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簪缨问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数声音在耳边呼啸,奕延只觉心都被拧紧了。他胜了吗?还有谁在?他要回去!回那人身旁!

身形猛地一震,奕延醒了过来。

那似乎永不休止的晃动,也了停下了。浑身冷汗直冒,奕延挣扎着爬了起来。疼痛如影随形,唤回了神智。他这才发现自己身处车内。这是回晋阳的车队,窗外天色暗淡,该扎营了。

“奕将军可是醒了?”帘外,有婢子问到。

这次回程,他们走的并不算急。若是没有赶到城池,就在野外安营。每到这时,梁峰就会唤人去请奕延。营帐怎么说也比辎车舒服,非但是奕延,其他幕僚也各有安置。只是奕将军最为使君“看重”,设立的营帐也最接近主帐。

手臂还在颤抖,奕延狠狠握了几次拳,勉强止住了抖动,又捡起布巾擦干净了额上汗水。这才披衣挑帘:“我醒了,带路。”

看到奕延直接下车,那婢子一惊:“将军!当乘肩舆……”

并州军中常备担架,专门用于运送重伤或是不良于行的伤员。不过奕延身份摆在那里,梁峰就安排了肩舆接送。这东西,主公都不怎么乘坐,奕延更是分外不适。前两天忍耐一下也没什么,但是今日,他需要的可不是这种轻巧矜贵的东西。

没有理会婢子的惊呼,奕延任双足稳稳落在了地上。

经过几天修养,脚上的伤口大多结了疤,足上穿的又是软底的鞋子,并不算很痛。倒是小腿骨裂,有些吃不住力。不过百来里都硬撑下来了,没道理这几步反而走不下来。定了定神,奕延迈开脚步,向主帐走去。

作为两州都督,梁峰的营帐着实简陋了些,但是营盘防卫还是相当讲究的。经过两个哨卡,奕延才走到了帐边,立刻有人进内通禀。不多时,低垂的帐幔就撩了起来。

帐内已经点了烛火,还有味道相当清亮的熏香,那人正斜倚在凭几上闭目养神。显然还有些晕车,脸上都苍白了两份。然而橙黄火光映在他苍白的面颊上,让那玉容都温润了几分。

只这简简单单一幕,奕延因噩梦而紧抽的心,就安定了下来。他走进帐中,轻声唤道:“主公。”

听到奕延的声音,梁峰才睁开了双眼。车辆改装了减震设施,又加固平整了道路,晕车症状是减轻了些,但是坐上一天,还是头痛的厉害。可是当看到奕延时,他的眉峰立刻就拧了起来:“你怎么走来了?不想要腿了吗?!”

骨裂是开玩笑的事情吗?!伤筋动骨一百天呢,怎能现在就下地!

“伤处无碍,只是几步路罢了。”奕延缓缓走到了对方身侧,坐了下来。他浑身都是伤,没法标准的跪坐,这样随意倚坐,倒是平添几分亲昵,让他极为喜欢。

“回头还是要上个夹板。”梁峰可没有任他逞强的意思,“对了,刘恭刚从邺城赶来了,我唤他进帐来见。”

正说着,亲兵再次挑帘,一个用夹板吊着手臂的汉子出现在帐前。看到帐内两人,他眼都亮了,快步进帐,向两人叩首道:“主公!将军!末将来迟了!”

“从上党一路赶来的?也算不慢了。”梁峰笑道,“与你家将军禀来吧。”

得了主公允诺,刘恭抬起了头,看向奕延:“将军,归来了二百多人呢!当日在王浚大营失散的弟兄,活下来不少。进城疗伤的,残了七十多人,但是其他都无甚大碍。听闻主公说要亲自为他们赐军功,都乐得要命。还有咱们要升军了!正兵九千啊,跟霹雳军不相上下了!”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带着一股喜不自禁的激动。没有怨恨,没有委屈,没有后悔。似乎那死亡的阴影,也随之淡去。

奕延胸中像是有什么发出了一声脆响,他不由自主向梁峰望去。那人回他的,是淡然的微笑。似乎这一切,都天经地义,亦如之前每一战迎他们归来一样。

喉中有什么要噎住了。但是这次,不是那种梦境般的虚妄。他经历过这个,每一次的珍视和夸赞,每一次的欣喜和看顾。那飘在云头,坠入壑谷的心神,不再分置,而是缓缓凝合,落在了胸间。就如大梦方醒。

那一刻,奕延竟然说不出话来。

梁峰替他答了:“不但要置军,你的位阶也当晋升。魏郡都尉一职,你可喜欢?”

刘恭的脸都涨红了,之前的魏郡太守还是他杀的呢!邺城更满是主公派去的吏员。这样的咽喉要塞交付与他,是何等的信重!

“末将愿往!”

这一嗓子,怕是两里外都清晰可闻。

梁峰笑了:“果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这一句,是夸刘恭,更是夸奕延。突然之间,疼痛麻木的身体,像是苏醒了一般。奕延心底那股渴望,再次涌了上来。不是轻轻碰触,不是贴身陪伴,是恨不得把人吞噬入骨的渴望。

伴着疼痛,伴着心悸,让人坐立不安。

奕延握掌成拳,把那萌发的东西,捏在了掌心。

第278章 安排

梁峰的车队简素; 然而归来的仪式; 称得上隆重。非但刺史府; 将军府诸官吏在孙礼和张宾的引领下出城向迎,晋阳城中也是欢歌满载,夹道相迎。

之前可是数万鲜卑精骑深入并州啊!想想邺城长安的惨状; 再看晋阳,哪能不让人由衷钦佩使君手段?比起司马腾、裴盾这样的庸碌之辈,还有这样的主官,方能在乱世中保他们平安!

百姓所想简单质朴,世家的念头可就复杂了。莫说是其他高门; 就连太原王氏都有人出迎。幽并之战; 算是彻底展露出梁峰的实力和手腕。且不说这让人瞠目的战果; 只是对付那些墙头草的狠辣,就让人不寒而栗。

跟王浚交往甚密; 暗通款曲的; 又何止那三家被诛灭的小士族。现在可好了; 连千里之外; 雄踞幽州的王浚都能杀个满门干净,还有谁敢捋那虎须?

太原王氏面对的境况更尴尬些。不过王浚早年就阖家搬到了幽州,跟王氏本宗联系并不密切。反倒是王汶跟梁使君的关系颇为亲密,一度还差点联姻。有这么层关系,那些王氏疏宗便厚着脸皮靠了过来,跟其他高门一样选定了立场。

如此一来,倒是让晋阳上下,前所唯有的心齐。

数不清有多少人想要巴结梁峰。但是回到了刺史府,他第一个请见的,却是位新人。

“中山一役,多亏祖长史从旁周旋,才能轻易拿下。得此贤良,实乃我之幸也。”面对前来投效的祖逖,梁峰做足了礼数。

这位未来的击楫名将,现年四旬有余,不过身姿仍旧挺拔,还有一种迥异于士族的飒飒英气,让他显得颇为可亲。只是一照面,梁峰就暗自点头,能够名垂青史的人物,果真自有其魅力。

“明公谬赞。比起奕将军诈破敌营,千里杀贼的魄力,下官这些手段,何足道哉?”梁峰在打量祖逖,祖逖何尝不是在端详这位骤然崛起的并州新贵?

只看容貌,这位梁刺史可比他见过的大多数士族子弟,更具名士风度。就连那身为“金谷二十四友”,年少成名的故友刘琨,都要逊其三分。可是如此高逸品貌,那人神色中也不见分毫倨傲,相反姿态从容,温文有礼,只是一见就让人如沐春风。而点漆也似的黑眸,更是神光内敛,显出了有异容色的清醒明锐。

这般人物,难怪会引无数俊杰来投。

“平乱除贼虽然重要,但是若无治平理政之能,不过是过境匪患,徒惹灾祸。如今冀州未定,匈奴患侧,祖君来投,实乃苦旱甘霖。还请上座,与我等共商州事。”梁峰微笑再请。

上位者称君称字,都是看重之意。梁峰着实把尊重和信任摆在了明面,让祖逖这个官途不太随顺之人,深感触动。当年司马诸郡王,哪怕是司马乂这样的良主,也未曾如此待他。从未谋面,更无深交,就对他的能力深信不疑,还用这样的宾礼相待。怎能不让人生出些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使君的感慨?

祖逖也不推脱,欣然落座。

见主要幕僚都到齐了,梁峰开口道:“冀州遭逢大乱,百姓流离,郡府荒僻。当务之急,应举贤良,平州郡乱象。今冬重开制科,选擢一批官吏吧。”

制科是并州固有的选吏之法,然而梁峰这次说的,增加了一个“官”字。只是一字,就大大不同。郭通之前在中正考评时擢取的那批人,朝廷根本没用几个。而制科选出的士人,倒有不少直接赴任。而现今制科一年两试,九品三年一评。只此一举,就彻底把人事权攥在了手中。

段钦颔首道:“下官这就去办。只是州郡之长,还要尽快向朝廷推举。”

原本的冀州刺史丁邵马上就要卸任,若是梁峰不派心腹过去,说不定朝廷又要在里面使些绊子。梁峰颔首:“孙别驾出身名门,又有治州之能,当能赴任冀州。”

孙礼闻言浑身一震。他原本不过是孙氏疏宗,若是只靠品评,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出仕。可是投了梁峰,先是担任并州别驾,现在又直升冀州刺史,怎能不让人振奋?

一揖到地,他压住心中激动,沉声道:“下官定为主公平定冀州!”

梁峰点了点头:“冀州还有数郡未平,张和便随你同去吧。任冀州都尉。其余官属,也可在并州擢取。”

这就代表着他给孙礼的不仅仅是个官衔,更是一整套行政班子。而当孙礼带着这么套班子前往冀州,把冀州打造成并州的翻版,也就指日可待。

“还有魏郡,可荐稚川任太守,刘恭任都尉。此乃司州要塞,怕是还要抵御匈奴,不容有失。”梁峰又道。

葛洪的表现比孙礼好些,谦恭领命。他当县令已经有两年多时间,升迁也是应有之义。不过把他擢为魏郡太守,而非并州郡守,足见主公对他的信任。刘恭又曾经在邺城驻扎过,还随奕延出征幽州,显然也是能征善战的良将。他现在已经有充足的信心,守好这河北一境!

一旁倾听的祖逖,心中也生出无尽感慨。不论是冀州刺史还是魏郡太守,其实都要朝廷任命。可是梁使君毫不见外,全都用自家心腹顶上。依仗的是什么?自然是幽并这场大胜!冀州、魏郡如今完全处于并州控制之下,梁子熙又挂着冀州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