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皇书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臣上下之分,一览无遗。

帝梓元入殿之初便瞧出了嘉宁帝的安排,她抬步入内,停在殿内臣椅旁毫不犹疑地坐下,然后朝嘉宁帝看去。

半晌,悠悠之声自她口中而出。

“天下权柄,帝王之势,不是区区一把龙椅就能定论,否则何来百年王朝变迁天下改姓,陛下做了几十年皇帝,竟也信权柄之物,当真令梓元失望。”

嘉宁帝俯眼,看向坦然而坐的帝梓元,苍老的眼底瞧不出情绪。

不过二十之龄,短短两年,这个年轻的靖安侯就已经超越她的父亲,手握西北兵权,独掌朝廷乾坤。

这样的帝梓元,竟是他韩家曾昭告天下的儿媳,大靖最盖棺定论的皇后。

不论仇怨,不究对错,太祖当年为大靖选择了一个足以延绵国祚百年的太子妃。

可惜,世事往往不如人愿,韩帝两家到头来竟走到了这一步。

“朕当年少时,鲜衣怒马、沙场御敌、指点江山,曾比你更狂更傲十倍。少年人,这把椅子朕和太祖倾韩家之力都坐得不甚安稳,遑论是你。”嘉宁帝半点未怒,看着帝梓元,眼底带些许怅然,“帝梓元,等你在这天下之位上坐个十年,享天下权柄后,再来论朕亦不迟。”

高坐皇位的帝者褪掉了平日的强势冷酷,低沉的话语在乾元殿内回响,竟带着劝诫和指点。

帝梓元眯眼,半晌,冷斥一声,“谬论,权位固重,人心更重。不得人心,何以得天下”

嘉宁帝迎上帝梓元挑衅的眼,沉声回:“人心固重,权谋亦重,不善权谋,何以平朝堂”

无言的对峙在乾元殿内静静流淌,大靖王朝里权力最盛的两人各不服输,仿似以天下对问。

“擅权谋又如何”帝梓元微微朝后一仰,目光轻抬,“陛下,如今是你输了。”

帝家人心得尽,权柄在握,韩家如今之势已不如帝家。

“那又如何,就算朕输,我韩氏依旧是大靖之主,韩家数十年权力沉浮在这皇城上,八方诸王仍在,帝家纵如今威势逼人,难道还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改朝换代,篡权取国”嘉宁帝声音沉沉:“帝梓元,一朝为臣,你帝家将永远为臣。”

乾元殿内寂静无声,唯春风从窗外拂进,将帝梓元的衣摆吹起,晋衣袖摆内,露出一截明黄的卷轴。

“陛下,不知于天下百姓、朝堂百官而言,是你的谕令有用,还是太祖的谕旨更胜一筹”

嘉宁帝瞳孔紧紧一缩,露出一抹冷厉来,朝帝梓元望去,“你此话,何意”

太祖谕旨已经故去十八载的先帝还能把这天下留给帝氏不成

帝梓元缓缓起身,抽出袖中卷轴,印着太祖谕旨的圣旨在两人面前展开。

“陛下,太祖元年,先帝曾下过一道圣旨,圣旨中言忠王和靖安侯同享储君之位,陛下善记,想必没有忘记此事。”

当年的忠王就是如今的嘉宁帝,当年太祖这道圣旨颁下后曾令满朝哗然,帝永宁请辞数次,但直至太祖驾崩,这道圣旨始终未从帝家收回。

嘉宁帝面色微变,左手在御椅上摩挲而过,藏住眼底的惊涛骇浪。

“直到先帝驾崩,这道圣旨都未被废除。陛下”帝梓元清冷的声音在乾元殿内响起,掷地有声,睥睨天下。

“帝家靖安侯享储君之位乃太祖之旨,如今帝家仍在,帝家的靖安侯君亦在。”

帝梓元朝嘉宁帝看去,手中太祖遗旨迎风而展。

“臣若请陛下允先帝之旨,不知可算是篡权取国,冒天下之大不韪”

第五十一章

乾元殿内,朗朗之声,清澈无垢。

嘉宁帝有一瞬间的晃神,这样的帝梓元,和当年在昭和殿对着太、祖质问的他何等相似。

“我乃大靖嫡子,名正言顺的大统继承人,缘何我不能登天下位,掌大靖乾坤”

当时,太祖是如何回答的十八年前,太祖一语未言。只三个月后在其弥留之际,将传位圣旨和传国玉玺一并交到他手上。

“从此,大靖、朝臣、百姓一并托付你手,朕大行在即,只望你无愧大靖天下和韩氏列祖,百年之后尚有面目来见朕。”

如此重托,如此重嘱。

数十年前,他意气风发,只觉天下尽握,数十年后,嘉宁帝早已不知,他可还有面目去见九泉之下殷殷嘱托的先帝。

不止是太祖遗旨,帝梓元扬手的瞬间,她指上碧绿的通天玺亦跃入嘉宁帝眼中。

帝家之权已经传承。嘉宁帝心底重重叹息一声,面上却半点未露。

“要朕允先帝之旨”嘉宁帝望着龙椅下隽然而立的帝梓元,缓缓起身,目光如炙,“帝梓元,你想为皇”

帝梓元抬首,眼微扬,“若臣想,陛下又能如何”

帝梓元话音落定,嘉宁帝负于身后的手猛地一抬,眸中瞳色几变,复又轻轻放下。

窗外,一直守着的赵福见嘉宁帝把诛杀令收回,赶紧打了个手势,四周已露尖峭的银色寒光悄悄退了回去。

乾元殿外等着的长青眉目冷沉,早已将身后负着的铁棍握紧。

这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间,待嘉宁帝重新开口时,仿似一切都未发生。

“先帝之旨当然算数,只是朕在位已有十八载,比起先帝遗旨,朕的子嗣更有继承大统的资格。”未等帝梓元开口,他已道:“即便朕四子亡三,仍有第十三子韩云,他虽年幼,亦不是不可立为储君。你帝家当年虽有禅让天下之德,如今亦有忠君护国之功,但臣就是臣,你若登位,当年和韩帝两家共同逐鹿天下的五侯皆会生出篡权之心,韩氏镇守江山的八方诸王也会兴兵而起,届时大靖必乱。三国之战刚刚结束,大靖已不能再起兵灾,否则会有亡国之险。帝梓元,作为大靖的靖安侯君和三军统帅,这一点你应该比谁都明白。”

“所以”帝梓元朝嘉宁帝看去,“臣就应该以大局为重,隐忍宽厚,对过往不纠,做一个忠君国的靖安侯君”

帝梓元的质问一声比一声更沉。

“那帝梓元,你,想如何”

“我想如何”帝梓元负手于身后,眉宇肃冷。

“晋南十万百姓失诂之痛,帝家十年叛国之冤,我帝家和晋南百姓的怒火”帝梓元朝高台龙椅走去,一步一句,停在嘉宁帝五步之远,掷地之声响彻乾元殿:“陛下,非大靖天下不可平。”

非大靖天下不可平。

这句话落入嘉宁帝耳中的时候,他骤觉二十年大靖江山起伏,恍若黄粱一梦。

二十二年前帝盛天禅让半壁江山,称臣于韩氏时,大概从未想过有一日帝氏子孙会站在韩天子面前说出这样一句话。

“朕是韩家天子,大靖皇室起于韩。”嘉宁帝话语沉沉,终是一句落定,“朕可以给你挟天子令诸侯的权利,也可以让帝家凌驾诸王侯和百官之上,和韩家共享皇权,但朕纵愿大靖亡,也不会让江山在朕手中改姓。”

韩云只有三岁,外戚垂弱,诸王侯人心难测,纵立韩云为太子,非二十年之功他难以握权亲政。让出监国之权,让诸侯百官和帝家互相辖制,反而能让年幼的储君安然长大,护住韩氏江山。

见帝梓元不答,嘉宁帝目光一沉,徐徐开口:“若监国之权都无法让你满意,那右相和前太医院院正的两族性命呢”

帝梓元眉眼一凝。看来烬言的身份嘉宁帝知道了。

“朕会恢复他帝家嫡子的身份,对当年牵扯进东宫掉包之事的人既往不咎。”嘉宁帝摩挲着指间扳指,神情晦暗不明,“他好歹也是太子教养长大,朕也曾对他寄予厚望,他如今掌着太子留下来的东宫势力,朕顾念着太子旧情,也未曾为难与他。”

“帝梓元,朕如今所能做的,皆已做到。你要如何”

以二十年皇权换韩氏江山的延续,恐怕也只有嘉宁帝有这个心性魄力。

至于烬言,不过是他顺水推舟的一份人情。如今朝野不稳,右相为三朝元老,门生满天下,即便是嘉宁帝也轻易动不得,至于太医院前院正,嘉宁帝一身顽疾还要靠他续命,更是不会动他。

帝梓元抬眼,对上嘉宁帝烁烁龙目,一扬手将圣旨收拢,负手于身后,在嘉宁帝的注视下干脆利落地开口:“摄政皇权交给帝家,我给你韩氏十年时间。”她说完转身朝乾元殿外走去,“我帝氏族人忍受了十年冤屈和丧家之痛,这份窒息和恐惧,陛下,你也该尝尝。”

帝王之座上,嘉宁帝面上露出一抹怒意,他的目光在帝梓元半白的发上一晃而过,终是忍不住开了口。

“帝梓元,你何须嚣张,朕输给的不是你,而是朕的太子。”

“朕输的也不是天下,而是朕最优秀的嫡子,大靖王朝将来最睿智的国君。”

这句话落在乾元殿内,看似平静无波,却又惊涛骇浪,走出乾元殿的脚步戛然而止,帝梓元闭上眼,指上温润的通天玺都无法抹淡指间的冰冷。

她能昂然立于嘉宁帝前问鼎帝位,斥责帝君,却在这句质问前无可辩驳。

若无韩烨,西北之境十位准宗师截杀下,她早已命丧黄泉。

若无韩烨,韩帝两家早已陈兵对垒,亦无今日两家掣肘的暂时太平。

无论嘉宁帝做错多少,无论韩家欠帝家多少,都无法抹杀韩烨为她做下的一切。

“你既知道,又何必逼他至此。”

满是疲惫的声音从消瘦的身影处传来,帝梓元推开乾元殿大门,再也没有回头。

帝梓元的身影消失在逆光下,嘉宁帝失了所有力气,脸色惨白吐出一口鲜血朝王座上倒去。

“陛下召苏太医进宫”赵福从窗外跃进,看着昏倒的嘉宁帝,面露恐慌,急忙唤道。

是夜,被苏太医救回来的嘉宁帝半躺在乾坤殿的软榻上,他一米远处跪着风尘仆仆从西北赶回来的禁宫暗卫。

暗卫自半个时辰前入宫禀告,却始终未听到天子开口询问。

直到赵福端着汤药入殿,嘉宁帝嘶哑的声音才响起,“说,结果如何”

暗卫低垂着眼,不敢看嘉宁帝的表情,“陛下,臣率五百侍卫遍寻北河下游诸城,都没有殿下的下落。”

这话已经是说得委婉了,实诚话应该是太子韩烨早已埋入河底、尸骨无存才对。

软榻上重重的咳嗽声响起,一声急过一声,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