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慈光重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梓光最敬这个偶像,做不出剽窃的事。即便这世上没有《咏鹅》《悯农》。

况且神童是要付出代价的,将来就要不断的“苏”……

以前他还怕被长乐王发觉。

现在更不敢苏,他总在长乐王身上见到端木慈的影子,不论性格行事都很像……也许成功人士,身上的特质,气场都相似吧。

不过,他打算做个望远镜给沐慈玩玩,表达对他出手救二表哥的感激。

这,应该不算苏……吧?

哎呀,不管了!

……

长乐王打了个哈秋,摸一摸鼻子,总觉得有人在念叨他。沐若松过来了,忍着全身被拆散的酸痛,给他系了个披风。

这侍读官今天还能站着,说明有进步,至少在抗揍方面。但沐慈丝毫没有同情心,对沐若松勾勾手指。

沐若松乖乖凑过来。

沐慈捏着他的下巴,左右打量他英俊的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面孔,啧啧道:“真俊……明天再不下‘杀手’,我就叫安庆打你俊俏的脸蛋了,到时候别哭着说我欺负你……嗯~~?”

沐若松很迷醉。

沐慈双眼微眯,清润嗓音压低透着丝丝危险,“女王范儿”十足,让沐若松疼痛远离,躁动开始在下腹汇集,堪比催+情剂,如果内容再美妙点就更叫人脸红耳热了。

沐慈哪有不知道这小子心思的,一根手指在沐若松的胸口轻轻一戳,戳到了伤处。

沐若松痛到浑身打颤,苦笑一下,点了点头。

沐慈才放过小侍读去理政,户部经过一番扯皮,出台了灾后重建的方案,卢定国又被叫来问“什么”和“为什么”了。

“赶一季粮,怎么赶?大水冲垮了百姓的家园,没有种子没有农具也没有钱,怎么安置?”沐慈问,这年代执政也粗疏,方案上许多东西都没写具体。

卢定国半点都不讶异长乐王的专业,立即笑了,咱有备而来,当即就说:“安置流民回归故里,陛下会有赐葬、给医药、发放抚恤金、居养、赎子等抚恤,并发给盘缠和粮食,分给闲置公田,贷给种子、耕牛;陛下还免除了灾区百姓3年赋税和徭役,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行,丞相让每个州郡把具体方案呈交上来。”吩咐的王又伦。

“是。”王又伦应。

自从他被外甥无情地哄走,虽得了两本孤本做安慰,可心里对长乐王说翻脸就翻脸的德行更了解,多了一些敬畏,不敢随便造次。

沐慈又问卢定国:“银钱都是国库负担?”

“这是自然,百姓都是我大幸子民,自然由朝廷安置。”

“国库预算单独做个详细的给我看看。另外,万一发生意外情况,国库应急资金有没有预留?”

卢定国回答:“国库略有……有盈余,数额还在核算。若有万一,还可以从陛下的内库拆借。”天授帝有个天下最富的内库,又不是秘密。

沐慈摇头说:“偌大一个国家,欠着一屁股债你倒挺好意思的。皇帝就算有钱,也不好叫他总私人掏腰包……也怪他惯得你们,有依赖性。”天授帝应该是故意惯的,好叫臣民听话,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大臣早听习惯了长乐王抨击皇帝,从刚开始的战战兢兢,风中凌乱到现在的习惯和淡定……人呢,还真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生物。不过长乐王这一竿子把上下人等都打得羞臊不已,因为大部分臣子都有依赖皇帝内库的思想。

沐慈道:“罢了,一国开源节流也不是一时能办好的。先给一部分赈济款,另一边各州郡自行募捐,再看补多少。让各地把捐款人都按金额顺序立碑竖于河道。这不是灾害刚起时救人如救火。但募捐要自愿,不可摊派,也不拘多少,不拘财物,在心不在行。”

沐慈很喜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状态,能减轻国库的负担,也能提高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如果采取自愿,就说不上“把国家责任转嫁到社会头上”了。

王又伦点头,大臣纷纷附议。

沐慈又问:“怎么保证每一分钱都到灾民手里?”

有银子就容易滋生贪腐,辫子朝时期还有“黄河为了富我而决口”的官场潜规则。

卢定国想说有朝廷每次都会派出特使,比如皇帝的内常侍卫终就经常干这个,可想到特使也是人,也可能被收买,而且特使没有火眼金睛三头六臂,被蒙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每次都不能禁绝这种事。

卢定国想到沐慈好像经常说“人治不如法治”,就恭敬问:“敢问殿下,可有更好的方法?”

“公开,监督。”沐慈道。

众人:“……”这两个词略耳熟……哦……大家目光看向今天过来的李康李参政。

李康摸着小胡须,一点都不羞赧,做个仙风道骨的样子。

大家心念电转,才知道长乐王涉政还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怕李康嘴里常挂的“公开,监督”的时候,就已经涉政。李康还借此改善了刑审流程,最大程度降低了冤假错案产生,也防止官员不公正。

天京城也好,地方上也罢,一直都有赞美李康是“李青天”的声音,原来不是“李青天”而是“长乐王大青天”。

沐慈不受众人视线影响,对卢定国解释:“下拨款项都登入邸报,并令各地张贴公布,加上募捐,各地百姓都会知道赈灾款数额。另叫各地府学、州学有功名在身的学子们动一动,称为“督学生”,派到各州、府、郡、县做监督查验工作,与官员有亲眷关系的都回避。资金调拨一到位,每一笔钱买了什么,买了多少,在谁那里买的,下发给了谁,你们自行拟一个表格范本下发,由官署小吏登记造册,至少3名“督学生”签字画押,以证真实可信。特使只需依册抽查,若有贪腐,不仅官员受严厉处罚,签字的“督学生”也要被问责。相应府学、州学若有三名及以上“督学生”被问责,勒令停学整顿校风,所有生员禁止参加科举试一次。”

卢定国:“……这……恐怕不妥。”

这是要把全天下官员都得罪的节奏吗?

“哪里不妥?有功名的学子们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早一点叫他们为国出力,知道民生多艰也是好的,将来才会成为爱民如子的好官。要是随随便便就同流合污,就是品德有问题,这样的学子早发现才好,不会造成更大损害。”沐慈说。

从古到今,学生们都是还没有被染黑的最热血的一个群落,最爱出“愤青”,对付贪腐最有力。

卢定国:“……”

其他官员:“……”

这是来真得啊?

大家都傻眼了,卫终奉命请沐慈去见齐王的,也吓得腿软差点给跪了……

——长乐王,我们说的不是请学生不妥,而是这么监督不好……您会被所有官员当反派BOSS组团来刷本的,仇恨真是越拉越多,拉得稳稳的。

第137章 黑脸白脸

朝廷的官员大多科举出身,辛辛苦苦熬出来的,最讲论资排辈,怎么肯受一个晚辈,还是个没中进士只有秀才功名的学子的监督?

再说,官场谁没有一点潜规则,这么一监督,牵连极大,所有官都要被逼疯。

王又伦就开始劝,李康也急得胡子要揪断了。

卫终见漂亮的小少年一脸无动于衷,听了一会儿似有些累了,用手撑着下巴,云淡风轻听王又伦和其他大臣轮番劝说……没有不耐,没有怒火,目中一片平静,无波无澜。

卫终最擅察言观色,知道这位小殿下不是在听劝,这绝壁是在酝酿大招。

卫终赶紧上前道:“九殿下,陛下有请!”

好说歹说,把人弄去和太和殿。

所有官员都松口气,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又伦摇摇头,忧虑看着外甥纤俊飘逸的白色背影,而李康揽须一笑,道:“无妨,陛下很快会有决断的。”

是哦,长乐王被陛下叫去了。

……

太和殿

天授帝和齐王相谈甚欢,道:“王叔别担心,那事都过去了。”可不是过去了,不听话被士兵押着上堤的官员本就理亏,如今死的死调的调,查出问题的都处理了,背后相关的人(如齐王)都被敲打了一番。

谁能大得过皇帝去?

这也是把不听话的清理了,给儿子铺平路,一切反对的声音只需要碾压过去就行了!

天授帝一点负担没有,乐呵呵地:“小儿的事,就麻烦王叔走一趟,今天钦天监算出是个吉日,宜早不宜迟,就今天上了玉牒入皇谱。”拿出不知道怎么弄好的一堆证明沐慈是正统皇子的材料。

齐王一看,哟,还做旧了——这必定是皇帝义子,万能的牟大将军弄出来的东西,不会被人轻易找出破绽……他只能陪着笑,心里苦到发酸。

给长乐王上玉牒是个麻烦事。尽管天授帝当中与他滴血认亲,认了他为亲生,但因他在冷宫出生长大,从孕期诊断记录到成长记录通通空白。且那么“巧”,当年谢宸妃侍寝的记录也是没有受孕那一次记载的,而且宸妃的来历么……她是二婚啊,而且是和前夫偷偷见面被发现,才被打入冷宫的——天京城没秘密的,谁不知道呢?

所以皇帝认了长乐王也没用,没证据,虽迫于天授帝压力没人敢攻击沐慈身世……这是在骂天授帝戴了绿帽子呢,又不是活腻了。

但天授帝宾天后,长乐王没上玉牒,就难说了。

不过齐王苦归苦,也不怨,其实还真是他自己作死。

这少年一出冷宫,天授帝就找他说了上玉牒的事,谁叫他管大宗正寺呢。是齐王以没人证物证为由拖延了。

若刚开始齐王就答应,虽手续不全倒不会像今天这么敏感麻烦。现在好多人都盯着长乐王上玉牒的事——没上玉碟铁定没继承权啊。

所以天授帝让他现在给长乐王办这事,阻力会更大。已经不止一拨人给齐王打过招呼了,让他用个“拖”字诀,最好拖到皇帝宾天。

多好的,对长乐王一击致命的弱点!!

但今天,他是拖不了了。

齐王看着笑眯眯让卫终去请沐慈过来的天授帝,暗搓搓想——派兵镇压的事,该不会是这魂淡故意透露给他儿孙,如今好抓把柄要挟他的吧?

结合这位皇帝的德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