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慈光重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对不行。

现任的大宗正令齐王也来了,肥胖的体格叫他需要人搀扶才能安稳行走。

留王与齐王是一辈的,感情还不错,齐王十分悲伤,哭得稀里哗啦,拜倒在地上不能成言。

天授帝才有点触景伤情。

不为留王,而是感怀自身——不知道自己死后能不能有个人为他这么真心哀哭?

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只怕撑不过多久。

天授帝心情低落,摆开仪仗出了留王府,走在东王府大街上,就见到一架青布小车迎面而来,旁边有一队头发都白了的七八十岁的老禁军在守护。

一看这些招牌式的白头和虽然苍老却依然挺直脊背的老禁军,就知道青衣小车里的人是谁了——天授帝的姑姑,临安大长公主。

太皇太后卫氏唯一的亲生女。

卫氏死后,临安大长公主就是大幸朝最有声望的女性,被称为正义贤德公主。

临安大长公主见到皇帝仪仗,并没有出马车跪迎,甚至没有避让,反而是天授帝的仪仗队,训练有素似的赶紧避到一旁,让出了道路。

天授帝也没说什么,旁边的人看到也一点不惊讶。

这世上能让皇帝在人前退避的,就这么一位而已。不是因为她是亲姑姑,也不是因她是卫氏亲女,只是因为真心的敬重,甚至有点怵她。

这位公主当年的丰功伟绩,数不胜数。

当年太皇太后卫氏,一介女流掌权,一大半仰赖娘家银钱支持,一小半要仰赖这个宝贝女儿从小帮忙刷声望。

临安大长公主十岁起,就牵头,利用卫氏一族的资金,在全国开了无数给穷孩子上的义学、让大幸识字率从8%直接翻上60%。还开了给穷人看病的义诊药铺、照顾孤儿老人孤的慈养院,收留乞丐无居者的惠民所……基本大幸朝的福利政策,都出自她手。

这公主虽是一名女子,却比大幸任何一位七尺男儿更有成就。

太皇太后卫氏去世,临安就搬到位于北固山的皇家静业寺吃斋安养,三十年来依然不忘主持义学义诊,慈养等事,所得钱财、赏赐都捐了出去。

她更十分正直,眼里不揉沙,当年她发现母亲卫氏与沐春的死有关,就能与生母割袍断义,老死不相往来,真的连卫氏死都不肯再见母亲一面。

当年天授帝登基不那么和谐,她就能一辈子不见天授帝,不行礼,不避让。

真不愧“正义贤德”公主。

说实话天授帝有得是阴私手段把人暗搓搓玩死还自己不损声誉。但他真的从没想过对临安下手,不光因为这位姑姑在他年少时帮过忙,更因为他下不了手……连他也不得不生出敬重之意。

天授帝只好忍让临安大长公主对他无礼,虽然很打脸,甚至一度导致他地位不稳,但天授帝就像是保留了内心里最后一丝光明一般,一爪儿都没碰过临安。

他不想一路堕落到暗黑地狱里去。

今天倒很特别,青布小车停下来了,这位“正义贤德”公主身边的白头宫女走过来,叩见皇帝陛下,直言道:“陛下万安,公主殿下托我带几句话给您。”

“姑姑有什么吩咐?”天授帝十分惊喜,破天荒那。

“公主说:您虽不是什么好人,但生了个好儿子。”

天授帝:“……”

这说话的风格……一股熟悉之风扑面而来啊。

那白头宫女都快八十了,牙齿掉光,说话漏风,还怕个什么龙威,更直白道:“公主还说:若长乐王小殿下一直‘以无私心,行光明事’,公主殿下必扫榻以迎。”

天授帝眨眨眼,消化了一下内容,立即狂喜起来……

嗨,话说这位“正义贤德”公主虽然只有几百个一生忠心跟随的白头禁军(念旧),身无分文(都捐了),无兵无权还没有钱,可你知道她在朝堂,在民间,在全国甚至邻国,有多高的声望值么?

天授帝刷一辈子都赶不上这位姑姑一个零头啊。

九郎能够被她看中,还“扫榻以迎”,天授帝都要高兴疯了……这下子,都不用他苦哈哈弄啥“天龙论”,“星宿论”了,只要这位一发话,他家小九郎妥妥一个“正义贤德”跑不了。

将来行事……

真正顺畅了。

哈哈哈哈……九郎你牛的,居然让这位刮目相看,你亲爹我一辈子都没做到啊。

真是做梦都要笑醒。

作者有话要说:

扫榻以迎,【解释】:榻:床。把床打扫干净以迎接客人。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话说中文多少字词被玩坏啦?

临安大长公主:临安(世宗女),卫太后所出。嫁青州书香世家的嫡支子弟朱原,年轻守寡。

独子:朱熙,字子明。

太皇太后卫氏过世后,她进入皇家静业寺吃斋,如今年过七旬,身体硬朗,一直关注义学义诊等事。当年卫氏谋害沐春,被她查知,虽然没举报但立即与母亲反目,老死不相往来,临死都没去看过卫氏一眼。

虽说天授帝谋害兄弟还把罪名推出去自己“不沾”是非,可临安又不蠢,她与天授帝也不说话,不见他一面的。

能够被临安大长公主看中,邀请去做客的,一般都是正直,清明的人,比如苏砚就曾是她的座上客。能过被她邀请,声望值就能一下子刷很多的。

她是标杆,是一座道德丰碑哦。

有点像华国的端木慈。

第94章 变乱之兆

天授帝回到宫里,觉得有点高兴坏了,笑脸怎么都收不住,一回宫就条件反射去寻他可爱的小九郎念叨。

只要看一看小九郎漂亮的小脸,哪怕得几个冷眼呢,也甘之如饴。

本该上完课在看闲书的沐慈却又不在合欢殿,天授帝扑了个空。

合欢殿只剩下沐若松小侍读一个人留守,正在书房窗下屏气凝神练字,天授帝进合欢殿都不喜欢喧嚷,九郎喜静么。所以这点小动静根本没影响到这个已经沉浸在书法世界的少年。

天授帝看着沐若松,总觉得这少年有一点不一样了……嗯,不再是流于表面的沉稳了,是真沉下了心。

这个少年人品正,心眼好,难得是对沐慈真心,九郎学习多亏他帮忙,九郎病了他衣不解带的尽心尽力照顾。关键是夜行卫一直没有他的任何负面报告,这位定王家的嫡孙,虽然挂念家人,但从没有往家中递宫里的消息,实属难得。

天授帝难得有点小内疚,把人家孩子抢来,弄得他几个月都不被允许回家,虽知道是定王故意撇清关系,为保全沐若松,但到底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这并不足以让天授帝放过人家。

九郎和他相处融洽,有个伴也不孤单,天授帝是不会放他走的,心里盘算再提拔一下,好好补偿他。

沐若松专注练完一张,换纸的时候才发现天授帝,对他歉意抱拳一礼,禀告:“陛下,殿下在含光殿。”

进退有度,不卑不媚的态度,坦荡从容的眼神,让天授帝更加欣赏。从前这少年装严肃,在天授帝眼里,这种装本身就很稚气,但现在再看,这孩子浮躁激进已经没了,变得从容自信。

其实谢家选他做女婿,真有眼光。可惜了,这姻缘挡了路九郎的路。

谢家……阿期……

糟了!

小九郎在哪?含光殿?阿期的住所?

谢宸妃原先的居所——充满两个人甜蜜痛苦回忆的含光殿绝对是天授帝的痛脚,已经被封存了十七年,连他都从未进去过……没有勇气。

天授帝不知道九郎要闹啥幺蛾子,赶紧去了含光殿。

沐慈并没有撬锁进入殿内,而是站在含光殿门口的白玉台阶上。他仍然穿着白色的外袍,外面罩一件白色丝绸薄衫,眉目清淡,傲如冰雪。

他又没有梳发,如黑缎的长发披散在肩上,微风拂过,撩起几缕青丝飞扬,白色的广袖也随风鼓荡,美如仙临。

好在他腰间佩了玉玦,手腕戴了两仪流光,天授帝才没有担心。

沐慈神色平静地看着禁卫在含光殿院子的桂树脚下乱挖,树下已经挖了很多个洞了,几乎没把桂树挖倒。

这两排二十颗大桂树,树干极粗,郁郁葱葱,此时仍然桂花盛开,一股浓香沁人心脾。

这是谢宸妃的爱物。

天授帝对禁卫轻喝:“你们在干什么?”

禁卫们停手,抱拳行礼退到一边。

沐慈淡淡看一眼皇帝,吩咐:“继续挖。”

禁卫们左右为难。

安庆这个人十分光棍,他们可是天授帝金口玉言交给了沐慈的人马,他只当没看见天授帝的脸色,拿起锄头,继续加深树下的大洞。其他禁卫也跟着动手,战士的使命就是服从长官,是就算皇帝找麻烦,也有安庆指挥使顶缸。

哦,不,长乐王护短,他下的令,就会护着安指挥使的。

天授帝被撅着撅着,都很习惯了。

他瞪罪魁祸首:“你知不知道,这是你母亲亲手栽种的桂树?”

沐慈看都不看他一眼,波澜不兴道:“我知道。是你不知道,母亲在园子里埋了两坛桂花酒,本想来年八月十一,挖出来和您共贺她的生辰,谁知却再没有机会品尝。”

谢宸妃爱桂花,不仅是因为她的生母,也因为她自己就是在桂香中出生的,如果不是生在谢家这个自命有底蕴有文化的士族家庭,谢宸妃的名字就会叫成“桂枝”、“桂香”这样子。

天授帝:“……”

今天?

是啊,他几乎忘了……不,是刻意不去想这一个生辰。

“我今天把酒挖出来,完成母亲遗愿,与您共贺。”沐慈虽这么说,可语气平淡极了,无怨,也没有喜悦。

天授帝看好不容易软化的儿子,在母亲生辰日恢复了对待陌生人一般的淡漠,心口一痛,小心翼翼问:“九郎……挖到了吗?”

沐慈摇头。

他只是在记忆中寻到谢宸妃的口述,时间太久远,久远到物是人非。

沐慈又说:“朝阳姐姐知道,当年是她和母亲一起埋下去的。”

天授帝吩咐:“宣召朝阳郡主进宫。”

等待的功夫,天授帝看着含光殿那一把大锁,对卫终说:“打开吧。”

“是!”卫终从怀里拿出那枚十几年没用过,他却一直从未离身的钥匙,打开了含光殿。

天授帝牵着小儿子的手进入,沐慈挣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