五实在不适合这个位置,反正不是小五就是老四了,他索性去向皇上请了旨意,立了老四。其实,私心里又怕老四故态复萌,那他一片苦心就白费了。之前因贺氏还未下葬,皇上便把此事耽搁了下来,今儿特地叫人来颁了旨意,算是了却这件困扰杭家多年的大事。

三少爷、五少爷也很快上前道了喜。不管心里是艳羡还是嫉妒或是别的,当着众人的面,他们永远都是友爱的三兄弟。

王妃扶着丫鬟的手,闭了闭眼睛,再次睁开,发现这一切都不是梦,真的不能再真了。看着儿子略微吃惊的脸庞,她心中一阵难受,如果她不是出身魏平侯府,儿子也不会受她连累,但她若不是魏平侯府的人,她根本就不可能当这个庄郡王妃,世事弄人。当然,她明白,这还没结束,真正的战争刚刚开始。

如果说之前的是暗地里的争斗的话,现在就要真正掀起争斗的大幕了,因为他们等不了了。

接下来,道喜的道喜,说笑的说笑,只有蒋氏依然坐在一旁,不言不语。她的姐姐世子妃最后终是没有被浸猪笼,因为世子救了她,同时也休弃了她,现在已经回了娘家,把自己关在了房里,不肯见任何人。即使蒋氏回去,她也不肯出来相见。蒋氏更想不到结果发生的这么突然,她与王妃之位失之交臂。

第二日一早,杭天曜与风荷先进宫谢了恩,回来时王府的宴席已经热热闹闹开始了,前来恭贺的宾客极其多,甚至太子都来了。当然,风荷没有见到太子,她直接进了内院,由太妃领着拜见了一个个女眷,这是她第一次以世子妃的身份见过众人,自然隆重许多。

连续三天的宴席把杭家上上下下都累坏了,同时也冲淡了之前贺氏离世带来的阴霾,整个府里喜气洋洋的,至少表面上如此。

酒宴刚刚过去,魏平侯老夫人再次病重,王妃回了娘家侍奉汤药。宴席第一日,魏平侯府也来了人,只因宾客太多,王妃忙不过来,也不曾与娘家人细细说话。这一去,直到晚饭后才回来,太妃没说什么,只是问了几句魏平侯老夫人的身子如何,王妃一五一十回答了。

恰好风荷在跟前,太妃便指着她笑道:“如今他们一家是府里名正言顺的世子了,我看凝霜院小了点,外人前来见了也不便。可是咱们又没有其他大一点的院子了,这个倒是麻烦事。”按照王府的规矩,王妃是住在正院的,因魏氏是继室,一则忌讳先王妃,二则谦虚,便暂时住在了安庆院,实际上安庆院是留给世子世子妃的住所,这一来,确实不便。

王妃听着皱了皱眉,什么叫名正言顺,难不成以前就是,只是不曾过了明路而已?现在太妃这般说,又是什么意思,是让她搬出安庆院?那叫她住哪里?正要是先王妃住过的,叫她住那里,她心下不大情愿。

风荷暗暗看了看王妃的脸色,忙挽着太妃笑道:“祖母,不用麻烦了,我和爷住惯了凝霜院,觉得那里正好,离祖母近,去后院也方便,何必搬来搬去的。何况府里有父王母妃在,我们小辈的原该孝顺些,想来也不会有人挑出什么错来。”

其实,太妃本意也不是真要叫风荷他们大冬天的搬家,不过是提点王妃一两句,让她看明白自己的身份,继室就是继室,不要妄想对原配的子女下手。当然,她提点了,王妃能不能听进去她就不管了。

如此,也就笑道:“你既这么说,便随了你吧,待到天气暖和了,有合适的院子再搬过去,你们自己瞧好了,有喜欢的只管跟我实说。”

风荷笑着应是。

闻言,王妃暗自舒了一口气,这个麻烦不用她来解决了。她眼下的心思全不在这里,根本没心情去计较,只想快快告辞。

好在太妃怕她累了一天,体谅她,令她早些回去歇息。

话说这日夜间,风阴阴的,天边乌黑一片,霎那间便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棉絮似的大朵大朵扯向地上。踩在地上,能听见悉悉索索的沙沙声,还有红色的烛光映在地上,温暖而冷寂。

侧妃扶了婆子的手,深一脚浅一脚地行在雪地里,避开了大路,一味往小路上走。她情知自己有些沉不住气了,但若此刻她还能安稳地坐着,那就太假了。

屋子里亮着灯,看来四夫人猜到她今晚会过来。这是四房院子最后边的三间小屋子,从后门进去向东拐弯走二十步路即是了,平时都关着,没有人会过去。

丫鬟轻轻扣了三下后院的门,吱呀一声,门开了一条缝,闪出一个人影,三人不过对视一眼,也没有说话,悄悄掩进了院里。院子里那颗百年的罗汉松矮矮的,胖胖的感觉,偶尔有树枝承受不住雪的重量,发出清脆的嘎吱声,地上白茫茫一片。

四夫人穿着赭石色的家常灰鼠袄,挽着发髻,坐在主位上。婆子替侧妃解下了银鼠皮的斗篷,丫鬟上了热热的茶来,然后安静地关了门,下去了。

侧妃并不去看四夫人略显薄怒的脸色,只是端起茶盏细细吃了两口茶,一肚子的冷风渐渐消散下去,她脸色带了似有若无的笑颜。

“你倒是沉得住气,事情来得这么突然,难道王爷从来没在你耳边露过一两句口风?”四夫人的声音忿忿的,圣旨无端而来,打乱了她们所有的计划,眼下却要采取些非常手段了,不然等她们把一切都设计好了,黄花菜都凉了。

侧妃这几日自然是心急的,但当她进来时感觉到从四夫人身上散发出来的焦虑时,她反而安定下来了,她最怕四夫人不急,她急了事情就好办多了。她抬眸看了四夫人一眼,轻笑出声:“王爷是什么人,别说是我了,连那位都蒙在鼓里呢。这个男人,稳重守礼、体贴细致,唯独不会给女人插手政事的机会。你看他待那位如何,还不是说做就做,怕是这几日那位气得心口疼吧。”

四夫人亦是有些无奈,她们不是没想过在王爷身上下手,可惜对王爷,杀不得,骗不得。杀了他吧,估计太妃直接命杭四继位了,结果更糟;想法子哄他吧,他可以对你好,但关键时刻绝不会听一个女人的话。不然十几年了,王妃早成了,到头来竟是一场空,亏了所有人以为他多疼爱王妃。

眼下,却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她只得忍了心头的怒气,沉声道:“世子之位一旦确立,王爷必将那府里事务慢慢交给老四手里,老四天性聪颖,再叫他掌了府中之权,加上他那个董氏,咱们再想成事就越发难了。到时候,三爷,最多得一份小小的产业。”

侧妃当然清楚四夫人这是在激她下手,可她是个谨慎的人,一般没有十足把握的事不会去做,又不能让人怀疑到她身上。是以这些年,她偶有行动,都是小心翼翼的,保证让人看不出破绽。她选择与四夫人合作,正因为四夫人是个心中有谋算的人,不会轻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